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音乐教学是小学教学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生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音乐教学效果,文章从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 调动兴趣增加内容运用知识
一、课堂调动学生兴趣
新课程要求教师钻研学生的心灵世界,去寻找、激活好学上进的积极因素,创造种种环境条件,刺激学生产生求知的兴趣和探索的愿望,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互动中发展。
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爱玩、好动,对欣赏一无所知。针对这些实际情况,在欣赏教学中,我结合律动和音乐游戏,从每一首曲子中充分挖掘童趣,听动结合,让孩子们自己跟着欣赏曲的旋律边听边动。例如:在上欣赏课《军队进行曲》时,请几个学生到前面来,每人发一杆队旗(就地取材),边听音乐边绕着教室走,让学生们都亲自感受进行曲的特点,体会进行曲的节奏、旋律;在上欣赏课《龟兔赛跑》时,我事先制作了两个头饰,又把《龟兔赛跑》的童话故事讲解给孩子们听,引起大家的兴趣,接着,我又把孩子们带到室外,请两个孩子,一个扮龟,一个扮兔,全班孩子当评判员,一边放音乐,一边教两个孩子模仿龟兔的样子跟着音乐的节奏赛跑。亲自感受音乐的幽默和风趣,孩子们兴高采烈、乐不可支。回到教室,我出示事先準备好的小黑板,让孩子完整地听一遍音乐后完成作业。通过做这些童趣性很强的音乐游戏,孩子们不仅被那些美妙的音乐所吸引,而且从中得到了很大的乐趣,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增加教学内容中生动性
有的作品抒情性强,节奏缓慢,配以律动正是恰到好处。如滕格尔演唱的歌曲《天堂》,配以蒙古族典型的 “柔肩”等动作,不仅点明了蒙古族民歌悠长、宽广的特点,更表现了 “风吹草低见牛羊” 的草原意境。通过这样的律动,学生如身临其境,会较好的记住本课内容,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动”是学生表达自己对音乐感受和理解的最直接、最喜爱的方式。教师要充分利用他们好 “动”的特点,通过律动激发他们对音乐课的兴趣,加深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体验,且还利用他们对集体律动的兴趣进行有效的课堂调控。每个人都有获得成功的需求和愿望,让他们在参与教学过程中亲自感受到成功的愉悦,使他们乐于参与、善于参与。
三、运用多方面知识
多学科的整合正是积累广博知识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充分发挥学生创造力的重要途径。欣赏课,并不纯粹是音乐方面的欣赏,《音乐课标》明确提出了音乐要与文学、美术、诗歌等学科相结合,因此,我们在以音乐欣赏为中心的同时,还可把多门学科内容融合进来,从而更好地为音乐欣赏教学服务,使孩子不但能提高音乐修养,同时还能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一)音乐与体育学科相结合,通过学科间的整合可以活跃学生身心、增强乐曲的理解。
如在欣赏《跳绳》、《拍皮球》这两首乐曲时,先跟学生一起回忆最喜欢哪些体育活动?进而引出跳绳、拍球这样的体育活动,接着跟学生一起在音乐声中跳绳、拍球,这样,学生不仅在跳绳、拍皮球的活动中活跃了身心,还能在活动中增强乐曲的节奏感,体验乐曲的情绪,感受到了乐曲和体育活动带来的快乐。这样的欣赏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二)音乐与语文学科结合,通过学科间的整合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
如欣赏童声合唱《美丽的村庄》时,在学生初听两遍后,要求学生说说自己的村庄,有的学生说自己的村庄是一个和平的村庄,有的学生说是一个繁忙的村庄,有的学生说是一个美丽的村庄……然后让学生跟着音乐创编自己眼中的村庄,唱出自己心中的村庄。这样,学生在欣赏的同时,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发展了学生的创造力。
(三)音乐与诗歌、科学、美术等学科结合,引领学生欣赏美、发现美、表现美。
如:欣赏《丰收之歌》时,首先把诗歌《悯农》与音乐教学结合,让学生在朗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同时熟悉乐曲,接着联系科学课学到的有关知识:播种、插秧、收割等动作编成律动,最后结合美术课的教学内容:用各种树叶、标本制作成果实、农田里的庄稼等,这样将诗歌、科学、美术等学科合为一体,孩子在听、读、做、跳中轻松地学到了知识。这不仅提高了孩子的音乐欣赏力,也丰富了其他学科的知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渗透。
四、教学活动巧用教具
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是将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放在首位。而现在,作为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学则要把创造性贯穿于审美教育的始终。教学中我们会经常发现,当学生学习歌曲或聆听音乐时,他们往往不满足于安静地听音乐,他们有时会情不自禁地加上一些动作。针对这一现象,教师要对学生加以引导和鼓励,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编一些符合歌曲和音乐节奏和意义的律动,进一步加强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在学唱不同速度、不同力度的音乐语言所塑造了不同音乐形象的歌曲时,可以让学生随着旋律走一走、跳一跳。
学生接受音乐的主要方式是感性的而不是理性的,兴趣是学生学习音乐的主要动力。有时老师百遍的讲还不如学生一次的亲身体验来的效果好。如欣赏《鸭子拌嘴》、《老虎磨牙》等这一类的打击乐时,可以让学生亲手敲打一下乐器,自己感受不同的打击乐发出的各种声音,让他们在自己敲打的同时,理解音乐所表现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创编自己的音乐,学生兴趣盎然,既增强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又激发了学生的创造热情,感受到了音乐所带给他们的无穷乐趣。
总之,小学音乐教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它通过教授音乐教会学生如何认识生活、感受生活并在一定意义上创造生活,从而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和健康个性的发展,以达到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当然,音乐教学课也同其他学科教学一样,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要勇于随机创新,只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地探索、充分考虑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巧妙设计,切实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课堂充满活力,就会顺利地实现我们的教学目的。 (编辑郑云东)
关键词 调动兴趣增加内容运用知识
一、课堂调动学生兴趣
新课程要求教师钻研学生的心灵世界,去寻找、激活好学上进的积极因素,创造种种环境条件,刺激学生产生求知的兴趣和探索的愿望,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互动中发展。
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爱玩、好动,对欣赏一无所知。针对这些实际情况,在欣赏教学中,我结合律动和音乐游戏,从每一首曲子中充分挖掘童趣,听动结合,让孩子们自己跟着欣赏曲的旋律边听边动。例如:在上欣赏课《军队进行曲》时,请几个学生到前面来,每人发一杆队旗(就地取材),边听音乐边绕着教室走,让学生们都亲自感受进行曲的特点,体会进行曲的节奏、旋律;在上欣赏课《龟兔赛跑》时,我事先制作了两个头饰,又把《龟兔赛跑》的童话故事讲解给孩子们听,引起大家的兴趣,接着,我又把孩子们带到室外,请两个孩子,一个扮龟,一个扮兔,全班孩子当评判员,一边放音乐,一边教两个孩子模仿龟兔的样子跟着音乐的节奏赛跑。亲自感受音乐的幽默和风趣,孩子们兴高采烈、乐不可支。回到教室,我出示事先準备好的小黑板,让孩子完整地听一遍音乐后完成作业。通过做这些童趣性很强的音乐游戏,孩子们不仅被那些美妙的音乐所吸引,而且从中得到了很大的乐趣,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增加教学内容中生动性
有的作品抒情性强,节奏缓慢,配以律动正是恰到好处。如滕格尔演唱的歌曲《天堂》,配以蒙古族典型的 “柔肩”等动作,不仅点明了蒙古族民歌悠长、宽广的特点,更表现了 “风吹草低见牛羊” 的草原意境。通过这样的律动,学生如身临其境,会较好的记住本课内容,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动”是学生表达自己对音乐感受和理解的最直接、最喜爱的方式。教师要充分利用他们好 “动”的特点,通过律动激发他们对音乐课的兴趣,加深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体验,且还利用他们对集体律动的兴趣进行有效的课堂调控。每个人都有获得成功的需求和愿望,让他们在参与教学过程中亲自感受到成功的愉悦,使他们乐于参与、善于参与。
三、运用多方面知识
多学科的整合正是积累广博知识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充分发挥学生创造力的重要途径。欣赏课,并不纯粹是音乐方面的欣赏,《音乐课标》明确提出了音乐要与文学、美术、诗歌等学科相结合,因此,我们在以音乐欣赏为中心的同时,还可把多门学科内容融合进来,从而更好地为音乐欣赏教学服务,使孩子不但能提高音乐修养,同时还能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一)音乐与体育学科相结合,通过学科间的整合可以活跃学生身心、增强乐曲的理解。
如在欣赏《跳绳》、《拍皮球》这两首乐曲时,先跟学生一起回忆最喜欢哪些体育活动?进而引出跳绳、拍球这样的体育活动,接着跟学生一起在音乐声中跳绳、拍球,这样,学生不仅在跳绳、拍皮球的活动中活跃了身心,还能在活动中增强乐曲的节奏感,体验乐曲的情绪,感受到了乐曲和体育活动带来的快乐。这样的欣赏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二)音乐与语文学科结合,通过学科间的整合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
如欣赏童声合唱《美丽的村庄》时,在学生初听两遍后,要求学生说说自己的村庄,有的学生说自己的村庄是一个和平的村庄,有的学生说是一个繁忙的村庄,有的学生说是一个美丽的村庄……然后让学生跟着音乐创编自己眼中的村庄,唱出自己心中的村庄。这样,学生在欣赏的同时,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发展了学生的创造力。
(三)音乐与诗歌、科学、美术等学科结合,引领学生欣赏美、发现美、表现美。
如:欣赏《丰收之歌》时,首先把诗歌《悯农》与音乐教学结合,让学生在朗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同时熟悉乐曲,接着联系科学课学到的有关知识:播种、插秧、收割等动作编成律动,最后结合美术课的教学内容:用各种树叶、标本制作成果实、农田里的庄稼等,这样将诗歌、科学、美术等学科合为一体,孩子在听、读、做、跳中轻松地学到了知识。这不仅提高了孩子的音乐欣赏力,也丰富了其他学科的知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渗透。
四、教学活动巧用教具
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是将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放在首位。而现在,作为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学则要把创造性贯穿于审美教育的始终。教学中我们会经常发现,当学生学习歌曲或聆听音乐时,他们往往不满足于安静地听音乐,他们有时会情不自禁地加上一些动作。针对这一现象,教师要对学生加以引导和鼓励,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编一些符合歌曲和音乐节奏和意义的律动,进一步加强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在学唱不同速度、不同力度的音乐语言所塑造了不同音乐形象的歌曲时,可以让学生随着旋律走一走、跳一跳。
学生接受音乐的主要方式是感性的而不是理性的,兴趣是学生学习音乐的主要动力。有时老师百遍的讲还不如学生一次的亲身体验来的效果好。如欣赏《鸭子拌嘴》、《老虎磨牙》等这一类的打击乐时,可以让学生亲手敲打一下乐器,自己感受不同的打击乐发出的各种声音,让他们在自己敲打的同时,理解音乐所表现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创编自己的音乐,学生兴趣盎然,既增强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又激发了学生的创造热情,感受到了音乐所带给他们的无穷乐趣。
总之,小学音乐教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它通过教授音乐教会学生如何认识生活、感受生活并在一定意义上创造生活,从而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和健康个性的发展,以达到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当然,音乐教学课也同其他学科教学一样,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要勇于随机创新,只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地探索、充分考虑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巧妙设计,切实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课堂充满活力,就会顺利地实现我们的教学目的。 (编辑郑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