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关键句子 挖掘深层含义

来源 :作文评点报·中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dlt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材料作文是中考作文中一种重要的作文命题方式,写新材料作文时,怎样才能有效地把握材料主旨,防止审题失误呢?分清材料类型,把握审题关键——关键词句。这样,才能切正切准题意,建起思想的桥梁。
  ?筠写作提示
  一、寓意性材料,要注意找出揭示寓意的句子
  寓意性新材料作文找出材料所揭示的寓意是关键,这种材料作文的特点往往是言在此而意在彼,材料蕴含哲理。这就要求我们在写作这种类型的作文之前首先就是要清楚地理解这个材料的寓意。只有这样才能把握住材料的主旨,从而写出符合要求的文章来。
  二、寓言性材料,要注意找出反映寓言本质的句子
  寓言性材料的寓意除了抓住主体形象的特征分析其寓意外,还要找准隐藏寓意的句子。如:乌鸦因羡慕老鹰能从山上俯冲下来抓走小羊的本领,于是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从树上猛冲下来,想抓住山羊往天上飞,可是它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当牧羊人的孩子问这是什么鸟时,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了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呀!”
  这则寓言隐藏寓意的句子是牧羊人的话:“这是一只忘记了自己叫什么的鸟。”抓住了这一句,就抓住了寓意,它旨在告诉我们:邯郸学步、东施效颦,难免会遇到失败。
  三、评述性材料,要特别注意议论抒情的句子
  评述性材料中议论抒情性语句常常在叙述性文字之前构成总分式,或在叙述性文字之后构成分总式,抓住了它就抓住了这类材料的审题关键。如:法国化学博士别涅迪克,在一次实验中碰落了一个烧瓶,结果发现烧瓶并没有碎,他发现这只烧瓶里放着一种叫硝酸纤维素的溶液,这种溶液会在玻璃表面形成一种薄膜,使玻璃不会破碎。由此,他发明了不会碎的玻璃,应用非常广泛,如汽车挡风玻璃等。可见,创新不是很神秘的东西,如果你用心发现,你也能创新。
  这是一则典型的评述性材料,其议论性句子是材料的最后一句:“创新不是很神秘的东西,如果你用心发现,你也能创新。”抓住这一句即可提炼出观点:创新在于发现。
  四、事件性材料,关键要找出揭示因果的句子
  有些叙述事件的材料往往没有议论抒情性的语句,审题时我们重点应该抓住揭示事件结果和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或前提的句子進行分析。如:一位心理学家做了一个实验:将一条饥饿的鳄鱼和一些小鱼放在水箱的两端,中间用透明的玻璃板隔开。刚开始,鳄鱼毫不犹豫地向小鱼发动进攻,它失败了,但毫不气馁;接着,它又向小鱼发动了第二次更为猛烈的进攻,它又失败了,并且受了重伤;它还要进攻,第三次,第四次……多次进攻无果后,它不再进攻了。这个时候,心理学家将挡板拿开,鳄鱼仍然一动不动,它只是无望地看着那些小鱼在它的眼皮底下悠闲地游来游去,放弃了所有的努力,最终活活饿死了。
  这个事件揭示结果的语句是鳄鱼“放弃了所有的努力,最终活活饿死了”,揭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的语句是第一次进攻“它失败了”,第二次进攻“它又失败了,并且受了重伤”,最后“多次进攻无望后,它不再进攻了”。分析这一“因”和“果”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我们不难把握材料主旨:在多次挫折与失败面前,我们不能灰心气馁,停滞不前,应该冷静分析,寻找新的方向。
  五、文学性材料,关键是体现哲理的句子
  能够成为作文材料的文学性材料一般应该是十分简短、精粹而又蕴含着丰富的社会与人生哲理的诗歌或散文片段,这些材料往往通过意象(形象)的寓意或象征意义,或者通过意象(形象)之间的关系来体现哲理,有时候其哲理在材料中是直接揭示出来的。审题时必须抓住这些关键句子。如: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桥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卞之琳《断章》)
  这是一首精短的现代小诗,其中“你”“别人”这两个形象以及它们二者之间的关系很好地体现了主、客体互为相对、共生、双赢的哲学观念。
  用宽容的心态来审视,材料作文的立意往往有多个角度,但是我们要强调的是,切合材料主旨的角度也许是“独特的这一个”。所以,在文学性材料作文审题时,我们应在吃透材料的基础上,找准关键,在切“正”切“准”题意上下功夫。
  六、漫画性材料,题眼是漫画的标题
  漫画常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勾画出幽默、诙谐的画面,用以说明某种观点。画面上的每一个细节都对表达漫画的寓意有提示作用。我们在写漫画作文之前一定要仔细审视画面,准确把握画面的内容,掌握命题的主旨,即写作的最佳的切入点。
其他文献
早在2400年以前,希腊雕刻家菲狄亚斯在为雅典卫城雕刻雅典娜雕像时,就坚持以高标准进行雕刻。  一天,他正在雕像脑后凿刻辫子的时候,一位旁观者说:“这座雕像摆在100英尺(约30米)的高处,背后是一堵大理石墙。有谁会知道你在它脑后凿刻了什么呢?”  菲狄亚斯回答:“我会知道。”这是完美主义呢,还是浪费時间呢?或者,这是对自己作品的骄傲使然?  也许是因为艺术作品的寿命往往都会长于艺术家的寿命,所以
期刊
尿不湿的发明给照顾婴儿的人带来了便利,其原理很简单,就是其中的填充物具有强大的吸水性和蓄水量,能吸收自身重量40~60倍的生理盐水。这种填充物以淀粉和丙烯酸盐为主要原料,无毒无害。  墨西哥一位化学工程师塞尔吉奧·贝拉斯科利用尿不湿填充物的储水性能,将它储存数十倍的水以后埋到土里,等到干旱的时候再慢慢为植物供水。他甚至为这一发明申请了专利,叫做“固态雨”。土壤中混有固态雨后,会在缺水的时候给植物根
期刊
陆 游  九月霜风吹客衣,溪头红叶傍人飞。  村场②酒薄何妨醉,菰③正堪④烹蟹正肥。  【注释】  ①此诗写于作者严州任满,卸任归乡之后。  ②村场:村庄耕种的产地。  ③菰:俗称茭白,可食用。  ④堪:能够;可以。  【思考练习】  有人認为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回到故乡的愉悦之情,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卸任后的落寞之感。对此,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述理由。
期刊
曹元用  沙碛①秋高苑马②肥,哀笳一曲塞云飞。  南都儿辈应相念,过尽征鸿犹未归。  【注釋】  ①沙碛:沙漠。  ②苑马:西域大苑所产的马。  【思考练习】  1.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2.最后一句写“征鸿”有什么作用?
期刊
①人类究竟可以活到多少岁?这向来是一个引人关注的问题。传说上古时期的彭祖活了八百多岁,而道教的创始人老子骑青牛出关,不知所终,有人认为他已羽化登仙,长生不老。但这些毕竟只是传说,没有确切可靠的根据。  ②在中國古代典籍中,就曾有过关于“人能活多少岁”的说法。《黄帝内经》说:“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尚书》则提出“寿,百二十岁也”。可见,祖国医学认为,人的寿命应该在100~120岁左右。  ③而
期刊
贾逵年五岁,明惠过人。其姊韩瑶之妇,嫁瑶无嗣,而归居焉,亦以贞明见称。闻邻中读书,旦夕抱逵隔篱而听之。逵静听不言,姊以为喜。  至年十岁,乃暗誦《六经》①。姊谓逵曰:“吾家贫困,未尝有教者入门,汝安知天下有《三坟》《五典》②而诵无遗句耶?”逵曰:“忆昔姊抱逵于篱间听邻家读书今万不遗一。”乃剥庭中桑皮以为牒③,或题于扉屏,且诵且记,期年,经文通遍。于闾里每有观者,称云振古无伦。门徒来学,不远万里,或
期刊
“阳光”既是自然资源,又是文明的象征——它象征关怀,象征温情,象征奉献……  请以“冬日的阳光是甜的”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2)角度自选;(3)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写作提示】  本题有两个关键词。其一是“阳光”,“阳光”可以让我们联想到“温暖”“光明”“灿烂”“公正无私”等;作为一个属性词,“阳光”还有“积极开朗、充满活力”的释义。其二是“甜”,“甜”
期刊
①又一棵紫薇树被人折断了!这正是紫薇花盛开的季节,在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之间的花坛里,一棵棵紫薇树沿道路延伸向远处,晨风中,开满一簇簇粉红色花朵的枝条轻盈地摇曳——就在这迷人的景致中,又一棵紫薇树被人折断了!  ②比起高大的黄桷树和香樟树来,紫薇树实在是太矮小、太柔弱了。在我每天上班都要经过的这条街道上,每个水泥石形条圈起的花坛里都植有五六棵紫薇树。也许是刚栽下两三年,也许是花坛里缺少肥料,大多数
期刊
喜欢看央视《开门大吉》节目,看得次数多了,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许多选手猜过前几扇门后,到了第8扇门,往往见好就收,不再猜下去了,担心会前功尽弃,一无所获。第8扇门几乎没有人打开过,它显得有些落寞和孤寂。  前面几扇打开的门,演员们出来后,都兴高采烈地演唱起来,有时还和选手、观众来个互动,场面十分热烈、温馨。那些经常出来演唱的演员,渐渐地被观众所熟悉。对于始终没有人打开的第8扇门,让我充满了好奇,
期刊
高频考点 确定文章线索  考点分析  线索是指贯串在整篇文章中的情节脉络,以及作者表现在文章中的思想感情的起伏变化。阅读散文,首先要理清文章的线索,进而准确把握住散文的中心。这一考点考查形式一般为:  本文的线索及作用是什么?  解题秘笈  1.确定文章线索的方法  确定散文线索可按以下四步去做:  第一步,明确几种常见的线索。常用的文章线索主要有:(1)以具体事物为线索;(2)以人物为线索;(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