分析八十七神仙卷线条的体会

来源 :丝路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200510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八十七神仙卷以东华帝君、南极帝君和扶桑大帝为中心,以众神仙女为主题,用白描的表现形式展现了众仙前去拜谒天尊的宏大场面。其中,线条作为中国画的重要表现形式,在中国画的意境表达和思想升华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中国画中的线是中国画的筋骨,“骨法用笔”“以书入画”的思想理念就证明的线条在绘画中的重要意义,而这在当代工笔画中更是具有重要地位,它是一幅优秀工笔作品的骨架。白描是一种用线条高度概括的艺术表现形式,白描人物仅仅只依靠线条表现人物形象,讲述一个故事,让画面变的更加生动,所以分析线条在绘画中的作用与运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线条;书法;音乐;体会;分析
  一、八十七神仙卷中的“线”
  中国画中最早的白描表现形式出现在原始彩陶艺术和先秦金银器皿上,到了战国时期的帛画已经可以使用流畅的线条表现事物的形态和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八十七神仙卷做为白描人物长卷的经典之作,主要用其富有强劲的节奏韵律和充满弹性的线条表现出各个神仙不同的人物的特点和一个众仙拜谒天尊的道教故事,“线”是工笔画线描的筋骨,是线条给了国画以旺盛的生命力,仅仅只是通过简单的线条的变化来体现一副画的内容意境和精神气质,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里说:“夫物象必在于形似,形似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乎于立意而归乎用笔。”[1]这里的用笔就是说作品中的线条,线的灵活运用是绘画创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媒介。《八十七神仙卷》全部运用白描的艺术表现手法,采用“十八描”中的高古游丝描、铁线描、琴弦描、行云流水描、钉头鼠尾描等线描技法,形成了“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强烈视觉冲击效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对研究中国传统绘画艺术起到了巨大作用。临摹八十七神仙卷,需要理解其中的“骨法用笔”,线条是白描绘画的筋骨,仅仅只是用“线”这种表现形式来表现画家的情感和画家的个性和审美,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南齐谢赫的“六法论”中就把“骨法用笔”列为六法之中,说明了线在艺术表达中的重要作用,什么是骨法用笔,董欣宾、郑奇在《中国绘画六法生态论》中说:“笔与骨是一回事,笔法即骨法,其所以称’骨法’,是因为笔法与骨法类相同构,且笔法是由骨法中体悟、引伸、效仿、或借喻而来的”[2]。在现代工笔画创作中理解“骨法用笔”把握线条在整幅画中的节奏、韵律具有重大意义。
  二、八十七神仙卷中线条的书法用笔
  中国画画家常常把绘画中的笔法用一个“写”字来表达,这是非常有道理的,因为中国的绘画特点就是用线条为主要表现形式。从中国的原始社会开始,线条作为最初的艺术表现手法,到后来文字的出现,“线”的运用一直是艺术家们再现客观生活、抒发内心情感的重要表现形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绘画出现了各种不同的表现手法“勾、皴、点、染”,但这不过都是线条的夸张和变相而已。白描仅仅只是用线条来完成一幅作品,寥寥几根线条要表现一朵花,一只小动物甚至是一个人物的生命力,如果没有准确的用笔、流畅的线条和富有韵律的节奏这就将是一幅毫无感情和生命的作品,这也是我们民族绘画独立于世的主要特征。最早的白描作品出现在东晋,这时期的书法也是一个集大成的时期,书法对白描的影响也是极大的,而这时期的白描笔法代表性的是铁线描,中锋用笔用力均匀,粗细无变化,意如一根铁丝;到了隋唐时期,吴道子的“吴家样”给线描赋予了更鲜活的生命力,丰富了对人物衣饰的笔法处理,线条压力不均匀,忽粗忽细的线条犹如兰草,在八十七神仙卷中的仙人衣纹中就有体现,给人以“面壁风动”的视觉体验。元代书画家赵孟頫提出“书画同源”的理论,就说明中国书画历来都讲究用笔,“以书入画”讲的就是以书法的用笔来作画,如诗曰:“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而用笔最重要的就是对线条的塑造,事物的内在本质就是要靠笔法来体现,清代的龚贤就做过明确的表述:“先言笔法,再论墨气,更讲丘壑,气韵不可说,三者得则气韵生矣。”[1]正因为“气韵”是抽象的无形的,就必须通过对笔法的丰富处理才能使得画面富有生机与活力。
  三、八十七神仙卷中的线条韵律与音乐感受
  《八十七神仙卷》虽然是白描作品,没有色彩没有动态,但欣赏作品给人的感受是“满壁风动”仙人们仙衣飘飘,仿佛听见裙裾在风中猎猎飞扬的声音,使画面无声胜有声。
  《八十七神仙卷》给人带来的音乐韵律,来自作品“应物象形”的强化,中国画中的疏密、聚散和虚实等变化在画中的巧妙运用,使得画面形成了强烈的韵律节奏,画面人物由西向东运动,人物夸张的造型结合线条的变化,使得人物仿佛正在空中飞舞,加之仙人身上环佩叮当,不同的服饰,不同的发饰之间的碰撞,仙女中亦有怀抱琵琶,吹奏竹笙、笛箫等乐器,仿佛可以听见曼妙的音乐。
  四、八十七神仙卷的体会
  中国工笔画源远流长在世界艺术之林有着不朽的成就,而白描则是工笔绘画的筋骨,而线描的技巧和审美情趣同样都来源于书法,线条的造型结构变化可以直接影响一幅画的内在氣韵,从实践上印证了元代画家赵孟頫提出的“以书入画”的绘画思想理念。八十七神仙卷就是白描工笔画中的杰出代表,它通过线条的变化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像世人展现了一个恢弘的线条王国,就像美学大师宗白华所说:“通过结构的疏密,点画的轻重、行笔的缓急….就像音乐从自然界的群声中抽出乐音来,发展这乐音间相互结合的规律,用强、弱、高、低的旋律等有规律的变化来表现自然界、社会界的形象和内心情感。”[3]所以线描可以带给人们音乐的体验。中国画被称为中国的“三绝”之一,在当代的工笔创作的过程中,需要临摹前人的优秀作品,因为他有很多宝贵的因素值得我们继承,分析和学习前人的绘画技法,能让自己的作品能吸取前人的优秀文化内涵和绘画技巧,最后我们需要再添加属于自己的新的想法并赋予它属于自己的感情色彩,表达自己想要展示和表达的思想意境。在平时的创作的过程里,也应该多看多临摹这些优秀的绘画作品,并且要学会观察生活,并且对自己的绘画进行分析整理加工,形成自己独特风格的作品。
  参考文献:
  [1]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叙论[A].俞建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C].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
  [2]董欣宾,郑奇.中国绘画六法生态论[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0.
  [3]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2007.7 重印)
其他文献
有人将艺术的快速发展一部分归功于物质条件的满足,精神空缺的填补,当社会经济达到一定程度,人们自然地对设计产生出实用之外的更多追求。当人们厌倦了快节奏、看腻了大高楼、想探一探钢筋水泥之外的究竟时,便逐渐出现了自然生态、人文风情备受追捧的现象。人们不满足于上车睡觉,下车拍照的走马观花式的旅行,而是更加渴望寻找一处与大自然极为接近的、环境宜人的地方,以回归自然的心态去追寻陶渊明式的生活竟成了大多“城里人
期刊
摘 要:目的 研究地域文化符号在农业机器人外观造型设计中的提取及应用方式。 方法 对农业机器人相关文献及设计进行分析;结合工业技术与四川地域文化特点,使其在解决农业发展问题的同时,能够更好的将文化结合,为人们生活带来更多便利与乐趣。结论 结合四川文化中的大熊猫文化,希望通过文化元素提取的方式,為农业机器人外观造型提供更多参考思路。  关键词:农业机器人;地域文化;造型设计;四川  随着我国智能化发
期刊
摘 要:神庙祭祀活动近年来在沉寂了一段时间后又兴盛起来了,随着现代化的推进,人们的信仰祭祀习俗也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在农村地区。晋南农村百姓的神庙信仰活动从未断绝,即使在经历日寇侵华的战乱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文化大革命及其中的“打神”运动后,年久失修,祭祀场地大多已破败不堪,同时賽社祭祀和演剧习俗已逐渐遗失殆尽,但神秘的信仰一直都萦绕在晋南地區农村的上空,同时神圣、神秘却已不再是其代名词了。本文以夏县
期刊
摘 要:美国南方作家福克纳于《八月之光》中塑造了一系列具有典型意义的对立形象,如白人与黑人、男人与女人,南方人与北方人,关系虽错综复杂,却可从具象人物中抽出共性特征作为核心,从关键词“流浪”着手窥视克里斯默斯以及莉娜这两位由对位法创作出的形象,纵深探究作者的宗教观及其指导下的人生观。  关键词:《八月之光》;福克纳;流浪者  英语中,流亡“exile” 拉丁语词源拼为 e x i l i u m,
期刊
摘 要:音乐治疗在我国作为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无论作为课题研究,还是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都具有不可忽略的发展潜力。对于专业的音乐表演学习者来说,音乐治疗有着它本身独有的吸引力,同时,对于专业的音乐表演学习者来说也有着研究与学习的专业优势。音乐不仅仅只是存在于音乐厅与歌剧院的阳春白雪,换个角度与运用方法,会发现它对当前社会的发展,有着全新的意义与更大的推动力。本篇论文主要研究的内容是,在音乐治疗过程
期刊
摘 要:群众艺术馆是由政府设立的群众文化公益性事业单位,是基层文化建设的核心,为人民群众开展文化活动提供场所和信息资料以及公共文化服务的机构。群众艺术馆对群众文化发展有着重要的服务作用和指导作用。  关键词:群众文化;艺术馆;职能  在群众文化建设过程中,弘扬优秀民族精神,推动和谐社会发展都发挥非常重要作用。因此,群众艺术馆强化群众文化服务职能是一项非常重要任务。结合牡丹江市朝鲜民族艺术馆群众文化
期刊
摘 要:人类的发展史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其实就是一段图形符号的发展史。语言、文字和图形等的交流媒介是人们生活中极为常用的交流手段,而图形又被称为“视觉通讯”,它独立的语言体系可以超越时间,文字,空间的限制,具有语言文字不可比拟的视觉优势。  关键词:图形;语言;信息传达;特点  一、前言  据史学研究,人类社会经历了语言期、图形期、文字期。图形期约比文字期早出三万年左右。在远古时代,图形变出现于祖先
期刊
摘 要:如今,我们正处于日新月异的时代,社会经济蓬勃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的博物馆越来越多。博物馆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历史的见证者,在日常运作中肩负着文化传承和历史保护的重要使命和责任。近年来,为了满足社会各界的需要,博物馆在改革和发展中增加了考古体验,实现考古进入公众的愿景。基于此,笔者深入探究了博物馆的考古经验。  关键词:博物馆;考古;体
期刊
摘 要:意大利的现代设计理念——设计是一种文化、哲学,而不仅仅是理论与实践。不能跟随时尚,而是制造时尚。20世纪现代设计发展起来,是人类活动的一个全新领域。工业化的进步催生出了现代设计的出现,而其之后的发展也始终与社会经济和人类生产方式息息相关。14世纪,随之而来的是蔓延到了西欧等国家16世纪到达鼎盛,由此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意大利工业革命进程较晚、且缓慢,因此现代设计发展的起步也同样晚,最
期刊
摘 要:米斯·凡德罗是德国著名的设计大师,是包豪斯学院的第三任校长,在教学期间主张以建筑为核心的教育体系。1928年,提出了“少即是多”的名言,提倡纯净、简洁的建筑表现。现代的平面设计多以商业为目的,大多追求信息丰富而造成了海报繁琐的画面。本文通过对米斯“少即是多”的设计思想的论述来谈谈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启发和应用。  关键词:少即是多;现代平面设计;  奥地利建筑大师阿道夫·卢斯于1908年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