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数学图案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qgcsw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把“实践与综合运用”列为四项教学内容中的一项,在第一学段要求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经验,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运用,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数感。因而苏教版小学数学每册都安排了一些实践活动。《奇妙的剪纸》就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轴对称图形后安排的一次动手操作型的实践活动,数学中的实践活动最终目的是激发起学生主动探索新知的欲望,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学会从数学的视角观察生活,用数学思维分析问题,提供给学生自由思考、自由表达的空间,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和自信心。《奇妙的剪纸》是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的内容,教材首先介绍剪纸艺术的特点和它在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状况,然后展示一些精美的剪纸作品,让学生欣赏,使学生体会到我国民间艺术的绚丽,激发他们欣赏美、创造美的热情;其次让学生运用已经获得的一些知识和技能独立或分组自由创作,深化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数学实践活动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时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要注重实践,让学生在开放性的操作活动中激发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养成勤动脑、勤动手的良好习惯。
  这次实践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剪纸图案中能识别出轴对称图形,能用不同的方法剪出形状各异的轴对称图形,在认识、制作和欣赏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到图形的对称美,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奇妙的剪纸》教学时间为一课时,我在活动中安排了观察、操作、判断和欣赏等多种学习活动。由于学生对轴对称的认识仅仅局限于初步的、感性的层次,因此本次活动分为两个步骤。
  第一个步骤是把握教材提供的素材,即一些剪纸图案,集中展示给学生欣赏,我介绍了剪纸艺术及其在我国民间流传的状况,再让学生拿出自己课前收集的一些剪纸作品,学生互相欣赏,边让学生欣赏边找出其中的轴对称图形,这样学生就已经解决了课本的第一个问题。后面几个问题的答案就不是一句话可以回答的了。这时,学生的求知欲望被充分调动起来了,很想自己解决后面的几个问题。教师的引导非常有必要,使活动水到渠成地进入到了下一个步骤。
  第二个步骤分为三个层次进行。
  第一个层次:模仿阶段。让学生根据教材中给出的剪纸步骤在小组中互相说说具体剪的方法,进一步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并让学生演示折纸、剪纸的过程,独立完成剪纸活动。学生在小组里互相展示自己的剪纸作品。
  第二层次:学生创作阶段。直接让学生自由地动手剪一剪,通过制作进一步体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两边能完全重合,学生制作的兴趣肯定很高,而且方法是多样的,画、剪、围、拼……都可以。制作方法虽然不同,但原理都是相同的,都在制作对称轴两边完全重合的图形。教师要引导学生一边制作一边体会,相互说说是怎样做的、怎样想的,为什么说做成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以达到制作的目的,并让学生在小组里交流自己剪的方法,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真正让学生体会到剪纸的艺术魅力。
  第三层次:独立设计阶段。学生先选择好自己剪纸的纸张(长方形或正方形的纸,不同的纸可剪出不同的图案。)学生选择好纸张后,在小组里交流一下,准备剪什么样的图案,就是要让学生独立构思、设计自己的作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二是让学生折好纸张,画出自己作品的线条;三是学生剪好作品后进一步修改完善作品,甚至重新设计作品,鼓励学生不断超越自我,创作出更新更美的图案来。这个过程是整个实践活动的高潮部分,教师也要作为平等的一员参与到活动中去和学生一起分享创作的乐趣和成果。
  本次活动的结尾采用“作品展示”的方法激励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以及剪的方法,让学生互相评价,并让学生结合作品适时回顾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对折后完成的剪纸作品就是轴对称图形,不对折完成的剪纸作品就不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
  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每一次数学活动都是学生发现问题、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发展能力的过程。实践活动的开展就是让学生和伙伴一起合作学习、交流、讨论、亲自动手操作、积累活动经验、感受活动乐趣、培养合作意识的过程。
  《奇妙的剪纸》是一次操作型实践活动,活动中先让学生欣赏一些漂亮的剪纸作品,了解剪纸是我国的民间艺术,历史悠久,流传广泛,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引起学生对剪纸的喜爱,再仔细观察这些剪纸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从而得到启发,可以运用制作轴对称图形的方法剪纸。然后指导学生利用正方形、长方形的纸剪出自己喜欢的作品,教学活动中先作具体的示范,图示怎样折纸、怎样画、怎样剪,再鼓励学生发挥各自的创作才能,用不同方法剪出形状各异的轴对称图形,使得学生用不同方式、从不同角度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行动证明自己的能力,用自己的劳动成果展示中国传统艺术——剪纸的奇妙之处。
  生活中到处有美丽的图案,就看你是否能做一个有心人,是否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是否能找出生活中的数学,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丽,更加有趣。
其他文献
摘 要: 研究高校教学服务学生满意度可以发现高校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从而更充分地利用已有资源。本文以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为案例,通过问卷调查、层次分析模型等对该校学生的满意度进行了实证研究,从而找出学生满意度的组成及影响因素,并探讨该校亟待改进的方面。  关键词: 高校 教学服务 学生满意度 调查研究  一、研究背景  首先,大学是为学生创办的,没有学生就意味着没有教育,学校也就无从谈起。学生
作文教学一直是教学的一大痛处,甚至是一个盲点,虽然书店中有铺天盖地的作文辅导类书籍,但没有几个有实在作用,在全国众多的评优比赛中很少能看到作文教学课,更少见作文教学这一方面的大家。现实中,作文在各类考试中分值却又最高,其优劣直接影响一个学生最后的得分高低及能否进入理想的学校。下面我结合淮安市中考作文《那条河》谈谈对作文教学的一些想法。  2012淮安中考作文题目:  河,无处不在。一条条河流,或悠
我们每个人的童年,都有一段特别令人向往的幸福时光,那里充满幻想,也充满快乐。可是,每个人都必须告别童年,因为我们要长大,成长为一个大人。那么,当我们回忆童年时,心里会想些什么呢?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会告诉我们答案。  鲁迅,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毛泽东曾经这样评价他:“鲁迅先生是我们民族的脊梁,他的骨头是硬的,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
摘 要: 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是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国家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学问题,已经建立了健全的国家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保障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作为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和途径。但当下,高校资助仍需创新,本文从传播学视域,对资助育人进行了尝试性的解读。  关键词: 资助 育人 传播 高校资助工作  一、高校资助的现实值域  教育
摘 要: 随着高校毕业生规模越来越大,大学生就业每年都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肇始于2008年的经济危机的影响渐小,2012年一季度全球经济复苏明显。经济复苏后企业人才的需求量大增,但是因为受各种因素影响,大学生顺利就业仍然不容易。本文以浙江省最大的高校积聚地——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为例,分析了在经济复苏背景下大学生就业仍然难的主客观原因,并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 经济复苏 高校毕
纵观中外教育史,学生在学校不只是“学习”,还要“成长”。然而,班主任在实际工作中,常常只关注班上学生的考试学科的成绩,而对于考试学科外的知识与技能淡漠,对于态度、情感、价值观,很少关注甚至不理会。在班主任的不当关注中,如果学生合理、正当的学习需求不被认可、接受,则不但学生的成长受到挫折,而且使学校适应学生发展的功能大打折扣,这将使教育走入不当误区。在应试教育还在顽固影响人们的选择,学校的课程设置过
摘 要: 人才需求分析是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依据,本文深刻剖析《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等重要文件,系统总结出中原经济区建设对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为本校确定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新增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及培养模式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 中原经济区建设 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 人才需求分析  随着信息革命发展起来的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
摘 要: 本文作者简要介绍了尝试教学法理论的要点和教学模式,阐述了在物理高考复习中运用尝试教学法的可行性,并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归纳了设计尝试题和讲评尝试题的原则。  关键词: 物理高考复习课 尝试教学法 可行性分析 教学实践    高考对学校、学生都是严峻的挑战,教师面临着社会、家长、学校等各方面的压力。物理学科由于其自身学科特点,大多数考生认为物理是学习中的最大困难。“题海战术”、“满堂灌”的现象
摘 要: 漫画是一种具有强烈的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绘画。各级各类考试的命题者都乐于采用,也很受学生欢迎。近年来,漫画类在社会思品学科试题中更是频频亮相。本文以近几年绍兴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社会思品学科试卷为例对漫画类试题命题策略进行研究,发现该类试题在命题时往往在策略上突出情境新颖性,提高学业考试的效度;体现课程综合性,加强整合能力的考查;关注试题人文性,引导真情实感的抒写;寻求内容生活性,贯彻生活教
摘 要: 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民族精神的精华,是现代文化的基石。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点决定了在语文教学中学生须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传统文化智慧。面对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集体观念淡薄,个人至上,盲目崇拜洋文化,缺失民族自豪感的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强化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与语文课堂有效高效结合,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通过案例,探究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