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特惠金融扶贫的更大空间

来源 :中国扶贫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jia5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0月16日,在首届“10·17扶贫开发与全面小康”论坛上,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中国扶贫发展中心、中国小额信贷联盟和包商银行承办的以“特惠金融扶贫政策”为主题的金融扶贫论坛作为平行论坛之一,于下午一点半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范小建出席了论坛。论坛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副部长何宇鹏主持。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何广文首先向大家介绍了普惠金融和特惠金融概念和扶贫思路。普惠金融这一概念始现于2005年联合国宣传小额信贷年,后联合国和世界银行大力推行,最早由中国小额信贷联盟引进国内。2013年11月12日,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正式提出“发展普惠金融,鼓励金融创新,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
  何广文指出,普惠金融指的是使那些没有享受到以及没有充分享受到金融服务的群体也能够享受到金融服务的一种金融格局。这种金融格局可以说是一种愿景和远景,是我们企图达到和实现的一种状态,是一个逐渐趋近的过程,即普惠金融推进的过程也是一个金融扶贫的过程。在实际推进过程中,有一部分贫困群体是难以被覆盖到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实施普惠金融状态下的特惠金融,特惠金融就是在某些地区针对某些特殊群体实行特殊的普惠金融政策。


  我国有14个连片特困地区,832个贫困县、片区县,12.9万个贫困村,8249万贫困人口,这样一个庞大的贫困群体却缺乏完善的金融服务和完备的金融体系。何广文认为,虽然现在商业金融已经比较发达了,但是商业信贷对贫困群体有排斥现象,金融扶贫主要对象的经济特征与现代商业信贷要求不适应,因此实施特惠金融是有需求的。他提出,应落实已有的扶贫金融政策,如加强村级资金互助力度、扶贫贴息贷款力度,培育农村小微金融机制,特别是合作金融制度更值得推崇。
  针对如何解决金融扶贫遇到的问题,中国小额信贷联盟秘书长白澄宇认为,最主要是增加金融供给,而增加金融供给的关键就是要鼓励金融创新。他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建议:首先就是要放开金融市场的准入,允许民资开办各种新农村金融机构并限制其经营的区域,只能在当地放款,不能把资金拿到外边;第二是鼓励尽早规范农民合作社内的资金互助业务,鼓励金融机构为农民合作社提供批发贷款;第三是鼓励运用信息通讯技术和互联网金融开拓农村金融市场。




  贵州省扶贫办副主任张建以“扶贫小额信贷联动创新助推贵州特色产业发展”为题,介绍了近年来贵州扶贫办在信贷扶贫创新方面的大胆尝试,与金融机构共同探索建立扶贫资金与金融资金有机结合的新型金融扶贫模式。
  论坛还围绕农民合作社和小额信贷问题展开了讨论,与会嘉宾纷纷发表各自的见解。湖北省扶贫办副主任张杰认为,贫困农户首先要解决的不是贴息的问题,而是获得贷款的问题;贫困农户的金融问题,不仅仅是金融问题,而是要把贷款金融问题与贫困农户的组织化程度结合起来,加强贫困农户在发展生产过程中的组织化程度,提高其解决贷款发展生产资金的问题,也解决发展什么、怎么发展的其他问题。
  陕西省扶贫办副主任丁纪民充分肯定了合作社在引导农民脱贫方面的作用,他以陕西大荔县为例,介绍了通过合作社引入金融的试点经验。大荔县有一个农机和物资配套的龙头企业,政府依托这个公司开展扶贫,把相关的扶贫政策进行整合,包括小额信贷,对企业贴息,互助资金等金融扶贫形式。据他介绍,互助资金的资金管理采用另外的方式,把互助资金放在企业这个平台,涉及到的乡镇,所有的互助资金通过这个平台,由企业给入会的成员担保,因为企业本身发展产品,所以由它担保取得的资金与产业发展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此外,在论坛上,全国妇联妇女发展部副部长邰烈鸿表示,目前贫困女性化的趋势突出,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中有近半数是女性,帮助妇女脱贫致富既是政府的一项工作,也是各级妇联义不容辞的责任。国家进出口银行创新部副总经理杨振涛介绍了该行从2007年起与国务院扶贫办开展交流合作的情况,他表示,双方始终以国家扶贫政策为导向,以产业扶贫为核心,重点支持贫困地区的优势产业发展。包商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华尔诚介绍了包商银行利用互联网金融来突破扶贫工作瓶颈的做法。中和农信小额信贷公司副总经理王静艳介绍了中和农信农村小额信贷经验。内蒙古赤峰市召乌达妇女发展协会秘书长霍桂林介绍了赤峰市的相关情况、问题与挑战,并提出建议。
  论坛指出,在今后金融扶贫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强已有的村级资金互助、小额信贷、扶贫贴息贷款力度;另一方面要培养农村小微金融机构和企业的成长,建立起农村信用体系,探索特惠金融扶贫政策在今后扶贫工作中如何发挥更大的作用。论坛提出,今后农村金融问题应该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和一定的政策支持,这样才能在扶贫开发中发挥金融扶贫的力量和效益,让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充分享受到金融服务。

其他文献
俗话说得好,萝卜白菜保平安。作为主要菜种,大白菜的市场需求很大。进入秋季,农民朋友该如何对大白菜进行田间管理呢?  施钾肥前轻后重  实验证明,生产1000公斤的鲜菜需要从土壤中吸收2公斤左右的纯氮,大白菜所需的氮可分别来自土壤、有机肥和化肥,在施用大量有机肥的条件下,应该适当减少化学氮肥的施用量。施用适量氮肥有利于光合作用,是实现大白菜高产的关键,氮肥供应不足,会导致大白菜叶薄而色淡,组织粗硬,
期刊
今年10月17日是我国第一个“扶贫日”。在全党全国人民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朝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奋勇前进的重要时期,国务院同意自2014年起将每年的10月17日设立为“扶贫日”,充分体现了中央对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关心厚爱,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高度重视。这对于增强全社会继续向贫困宣战的坚定决心,对于深入宣传贯彻中央扶贫开发方针政策、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协
期刊
江西是著名革命老区,扶贫开发任务艰巨。全省贫困人口大多居住在深山区、库区、湖区,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人流、物流、信息流不畅,生产落后、生活困难,行路难、上学难、治病难、增收难、娶妻难、住房差等问题十分突出,生存条件比较恶劣。要就地解决这些贫困人口面临的诸多问题,成本极高,难度极大。为此,江西自2003年开始采取搬迁移民、异地有土安置扶贫措施来解决这一难题,十年来,先后搬迁贫困人口50多万,取得了较
期刊
9月20日上午,山西省晋中市扶贫开发协会五楼会议室,酝酿许久的晋陕蒙冀豫扶贫开发协会首屆扶贫项目合作会议在此召开。在这次由晋中市扶贫开发协会、延安市扶贫开发协会和内蒙古扶贫开发协会三家协会倡议,榆林市扶贫开发协会、河北省扶贫开发协会、河南省扶贫开发协会积极响应的会议上,各家扶贫协会都是抱着相互学习和合作的诚意而来。  社会组织参与扶贫开发工作,一直都被社会广泛认可,他们的出现弥补了我国公共服务的很
期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了有组织、有计划的大规模开发式扶贫,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扶贫开发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自2011年新一轮扶贫攻坚启动以来,贫困地区发展的步伐在中央和各地一系列的政策规划和举措推动下进一步加快,贫困人口不断减少,扶贫开发工作成效显著。但是我们也要看到,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扶贫工作面临的困难也越来越多,这种挑战可以从两个角度看:  第一个角度就是从现实看
期刊
“福建山区多、老区多,当年苏区老区人民为了革命和新中国的成立不惜流血牺牲,今天这些地区有的还比较贫困,要通过领导联系、山海协作、对口帮扶,加快科学扶贫和精准扶贫,办好教育、就业、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实事,支持和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决不能让一个苏区老区掉队。”——摘自习近平总书记11月1日至2日在福建调研时的讲话  深秋的八闽大地,山清水秀,生机盎然。  10月30日至11月3
期刊
2014年10月16日,房县窑淮镇界山村。  清晨的一场小雨过后,这里显得更加清新秀丽。苍翠的山林环绕着整洁的村落,雕刻着“风、雅、颂”的景观石印记着古老文化。别致的小广场、温馨的住宅区、多样的健身器、平坦的水泥路、高大的景观树,还有就地取材制作的石刻村标,让这个恬静的村落绽放出一派山村特色,也蕴含着几缕城市韵味。  这是湖北省十堰市南部山区的一个普通小山村。如今,在十堰不少地方,传统的城市与农村
期刊
10月16日下午,由中国扶贫开发协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共青团中央农村青年工作部、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中心和《中国扶贫》杂志社等单位共同承办的“青年扶贫论坛——青年参与扶贫责任”在京召开,该论坛是首届“10·17扶贫开发与全面小康”论坛的平行论坛之一,由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副会长袁文先主持。  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副会长温克刚在致辞中指出,之所以叫青年论坛,是因为青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
期刊
最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根据国务院的安排,对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情况进行了第三方评估,有关媒体也做了一些报道。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除了掌握面上的情况以外,还组织研究人员到五个省市进行了实地考察,在村庄和农户层面有大量的访谈,总的判断就是新一届政府推进的精准扶贫是扶贫理念的一个重大创新,这项工作、这个新的扶贫战略政策深受贫困地区人民的欢迎,这项工作可以解决长期以来扶贫开发工作当中底数不清、目标不准、效果
期刊
对发展中国家而言,贫困是最大的挑战,这不仅是指简单的收入贫困挑战,也包括人类贫困、知识贫困和生态贫困在内的多维度、全方位的发展挑战。  根据世界银行估算,按国际贫困线每人每日支出不足1.25美元计算,1990年全世界约有18亿绝对贫困人口,2005年减少至14亿人,2010年仍有13亿人,绝对贫困发生率达到了21%。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评估,旨在2015年以前将全世界绝对贫困人口比例减少一半的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