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文章分析了我国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大意义,对于IT行业具有易自主创业的特点,提出了如何在大学教育的课程设置上采用“能力学习模块制”,以及在培养模式上采取渐进式模式的创业教育体系架构的新模式,通过整合给予学生创新思维、系统思维、团队思维、商业思维等方面的提高,并就如何通过创业实施保障与资源整合来解决大学生就业等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 IT类人才 创业教育 体系架构
当前,随着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进程的加快,全球被卷入了一场来势汹涌的“创业热潮”中。就业压力日益严峻与大学生创业意识薄弱、创业机会大量涌现与大学生创业能力低下、受教育程度与创业积极性成反比所构成的三大矛盾,对中国高校创业教育提出了巨大的诉求,高等学校开展创业教育势在必行。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就业是民生安业之本,更是国家稳定之策。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就要在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提高创业技能等方面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也指出目前高等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人才培养质量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质量保障体系不完善;存在同质化倾向,缺乏办学特色;布局结构不合理等众多问题;社会就业需求与世界经济发展状况[1]。以上的问题与社会需求都是促使我们要思考如何就大学生的就业教育进行创新的关键点。对于IT行业来说具有智能开发、创意创作、个体与团队作业相结合、工作场所与时间不局限等行业特点,是利于自主创业的,也是最易通过自主创业等方式来解决学生就业问题的。在此背景下,以某软件学院为例,一所以IT类专业为发展核心的独立学院,为了生存与发展,更要求以专业为特色、以特色促创业、以创业带就业、以创新谋发展,利用机制灵活的优势,通过架构新教育模式来帮助和鼓励更多的大学生去创业,去发现创业机会和认识创业,也是其未来能否在高等教育激烈竞争下生存、发展的保障。
一、创业教育培养模式的建立与框架
用美国当代高等教育学家克拉克·克尔所指出的“大学的功用”之一是拓宽的学习经验[2]。拓宽的学习经验的目的,是给予学生在一门专门化的学科内部学习纵向思维以外,并对主要问题学习横向的思维的机会,而且作为终身学习的基础,既能进行跨学科的思维,又能在学科内部进行思维。
作为以IT软件等专业为特色的独立本科院校,其理科类专业和文科类专业都与“信息”、“创新”等关键词有密切联系,开设的专业都是社会所需要的前沿学科和当今社会发展的关键点和需求点,有信息及人才就有一切发展的可能和空间。学校要发展的关键点在于办学模式、培养模式、教学方式的创新;学生要成为能立足于社会的专业技术人才、商业人才、创意设计人才的关键点也在于思想的创新、商业模式的创新。这就要求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创立自己独特的、与其他院校不同的教育课程体系架构,并切实地将创业教育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的整体规划中,形成独具自身优势的新模式。
根据此学院目前所开设的专业特点,在课程设置上可采用“能力学习模块制”,将相关的公共课(个人素养)、专业公共课(专业素养)、专业课(专业能力)按照其教授的内容分组成不同的模块,并要求辅导员及党团组织在学生活动组织中也能根据相关的能力诉求进行适当安排。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按不同的模式来培养,如软件、网络、电子等技术型专业,以信息技术 商业意识/管理能力;数码、游戏等设计类专业以信息技术 设计能力 创意空间;国际贸易等经贸类专业以商业模式(商业意识) 信息服务;行政管理等管理类专业以管理知识 信息服务等。按照不同专业的特点与社会需求,以模块化组合方式进行分类,培养学生具备“创新性”、“冒险性”、“主动性”、“开拓性”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使之成为掌握现代商业知识、具备国际发展视野、全球竞争意识与企业家精神的创新创业型人才。
在教育模式上可以采取渐进式。
第一阶段(第一学年):建立观念。公共课程上可安排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学生组织及学生活动可通过开展创业教育、强化创业培训、成立创业投资服务中心、建设创业就业服务指导站、建立大学生创业俱乐部、组建大学生创业联盟。通过第一阶段的教学与活动,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素质和道德。
第二阶段(第二学年):能力学习。专业公共课程上可根据专业的不同开设如某专业的职业素养课、专业素质训练、投资与风险等,社团活动可建立大学生创业俱乐部、组建大学生创业联盟、实施大学生见习训练计划,并通过与家长的沟通,更多地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参加到社会实践,以此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
第三阶段(第三学年):素质提升。推行创业导师制、实行创业投资引导、举办大学生创业大赛、建立大学生创业工作例会制度,有条件的可建立市领导联系大学生创业企业制度、建设大学毕业生公寓等方式,创造一种有机的学习与提升氛围去让学生在素质上有所提升。
第四阶段(第四学年):综合实践。建立创业就业公共服务平台、实行注册资本“零首付”、给予创业项目无偿资助、创办大学生创业园、大学生创业营业用房房租减免政策、建立大学生创业激励考核机制等措施,如果创业团队比较成熟,则学校可协助其争取更多风险投资机会的指导与协助,营造一种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氛围。
通过四个阶段的学习与提升,学生掌握的不仅是一种创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培养一种创业的意识与能力。因此,我们在架构这个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模式时,不仅仅是教会学生一种如何创业的方法,更重要的是通过整个课程体系的训练,给予学生一种现代社会生存与发展所需要的思维模式:创新思维、系统思维、团队思维、商业思维等。
二、完善创业实施保障与资源整合
高校作为大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教育基地,在高度重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培养的同时,还要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和制度上的便利[3]。对外一方面要加强与各级政府的合作,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另一方面要积极争取企业参与,多渠道、多层次开展各项创业策划活动,积极搭建各项大赛的创业教育系列活动平台,提高学生的创意水平、创新能力、创投意识、创业支持。对内要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如“软件学院”可围绕自身的特色和发展,深度思索学科建设与产业之间的关联,按照行业和服务的领域来进行专业结构划分和优化布局。创业成功的关键主要是实现差异化竞争,做到人无我有,通过差异在竞争中立足,对IT类专业人才来说,拥有技术含量更需要的是市场价值,有市场价值更需要管理控制,有管理控制更需要创新思路,只有创新才能屹立不倒,因此,技术含量低的东西,并不意味着商业价值低,关键点在于商业模式上的创新。在课程体系上为保证创业的实施保障,可以按照“基础课 专业课 实践平台”的培养模式,无论是专业课的学习,还是实践平台的训练,都可根据学生个性发展要求及不同专业方向而设置不同的学习模式及相关的模拟项目,在运作模拟项目中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来强化学生的意识与提升其综合素养,这也反映人才培养的专业特性和个性要求,包括必要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论文)等。与政府、企业及行业加强产、学、研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与创业能力,建立合作实践平台、实践基地、专业课程实验室、创新实验室等,为学生创造实践平台,提供技术、资金和管理上的支持。
1.制度保障。学院内部应建立一套制度平衡机制,没有管理上的统一意志,势必会陷入各种纷争与内耗之中,因此,必须尽快从办学目的上去取得一致性,通过建章立制解决相关的矛盾。如:是否应该制定出教学与行政资源配置的原则性比例、年度奖励分配的导向性原则、校内资源(场地)建设使用的联席决策机制、年度经费预算制度的原则性导向制度、科研课题审批与经费划拨原则等。
2.实验与实践基础设施保障。实验性的建设,特别是与专业建设相关的重点实验室建设对于一个特色专业的发展是尤为重要的。教学资源在分配与建设上,应建立一个公开、透明的制度进行合理分配,让最需要资源的教学环节得到最优先的资源。
3.师资组成与整合。人力资源是企业核心能力的源泉,学校要发展,有发展特色学科、核心专业的能力,最终源自于能储备多少高端人才资源,引进特殊专业,特别是技术含量相对强的高端人才的待遇与空间,对于不同的人才不能仅采用一条标准或一种模式,在满足评估要求及教学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出对于不同类型的人才采用不同的合作模式及管理策略,形成一种利于学校长足发展的“基于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政策,建立一个对专业建设有帮助的专业人才资源库。
三、结语
温家宝总理曾经讲过一句话,二十一世纪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知识产权竞争,是创新的竞争,是专利的竞争。即便我们不从国家的高度来说,从教育本身来讲,创新也非常重要。应该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好好探索和反思一下,怎样才能把思路打开,怎样才能学会学习,而不仅仅是简单传承记忆,掌握一些知识,应该是创造知识,学会思考。对此,我们提出了“四创”说法:创新、创业、创投、创意。不管是创业也好,创意也好,创投也好,根本的一条是创新。创新就是无中生有,创新就是扬弃,将合理的东西发扬光大,不好的东西抛弃掉。创新就是声名赫赫的约瑟夫·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这本书里面给创新下了一个令人震撼的说法,那就是创造性毁灭或是毁灭性创造。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新的历史时期需要创业型人才的创新培养,高校必须与时俱进,抓住时代的机遇,作为以IT类为专业特色的本科院校,要把以专业特色为人才培养的创新创业型新模式作为重要任务来抓,把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提高到办学宗旨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只有这样,才能培养更多创新创业型人才,才能更好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才能为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中国教育部网站,www.moe.edu.cn.
[2]王承绪译.高等教育不能回避历史:21世纪的问题.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215.
[3]陈成文,孙淇庭.大学生创业政策:评价与展望.高等教育研究,2009.7,(7).
关键词: IT类人才 创业教育 体系架构
当前,随着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进程的加快,全球被卷入了一场来势汹涌的“创业热潮”中。就业压力日益严峻与大学生创业意识薄弱、创业机会大量涌现与大学生创业能力低下、受教育程度与创业积极性成反比所构成的三大矛盾,对中国高校创业教育提出了巨大的诉求,高等学校开展创业教育势在必行。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就业是民生安业之本,更是国家稳定之策。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就要在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提高创业技能等方面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也指出目前高等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人才培养质量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质量保障体系不完善;存在同质化倾向,缺乏办学特色;布局结构不合理等众多问题;社会就业需求与世界经济发展状况[1]。以上的问题与社会需求都是促使我们要思考如何就大学生的就业教育进行创新的关键点。对于IT行业来说具有智能开发、创意创作、个体与团队作业相结合、工作场所与时间不局限等行业特点,是利于自主创业的,也是最易通过自主创业等方式来解决学生就业问题的。在此背景下,以某软件学院为例,一所以IT类专业为发展核心的独立学院,为了生存与发展,更要求以专业为特色、以特色促创业、以创业带就业、以创新谋发展,利用机制灵活的优势,通过架构新教育模式来帮助和鼓励更多的大学生去创业,去发现创业机会和认识创业,也是其未来能否在高等教育激烈竞争下生存、发展的保障。
一、创业教育培养模式的建立与框架
用美国当代高等教育学家克拉克·克尔所指出的“大学的功用”之一是拓宽的学习经验[2]。拓宽的学习经验的目的,是给予学生在一门专门化的学科内部学习纵向思维以外,并对主要问题学习横向的思维的机会,而且作为终身学习的基础,既能进行跨学科的思维,又能在学科内部进行思维。
作为以IT软件等专业为特色的独立本科院校,其理科类专业和文科类专业都与“信息”、“创新”等关键词有密切联系,开设的专业都是社会所需要的前沿学科和当今社会发展的关键点和需求点,有信息及人才就有一切发展的可能和空间。学校要发展的关键点在于办学模式、培养模式、教学方式的创新;学生要成为能立足于社会的专业技术人才、商业人才、创意设计人才的关键点也在于思想的创新、商业模式的创新。这就要求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创立自己独特的、与其他院校不同的教育课程体系架构,并切实地将创业教育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的整体规划中,形成独具自身优势的新模式。
根据此学院目前所开设的专业特点,在课程设置上可采用“能力学习模块制”,将相关的公共课(个人素养)、专业公共课(专业素养)、专业课(专业能力)按照其教授的内容分组成不同的模块,并要求辅导员及党团组织在学生活动组织中也能根据相关的能力诉求进行适当安排。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按不同的模式来培养,如软件、网络、电子等技术型专业,以信息技术 商业意识/管理能力;数码、游戏等设计类专业以信息技术 设计能力 创意空间;国际贸易等经贸类专业以商业模式(商业意识) 信息服务;行政管理等管理类专业以管理知识 信息服务等。按照不同专业的特点与社会需求,以模块化组合方式进行分类,培养学生具备“创新性”、“冒险性”、“主动性”、“开拓性”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使之成为掌握现代商业知识、具备国际发展视野、全球竞争意识与企业家精神的创新创业型人才。
在教育模式上可以采取渐进式。
第一阶段(第一学年):建立观念。公共课程上可安排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学生组织及学生活动可通过开展创业教育、强化创业培训、成立创业投资服务中心、建设创业就业服务指导站、建立大学生创业俱乐部、组建大学生创业联盟。通过第一阶段的教学与活动,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素质和道德。
第二阶段(第二学年):能力学习。专业公共课程上可根据专业的不同开设如某专业的职业素养课、专业素质训练、投资与风险等,社团活动可建立大学生创业俱乐部、组建大学生创业联盟、实施大学生见习训练计划,并通过与家长的沟通,更多地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参加到社会实践,以此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
第三阶段(第三学年):素质提升。推行创业导师制、实行创业投资引导、举办大学生创业大赛、建立大学生创业工作例会制度,有条件的可建立市领导联系大学生创业企业制度、建设大学毕业生公寓等方式,创造一种有机的学习与提升氛围去让学生在素质上有所提升。
第四阶段(第四学年):综合实践。建立创业就业公共服务平台、实行注册资本“零首付”、给予创业项目无偿资助、创办大学生创业园、大学生创业营业用房房租减免政策、建立大学生创业激励考核机制等措施,如果创业团队比较成熟,则学校可协助其争取更多风险投资机会的指导与协助,营造一种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氛围。
通过四个阶段的学习与提升,学生掌握的不仅是一种创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培养一种创业的意识与能力。因此,我们在架构这个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模式时,不仅仅是教会学生一种如何创业的方法,更重要的是通过整个课程体系的训练,给予学生一种现代社会生存与发展所需要的思维模式:创新思维、系统思维、团队思维、商业思维等。
二、完善创业实施保障与资源整合
高校作为大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教育基地,在高度重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培养的同时,还要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和制度上的便利[3]。对外一方面要加强与各级政府的合作,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另一方面要积极争取企业参与,多渠道、多层次开展各项创业策划活动,积极搭建各项大赛的创业教育系列活动平台,提高学生的创意水平、创新能力、创投意识、创业支持。对内要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如“软件学院”可围绕自身的特色和发展,深度思索学科建设与产业之间的关联,按照行业和服务的领域来进行专业结构划分和优化布局。创业成功的关键主要是实现差异化竞争,做到人无我有,通过差异在竞争中立足,对IT类专业人才来说,拥有技术含量更需要的是市场价值,有市场价值更需要管理控制,有管理控制更需要创新思路,只有创新才能屹立不倒,因此,技术含量低的东西,并不意味着商业价值低,关键点在于商业模式上的创新。在课程体系上为保证创业的实施保障,可以按照“基础课 专业课 实践平台”的培养模式,无论是专业课的学习,还是实践平台的训练,都可根据学生个性发展要求及不同专业方向而设置不同的学习模式及相关的模拟项目,在运作模拟项目中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来强化学生的意识与提升其综合素养,这也反映人才培养的专业特性和个性要求,包括必要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论文)等。与政府、企业及行业加强产、学、研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与创业能力,建立合作实践平台、实践基地、专业课程实验室、创新实验室等,为学生创造实践平台,提供技术、资金和管理上的支持。
1.制度保障。学院内部应建立一套制度平衡机制,没有管理上的统一意志,势必会陷入各种纷争与内耗之中,因此,必须尽快从办学目的上去取得一致性,通过建章立制解决相关的矛盾。如:是否应该制定出教学与行政资源配置的原则性比例、年度奖励分配的导向性原则、校内资源(场地)建设使用的联席决策机制、年度经费预算制度的原则性导向制度、科研课题审批与经费划拨原则等。
2.实验与实践基础设施保障。实验性的建设,特别是与专业建设相关的重点实验室建设对于一个特色专业的发展是尤为重要的。教学资源在分配与建设上,应建立一个公开、透明的制度进行合理分配,让最需要资源的教学环节得到最优先的资源。
3.师资组成与整合。人力资源是企业核心能力的源泉,学校要发展,有发展特色学科、核心专业的能力,最终源自于能储备多少高端人才资源,引进特殊专业,特别是技术含量相对强的高端人才的待遇与空间,对于不同的人才不能仅采用一条标准或一种模式,在满足评估要求及教学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出对于不同类型的人才采用不同的合作模式及管理策略,形成一种利于学校长足发展的“基于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政策,建立一个对专业建设有帮助的专业人才资源库。
三、结语
温家宝总理曾经讲过一句话,二十一世纪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知识产权竞争,是创新的竞争,是专利的竞争。即便我们不从国家的高度来说,从教育本身来讲,创新也非常重要。应该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好好探索和反思一下,怎样才能把思路打开,怎样才能学会学习,而不仅仅是简单传承记忆,掌握一些知识,应该是创造知识,学会思考。对此,我们提出了“四创”说法:创新、创业、创投、创意。不管是创业也好,创意也好,创投也好,根本的一条是创新。创新就是无中生有,创新就是扬弃,将合理的东西发扬光大,不好的东西抛弃掉。创新就是声名赫赫的约瑟夫·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这本书里面给创新下了一个令人震撼的说法,那就是创造性毁灭或是毁灭性创造。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新的历史时期需要创业型人才的创新培养,高校必须与时俱进,抓住时代的机遇,作为以IT类为专业特色的本科院校,要把以专业特色为人才培养的创新创业型新模式作为重要任务来抓,把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提高到办学宗旨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只有这样,才能培养更多创新创业型人才,才能更好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才能为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中国教育部网站,www.moe.edu.cn.
[2]王承绪译.高等教育不能回避历史:21世纪的问题.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215.
[3]陈成文,孙淇庭.大学生创业政策:评价与展望.高等教育研究,200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