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游戏的权利还给孩子

来源 :学前教育(幼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sheng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对于幼儿来说,游戏是一种自由的活动,在游戏中可以自己决定玩什么,怎么玩。可以说,游戏伴随着幼儿成长,没有游戏就没有发展。
  每天在自主活动区时间,我们都会看到孩子忙碌而投入的身影,看到孩子们选择教师提前预设的丰富的内容,感到欢喜和雀跃,感觉作为教师已经满足了幼儿的游戏需求。但是当我在一次次接触和深入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后,我对儿童的游戏有了新的思考:“这些游戏孩子们是否真的喜欢?他们对游戏有什么真正的需求?他们还想玩什么”……直到有一天,发生在“中班理发店里”的故事,让我找到了一直在寻找的答案。
  区域游戏开始了,伯轩走进理发店,在服务员的引领下翻看着理发图册,并在图册里认真寻找着自己心仪的发型,看了一本又一本,但是他的脸上丝毫没有欣喜的痕迹,不久他便转身离开理发店。
  在理发店里,教师模拟了真实生活中的场景,布置了环境,投放了丰富多样的假发、发卡、梳子等操作材料,平时这个区域女孩子们特别爱来,她们不停地洗剪吹,用各种漂亮的发卡装饰自己的头发,玩得不亦乐乎。今天终于来了一位男孩子,可是为什么他不进去游戏呢?是材料不够丰富?还是男孩子不喜欢这个游戏?我不禁思考了起来。
  通过刚才游戏中柏轩的表现,不难看出,孩子在这个活动中的情绪状态是不积极的,由此也让我们回顾起《指南》所倡导的,一个好的游戏活动,要能吸引孩子,让孩子觉得有趣,愿意游戏并不断接受挑战,开发属于自己的游戏,从而获得生命成长。思考至此,我发现,很明显,伯轩对教师设置的这个游戏没有兴趣,看似丰富的游戏材料其实都是根据教师的意图提前预设好的,孩子们只是在顺应教师的意图与想法在进行游戏,并没有真正拥有他们应有的游戏权利。为了让孩子们玩属于自己的游戏,我决定从内容、时间、空间上把游戏的权利还给孩子。
  给幼儿选择内容的权利
  我走到伯轩身边悄悄地问:“你是想到理发店里玩吗?”他说:“是。”我又问:“那你为什么站在这儿,不进去玩呢?”他认真地说:“全是男孩儿、女孩儿的头发,没有我喜欢的喜羊羊头发。”看着他坚毅的表情,我读到了这个孩子对自己喜欢的游戏的渴望。我抓住这个契机立刻建议道:“你的想法真好,理发店里还真没有,你愿意当理发师来设计喜羊羊的头发吗?”听了我的话,他开心地说:“行呀,可是我不会。”“你可以把你的想法跟理发店的小朋友说一说,也许他们能帮助你。”他欣然接受了我的建议,走进了理发店……孩子们接受了他的想法,并表示愿意和他一起制作喜羊羊的发型。于是,理发店的小朋友一起寻找喜羊羊的图片,观察它头发的样子,准备他们需要的材料,制作出了新的属于他们自己的“游戏内容”的发型……
  给幼儿选择时间的权利
  看着孩子们愉快而专注地进行着他们的游戏,我不禁在一旁暗暗窃喜。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在制作过程中,他们遇到了一个很大的问题:怎么才能把“羊毛卷”戴在头上呢?这时,小曼大声说:“可以用女孩子的发卡,我妈给我梳头发时就用发卡给我夹头花。”听了小曼的建议,大家立刻在区域里寻找发卡,经过不断尝试,终于找到了既能把“羊毛卷”夹住又能不掉的办法。这时,他们脸上露出了满意的表情。看着镜子里成为喜羊羊的自己,伯轩兴奋极了,忙请小小理发师帮忙拍照,并告诉理发师一定要把自己的照片放进图册里。之后,他又走到我身边对我说:“刘老师,我想让小朋友都看到,我不想在收区时把头发摘下来。”我轻声对他说:“那当然好了,摘掉它的时间由你来决定。”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看到了一个真正做着喜羊羊发型的孩子和一群围在他身边一起幸福地说着、聊着、笑着的孩子们……
  给幼儿选择空间的权利
  突然有一天,理发店的孩子们又找到我说:“老师,现在天气好了,我们要到外面去免费理发,因为其他班的小朋友也需要我们给理发。”“非常好的提议。”我马上回应道。接着,孩子们便在园所大门处的风车房子旁开启了属于他们的室外理发店,并且还自己设计了标志,拉起了免费理发的广告。每天区域游戏时间,他们都会迎来一拨拨不同班级的小朋友们,有他们邀请的,有闻声而来的,还有一大批回头客……为了让顾客们满意,他们找来很多小朋友,请他们来帮忙进行新的创意制作,并先后出现了大狮子发型、恐龙发型、柳叶辫子,还推送了套装美照、礼品赠送等活动,做完头发,可以免费送室外拍照和果品采摘。看着沉浸在自己游戏中且非常忙碌的孩子们,我不禁感叹,这才是有意义的游戏!
  经过这次的理发店事件,我真正地走进了孩子们的游戏,并理解了什么才是儿童喜欢的“真”游戏。当然,前提是教师要完全相信孩子,并完全把游戏的权利还给孩子!我想,在这之后,教师也会因每天看着投入而专注的孩子们,而收获一次次的欣喜与满满的感动,从而让自己在追随孩子们的游戏过程中获得生命成长!
其他文献
缘起  开学第一天回家,读六年级的女儿就带回一项预习作业:制作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  作为家长的我,收到的短信是这样的:用卡纸分别做一个圆柱和圆锥,要求它们的底面积和高都相等(不能和数学书后面大小一样)。大小和方法要孩子通过预习后自己发现,家长只能在制作中打下手。老师的意图是:只有让孩子亲身体验制作过程,才能深入理解两个立体图形的特征。  于是乎,晚上7点,全家总动员。  女儿首当其冲,拿出一张
海师附小是一所百年老校,从20世纪90年代初学校便开始了童话教育的研究。当新教育的春风吹来时,我们适时地抓住机会,将完美教室缔造、课程研发、生命叙事等,有机地渗透进童话的因子,用童话的手段为新教育的推行推波助澜。  每月一事,是新教育活动开展以来最常态的德育工作,我们将“每月一事”做成了童话教育这个故事中最夺人眼球的微视频,既圆满地完成了每月一事工作,又让童话故事更显精彩。  一、环境创设。让校园
【关键词】复习课 有效性 课堂模式  一、复习教学中习题设计的有效性  新课标指出:在数学课程中,应当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此类核心素养的培养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不同,侧重点也不同。  一节课只有40分钟,除去“理”的时间,剩下“练”的时间有限。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对大量枯燥的练习不感兴趣,容易产生倦怠心理,因
【摘要】纵观当下的语文教学,很多教师在落实语文要素时,无视文本自身的特点,无视语文要素所包含的内容,更无视学生内在的特点,直接将训练机械地、生硬地介入教学的过程中,如此单一的训练不仅不能有效地唤醒学生的表达意识,还会导致学生思维僵化。为此,教师要打破这种机械单一的语文要素落实方式,建构起立体化、模式化的多维结构,为落实语文要素、转化语文能力服务。本文提出要基于单元位置,在循序渐进中落实语文要素;基
【摘要】所谓数学素养,概括地讲就是指灵活运用数学的理论与方法,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以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二课时教学为例,探讨通过教材分析、找准定位、围绕素养点组织学习活动,促进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提升数学素养。  【关键词】教材定位 数学素养 策略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在于帮助学生初步学会数学地思考,这是学生数学素养发展的基本点,数学教学中要抓住知识的数学本质,引
后半夜,我准备去杀刘蛮子。  刘蛮子你给我先吃饱喝足,最好睡得像死狗,等我后半夜来放你的狗血。这一回,我不是和你闹着玩的,你以为我放空炮是吧?你们别拦我,都别拦我,任谁拦也没用的。刘蛮子做得出初一,就别怪我江小汉做得出十五。如果不杀他,我咽不下这口恶气。明人不做暗事,我准备用我这把随身带的螺丝刀杀了他。白刀子进,红刀子出,哧——插进他大腿,旋转倒须钩,顺带钩出一坨肉肉来,咕噜咕噜,冒血泡泡。  我
编者按:2018年的春夏之际,乐平基金会和学前教育杂志社联合主办的“精准扶贫——农村学前教育定点帮扶计划”,先后组织了五批来自甘肃、青海和贵州的教师,走进北京和青海等多所示范幼儿园,参加为期一周的跟岗培训。远道而来的老师们不顾长途奔波的车马劳顿,快速融入园所,抓住各自的兴趣点,有准备地主动“跟岗”,在观察和互动中有所见、有所闻、有所悟。  办好教育不仅是为脱贫,更是为信念、希望、美好不被磨灭。期待
[摘要]阅读教学一直在语文教学中占据主体地位,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是教学的关键。本研究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出发,将孙绍振老师所提出的“比较还原法”应用到语文阅读教学中,通过《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这篇课文让人们了解“比较还原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和意义。  [关键词]孙绍振 比较还原法 语文阅读教学  一、“比较还原法”的概念介绍  孙绍振把“比较还原法”当作文本解读重要渠道,文本解读又
整整一个月后,园长在全园会上宣布了新学年的年级组长竞聘条件和要求。2015年6月26日上午的9点33分,你发来一条很短的短信:“领导,我报年级组长。”于是,我们用20分钟的时间做了短信交流。  在我们的对话中,你把自己作为年级组长,在组织教研活动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告诉了我,也表达了自己因忽略班级工作而产生的内疚和不安。我也把自己对你的观察和分析毫无保留地讲了出来,因为我发现你现在的工作动力弱了,也
摘要:说理文教学如何教?本文以《滴水穿石的启示》第二课时教学为例,提出了说理文教学从“内容”走向“表达”这一观点,并从教学的四个板块分别进行具体阐述:聚焦方法,了解说理文“事例典型之美”;聚焦表达,感受“形式表达之美”;聚焦语言,体会“语言简洁之美”;立足语用,注重表达迁移。这样的教学过程,真正体现了叶圣陶老先生所说的“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一思想。  关键词:方法 表达 语言 迁移  《滴水穿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