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商业美展数不胜数?

来源 :财富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os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商业美展一直是艺术品市场的重要角色。
  在民国时期的国际大都市上海,艺术市场十分活跃,艺术商人为了给供需双方提供交流平台,在大型商场内开设美术展厅、开办画廊和画店,经常性地举办商业美术展览。据美术史论家黄可统计,当时仅宁波同乡会展览厅、大新公司展览厅、中国画苑画廊、湖社画廊举办的各种美术展览即达600余次,其中绝大多数属于商业性质,多位著名现代美术家的首次个展都是在上海举办的。近年艺术品市场空前繁荣,在政府主办的各类主题展、协会主办的各类学术展、美术院校主办的毕业展之外,私人美术馆、画廊等机构推出了大量商业美展,用以推广或销售艺术品。
  商业美展的主要目的,是获得多看效应。多看效应又称曝光效应(Exposure Effect),是指人们对自己熟悉的事物会更加偏好,他们见到某事物的次数越多,对其好感越强。早在1960年代,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扎荣茨(Robert Zajonc)邀请一群受试者先观看某学校的毕业纪念册,再观看其中个别人的相片。个人相片展现的次数不一,有些二十几次、有些十几次、有些一两次。当受试者评价毕业生时,个人相片出现次数越多者越受到喜欢。英国心理学家哈里森(Albert Harrison)对多看效应的解释是,陌生刺激总具有不确定性,会让最初接触它们的人产生负面情绪,随着刺激重复出现,负面情绪会逐渐减弱,而正面评价会逐渐增强。
  多看效应被广泛应用于商业广告之中。英国心理学家伯莱因(Ellis Berlyne)认为,广告最初被消费者接触时会起到唤醒作用,一定频次的重复刺激能够减少消费者对商品的不确定感,从而增加销量。现实中,消费者非常愿意相信重复的陈述和描绘,会对熟悉的品牌产生积极态度。大多数消费者倾向于听过、见过的品牌,购买广告中经常出现的商品时会不假思索,相反,会很快淡忘接触较少的品牌和商品。那些已经家喻户晓的知名品牌比如可口可乐、麦当劳、肯德基等仍在狂打广告,正是为了利用多看效应,强化消费者对它们的熟悉程度。
  在艺术品营销中,多看效应同样奏效。展览是艺术品的重要推广平台,是连接艺术创作者与接受者的重要环节。从1990年代开始,随着国内艺术品市场不断升温,美术展览的主体快速市场化,由各种画廊、美术馆、基金会、大型企业投资的商业美展遍地开花。不论代理艺术家的机构还是艺术家本身,都努力通過展览吸引观众。现场销售只是商业美展的功能之一,主办者除了多方联络、鼓励客户参观选购,还会发动新闻媒体积极报道、评论,艺术家和作品被高度曝光后,会产生更大范围的多看效应,从而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将商业画展开进商场可以争取到更多的观众。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也有在商场办艺术展览的传统,比如日本的西武百货、东武百货等大型商场都设有画廊,用以每年举行高水平的展览,不少国内著名画家走向西方艺术市场便是经由它们推广。近年在国内艺术品市场发达城市,画廊和艺术机构进商业区办展成为一股新的潮流,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的高端商场都举办过多场美术展览。与专业展馆相比,商场里的展览让消费者能在购物之余驻足欣赏艺术,大大拉近了艺术品与大众的距离。
  当然,发生多看效应必须具备合适的条件。心理學研究表明,信息重复10-20次之间发生多看效应最明显,熟悉的信息不断重复会引起人们疲劳感,曝光过度被喜欢程度反而下降。目前,数不胜数的商业性展览大有泛滥之势,一些艺术家每年举办多次展览却并无新意,展场除了熟人和媒体捧场,普通观众只能扫兴而归,一日热后迅速变冷的现象十分普遍。更糟糕的是,那些一开始就让人生厌的事物出现得越频繁越不受欢迎,根本无法产生多看效应。以前老艺术家办一场展览要从上千件作品中选出几十件精品,如今,一些新秀只粗制滥造几十幅就拿去办展,其效果,实际自然是办了还不如不办。
其他文献
春日的午后,柔和的阳光、微热的清风正是踏青最好的时节。2017年3月25日,位于佘山风景区内的Wick Art 艺术沙龙倾情呈现了来自日本著名陶艺大师山根彰正和漫画家叶国平的联展,现场邀请了近200名宾客,共赴这场春日里的艺术之约。  高端会所迎来陶艺大师  Wick Art 艺术沙龙毗邻与佘山高尔夫俱乐部,周围绿荫环绕,清新自然,搭配典雅的欧式托斯卡纳风格设计,俨然成为了喧嚣都市内的一处世外桃源
期刊
2017新年伊始,蔡小松就忙忙碌碌——继3月到纽约参加“亚洲艺术周”上举办的展览《道殊—— 同求于墨》之后,5月又到香港的苏富比艺术空间举办个展,推出他的新作“松·感知”系列。时隔仅2个月,但所呈现的作品却让人感觉耳目一新。为什么会有这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让我们不妨来回顾一下蔡小松当代水墨创作的三部曲。  由“虚”开始:“山水”系列  记得第一次看到蔡小松的作品,是在2008年秋天一个名叫“山
期刊
几乎没有哪个城市,能像巴黎这般承载如此多的幻想与浪漫追忆。说起巴黎,大家会想到哲学、艺术、文学,想到时尚、咖啡馆、甜点,想到红白蓝、自由、高冷优雅的巴黎人??被尘世困住的心,在念起这个词时就禁不住欣然雀跃。  海明威在《流动的盛宴》中写道,假如你有幸年轻时在巴黎生活过,那么你此后一生中不论去到哪里她都与你同在,因为巴黎是一席流动的盛宴。如今全球化的时代,这席盛宴也不复黄金时代的风情。不过,我们还是
期刊
这个世界上,每天都上演着人们追求梦想的戏码。有些人贪恋于物质的享受,只要有一堆名牌包就开心;有些人则需要时不时地来上一个间隔年,天涯海角地走四方。但也有这样的一群人,他们的愿望很简单:有一个院子,种上桂花树,树底摆上一张桌子,在秋风渐起的傍晚吃个螃蟹,喝个小酒,与周围的植物诉说心事。  陆宇星就属于这类人,她笑称自己从十几岁开始就萌生了这个很没出息的“理想”。但旁人却无可否认,虽看似简单平凡,实则
期刊
关于“物派”  “物派”的作品通常使用未经加工的木、石、土等自然材料,极大地降低作品的人为处理痕迹,将讨论的重心移至物体之间的“关系”。他们对“关系”的探求,自然地将“空间”视为作品中极其重要的因素之一进行思辨。对于“物派”的宗旨,李禹焕将其归纳为:“离开‘制作’,物派所关注的确实不是‘物’,而是在与概念和过程的对应中产生变化的‘物’的外部性。通过行为与‘物’的对应,显示空间以及状态、关系、状况、
期刊
和陈煦明的采访约在上海静安区胶州路的一家咖啡馆,我询问是否需要去到工作室,熟悉她作品的朋友告诉我,她的工作室,就在日常生活里。曾经的殖民文化的冲击,让上海有独特于全世界所有城市的气质,这种历史造就的独特痕迹,遍布在上海的街边巷弄、一砖一瓦间,无数故事在每个角落上演。她穿梭在这个城市,有一双能敏锐捕捉到美的眼睛,一颗常常被感动的心,和一个自在的灵魂。所以她总能遇到恰好的光影、恰好的美景,便欢欣雀跃地
期刊
在上海国际贵都大饭店的一个会议室里,我看到了许根顺的珍藏——分门别类的几大盒子影集,还有首日封之类。“2015年12月,我在新疆举办了《百国元首在中国——‘一带一路’摄影展》。2015年,我的作品还曾参加在福建泉州举办的第二届丝路电影节。展望2017年,我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在上海办展。”还未落座,许根顺就对我娓娓道来。  目前,许根顺的作品集——《国宾在上海》《第一夫人在上海》两本画册,也已出版发行
期刊
《财富堂》:郦馆长,你从事建筑管理、房产开发20多年,如今转身创办美术馆,也算再度“创业”,重新出发。这两个行业差异很大,请谈谈自己的感受吧?  郦韩英:坦率而言,这两个行业的确“大不同”。过去从事建筑管理、房产开发,代表了我那个阶段的人生状态,回忆起来,为生存、发展而奋斗,是很美好的,即便有些工作并不是我感兴趣的,但必须去做,还必须做好。苦吗?当然,但我不怕!记得刚刚涉足建筑工程的时候,我一度就
期刊
艺术高高在上,但很多人仍旧不懂它。  有人将奢侈品定义为“贵而无实际作用”的东西,那么艺术品除了占据这两个特点之外,还有着其神圣而不可侵犯的精神意义。因此它总是占据着至尊地位,甚至成为了评判个人内涵的标准。但对于非艺术专业的人来说,要读懂一件艺术品多少还是有些困难的,很多人因为不懂其中的价值,经常误解为这个圈子大多时候都是在无病呻吟。  不过,在如今智能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也许是为了让世人能够更好
期刊
近期,我参加了中国文联艺术研究院举办的“中青年视觉艺术策展人赴美策展工作坊”,地点是在纽约。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其中要完成一个短期的策展人驻留项目。我所在的驻留机构是The New York Art Residency and Studios(NARS) Foundation,是一家位于布鲁克林地区、规模相对较小的非营利性艺术机构。在过去的几年中,每年大约有数十位来自不同国家与地区的中青年艺术家来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