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的素质遇到了严峻的挑战,传统意义上的教研工作显得很不适应,“校本教研”应“时”而生。新时期的教育决定了教师应是研究型、学者型、科研型教师,而教研恰恰是学校工作的薄弱环节。其中存在着“不必研”的教研认识不足、“不善研”的教研意识不强和“不会研”的教研方法欠缺的种种实际问题。如何走出低谷,成了令人头痛的问题。记得阿基米德有句名言:“给我一个支点,可以挑起地球”。那么,校本教研的支点在哪里?突破口又在哪里?经过六年的实践,笔者认为:要想促进教研风气的形成,推进校本教研,鼓励并要求教师坚持写教学随笔(包括教研随笔、科研心得),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略。
什么是教学随笔?简言之,指随时记录在教学中的点滴心得体会、感悟、反思的笔记。其特点:题目小而实,篇幅短而简,内容单而纯,素材多而广;易操作、门槛低,且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人人均可为之;可以说,它是校本教研的“轻骑兵”。
写教学随笔制度是在2003年,我校根据新课程关于“教研的主体实现教研员到教师的转变”的理念,结合我校教研基础薄弱等实际情况,运用马克思关于“由量变到质变”“理论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理论学说,建立起来的。此命题,要求教师全员参与,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结合“课后记录”“教后反馈”等内容每周写一篇随笔。单周在备课组上交流,双周在教研组上交流。优秀随笔在校报《崇文教研》上交流。以达到充分挖掘校本教研主体——教师这一资源潜力的目的,使“心得共享”,并将此作为考量教师的一个指标。已形成机制,迄今运作已六年。实践证明它是真命题。
写教学随笔的“支点”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1 支点一:支持新课程下教材教法研究,提高教学质量
活生生的教学实践,既有令人欣然、成功的喜悦,更有使人遗憾、失败的苦恼;或喜或忧,都应进行总结或反思。经过“反思——弥补——再反思”,这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也就是不断进行“教学矫正”的过程。
这些篇教师个体反思随笔在“备课组”、“教研组”、“全校”交流时,就成了“同伴对话”或“合作研究”。这是校本教研最重要的形式。与其说这是进行教学研究,还不如说是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研究氛围。不信,你看,房前屋后,教室内外,同伴交流互动的精彩场景随处可见……
教师从中“尝到了甜头”“得到了实惠”,走出了过去“死教”“死抠”的泥潭,改变了“耗时低效”的劳动方式,认识到“不研究就不能从事新课程教学”的道理。通过自身的评估,教师有了忧患意识。从而解决了“不必研”教研认识不到位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养成一种“善思”“善研”好习惯。
三年来,我校教学成绩突飞猛进就是证明。七、八年级各科成绩均居东片第一;中考成绩居全县由03年的第五名,升到04年的第3名,再升到05年基础科成绩均居全县第一名的好成绩。08年09年中考合格率升学率均居全县第一。
2 支点二:支持教师的“思考与发表”
所有的合作研究是以教师个体自主独立思考并将自己的意见发表出来为前提。而教师大多是“实践多,成熟的思考少”,“激情有余,底气不足”。有效的校本教研意味着承认、允许、鼓励教师用自己的个性化语言、实践性语言来写自己的教学心得、感悟、反思,以及教学故事、教学案例等。语言是思维的符号。写教学随笔,让教师更好把个人思考“用笔论”的形式发表出来,同时也练了笔,其桥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教师就会由“沉默的教者”转变成一个“善于发表”的研究者。
写教学随笔,有了“思考”的积淀,“发表”的积累,厚积薄发,这些却成了论文发表的“源头活水”,让教师满肚子蝴蝶都能载歌载舞地飞出来。我校许多教师发表的论文是由教学随笔加工而成的。如:政治科教师王小利在《泾阳教研通讯》2005第4期发表的论文《研究性学习应注重学生的差异性》是由一篇同题随笔加工而成的。又如数学教师袁熳,获咸阳市教育学会征文二等奖的论文《教学方法的探究与创新》是由《兵帮兵在课堂教学中的效果》、《先学后教的尝试》、《问答互换教学方法尝试》这三篇教学随笔组成的。我校在论文发表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教师因有了“成就感”,兴趣来了,想研了,爱研了,教师的内因被激活了,教师“不善研”教研意识不强的问题明显得到解决。
3 支点三:支持教育科研
教师在大量的“反思”“矫正”“发表”过程中,发现了某个值得“追究”和“设计”的关键问题,这个问题可转化为课题进行立项研究。
但一开始,广大教师能有几个能真正懂得教育科研的?一提到教育科研,写论文,就头疼,认为其面目可憎,令人望而生畏,真是“老虎吃天,无法下爪”。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形出现呢?因为,这堵墙似乎太陡了,高不可攀。
要让教师真正尝到教科研的快乐,就是让教师尝到思想的快乐,就得在教师与科研之间搭一个梯子,修一条坡。科研随笔就扮演这个重要角色。果不其然,教师写了大量的科研随笔,如语文组的“作文教学研究随笔”,数学组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随笔,英语组的“任务型教学”随笔,政史组的“开放式教学”随笔,这些随笔是苏霍姆林斯式的随想漫录,是陶行知式的思想格言,是魏书生式的教学随感……就是这些点点滴滴的教学随笔让教师不知不觉登上科研高峰,领略到了无限风光。
没有“厚积”,哪来的“薄发”?我校有省市县三级立项课题22个,其中11个县级课题已顺利结题。科研成果产生效应是无法估量的。2005年我校被评为“市级教育科研先进单位”,“教研处”被评为“市级科研处”,2009、12,我校石宏海同志被陕西省教育厅评为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工作者。点滴随笔,难道不是进行教育科研的良方吗?
4 支点四:支持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
良好习惯一旦养成,将终生受益。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没有搞过科研,却是教育家。坚持写教学随笔的过程,即是教师成长的轨迹由“点”连成“线”,由“线”构成“面”,由“面”组成“体”的过程,这也是校本培训的过程.教师会逐步养成“读书、实践、反思、写作”的习惯,使教学随笔成为教师日常的工作状态与生活状态,提升教师团队的整体素质,并实现“教学随笔改变教师的行为方式”的目的。
“好的制度就应该坚持”。是的,我们会把成绩作为新起点,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这项制度。总而言之,要想更有力的筑起“校本教研”这座大厦,那就从写教学随笔起步吧!
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
什么是教学随笔?简言之,指随时记录在教学中的点滴心得体会、感悟、反思的笔记。其特点:题目小而实,篇幅短而简,内容单而纯,素材多而广;易操作、门槛低,且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人人均可为之;可以说,它是校本教研的“轻骑兵”。
写教学随笔制度是在2003年,我校根据新课程关于“教研的主体实现教研员到教师的转变”的理念,结合我校教研基础薄弱等实际情况,运用马克思关于“由量变到质变”“理论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理论学说,建立起来的。此命题,要求教师全员参与,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结合“课后记录”“教后反馈”等内容每周写一篇随笔。单周在备课组上交流,双周在教研组上交流。优秀随笔在校报《崇文教研》上交流。以达到充分挖掘校本教研主体——教师这一资源潜力的目的,使“心得共享”,并将此作为考量教师的一个指标。已形成机制,迄今运作已六年。实践证明它是真命题。
写教学随笔的“支点”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1 支点一:支持新课程下教材教法研究,提高教学质量
活生生的教学实践,既有令人欣然、成功的喜悦,更有使人遗憾、失败的苦恼;或喜或忧,都应进行总结或反思。经过“反思——弥补——再反思”,这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也就是不断进行“教学矫正”的过程。
这些篇教师个体反思随笔在“备课组”、“教研组”、“全校”交流时,就成了“同伴对话”或“合作研究”。这是校本教研最重要的形式。与其说这是进行教学研究,还不如说是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研究氛围。不信,你看,房前屋后,教室内外,同伴交流互动的精彩场景随处可见……
教师从中“尝到了甜头”“得到了实惠”,走出了过去“死教”“死抠”的泥潭,改变了“耗时低效”的劳动方式,认识到“不研究就不能从事新课程教学”的道理。通过自身的评估,教师有了忧患意识。从而解决了“不必研”教研认识不到位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养成一种“善思”“善研”好习惯。
三年来,我校教学成绩突飞猛进就是证明。七、八年级各科成绩均居东片第一;中考成绩居全县由03年的第五名,升到04年的第3名,再升到05年基础科成绩均居全县第一名的好成绩。08年09年中考合格率升学率均居全县第一。
2 支点二:支持教师的“思考与发表”
所有的合作研究是以教师个体自主独立思考并将自己的意见发表出来为前提。而教师大多是“实践多,成熟的思考少”,“激情有余,底气不足”。有效的校本教研意味着承认、允许、鼓励教师用自己的个性化语言、实践性语言来写自己的教学心得、感悟、反思,以及教学故事、教学案例等。语言是思维的符号。写教学随笔,让教师更好把个人思考“用笔论”的形式发表出来,同时也练了笔,其桥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教师就会由“沉默的教者”转变成一个“善于发表”的研究者。
写教学随笔,有了“思考”的积淀,“发表”的积累,厚积薄发,这些却成了论文发表的“源头活水”,让教师满肚子蝴蝶都能载歌载舞地飞出来。我校许多教师发表的论文是由教学随笔加工而成的。如:政治科教师王小利在《泾阳教研通讯》2005第4期发表的论文《研究性学习应注重学生的差异性》是由一篇同题随笔加工而成的。又如数学教师袁熳,获咸阳市教育学会征文二等奖的论文《教学方法的探究与创新》是由《兵帮兵在课堂教学中的效果》、《先学后教的尝试》、《问答互换教学方法尝试》这三篇教学随笔组成的。我校在论文发表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教师因有了“成就感”,兴趣来了,想研了,爱研了,教师的内因被激活了,教师“不善研”教研意识不强的问题明显得到解决。
3 支点三:支持教育科研
教师在大量的“反思”“矫正”“发表”过程中,发现了某个值得“追究”和“设计”的关键问题,这个问题可转化为课题进行立项研究。
但一开始,广大教师能有几个能真正懂得教育科研的?一提到教育科研,写论文,就头疼,认为其面目可憎,令人望而生畏,真是“老虎吃天,无法下爪”。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形出现呢?因为,这堵墙似乎太陡了,高不可攀。
要让教师真正尝到教科研的快乐,就是让教师尝到思想的快乐,就得在教师与科研之间搭一个梯子,修一条坡。科研随笔就扮演这个重要角色。果不其然,教师写了大量的科研随笔,如语文组的“作文教学研究随笔”,数学组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随笔,英语组的“任务型教学”随笔,政史组的“开放式教学”随笔,这些随笔是苏霍姆林斯式的随想漫录,是陶行知式的思想格言,是魏书生式的教学随感……就是这些点点滴滴的教学随笔让教师不知不觉登上科研高峰,领略到了无限风光。
没有“厚积”,哪来的“薄发”?我校有省市县三级立项课题22个,其中11个县级课题已顺利结题。科研成果产生效应是无法估量的。2005年我校被评为“市级教育科研先进单位”,“教研处”被评为“市级科研处”,2009、12,我校石宏海同志被陕西省教育厅评为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工作者。点滴随笔,难道不是进行教育科研的良方吗?
4 支点四:支持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
良好习惯一旦养成,将终生受益。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没有搞过科研,却是教育家。坚持写教学随笔的过程,即是教师成长的轨迹由“点”连成“线”,由“线”构成“面”,由“面”组成“体”的过程,这也是校本培训的过程.教师会逐步养成“读书、实践、反思、写作”的习惯,使教学随笔成为教师日常的工作状态与生活状态,提升教师团队的整体素质,并实现“教学随笔改变教师的行为方式”的目的。
“好的制度就应该坚持”。是的,我们会把成绩作为新起点,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这项制度。总而言之,要想更有力的筑起“校本教研”这座大厦,那就从写教学随笔起步吧!
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