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位是媒介大亨,一位是佛教宗师;一位在经商中礼佛,一位将佛法带给人间。关于佛与商,他们意外地有很多共同的话题,共通的见解。《包容的智慧》一出来,就登上了北京数家书店的畅销榜。现将其中与经商有关之感悟和智慧的话语录出,按主题编排。
一 包容——空、退、忍里面的得
星云大师:
中国词语意味无穷,包容不仅意味着平和、宽容,也经常有另外一些意思:眼开眼闭,难得糊涂,吃亏是福。还讲究忍让、苟且、退守,即所谓的“妥协”。
妥协是一条路径,变通是一种境界。佛教本身就很会妥协,有时妥协是成功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还有人把战胜队友当成成功的标志,其实,真正的制胜之道,不在于屈人之兵,而在于化敌为友。
要想对世界了解得更多,洞察真相,就需要空出自己的心来。这就是佛教所说的“无我”吧?
人的心,是高山,海洋所不能比的,所谓“心如虚空”,就是放下顽强固执的己见,解除心中的框框,把心放空,让心柔软,这样我们才能包容万物、洞察世间,达到真正心中万有,有人有我、有事有物、有天有地、有是有非、有古有今,一切随心通达,运用自如。
在管理中,有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包容”;而在佛教里,有一个字可以来形容这个包容,那就是“空”。空是因缘,是正见,是般若,是不二法门。空的无限,就如数字的“0”,你把它放在1的后面,它就是10;放在100的后面,它就变成了1000。
虚空才能容万物,茶杯空了才能装茶,口袋空了才能放得下钱。鼻子、耳朵、口腔、五脏六腑空了,才能存活,不空就不能健康地生活了。
“空”不是普通的知识,没有办法靠一般知识去了解,要靠证悟,悟到心空。所谓“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是指我们的心能像虚空一样,那么就能容下整个大千世界。从管理上说,我们的心能包容多大,就可以领导多少人。如果容得下一家人,可以做家长;容得下一村人,可以做村长;容得下一国人,就可以做国君。此外,在时间上要“竖穷三际”,在空间上要“横遍十方”,只有将这些运用到管理上,才能行事周全,包容一切;才能运筹帷幄,无往不利。
“包容必均”很难,社会中矛盾是难免的。在我们的家庭里,亲如父子也会有矛盾;夫妻那么相爱,彼此也会有摩擦。尤其中国社会的婆媳关系,几乎一半以上都是有矛盾的。这个很可惜。本来是因情爱结成一家的人,为什么造成矛盾、添加仇恨呢?就是由于没有共识,没有沟通,彼此没有爱心,彼此是用成见来看对方的。
两方相斗,会造成两败俱伤;若是两人相让,则两人都有所得。让步不一定吃亏,从礼让中,才能和谐双赢。忍让一下,看似吃亏,实际上就是占便宜。
为了一点小利就去害人,日久自然大家都不愿意跟你合作。为了得到一瓢水,不惜把整个水源都污染了,这种舍本逐末的做法,最终受害的还是自己。
我们做人要学习吃亏、包容,常以慈悲布施之心待人,对于所拥有的一切,能知足、感恩,常想“我能给别人什么”,自然能够胸怀大众,心中常乐。
长乐先生:
和谐,其实是两方或多方相互体谅宽容的结果。
以佛教的因果论来解释,贫穷通常与悭吝贪得、不肯施舍、不能与人结缘有关。我们反观现实,只想获得、不能施予的人,一般都不会有很好的人脉关系;每次都为了最大利益机关算尽,不给对方留一点余地的人,最终可能导致自己没有立锥之地。
二 知心吗
星云大师:
知人很难,知事也难,知理更难。但最重要的,人要知道自己,才能改进缺点,发挥自己的长处。一般人的问题,在于不知道人与我的关系,因为不懂“同体共生”的道理,因此不能生起慈悲心。不了解心境一如,不能心境合一,心被境界所转,心被外物奴役,所以不能自知。
我们的心除了反复无常外,疑心、自私、贪婪等毛病也不少。
生命的药方:“好心肠一条,慈悲意一片,道理三分,敬人十分,道德一块,信行要紧,老实一个,中直十成,豁达全用,方便不拘多少。此十味药,用包容锅炒,用宽心炉炖,不要焦,不要躁,去火性三分(脾气不要大),于整体盆中研碎(同心协力),三思为本,鼓励做药丸,每日进三服,不限时,用关爱汤服下。”果能如此,百病消除。
良知就是良心。有良心的人,说话,做事,与人相处,都能本诸良知,如此必不会错到哪里去。反之,则前途堪虑。所以,一个人可以没有金钱、官位、权势,却不能没有良心。良心人人本具,只是忘失,需要找回。做事之前,必先摸摸良心,问自己这么做是对还是不对,千万不能昧着良心,事后再来追悔,就为时已晚。
所以要常发惭愧心,要肯认错,要懂得感恩。能够行事不昧、自我反省的人,都是有良知的人。此外,对于那些良心生起,忏悔过往的人,要给予包容,协助,这也是人性的善美、光辉、伟大之处。
人在迷惑的时候,往往会有许多心结打不开,这通常都是因为自己钻牛角尖,固执己见,听不进别人的逆耳忠言所致。所以当我们遭遇不顺,陷入烦恼的时候,无论迷惑、愚痴或邪见,只要不执著,就有办法化解。所谓“穷则变,变则通”,能够不断寻求解决之道,就会有所觉悟,有了觉悟就会有受用,此即“迷中不执着,悟中有受用。”
佛陀终其一生,就是要对我们讲清这样一个道理:人间本来可以是天堂,可以享受美满长乐的生活,由于人们总是心系得失,不能抛弃你、我的分别,总是太喜欢自作聪明,所以总也不能拨云见日,明心见性,结果这个世界就一直鱼龙混杂,难成正果。
做人要先扩大自己的心胸,那么对于生活的点滴小事,不论衣食住行、待人接物、休闲独处,每一个时辰,每一个地方,都会感到称心满意,生活愉快。慈航法师曾说:“只要自觉心安,东西南北都好。”但凡如此,宇宙之间,又有何处不是极乐世界呢?
世间无常,要世界不改变是不可能的,只要自己的心不随外境改变就好;世间的人我是非,好坏有无,纷纭扰攘,要改变很难,只有改变自己才是最好的办法。所以我平常喜欢跟信徒讲“小狗汪汪叫”的故事:有一个青年新婚不久,逢人就说结婚真好,因为每天下班回到家,妻子就忙着帮他拿拖鞋,小狗也亲热地围着他汪汪叫。三年后情况改变了,每天回到家,不是妻子帮他拿拖鞋,是小狗为他叼拖鞋;不是小狗围着他汪汪叫,而是妻子对他唠叨不停。他感到极为苦闷,就到寺院请教。法师听完他的倾诉后,说:“很好啊,你应该继续快乐才对,你的生活还是一样有拖鞋穿,一样有声音叫,你的生活并没有改变。再说,不管环境怎么改变,只要你的心不变就好了。”
人生必须有一份正当的职业,对工作要存有敬重之心。尤其工作时,必须与许多人互动、合作,所以在群众之中,一定要与人和乐相处,不可有我无人。懂得敬业乐群的人,人生才能一帆风顺。
真正的愿力是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它会在忍辱、持戒中萌芽,在慈悲、精进中结成奇花妙果。
拥有富贵荣华,究竟好坏?其实都在一念之中。如果太执著于有钱、有势、有功名、有利禄,就会介意、挂念,甚至为之牵绊,感到不胜负荷。但假如我们能拥有而不负担,随缘而不着意,“富贵于我如浮云”,那么在我们的世界里,什么东西都能容纳,就能逍遥自在,心的世界,也自然宽广无限。
长乐先生: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不能有效利用自己的心灵空间,不能用正知正见来护佑,心就会被外界环境所吞没,随波逐流,变成一条任人污染,又无力肃清的沟渠。
我常常想,世界上什么事情最难?挑战自己最难。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可怕?自身的惰性最可怕。因为这两种东西就像捆扎住婴儿的长布条,不撕破它,你就永远不能长成顶天立地的人。
我觉得,要想把公司里的员工变成您所说的高觉悟员工,带头人的示范作用很重要。老板勤劳诚信,没有杂念忌讳,尽职尽责,恪守公平,企业员工也会任劳任怨、诚实坦荡,因为这里有他自由发展的广阔空间,这空间是不用扭曲自己换取的。
出世的境界,其实是一种高度。只有当我们俯瞰这个世界的时候,才会发现,原来自己生活的空间那么狭小,自己奔波得那么忙乱,而且,很多时候都只是在原地打转。
三 另一种管理
星云大师:
谈到世界和平,放眼当前社会,所以有诸多的纷争,不能和谐,都是由于人们不善于管理自己,尤其不懂得如何管理好自己的“心”;如果人人都能把“心”管理好,则促进社会和谐,不为难也。我以为,针对“和谐社会”这个主题,有几个管理的要点。
一是柔性的管理。过去西方一谈到“管理”,都是讲究“制度管理”,强调有组织、有系统、有计划、有目标的企业管理;然而在佛教里,除了重视组织、制度外,佛教尤其有一套另类的管理办法,也就是以慈悲,赞美,鼓励来代替制度与规矩的“柔性管理“。世间上刚硬的东西不一定坚固有力,有时柔软的东西反而有意想不到的穿透力。例如,滴水可以穿石,温火可以融冰;乃至人体上坚硬的牙齿易断,但柔软的舌头不死不烂。可见“刚”虽然不是绝对的不好,为人“刚直”有时也有其必要,但刚而锐的东西容易斫伤,所以佛教讲“从来硬弩弦先断,每见刚刀口易伤”,柔性反而能够持久。佛教指导人坐禅,目的就是要培养柔软心,心地柔软的人才容易跟人融和相处,心性慈悲柔和的人,往往能制服顽强于无形。
二是自觉的管理。自觉的管理,就是“心”的管理,也就是佛教的“自觉”与“自悟”。所谓“自觉”,就是自我要求、自我检讨、自我反省、自我发觉问题,继而要懂得自己解决问题。例如自己说话不圆融、做事不周全;自觉自己经常对人过分要求,乃至对自己无法信守承诺等。因此,“自觉管理”就是举凡说话、做事,都要事先设想周全,不要事后后悔,要时时觉得自己的形象重要,自己的品牌重要,所以要自我改进;尤其要“自觉”自己一生承受各种因缘的成就,故要感恩、发心,要懂得先“舍”才能“有”。
三是感动的管理。人性是自私的,人有很多的烦恼,很多的意见,最重要的是面对不同的思想、习惯、经历、年龄、族群等,如何在这么多的差异之中,将人统摄起来,事实上是非常困难的。
有些人从事管理,善于以谋略在人我之间制造矛盾,然而一旦被人拆穿,就不容易被他人所尊重;有些人从事管理,喜欢用计策先试探别人的忠诚,但是一旦被人识破,就不能为对方所信服。所以最好的管理方式,应该是对人尊重、爱护,凡事“以身作则”,并且勇于承担及包容部属的不足或过错;能够用“感动”来代替“谋略”,用“施恩”来当作“助缘”,必然更能令人信服,更容易摄受人心。
其实我们应该了解,布施如播种,你不播种,怎么会有收成呢?佛教告诉我们,做功德就如种田,这块福田又分为悲田和敬田。以慈悲心救济贫苦大众,叫做“悲田”;对于长辈、师长、父母、国家、尽忠尽孝,叫做“敬田”。在敬田、悲田里面播种,都会有收成的。
中国独特的“和”文化在当代世界格局中,显出了特殊的意义。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就是阴与阳对立统一,浑然一体,是中和适中,是和解和平,是善意包容,是坦诚和秩序。由此,我也尝试着提出华人传媒发展趋势的三个关键词:到达、超越、联合,用以共勉与自勉。
要真正做到自然而然的境界,的确需要时间。这也是东西方管理的不同。同样都是追求公平性,东方讲究入情入理;而西方的管理依据是法规、制度。东方和西方管理模式的取向也不一样。东方表现得含糊合理,取其中庸,共性的东西多一些,更强调文化;西方的强调精确、理性,个性的东西多一些,注重制度层面。
把东方文化融合于西方文化,在当今浮躁的物质世界里点燃的是智慧之灯,它所融洽的是族群关系,彰显的是人类文明。
还有一种价值观是永恒的,那就是美德。人可以没有金钱、名位,没有显赫的家世、殷厚的背景,但不能没有美德。什么是美德?诚实、信用、庄重、整洁、礼貌、守时、慈悲、正派、风趣、正义、慷慨、幽默、责任、良心。美德是一种内涵,是一种人格的芬芳,是自然的气质所散发出来的一种高贵的品位,让人心怡,让人向往,让人赞美,让人崇敬。美德要在谦冲中养成,在忍耐中成长。有美德才有人缘,有美德才有名声,有美德必然会有好因好缘。
佛教是一门最好的管理学,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都是管理专家。阿弥陀佛把西方极乐世界管理得那么美好,没有坏人,没有交通事故,没有政治迫害,没有经济恐慌。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让众生没有畏惧,随类应化,观机说法。
管理的妙诀,首先须将自己的一颗心管理好,除了让自己的心中有时间的观念,有空间的层次,有数字的统计,有做事的原则,能合乎时代与道德以外,更重要的是,让自己心里有别人的存在,有大众的利益。这样才能够将自己的心管理得慈悲柔和,将自己的心管理得人我一如。以真心诚意来待人,以谦虚平等来待人,才算修满“管理学”的学分。
我认为对公共的事业,对国家社会大众的事业,要有企图心,但是,对个人的功名利禄就要有平常心。所谓用平常心看淡,就是不那么计较,不那么着急,也就是有出世的思想,如此才能做好事业。
世间是一半一半的世界,善的一半,恶的一半,光明的一半,黑暗的一半,白天一半,夜晚一半,男人一半,女人一半,一半一半的世界,我们当然用善的那一半,去净化另外的一半。
长乐先生:
我们常津津乐道一些高科技企业的工作环境,比如可以穿着拖鞋上班,可以在公司里睡觉,公司里有餐吧之类,或者像很多欧洲公司,公司高层的家人医疗、孩子上学、度假、养老统统都有公司安排好。这些其实都是为了解除员工的后顾之忧,使他们不必在工作之外消耗不必要的精力,从而最大限度地把热情集中到公司业绩上来。这当然是人性化管理的一部分。
说到底,做人做事靠一个“实”字,“实”看似憨,最后证明最聪明。憨商一路上可以广得健康,快乐,友爱。
慈悲爱仁的心境,是需要长期环境熏陶,才能结出硕果的。可以想见,若社会上贪吝争恶之风盛行,则人皆盗匪;若祥和仁容之风盛行,则人人皆佛。如果人人皆佛,我们也就不必再像陶渊明那样,隐居世外桃源了。
相关链接
在《佛本行经》中记载了历史上最初的两个佛商。古印度北天竺国有两个富商,一个叫Trapusa(汉译帝黎富婆,中文的意思是黄瓜、胡瓜),另外一个商人叫Bhallika(汉译是跋梨迦,中文的意思是村落)。
悉达多太子在菩提树下证悟真理,觉悟成佛后,一日在乳汁林中禅坐入定,四十九天不吃东西。其时,帝黎富婆和跋梨迦两人刚从中天竺贩运了五百牛车的货物从此经过,行至乳汁林外不远处,忽然所有车牛都不走了,二个商人无论怎样驱赶,牛车就是不肯走,两人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情,非常惊异,因此合掌祷告。
这时,守护乳汁林的护法走出来,对两人说:“你们不用害怕,这里最近刚刚有人证悟成佛,如今他在林中禅坐,刚好满四十九天。这些天他一直没有进食,如果你们愿意用食物供养佛陀,将是一件功德很大的事情,你们愿意吗?”
两人听后,非常欢喜,连说:“愿意,愿意。”随即用面粉、奶酪和蜂蜜做成面食,双手捧到佛陀面前,顶礼佛足,对佛说:“希望您能接受我们的供养,享用此清净面食。”佛陀很高兴,用石钵(石头做的吃饭的碗)盛两人所供养的面食,在为两人祈愿后进食。
吃完饭,佛陀对两个商人说:“难得你们有这样的善根!你们愿意在我这里受三皈依吗?三皈依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并且要受五戒,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三皈五戒可以让你们离苦得乐,获得安乐的果报。”
两人听到佛陀这样说,心生欢喜,对佛陀说:“我们愿意听从您的教诲,今后都不会违背!”于是,佛陀为两人受三皈五戒。这两名商人也是最早跟随佛陀学习佛法的在家弟子优婆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居士。
帝黎富婆和跋梨迦就是历史上最早的佛商。
李嘉诚
李嘉诚28岁时确信自己的一生将衣食无忧,便定意要为快乐的人生而活。
事业辉煌的李嘉诚夫妇是众所周知大慈善家和学佛居士。他曾捐资3000多万港币建立“李嘉诚护理安老院”,该院规模宏大,设备齐全,占地约1500平方米,可收容几百名老人在此接受护理和安养。在该院建设过程中,李先生特委派李嘉诚基金会的高级职员、计划经理、办公室经理、高级秘书等专职筹划,使该院在短时间内建成启用,许多老人在此安度晚年。
李嘉诚在香港和内地也广种福田,常常捐助上亿元的巨资,用来造佛像、修寺庙、造桥铺路、兴办教育、支援医疗、赞助科研、弘扬文化、赈济灾民等等慈善布施。号称世界第一的香港大佛,李先生是一大功德主。
他的夫人也虔诚信佛,临终遗嘱,后事按佛制办理,李先生及家人一一遵嘱,助其往生。
李嘉诚有一座右铭:“人生在世,能够在自己能力所逮的时候,对社会有所贡献,同时为无助的人寻求及建立较好的生活,我会感到很有意义,并视此为终生不渝的职志。”
“王老吉”老总陈鸿道
王老吉为地震灾区捐出了高达1亿元的善款,一时间王老吉成为网络上各大论坛里最火热的名词。然而,王老吉的老板陈鸿道行事却极为低调,即使在亿元捐款这样重大的社会活动上,陈鸿道也并未现身。不喜欢在公众面前露面的陈鸿道倒是时有出席一些宣扬佛法、善事的场合,在香港陈鸿道更有“佛商”之称。有传言称,在加多宝集团的管理层中,陈鸿道从来不主动辞退管理人员,“即便管理者能力不济,最多也就是被调换到不重要的部门,不用担心被炒鱿鱼”。
尽管现已是富豪级的人物,但其日常交通工具只是两辆在香港毫不起眼的丰田阿尔法商务车,熟悉的人这样描摹他:“面相很端正,说话慢条斯理,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对佛学有很深的研究。”
曾为加多宝集团提供过品牌策划和推广服务的成美营销顾问公司曾有过这样的经历:该公司为加多宝集团策划的广告片中,因为出现了钓鱼的片段,而被加多宝公司管理层要求进行更改,“他说钓鱼是在杀生”。
讲究修行、追求宁静的佛家精神似乎也渗入到了加多宝集团的企业文化。一位接近该公司高层的人士这样评价加多宝集团,“这是一家‘安静’的公司,很有定力”。该人士称,除了早年曾有一段时间销售过自有品牌的绿茶产品外,这些年它“一直专注于王老吉凉茶的运作”。
据说,加多宝集团副总经理阳爱星对公司每一个广告策划都会严加审核,凡是与“怕上火,喝王老吉”这一定位有差异的一概不用。他甚至要求将每一个广告片都交由与加多宝合作了多年的一位香港导演拍摄,这样做只为一以贯之地体现出王老吉凉茶的品牌形象。成美公司的总经理耿一诚也说:“很多企业在广告播放后,如果一段时间内见不到产品销量提升,就会焦急地来问到底怎么回事,但加多宝的人从来没有给我们打过这样的电话,他们很有主见”。
陈峰——海航集团董事局董事长
在海航,著名的“同仁共勉十条”几乎成了每位员工做人处事的准则,陈峰亲自归纳的这个“同仁共勉十条”要求员工能倒背如流。“为社会做点事,为他人做点事,为自己做点事”成为海航员工最朴素而伟大的追求。
陈峰喜欢钻研中国传统的文学、历史、宗教等,人们可以从海航的标志中看到太极、阴阳、鲲鹏和如意,而熟悉陈峰的人都会提到,他在办公室里是穿着道服工作的,读书、打坐、记录心得是他每晚的必修课。 陈峰大量阅读佛家经典,他的宗旨“精进人生,造福众生”就是从佛典中演绎而来;佛教教义推崇“仁”字,主张“有情乃佛心”。他每天用蝇头小楷书写心得体会,起名为《参禅随笔》
陈峰自己说过,每到夜深人静,便参禅入定,遁入空灵。他说自己是“晚上出世、白天入世。”不过白天他也喜欢盘腿打坐,有海航人士透露,甚至在飞机上也不例外,而日常,陈峰也经常会找经理们与自己一块打坐。
在海口的海航集团大厦,一进大堂,在正中央就可以看见一尊很大的木雕佛像,而传言海航所有工作人员的胸牌吊带都是专门找名刹高僧开过光的。据说,曾有一段时间,海航的干部和客人见面时不得握手,要单手施佛礼。不过现在,到海航很多经理的办公室都还会看见佛像甚至佛龛。
尽管对佛的信仰和尊崇本无可厚非,可更令人惊讶的是,海航机长的工作牌背后都印有佛像,这是已经被证实了的。而虽然没有得到印证,但是在业界普遍承认的是,海航每架飞机驾驶舱的操作台上都有一尊佛像。
相关链接
人生二十最
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人生最大的悲哀是无知。
人生最大的失败是骄慢。
人生最大的无明是怨尤。
人生最大的过失是侵犯。
人生最大的美德是慈悲。
人生最大的收获是满足。
人生最大的拥有是感恩。
人生最大的本钱是尊严。
人生最大的希望是平安。
人生最大的毛病是自私。
人生最大的错误是邪见。
人生最大的烦恼是欲望。
人生最大的忧虑是生死。
人生最大的困扰是是非。
人生最大的勇气是认错。
人生最大的能源是信仰。
人生最大的修养是宽容。
人生最大的欢喜是法乐。
人生最大的发心是利众。
生活十事
1、每天至少要阅读一份报纸,了解时事;至少阅读一本好书,要做书香人士。
2、生活作息要正常,思想行为要正派;早起起居要定时,每日三餐要定量。
3、养成运动习惯,每天至少五千步。
4、远离烟酒色情毒品,生活自治自律。
5、惜福节俭,不乱用,不滥买。
6、养成良好的习惯,不乱吃零食,不乱发脾气,这才是优生保健的方法。
7、每日吃饭要三称念,居家饮食要五观想。
8、八千里路云和月,生涯中,要有托钵僧行脚的经验,也就是自助旅行。
9、在一生当中,应该有一至二次,将身边的物品全部送人,体会空无一物的境界。
10、掌握时间,善用空间,和谐人间;三间一体,人生不空过。(星云大师)
一 包容——空、退、忍里面的得
星云大师:
中国词语意味无穷,包容不仅意味着平和、宽容,也经常有另外一些意思:眼开眼闭,难得糊涂,吃亏是福。还讲究忍让、苟且、退守,即所谓的“妥协”。
妥协是一条路径,变通是一种境界。佛教本身就很会妥协,有时妥协是成功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还有人把战胜队友当成成功的标志,其实,真正的制胜之道,不在于屈人之兵,而在于化敌为友。
要想对世界了解得更多,洞察真相,就需要空出自己的心来。这就是佛教所说的“无我”吧?
人的心,是高山,海洋所不能比的,所谓“心如虚空”,就是放下顽强固执的己见,解除心中的框框,把心放空,让心柔软,这样我们才能包容万物、洞察世间,达到真正心中万有,有人有我、有事有物、有天有地、有是有非、有古有今,一切随心通达,运用自如。
在管理中,有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包容”;而在佛教里,有一个字可以来形容这个包容,那就是“空”。空是因缘,是正见,是般若,是不二法门。空的无限,就如数字的“0”,你把它放在1的后面,它就是10;放在100的后面,它就变成了1000。
虚空才能容万物,茶杯空了才能装茶,口袋空了才能放得下钱。鼻子、耳朵、口腔、五脏六腑空了,才能存活,不空就不能健康地生活了。
“空”不是普通的知识,没有办法靠一般知识去了解,要靠证悟,悟到心空。所谓“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是指我们的心能像虚空一样,那么就能容下整个大千世界。从管理上说,我们的心能包容多大,就可以领导多少人。如果容得下一家人,可以做家长;容得下一村人,可以做村长;容得下一国人,就可以做国君。此外,在时间上要“竖穷三际”,在空间上要“横遍十方”,只有将这些运用到管理上,才能行事周全,包容一切;才能运筹帷幄,无往不利。
“包容必均”很难,社会中矛盾是难免的。在我们的家庭里,亲如父子也会有矛盾;夫妻那么相爱,彼此也会有摩擦。尤其中国社会的婆媳关系,几乎一半以上都是有矛盾的。这个很可惜。本来是因情爱结成一家的人,为什么造成矛盾、添加仇恨呢?就是由于没有共识,没有沟通,彼此没有爱心,彼此是用成见来看对方的。
两方相斗,会造成两败俱伤;若是两人相让,则两人都有所得。让步不一定吃亏,从礼让中,才能和谐双赢。忍让一下,看似吃亏,实际上就是占便宜。
为了一点小利就去害人,日久自然大家都不愿意跟你合作。为了得到一瓢水,不惜把整个水源都污染了,这种舍本逐末的做法,最终受害的还是自己。
我们做人要学习吃亏、包容,常以慈悲布施之心待人,对于所拥有的一切,能知足、感恩,常想“我能给别人什么”,自然能够胸怀大众,心中常乐。
长乐先生:
和谐,其实是两方或多方相互体谅宽容的结果。
以佛教的因果论来解释,贫穷通常与悭吝贪得、不肯施舍、不能与人结缘有关。我们反观现实,只想获得、不能施予的人,一般都不会有很好的人脉关系;每次都为了最大利益机关算尽,不给对方留一点余地的人,最终可能导致自己没有立锥之地。
二 知心吗
星云大师:
知人很难,知事也难,知理更难。但最重要的,人要知道自己,才能改进缺点,发挥自己的长处。一般人的问题,在于不知道人与我的关系,因为不懂“同体共生”的道理,因此不能生起慈悲心。不了解心境一如,不能心境合一,心被境界所转,心被外物奴役,所以不能自知。
我们的心除了反复无常外,疑心、自私、贪婪等毛病也不少。
生命的药方:“好心肠一条,慈悲意一片,道理三分,敬人十分,道德一块,信行要紧,老实一个,中直十成,豁达全用,方便不拘多少。此十味药,用包容锅炒,用宽心炉炖,不要焦,不要躁,去火性三分(脾气不要大),于整体盆中研碎(同心协力),三思为本,鼓励做药丸,每日进三服,不限时,用关爱汤服下。”果能如此,百病消除。
良知就是良心。有良心的人,说话,做事,与人相处,都能本诸良知,如此必不会错到哪里去。反之,则前途堪虑。所以,一个人可以没有金钱、官位、权势,却不能没有良心。良心人人本具,只是忘失,需要找回。做事之前,必先摸摸良心,问自己这么做是对还是不对,千万不能昧着良心,事后再来追悔,就为时已晚。
所以要常发惭愧心,要肯认错,要懂得感恩。能够行事不昧、自我反省的人,都是有良知的人。此外,对于那些良心生起,忏悔过往的人,要给予包容,协助,这也是人性的善美、光辉、伟大之处。
人在迷惑的时候,往往会有许多心结打不开,这通常都是因为自己钻牛角尖,固执己见,听不进别人的逆耳忠言所致。所以当我们遭遇不顺,陷入烦恼的时候,无论迷惑、愚痴或邪见,只要不执著,就有办法化解。所谓“穷则变,变则通”,能够不断寻求解决之道,就会有所觉悟,有了觉悟就会有受用,此即“迷中不执着,悟中有受用。”
佛陀终其一生,就是要对我们讲清这样一个道理:人间本来可以是天堂,可以享受美满长乐的生活,由于人们总是心系得失,不能抛弃你、我的分别,总是太喜欢自作聪明,所以总也不能拨云见日,明心见性,结果这个世界就一直鱼龙混杂,难成正果。
做人要先扩大自己的心胸,那么对于生活的点滴小事,不论衣食住行、待人接物、休闲独处,每一个时辰,每一个地方,都会感到称心满意,生活愉快。慈航法师曾说:“只要自觉心安,东西南北都好。”但凡如此,宇宙之间,又有何处不是极乐世界呢?
世间无常,要世界不改变是不可能的,只要自己的心不随外境改变就好;世间的人我是非,好坏有无,纷纭扰攘,要改变很难,只有改变自己才是最好的办法。所以我平常喜欢跟信徒讲“小狗汪汪叫”的故事:有一个青年新婚不久,逢人就说结婚真好,因为每天下班回到家,妻子就忙着帮他拿拖鞋,小狗也亲热地围着他汪汪叫。三年后情况改变了,每天回到家,不是妻子帮他拿拖鞋,是小狗为他叼拖鞋;不是小狗围着他汪汪叫,而是妻子对他唠叨不停。他感到极为苦闷,就到寺院请教。法师听完他的倾诉后,说:“很好啊,你应该继续快乐才对,你的生活还是一样有拖鞋穿,一样有声音叫,你的生活并没有改变。再说,不管环境怎么改变,只要你的心不变就好了。”
人生必须有一份正当的职业,对工作要存有敬重之心。尤其工作时,必须与许多人互动、合作,所以在群众之中,一定要与人和乐相处,不可有我无人。懂得敬业乐群的人,人生才能一帆风顺。
真正的愿力是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它会在忍辱、持戒中萌芽,在慈悲、精进中结成奇花妙果。
拥有富贵荣华,究竟好坏?其实都在一念之中。如果太执著于有钱、有势、有功名、有利禄,就会介意、挂念,甚至为之牵绊,感到不胜负荷。但假如我们能拥有而不负担,随缘而不着意,“富贵于我如浮云”,那么在我们的世界里,什么东西都能容纳,就能逍遥自在,心的世界,也自然宽广无限。
长乐先生: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不能有效利用自己的心灵空间,不能用正知正见来护佑,心就会被外界环境所吞没,随波逐流,变成一条任人污染,又无力肃清的沟渠。
我常常想,世界上什么事情最难?挑战自己最难。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可怕?自身的惰性最可怕。因为这两种东西就像捆扎住婴儿的长布条,不撕破它,你就永远不能长成顶天立地的人。
我觉得,要想把公司里的员工变成您所说的高觉悟员工,带头人的示范作用很重要。老板勤劳诚信,没有杂念忌讳,尽职尽责,恪守公平,企业员工也会任劳任怨、诚实坦荡,因为这里有他自由发展的广阔空间,这空间是不用扭曲自己换取的。
出世的境界,其实是一种高度。只有当我们俯瞰这个世界的时候,才会发现,原来自己生活的空间那么狭小,自己奔波得那么忙乱,而且,很多时候都只是在原地打转。
三 另一种管理
星云大师:
谈到世界和平,放眼当前社会,所以有诸多的纷争,不能和谐,都是由于人们不善于管理自己,尤其不懂得如何管理好自己的“心”;如果人人都能把“心”管理好,则促进社会和谐,不为难也。我以为,针对“和谐社会”这个主题,有几个管理的要点。
一是柔性的管理。过去西方一谈到“管理”,都是讲究“制度管理”,强调有组织、有系统、有计划、有目标的企业管理;然而在佛教里,除了重视组织、制度外,佛教尤其有一套另类的管理办法,也就是以慈悲,赞美,鼓励来代替制度与规矩的“柔性管理“。世间上刚硬的东西不一定坚固有力,有时柔软的东西反而有意想不到的穿透力。例如,滴水可以穿石,温火可以融冰;乃至人体上坚硬的牙齿易断,但柔软的舌头不死不烂。可见“刚”虽然不是绝对的不好,为人“刚直”有时也有其必要,但刚而锐的东西容易斫伤,所以佛教讲“从来硬弩弦先断,每见刚刀口易伤”,柔性反而能够持久。佛教指导人坐禅,目的就是要培养柔软心,心地柔软的人才容易跟人融和相处,心性慈悲柔和的人,往往能制服顽强于无形。
二是自觉的管理。自觉的管理,就是“心”的管理,也就是佛教的“自觉”与“自悟”。所谓“自觉”,就是自我要求、自我检讨、自我反省、自我发觉问题,继而要懂得自己解决问题。例如自己说话不圆融、做事不周全;自觉自己经常对人过分要求,乃至对自己无法信守承诺等。因此,“自觉管理”就是举凡说话、做事,都要事先设想周全,不要事后后悔,要时时觉得自己的形象重要,自己的品牌重要,所以要自我改进;尤其要“自觉”自己一生承受各种因缘的成就,故要感恩、发心,要懂得先“舍”才能“有”。
三是感动的管理。人性是自私的,人有很多的烦恼,很多的意见,最重要的是面对不同的思想、习惯、经历、年龄、族群等,如何在这么多的差异之中,将人统摄起来,事实上是非常困难的。
有些人从事管理,善于以谋略在人我之间制造矛盾,然而一旦被人拆穿,就不容易被他人所尊重;有些人从事管理,喜欢用计策先试探别人的忠诚,但是一旦被人识破,就不能为对方所信服。所以最好的管理方式,应该是对人尊重、爱护,凡事“以身作则”,并且勇于承担及包容部属的不足或过错;能够用“感动”来代替“谋略”,用“施恩”来当作“助缘”,必然更能令人信服,更容易摄受人心。
其实我们应该了解,布施如播种,你不播种,怎么会有收成呢?佛教告诉我们,做功德就如种田,这块福田又分为悲田和敬田。以慈悲心救济贫苦大众,叫做“悲田”;对于长辈、师长、父母、国家、尽忠尽孝,叫做“敬田”。在敬田、悲田里面播种,都会有收成的。
中国独特的“和”文化在当代世界格局中,显出了特殊的意义。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就是阴与阳对立统一,浑然一体,是中和适中,是和解和平,是善意包容,是坦诚和秩序。由此,我也尝试着提出华人传媒发展趋势的三个关键词:到达、超越、联合,用以共勉与自勉。
要真正做到自然而然的境界,的确需要时间。这也是东西方管理的不同。同样都是追求公平性,东方讲究入情入理;而西方的管理依据是法规、制度。东方和西方管理模式的取向也不一样。东方表现得含糊合理,取其中庸,共性的东西多一些,更强调文化;西方的强调精确、理性,个性的东西多一些,注重制度层面。
把东方文化融合于西方文化,在当今浮躁的物质世界里点燃的是智慧之灯,它所融洽的是族群关系,彰显的是人类文明。
还有一种价值观是永恒的,那就是美德。人可以没有金钱、名位,没有显赫的家世、殷厚的背景,但不能没有美德。什么是美德?诚实、信用、庄重、整洁、礼貌、守时、慈悲、正派、风趣、正义、慷慨、幽默、责任、良心。美德是一种内涵,是一种人格的芬芳,是自然的气质所散发出来的一种高贵的品位,让人心怡,让人向往,让人赞美,让人崇敬。美德要在谦冲中养成,在忍耐中成长。有美德才有人缘,有美德才有名声,有美德必然会有好因好缘。
佛教是一门最好的管理学,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都是管理专家。阿弥陀佛把西方极乐世界管理得那么美好,没有坏人,没有交通事故,没有政治迫害,没有经济恐慌。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让众生没有畏惧,随类应化,观机说法。
管理的妙诀,首先须将自己的一颗心管理好,除了让自己的心中有时间的观念,有空间的层次,有数字的统计,有做事的原则,能合乎时代与道德以外,更重要的是,让自己心里有别人的存在,有大众的利益。这样才能够将自己的心管理得慈悲柔和,将自己的心管理得人我一如。以真心诚意来待人,以谦虚平等来待人,才算修满“管理学”的学分。
我认为对公共的事业,对国家社会大众的事业,要有企图心,但是,对个人的功名利禄就要有平常心。所谓用平常心看淡,就是不那么计较,不那么着急,也就是有出世的思想,如此才能做好事业。
世间是一半一半的世界,善的一半,恶的一半,光明的一半,黑暗的一半,白天一半,夜晚一半,男人一半,女人一半,一半一半的世界,我们当然用善的那一半,去净化另外的一半。
长乐先生:
我们常津津乐道一些高科技企业的工作环境,比如可以穿着拖鞋上班,可以在公司里睡觉,公司里有餐吧之类,或者像很多欧洲公司,公司高层的家人医疗、孩子上学、度假、养老统统都有公司安排好。这些其实都是为了解除员工的后顾之忧,使他们不必在工作之外消耗不必要的精力,从而最大限度地把热情集中到公司业绩上来。这当然是人性化管理的一部分。
说到底,做人做事靠一个“实”字,“实”看似憨,最后证明最聪明。憨商一路上可以广得健康,快乐,友爱。
慈悲爱仁的心境,是需要长期环境熏陶,才能结出硕果的。可以想见,若社会上贪吝争恶之风盛行,则人皆盗匪;若祥和仁容之风盛行,则人人皆佛。如果人人皆佛,我们也就不必再像陶渊明那样,隐居世外桃源了。
相关链接
在《佛本行经》中记载了历史上最初的两个佛商。古印度北天竺国有两个富商,一个叫Trapusa(汉译帝黎富婆,中文的意思是黄瓜、胡瓜),另外一个商人叫Bhallika(汉译是跋梨迦,中文的意思是村落)。
悉达多太子在菩提树下证悟真理,觉悟成佛后,一日在乳汁林中禅坐入定,四十九天不吃东西。其时,帝黎富婆和跋梨迦两人刚从中天竺贩运了五百牛车的货物从此经过,行至乳汁林外不远处,忽然所有车牛都不走了,二个商人无论怎样驱赶,牛车就是不肯走,两人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情,非常惊异,因此合掌祷告。
这时,守护乳汁林的护法走出来,对两人说:“你们不用害怕,这里最近刚刚有人证悟成佛,如今他在林中禅坐,刚好满四十九天。这些天他一直没有进食,如果你们愿意用食物供养佛陀,将是一件功德很大的事情,你们愿意吗?”
两人听后,非常欢喜,连说:“愿意,愿意。”随即用面粉、奶酪和蜂蜜做成面食,双手捧到佛陀面前,顶礼佛足,对佛说:“希望您能接受我们的供养,享用此清净面食。”佛陀很高兴,用石钵(石头做的吃饭的碗)盛两人所供养的面食,在为两人祈愿后进食。
吃完饭,佛陀对两个商人说:“难得你们有这样的善根!你们愿意在我这里受三皈依吗?三皈依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并且要受五戒,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三皈五戒可以让你们离苦得乐,获得安乐的果报。”
两人听到佛陀这样说,心生欢喜,对佛陀说:“我们愿意听从您的教诲,今后都不会违背!”于是,佛陀为两人受三皈五戒。这两名商人也是最早跟随佛陀学习佛法的在家弟子优婆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居士。
帝黎富婆和跋梨迦就是历史上最早的佛商。
李嘉诚
李嘉诚28岁时确信自己的一生将衣食无忧,便定意要为快乐的人生而活。
事业辉煌的李嘉诚夫妇是众所周知大慈善家和学佛居士。他曾捐资3000多万港币建立“李嘉诚护理安老院”,该院规模宏大,设备齐全,占地约1500平方米,可收容几百名老人在此接受护理和安养。在该院建设过程中,李先生特委派李嘉诚基金会的高级职员、计划经理、办公室经理、高级秘书等专职筹划,使该院在短时间内建成启用,许多老人在此安度晚年。
李嘉诚在香港和内地也广种福田,常常捐助上亿元的巨资,用来造佛像、修寺庙、造桥铺路、兴办教育、支援医疗、赞助科研、弘扬文化、赈济灾民等等慈善布施。号称世界第一的香港大佛,李先生是一大功德主。
他的夫人也虔诚信佛,临终遗嘱,后事按佛制办理,李先生及家人一一遵嘱,助其往生。
李嘉诚有一座右铭:“人生在世,能够在自己能力所逮的时候,对社会有所贡献,同时为无助的人寻求及建立较好的生活,我会感到很有意义,并视此为终生不渝的职志。”
“王老吉”老总陈鸿道
王老吉为地震灾区捐出了高达1亿元的善款,一时间王老吉成为网络上各大论坛里最火热的名词。然而,王老吉的老板陈鸿道行事却极为低调,即使在亿元捐款这样重大的社会活动上,陈鸿道也并未现身。不喜欢在公众面前露面的陈鸿道倒是时有出席一些宣扬佛法、善事的场合,在香港陈鸿道更有“佛商”之称。有传言称,在加多宝集团的管理层中,陈鸿道从来不主动辞退管理人员,“即便管理者能力不济,最多也就是被调换到不重要的部门,不用担心被炒鱿鱼”。
尽管现已是富豪级的人物,但其日常交通工具只是两辆在香港毫不起眼的丰田阿尔法商务车,熟悉的人这样描摹他:“面相很端正,说话慢条斯理,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对佛学有很深的研究。”
曾为加多宝集团提供过品牌策划和推广服务的成美营销顾问公司曾有过这样的经历:该公司为加多宝集团策划的广告片中,因为出现了钓鱼的片段,而被加多宝公司管理层要求进行更改,“他说钓鱼是在杀生”。
讲究修行、追求宁静的佛家精神似乎也渗入到了加多宝集团的企业文化。一位接近该公司高层的人士这样评价加多宝集团,“这是一家‘安静’的公司,很有定力”。该人士称,除了早年曾有一段时间销售过自有品牌的绿茶产品外,这些年它“一直专注于王老吉凉茶的运作”。
据说,加多宝集团副总经理阳爱星对公司每一个广告策划都会严加审核,凡是与“怕上火,喝王老吉”这一定位有差异的一概不用。他甚至要求将每一个广告片都交由与加多宝合作了多年的一位香港导演拍摄,这样做只为一以贯之地体现出王老吉凉茶的品牌形象。成美公司的总经理耿一诚也说:“很多企业在广告播放后,如果一段时间内见不到产品销量提升,就会焦急地来问到底怎么回事,但加多宝的人从来没有给我们打过这样的电话,他们很有主见”。
陈峰——海航集团董事局董事长
在海航,著名的“同仁共勉十条”几乎成了每位员工做人处事的准则,陈峰亲自归纳的这个“同仁共勉十条”要求员工能倒背如流。“为社会做点事,为他人做点事,为自己做点事”成为海航员工最朴素而伟大的追求。
陈峰喜欢钻研中国传统的文学、历史、宗教等,人们可以从海航的标志中看到太极、阴阳、鲲鹏和如意,而熟悉陈峰的人都会提到,他在办公室里是穿着道服工作的,读书、打坐、记录心得是他每晚的必修课。 陈峰大量阅读佛家经典,他的宗旨“精进人生,造福众生”就是从佛典中演绎而来;佛教教义推崇“仁”字,主张“有情乃佛心”。他每天用蝇头小楷书写心得体会,起名为《参禅随笔》
陈峰自己说过,每到夜深人静,便参禅入定,遁入空灵。他说自己是“晚上出世、白天入世。”不过白天他也喜欢盘腿打坐,有海航人士透露,甚至在飞机上也不例外,而日常,陈峰也经常会找经理们与自己一块打坐。
在海口的海航集团大厦,一进大堂,在正中央就可以看见一尊很大的木雕佛像,而传言海航所有工作人员的胸牌吊带都是专门找名刹高僧开过光的。据说,曾有一段时间,海航的干部和客人见面时不得握手,要单手施佛礼。不过现在,到海航很多经理的办公室都还会看见佛像甚至佛龛。
尽管对佛的信仰和尊崇本无可厚非,可更令人惊讶的是,海航机长的工作牌背后都印有佛像,这是已经被证实了的。而虽然没有得到印证,但是在业界普遍承认的是,海航每架飞机驾驶舱的操作台上都有一尊佛像。
相关链接
人生二十最
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人生最大的悲哀是无知。
人生最大的失败是骄慢。
人生最大的无明是怨尤。
人生最大的过失是侵犯。
人生最大的美德是慈悲。
人生最大的收获是满足。
人生最大的拥有是感恩。
人生最大的本钱是尊严。
人生最大的希望是平安。
人生最大的毛病是自私。
人生最大的错误是邪见。
人生最大的烦恼是欲望。
人生最大的忧虑是生死。
人生最大的困扰是是非。
人生最大的勇气是认错。
人生最大的能源是信仰。
人生最大的修养是宽容。
人生最大的欢喜是法乐。
人生最大的发心是利众。
生活十事
1、每天至少要阅读一份报纸,了解时事;至少阅读一本好书,要做书香人士。
2、生活作息要正常,思想行为要正派;早起起居要定时,每日三餐要定量。
3、养成运动习惯,每天至少五千步。
4、远离烟酒色情毒品,生活自治自律。
5、惜福节俭,不乱用,不滥买。
6、养成良好的习惯,不乱吃零食,不乱发脾气,这才是优生保健的方法。
7、每日吃饭要三称念,居家饮食要五观想。
8、八千里路云和月,生涯中,要有托钵僧行脚的经验,也就是自助旅行。
9、在一生当中,应该有一至二次,将身边的物品全部送人,体会空无一物的境界。
10、掌握时间,善用空间,和谐人间;三间一体,人生不空过。(星云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