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的当代性

来源 :教育研究与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aitong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育的当代性从根本上说就是教育观念的当代性。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引领下实施教学,语文教育才是当下的,也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当代性。教师要在新课标理念下认识统编教材,从当代生活出发,提出学习任务,设计学习情境。要不断地开辟课程资源,将我们身边的社会生活化为学习任务和学习情境,培养和鼓励学生用语文去认识社会、体验生活,解决身边的问题。
  关键词:语文教育 当代性 统编教材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已经投入使用,本文拟结合新教材的使用谈谈语文教育的当代性问题。
  讨论语文教育的当代性可以从教学材料和资源中的当代语文作品说起。因为语文教育中的当代语文作品教学一直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是重视不够。不少人认为当代作品沉淀不足,不够经典,不宜作为教材。客观来说,很长时间以来,我们的语文教育一定程度上矮化了当代语文作品,从上到下基本形成了一种厚古薄今的默契。儿童的启蒙教育总是从背诵古诗开始,大学里则是古典文学瞧不上现代文学。其实,任何经典化都是从当下开始,从大众接受开始,也是从教育开始的。教育在语文作品经典化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否选择当代作品作为学习和阐释的对象,不仅是一个教学内容问题,也是一个文化问题,它与当代人的文化定位、文化自信与文化创造密切相关。
  其次是功利化、技术化倾向。仔细想想,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当代作品出现得最多的地方是学生的练习册——在大量的教学辅导材料中,在语文测试的试卷中。在这样的学习大环境下,当代作品被割裂化、零碎化、材料化了。它们被阅读、被阐释,只是因为偶然契合了某种语言现象或特点,契合了某种训练意图。这样的当代语文作品即使大量出现在学生的面前,甚至被认真思考过,也不会给学生留下多少印象,因为它们从未被当作“作品”对待,既没有作品的意义,也未被艺术化呈现,当然,也就没有作品的尊严。
  再次是被割裂。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当代语文作品大部分是从当代文化语境中抽离出来的,是一个个孤立的文本甚至是残缺品。作品是谁创作的,它出现的文化背景是什么,它整体的人文意义如何,等等,常常付之阙如。这显然无法达成当代语文作品学习的初心。
  事实上,学习当代语文作品的目的是认识当代社会,走进当代生活,融入当代语文世界,参与当代文化建设,形成当代社会新人的理想、人格和素养。从阐释学的角度讲,也只有在当代文化的背景下,我们才能真正读懂当代语文作品。也就是说,学习当代语文作品的目的不仅是学习作品本身,它还是学生不断确认其当代人的社会与文化身份的重要途径。当代作品在学生的成长中发挥着桥梁与纽带的作用,或者,它们本身就是当代社会与文化的有机构成,进入它们,即融入当代,融入当下。而到了这一步,就不仅仅是如何处理当代语文作品以及当代语文作品的学习价值问题,而是整个语文教育是否具有当代意识问题。
  因此,我们要从根本上更新教育理念,充分认识语文教育、语文学习的当代性,利用好当代语文作品的教学资源,使学生在当代语文的天地中游刃有余,从而形成当代文化的主体品格。
  一、当代性应贯穿语文教学的全过程
  我们要在新课标理念下认识教材,重视语文教育的当代性。新课标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强调语文教育的当代性。无论是对语文课程性质的定位,还是对课程理念的阐述,抑或学科核心素养和课程目标的确立,都始终立足当代、面向未来,始终注重学科与当代社会的联系,注重学生对社会和文化生活的参与。这些性质的呈现、理念的贯彻、素养和目标的达成,都需要以相应的体现当代性的课程和当代语文学习资源为支撑。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的创新发展”,如何“加强实践性,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及如何“注重时代性,构建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等,都需要我们强化语文的当代元素。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中,当代语文作品已经占了相当大的比重。从本质上讲,我们并不能以教材中当代语文作品的多少来理解当代语文学习的重要性,而是要回归语文学科的当代性这一学科属性。当代性应该贯穿于学科教学的全过程,当代性是性质,是规约,是目标。学生生活在当代,以当代语文的方式生活,包括心理、思维、话语、交际与行为方式,他们只能以当代语文的方式与社会建立联系并进行互动。学生的所有的学习也都跟当代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不管是语文学习的目的,还是语文教育的目的,都是为了学生能够拥有高质量的语文生活。我们要做的就是,以当代性为引领,借助教材中的当代学习材料和资源,让学生树立当代意识,以当代意识去理解、观照、吸纳知识,进而内化为能力。所以,关键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是否有当代意识。有了当代意识,我们就会时刻关注当代语文的变化,关注学生的语文生活,关注社会的语文需要,就会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建立起学生与当代社会生活的联系,建立起学生与当代语文生活的有机联系。在这方面,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以必修上册第一单元为例。这是一个以青春为人文主题的单元,选编了诗词、小说共7篇课文,其中当代作品就有3篇。而且,单元人文主题的当代性非常明显。不管课文描写的是哪个时代的青春,学习的最后落脚点都在学生对当下青春文化的理解,对自己青春人生的认识,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和人生理想的确立。所以,编者在单元导语中首先指出当下学生的身份和状态,“青春是花样年华。怀着美好的梦想、纯真的感情,带着对自我的认识、对社会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我们就此迈出人生的重要一步”,要求对这一单元的学习要从“青春的价值”角度进行思考,“结合自己的体验,敞开心扉,追寻理想,拥抱未来”。
  再比如第四单元“家乡文化活动”,这是以往教材中不常见的内容,即使有,也是放在文后的训练和拓展中,现在,直接将其作为单元学习内容,这充分体现了教材编写的创新。教材不能只是为学生提供阅读与写作的范文,更应该是学习的建议和指导。学生从教材中不仅能够学到推荐的语文作品,更能知晓学习的对象、学习的路径和方法。这一单元的当代性更强。它告诉学生,“用适当的方式关注和参与家乡的文化生活,学习剖析文化现象,有助于我们增强认识社会和阐释自己见解的能力,这也是学好语文的重要途径之一”。这样的建议实实在在地告诉学生,学习语文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真正的语文能力是在解决当下现实问题中得到训练、得到提高的。而其中的当代价值引领尤其明显。因为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家乡,都是学生生活的日常空间。但日常的生活空间,却常常被学生忽略。然而,正如这一单元导语所指出的,“家乡总是牵动着我们的情思,名山大川、寻常巷陌、小桥人家……我们生于斯长于斯,在这里经历鲜活的体验,留下生命的印痕,有许多难以割舍的记忆”。显然,这一单元设计渗透着丰富的文化意义。家乡与人的关系深刻而复杂。人总是具体的,这个具体不仅指有形的肉身,更是指无形的经验。一个人的存在包括他全部的经验和全部的历史。而在这些经验和历史中,童年、故乡占有非常大的比重,甚至决定了他的文化基因。我们为什么要观察家乡、回望童年?那是人对自己根的眷恋,是对自己来路的确认,更是对自己文化身份的反复证明。家乡的一切都是有意义的存在,都是我们生命的证据。世上的每一件事物都有故事,都与我们的生命相连,也都是我们生命长河中的坐标,哪怕残垣断壁、片瓦块砖。世上的每一种生活方式也都是人与自然的磨合,都是我们曾经的智慧选择,哪怕是家常饭菜、晨昏起居。这样的理念贯穿在单元的学习任务中,反映着当下文化环境和青少年的文化状况。只有不断地通过这样的语文实践牵住学生与家乡的联系,才会让他们成为有文化归依的人,而不會在当下文化激荡的时代成为无家可归的人,也才能以此为津梁接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路。   二、语文教育的当代性是具体的、真实的
  当代社会生活与语文生活都不是抽象的。“当代”不仅仅是一个时间概念,更是一个几乎涵盖了所有生活领域的大文化概念。所谓“大文化”,就是指当下人类所有活动的品格与属性,是当下社会一切价值、观念、情感、趣味和习俗的总和。而所有这些,又一直处在变化和发展中。但不管如何庞大,如何变化,它们又始终是具体的,体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我们的语文教育,只要关注当下,关注社会,关注日常生活,就会获得当下性和当代性。
  因此,首先应当秉持这样的理念来实施教学——从当代生活出发,提出学习任务,设计学习情境。要不断地挖掘课程资源,将我们身边的社会生活化为学习任务和学习情境,培养和鼓励学生用语文去认识社会、体验生活,解决身边的问题。要革除局限于书本的任务形式,破除单纯纸上练习的弊习,更要跳出单一知识习得的窠臼,将学生所有的语文素养,包括心理、情感、感觉、认知,特别是隐性的语文能力作为学习与训练的内容。要从学生成长过程和社会生活中发现情境,寻找任务。凡是与语文相关的,需要语文去实现的都可以成为语文学习情境,也都可以将其设计成语文任务。
  这也是本文使用“当代语文作品”而不是“当代文学作品”的原因。相比文学作品,语文作品要丰富得多;相比文学,语文的世界要广阔得多。只要是以语文方式呈现出来的,它们都是语文作品,也都可以并且应该成为学生接触和学习的材料。毫无疑问,当代性和当下性更多地通过当代语文作品记录下来、呈现出来。不论是学习任务的提出还是学习情境的创设,当代语文作品的学习应该是最快捷、最方便、最真实,最易于学生体验和实践的。因此,学习当代作品,需要我们重新理解教育教学,理解学校与课堂,理解学习生活与日常生活,理解教材、学习材料和学习资源。对当代语文作品的学习,可以提倡“泛教材主义”,即从学生的当代人身份出发,从当代语文作品的存在形态出发,扩大学生与当代语文作品的接触面,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当代生活的参与度,较好地落实“立德树人”,而且可以通过强化当代作品的阅读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提升学生对当代语文的现实状况、精神气质与语言氛围的敏感性。应该抓住这一点,打通课内和课外,打通单篇阅读和主题阅读,打通单篇阅读和整本书阅读,打破媒质界限,提高学生的阅读量,增强学生的理解力,从而应对日益发展的全媒体革新。这对学生的终身学习非常重要。
  统编教材在这方面进行了许多探索,也为学生全面接触当代社会及其语文表现形态提供了有效平台。前面提到的“家乡文化生活”和《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都是很好的范例。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文化生活,可以将学生的目光拉回他们生活的社区,促使他们关注成长的环境。从空间上说,家乡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从时间上说,家乡的变化又是日新月异的。所以,教材为学生了解家乡设计了综合性的任务,通过人物访谈和“志”的写作呈现家乡的面貌,记录它的历史和今天,然后再以生活调查的形式聚焦家乡的一个方面。“参与家乡文化建设”,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当代观感,而且能增强他们的问题意识。“家乡不仅是生活的地方,也是文化熏陶的场所。你家乡的文化生活状况如何?那里的文化设施是否齐全?使用情况如何?人们日常都开展哪些活动?有没有图书阅览室?是否经常开展读书活动?”家乡面临的问题显然不仅仅是文化建设,这一问题的设计是从学生的能力与语文学习的便捷考虑的,它建立了语文学习与社会实践的关系,它提醒学生要关注社会。这种关注从身边的家乡开始,从易于着手的文化建设开始。它让学生知道语文的力量,知道可以用语文的方式实实在在地参与到社会建设之中。
  即使《鄉土中国》这样的经典阅读,教材也将当代性植入其中,将“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进一步认识我们的国家和人民”作为目的之一。这里的国家和人民显然指向当下。所以,在学习任务中,有这样特别的设计:“阅读学术著作,要关注其中‘问题的提出’和‘问题的解决’。当今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传统与现代的交织和转换,乡村和城市的碰撞和融合,使社会发生着巨大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本书关于乡土社会的论述能给我们带来哪些思考?试以‘今日中国乡村的变迁’为话题,从居住环境、精神风貌、文化生活、风俗习惯、乡村管理等角度中任选一个,开展调查访问。”这一具有研究性的任务对学生来说可能过于专业,但是,这一任务的当下性、严肃性却是非常突出的。它完全超越了一般语文课的边界,将当下正在发生的社会变化直接推到了学生面前。学生面临的是真实的现象,讨论的也将是真实的问题。他们必须学习更多的通过语文方式传达的思想,运用更多的语文手段去解决这些问题。正是这样的“大语文”学习,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真正的提升。
  必修下册第四单元“信息时代的语言生活”也是统编教材的一个亮点。从媒质上说,传统的教材可以说是一种全质的纸上教材,传统的语文教育也都是围绕纸质语文作品进行的。强调语文教育的当代性,其要义之一就是认识语文的媒介形态变化。这是一个大问题,涉及我们对人类文明史的理解。简单地说,人类文明史历经口传文明和书写文明,到了第三次工业革命,依托电子科技及其信息产业,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对世界的认知方式发生了深刻的改变。人类的文明进入到了视听文明的新时代。这一文明形态的发生时间虽然不长,但其内部的革命比起前两种文明,其变化频率要迅捷得多。无纸化交流正在成为人们主要的生活方式,这使得人类的语文生活相应地发生了本质性的改变。语文教育也要适应这样的改变。教育的根本目的不仅是让学生自由地生活于多媒介的生活中,还包括让他们在未来担当起推动新文明中语文建设的重任。教材的这一单元通过认识多媒介、善用多媒介、辨识多媒介等任务设计,从道与器两个层面将新媒介语文具体地引进教学,这无疑是语文教育当代性的绝好体现。
  三、 从更广阔的文化创意的角度来认识表达的重要性,让表达与当代生活无缝对接
  表达是语文实践最基本、最重要、最直接的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传统语文教育表达虽然也包括口语,但在实际的语文生活中更重视书面语,甚至拙于言辞被视为一种美德。因此,中国古代有关表达的训练几乎全部集中在书面作文领域,其精细程度已经到了程式化的地步。现代语文的革命之一就是不断提升口头表达的地位,而这一革命的基础就是口语表达在日常语文生活中使用得越来越多,作用越来越大。所以,现代语文可以说是对口语世界不断发现的过程,是对语文教育口头语文资源不断开掘的过程,当然,也是口语教育日益发达和学生口语表达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语文教育的当代性也表现在对现代语文这一成果的发扬光大之中。不论是新的课程标准,还是统编语文教材,都在努力使书面表达与口语表达相统一,并努力使两者达到平衡。   当代语文与传统语文的区别之一还在于它的创造性。从阐释学的角度讲,传统语文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复述性语文,讲求的是“述”而不是“作”。即使是“作”,也不是“离经叛道”的“作”,本质上还是一种“述”。所以,在表达上,不管是内容还是形式,强调的都是范本意识。现代语文对这一方面虽然做出了颠覆性的改变,但是,传统的影响还在,范本意识可以说根深蒂固。当代语文教育应该适应当代语文生活的发展,而当代语文生活最大的特点是创造、创新。所以,语文教育的当代性表现在语文表达的学习上就应该重视创造、创新。在这方面,可以引入“创意生活”的概念与学习方法。表达本质上是创意。从当下创意社会的现实出发,我们应该从更广阔的文化创意的角度来认识表达的重要性,认识表达的性质和作用。任何表达都是一种创意行为,而创意都是有目的的,所以,表达的形式,表达的内容,表达的规模,表达的主体性以及表达的风格,都与我们表达的目的密切相关,也与我们表达的环境、表达的接受和表达的预期目标相关。这一点非常重要,它会改变我们传统的表达观,更能培养学生的表达伦理,也更利于我们在新课标理念下实施任务统领和情境化的表达教学。由于它使学生的表达变成了有目的的语文行为,任务和情境就变得不可或缺。从中学生会养成表达的主体意识,会成为一个负责任的表达者。一旦将表达变为创意,表达的训练内容、途径、方式、手段,特别是表达的内容将会无比丰富,表达会无限展开。社会生活是创意的源,它会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和对社会生活的参与热情,使学生的表达与当代生活无缝对接。
  比如,必修上册第一单元就设计了这样的学习任务:“结合本单元诗作和能够引发你思考的其他作品,发挥想象写一首诗,抒写你的青春岁月,给未来留下宝贵的记忆。注意借鉴本单元诗歌在意象选择、语言锤炼等方面的手法,使诗作多一些‘诗味’。汇总所有同学的诗作,全班合作编一本诗集作为青春的纪念。”这一任务包含着传统的写作类型,又融进了当代创意。它不是单纯的写作,而是一个项目,一个整体的综合文化产品的呈现。要最终完成作品,必须有立意,有方案,有设计,有制作,每道程序,都包含着创意。统编教材学习任务设计的一大特点就是项目化,项目任务都是开放的,不但需要方案,更重要的是要不断优化创意。
  有必要对表达教学中書面写作的文体多说几句,因为文章文体最能体现时代的发展,当然也更能体现出当代性。任何时代,在众多文章范畴中,文体都是相当重要的。许多理想、主张都要通过文体来呈现,夸张一点说,文章史就是文体的演变史。文体的本质就是人们的表达方式,它是约定俗成的。谁表达,表达什么,在什么情境下表达,表达给谁,都由表达方式来决定,它是人与人沟通的途径、秩序与方法,并且要得到表达者与接受者双方的理解与认同,否则,就不可能实现其功能。当有了新的表达需要,而原有的表达方式无法满足时,人们就会突破、修正或干脆放弃原先的表达方式去寻找或创造新的表达方式,这就是文体演变的内在动因。从更深刻的层面讲,新的表达目的、表达内容与表达欲求的产生源于人们社会生活的改变。
  以文学史为例。为什么会有文体的消亡与诞生,为什么会在诗经、楚辞之后有汉赋,有魏晋五、七言诗,有唐格律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为什么有近现代小说、戏剧、散文、诗歌的四大家族,为什么有写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发展变化?根本原因都在这里。每个接触文学的人,总是先接受传统经典的文体阅读与写作的训练,形成对文体的相对定型的认识与把握,使现有的文体成为熟悉的范式与工具,使人们在接触与解读某一作品时即用已知的文体范式进行比照,从而采取相应的阅读模式去接受与解读,进而使作品的表达意图得以实现。而在写作时,作者也会针对目的与对象采取相应的文体以便实现表达。问题是这一流程与惯例总会被一些敏感者、创新者所打破,从而带给人们陌生的新文体。新文体的创造是非常不容易的,要让一种新文体为大家所接受更是难上加难。它需要对新事物的洞察,需要对文体要素把握、重组与配置,需要勇气,需要成熟的作品来体现,最终还需要在读者的怀疑、对抗中争得认同和接受,并逐步定型为新的被普遍运用的文体。所以,从文学史来说,文体是文学最为活跃、革命性最强的范畴,对文学做出重要贡献的作家不少都是在文体上有所突破。汪曾祺就说,作家的最高理想就是能成为一个文体家,能开风气之先。所以,我们要以开放的态度对待当代的文体,而不能以固有的文体作为学生书面表达唯一的学习目标。理论上讲,生活中的所有文体都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对象。如果以这样的观念去观察当下的语文世界,除了还在使用的传统文体之外,许多新的文体正在不断被创造和运用,如新媒体催生的博客文、微信文、跟帖文等。即使是传统文体,也在发生变化,以说明文为例,其中的广告文就花样繁多。只有让学生知晓并运用这些新的文体,他才能游刃有余地融入当下的语文生活之中。
  四、语文教育的当代性从根本上说就是教育观念的当代性
  在所有学科教育中,科学学科与人文学科跟随当代生活变化的步伐是不一致的。科学学科更容易紧随时代,而人文学科特别是语文学科总是自觉和不自觉地强调传统的重要性。科学学科的教育基本上是现代科学与现代教育的产物,而人文学科特别是语文学科,不管是内容还是历史,其时间跨度都要大得多。但是,要相信教育教学的进化论意义,语文教育的当代性就是一方面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的优秀文化,另一方面,这种继承和发扬是通过现代教育与教学方法达成的。不断革新我们的教育观念,在现代教育理念与方法中吸收传统中有价值的教育文化,坚持用最新的教育教学观念、方法、手段是每一个教学行为的参与者都应该秉持的信念。总之,不管教学内容如何,我们是在当下进行教学,是当代人在当代社会和当代教育环境中以培养当代新人为目的而实施教学行为。当前,我们就是要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引领下实施教学,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教育才是当下的,也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当代性。全面阐释新的课程标准的当代性不是本文的任务,这里只想就单元教学设计,以必修上册第一单元为例,谈谈如何落实其所属学习任务群的目标,如何在具体的教学中体现新的语文教育观念。   这一单元是必修课程“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之一。从教材内容看,它注重价值引领,引导学生通过优秀的诗歌、小说作品的阅读和其他学习活动,理解作品丰富的思想意蕴,进一步掌握文学作品的阅读方法,了解作品的艺术手法,提高审美鉴赏力。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有关青春的体验和思考。考虑到学生进入高中阶段的学习,正值青春年华,有必要让他们对青春、青年、理想有自觉的体认;加强对当下生活的认识,在经典作品的启发和引导下對青春的内涵、青年的责任进行思考;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养成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人格。考虑到青春的多样性、时代性,以及青春主题在文学上的广泛分布,教材尽可能地拓宽文学作品的阅读范围。本单元推荐了词1首,中国现代诗2首,中国当代诗1首,外国诗1首,当代短篇小说2篇。分别是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郭沫若的《站在地球边上放号》,闻一多的《红烛》,昌耀的《峨日朵雪山之侧》,雪莱的《致云雀》,茹志鹃的《百合花》和铁凝的《哦,香雪》。这些作品既有中国的,也有外国的;既有现代的,也有当代的;既有古典文体,也有现代文体;都是中外文学的经典,基本都与青春的主题相关。作品分为三个板块,一方面突出了重点,另一方面也照顾到了文体的差别,同时也有利于教学的分段实施。
  本单元教学应该围绕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的学习目标和内容来进行,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按照课标中对这一任务群的教学要求来设计教学方案。要注意单元的整体性,在设计教学方案时要注意单元各项内容的完整性,本单元的各个组成部分都是不可缺少的教学材料。课文不是唯一的,从导语、课文、学习提示,到学习任务、写作指导,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设计时都要考虑进去。具体的教学过程,主要不是依靠教师的单篇讲授,而是要让学生自主学习,在语文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文学阅读与写作水平。要根据不同的学习条件、学习主体来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可以整体,可以分板块,也可以单篇,不管怎么设计,关键都在创设教学情境,以任务驱动引领学生学习。
  比如,可以让学生去感受青春的生活,设计不同的小项目。如让学生了解本单元作者的青春人生,这样,既可以感受不同时代的青春人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又训练了“知人论世”的读书方法和运用不同手段获取资料的能力;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以青春为主题的读书会,以单元作品为主,打通课内外,完成任务群要求,即阅读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从不同体裁文学作品的不同艺术表现方式中获得不同的审美体验,学习运用多种读书方法,形成读书成果;还可以将学生的青春人生作为学习的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写作经历,发挥想象,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力求有自己的发现——在完成这一项目时,可以引导学生分享阅读体会和各自的青春故事、青春情感与青春理解,用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与同学交流。
  还可以用教材现有的板块安排教学,贯穿人文主题,理解板块内容,掌握不同文体的阅读和欣赏方法,提高对不同文体作品的审美鉴赏水平。在学习第一个板块《沁园春·长沙》时,将词的鉴赏作为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利用资料了解作者当时的生活和革命经历,了解词的特点,进一步理解这首词对作者的人格和理想的表现。第二个板块是4首现代诗,现代诗的学习可以作为这一板块的任务,引导学生关注文体,关注意象和诗歌语言,结合作品认识它们的具体表达方式和表达效果。第三个板块是2篇短篇小说,小说学习自然可以作为项目。同一主题,不同作品,让学生进行比较。就这两篇小说而言,它们写于不同的年代,题材也不相同,但写的都是年轻人的故事。重点是要引导学生关注这两篇小说的风格,它们的故事性都不太强,甚至有些像散文,可以在以前学习的基础上拓展对这一文体多样风格的理解。
  当然,最好能将整个单元打通设计。比如,可以围绕“文学里的青春”举行系列专题活动。不同的学习活动既是学习情境,又是不同的学习任务。所以,系列活动既是整体,又要进行分解,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讨论、商量,一起完成。系列活动可以这样分解:一是文本的解读,指导学生查阅资料,熟悉时代、作家、作品和本单元不同文体的特点,了解具体作品的青春表达;二是分工完成深度探究,以读书笔记的形式,在论题提炼的基础上对本单元的作家作品提出自己的阅读见解;三是拓展阅读,推荐古今中外青春经典作品,相互介绍;四是朗诵本单元的诗歌作品,同时也可增加青春主题的其他诗歌作品作为朗读材料;五是自己创作以青春为主题的短诗;六是叙述自己或他人的有意义的青春故事。师生共同制订上述各项任务的目标和评价方案。整个过程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紧贴课标“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的宗旨、目标、内容和教学提示的精神。
  我们还可以讨论更多的设计。方案可以多种多样,但都必须在新的课程观的指导之下,立足语文核心素养,将目标、任务、情境和内容整合成教学单位。
  语文教育的当代性是丰富的、发展变化的,每一位语文教育的参与者都不能固步不前,唯有与时俱进,才能保持旺盛的活力,也才能使我们的语文教育成为当代语文生活不可或缺的有机构成。
  (汪政,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特级教师,文学创作一级。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从事中学和师范语文教学近二十年。著有《涌动的潮汐》《自我表达的激情》《我们如何抵达现场》等,主编、参编大学及中学教材多种,并获多个文学与教育教学奖项。)
其他文献
摘要:“新”,是袁浩作文教学的一大特点。他执着地认定,在作文教学中,唯有弃旧图新,才有出路,才能把作文基本功训练真正落在实处。这个“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玩”出来的作文教学新观念,“活”出来的作文课堂新结构,“画”出来的作文训练新途径。  关键词:袁浩作文教学教学风格  本文原载于《全国著名小学语文特级教师课堂教学艺术》一书(河海大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略有删改。  凡是卓有建树的名家
期刊
摘要:读《诗人》,周益民老师的课堂给了一个示范,通过“密码破译”“察言观色”“朋友圈层”三个环节,由阅读之表到文本之里,契合阅读逻辑。而“故事就是真相”,《诗人》描述了怎样的真相,作者是怎样描述真相的,要从文学的源头开始探寻。当然,作为绘本,阅读时必须要探讨绘图的视觉特征和人物形象。  关键词:《诗人》课堂示范文本真相视觉特征  一、 我怎么读就怎么上  被教学No.1的不太会“彩虹吹”的郭初阳老
期刊
摘要:“存树人之志,任秉木之劳”, 叶嘉莹曾这样评价恩师顾随先生。这话, 也是耕野先生以及一代温师学人的写照。他们始终以培育“大写的人”为己任,以严格的管理和严谨的治学,实践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育信念,为台州乃至浙江教育倾注心血与智慧,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耕野先生一辈子耕耘在田野,收获在田野,也赢得了更多田野“牧童”的爱戴与敬重。  关键词:杨耕野;温岭师范;管理;治学  一  与家乡老友小
期刊
摘要:深度学习是人的学习、学习者的学习,包括教师的学习,而不仅是学生的学习。作为对时代挑战的应对,深度学习是教师的职业应然;作为对自我实现的追求,深度学习是人的生命必然。深度学习的核心,在于知识的价值与可能,体现为知识的理解、融通、批判、应用和创造;深度学习的意义,在于自我的选择与确认,让人成为自己,成为更好的人;深度学习的指向,在于关系的重构与调适,促进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万物之间建立和调适
期刊
摘要:批判性思维理论认为,论证说出来的理由只是一部分,那些没有说出来的理由就是隐含前提。隐含前提有可能反映论证者对世界和人生的根本假定,抓住这些根本假定,写作者可能开拓出崭新的写作空间。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写作隐含前提隐含假设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普通高中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研究”(批准号:BHA16014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用批判性思维的眼光看
期刊
摘要:将项目学习的理念引入数学课堂,以真实的生活问题为驱动,整体规划学习时间,重新架构学习路径,变“先学后用”为“为用而学”,呈现出不同的学习效果。《元、角、分》单元的项目学习共4个课时,立足学生起点,围绕驱动性问题,通过模拟购物,让学生学会布展、学会推销、学会选择、学会合理使用资金等。这些单元项目学习当中的“副产品”,对于学生未来发展的作用与影响,并不亚于原初学习模式当中那些“主产品”知识点。 
期刊
江苏省海安市实验小学是一所有传奇色彩的学校。这是一所以数学教学研究见长的学校,相继从这里走出去的华应龙、贲友林、仲广群、许卫兵、储冬生,都是全国小学数学教学界的“风云人物”。更让人叹服的是,这些风云人物的离开,并没有影响这所学校以它的高水平、高质量蜚声省内外。近年来,在“共生教育”理念引领下的项目学习,又让这所学校声名更隆。  纵观我国40年来的教育改革历程,我们分明可以看到,这是一个由教学研究到
期刊
摘要:写作是一件非常有意义、有价值、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但很多学生却“谈作色变”。以项目学习的方式来开展习作教学,项目导引,紧扣主线,设计活动;项目实施,尊重起点,范文引路;项目评价,突破难点,微课助推。项目学习下的学生习作,因为生活情境而真实,因为范文指引而精彩,因为微课助推而提升。  关键词:项目学习小学语文习作教学  写作是一件非常有意义、有价值、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然而现实中,很多学生却“
期刊
摘要:十岁成长仪式是“八礼四仪”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很多成长仪式陷入了说教式、娱乐式的藩篱。以项目学习的方式来开展十岁成长仪式,通过项目导引、项目实施、项目展示,让目标从庸俗走向深邃,让德行从教化走向生长,让仪式从单一走向丰盈。通过这个不一样的成长仪式,让学生在十岁这个特别的驿站获得不一样的生命启迪,激发成长的“生命自觉”。  关键词:项目学习成长仪式德育生命自觉  十岁是一个人从童年走向少年的转折
期刊
摘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抓住文章的思路组织教学,引导学生沿着这条“路”去理解课文的语言形式和思想内容,把握课文的层次结构,弄清字词句段之间的内在联系。具体来说,应引导学生在自学中摸索思路,在朗读中突出思路,在设疑中展开思路,在想象中体会思路,真正达到发展智力、培養能力之目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章思路阅读能力  原文刊发于《江苏教育》1984年第9期,略有删改。  “作者思有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