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曾在许多场合说:早一点学逻辑,晚一点谈哲学。但是这两点都并不太得到认同。因为很多人显然关心哲学比关心逻辑多。当然实际上我说的也未必对,姑妄言之,仅供参考。
目前在各种学位论文答辩或评语中说“行文流畅,逻辑严谨”,已经成为套话了。但实际上,真称得上“严谨”的并不是太多。譬如现象或数据堆砌、重点和层次不清、概念随意更换、自相矛盾、强词夺理、以点代面、把别人的观点先乱推一阵再加批判、小数据大结论等等,反倒是泛滥成灾。有些论文,“前言”占一大半,从网上东拉西扯一大篇,“结果”反而只有一两页,“结论”却又大得吓人。“在国内首次发现”等等流行说法更是从表述上就体现了逻辑的不通。.如果说“在国内首次发现印第安人”还说得通,但说到数理化生等的现象与规律,既然是“发现”,就应当是该知识领域的“首次”;既然是首次,又何有国内外省内外之分?
逻辑的不被重视是学术风气浮躁的表征之一,反过来也加重了这种浮躁风气。
在一定意义上说,逻辑是关于知识的知识,是如何把片段的知识组织起来和如何从已有知识推出新知识的思想工具。当然还有一条途径是“直觉”。但“直觉”往往是可遇不可求的,而且在“直觉”的产生里通常有潜在的逻辑存在。所以我觉得和知识打交道的人必须要学一点逻辑,并且早一点学。
民间有句俗话说:“宁和明白人吵顿架,不和糊涂人说句话”。是否掌握起码的逻辑,就是明白与糊涂的分界。和明白人吵顿架,不论结果如何,至少使你向事情的实质靠近了一步,而和糊涂人谈半天,那才真正叫做getting nowhere,还白惹一肚子气。
逻辑的用处当然不仅在写论文的时候。从你选定一个科学问题,如何设计实验去回答它或逼近它;如何组织你的实验,使之尽量简洁而具有决定性;如何逐步排除不确定的因素;如何从现象或实验结果得到充分而不夸大的结论;如何评价和分析现有结论的局限性和漏洞,以及如何进一步推进和弥补……总之,从选题到实验设计,到结果分析到讨论,全部科学研究的过程,可以说就是一个每一步都依赖于逻辑的思维运动过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搞科研来说,逻辑这个“器”,比任何仪器或技术都更加重要和更加“一本万利”。
掌握逻辑能使知识更加严密,使已有的知识发挥最大的功效,并易于沟通。所以逻辑既是追求真理,又是弘扬真理的工具。对于当老师的和准备当老师的人,当然就更加必要。
掌握逻辑工具,并不是必须要上多少逻辑课,读多少逻辑书(当然基本概念还是要学一点)。更多的人是自发地遵从了逻辑。重要的是善于从实践中去学习和总结,要尽量自觉地培养自己思考的方向性,严谨性和有效性。在所谓“知识爆炸”,网络上的信息铺天盖地的今天,更是如此。有了这样的目的,学逻辑才能抓到本质,才能有益。同时,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我们说运用逻辑可以“从已有知识推出新知识”,但逻辑并不能真正“创造新知识”,新知识从根本上还是来源于广义的实验与观察;同样的,逻辑并不能保证结论的正确,如果前提(或数据)是错的,那么结论几乎可以保证是错的。第二,逻辑是优化自己思维的工具,过多地热衷于逻辑本身的形式细节和术语是不必要的,而耍弄和卖弄逻辑甚至可以为害。
关于“晚一点谈哲学”。因为哲学是一切知识的抽象与结晶,没有知识的积累和亲自的咀嚼体验,不过是空谈而已。正如十一二岁的孩子谈爱情,即使能说得头头是道,但他们是绝对不会真正理解的,因为他们还没有发育的基础。理解哲学。也需要有社会实践和知识的“发育”为前提。自己没有处理过大量知识之前讲哲学,往往容易会让自己在抽象的词句中获得似是而非的自我满足,甚至有可能导致削弱或者拒绝对严格证据的追求。
圣贤如孔夫子者尚且是“晚”而好易(“韦编三绝”就是说的读“易”),我们也还是晚点谈吧。专攻哲学的同学也许应该是例外,但我觉得也要多了解一些自然科学,才能更好地领悟哲学。实际上,学具体学科的人,当学得多了,体验得多了(如果是认真体验),大概总会与哲学不期而遇。这也和“爱情”一样。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目前在各种学位论文答辩或评语中说“行文流畅,逻辑严谨”,已经成为套话了。但实际上,真称得上“严谨”的并不是太多。譬如现象或数据堆砌、重点和层次不清、概念随意更换、自相矛盾、强词夺理、以点代面、把别人的观点先乱推一阵再加批判、小数据大结论等等,反倒是泛滥成灾。有些论文,“前言”占一大半,从网上东拉西扯一大篇,“结果”反而只有一两页,“结论”却又大得吓人。“在国内首次发现”等等流行说法更是从表述上就体现了逻辑的不通。.如果说“在国内首次发现印第安人”还说得通,但说到数理化生等的现象与规律,既然是“发现”,就应当是该知识领域的“首次”;既然是首次,又何有国内外省内外之分?
逻辑的不被重视是学术风气浮躁的表征之一,反过来也加重了这种浮躁风气。
在一定意义上说,逻辑是关于知识的知识,是如何把片段的知识组织起来和如何从已有知识推出新知识的思想工具。当然还有一条途径是“直觉”。但“直觉”往往是可遇不可求的,而且在“直觉”的产生里通常有潜在的逻辑存在。所以我觉得和知识打交道的人必须要学一点逻辑,并且早一点学。
民间有句俗话说:“宁和明白人吵顿架,不和糊涂人说句话”。是否掌握起码的逻辑,就是明白与糊涂的分界。和明白人吵顿架,不论结果如何,至少使你向事情的实质靠近了一步,而和糊涂人谈半天,那才真正叫做getting nowhere,还白惹一肚子气。
逻辑的用处当然不仅在写论文的时候。从你选定一个科学问题,如何设计实验去回答它或逼近它;如何组织你的实验,使之尽量简洁而具有决定性;如何逐步排除不确定的因素;如何从现象或实验结果得到充分而不夸大的结论;如何评价和分析现有结论的局限性和漏洞,以及如何进一步推进和弥补……总之,从选题到实验设计,到结果分析到讨论,全部科学研究的过程,可以说就是一个每一步都依赖于逻辑的思维运动过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搞科研来说,逻辑这个“器”,比任何仪器或技术都更加重要和更加“一本万利”。
掌握逻辑能使知识更加严密,使已有的知识发挥最大的功效,并易于沟通。所以逻辑既是追求真理,又是弘扬真理的工具。对于当老师的和准备当老师的人,当然就更加必要。
掌握逻辑工具,并不是必须要上多少逻辑课,读多少逻辑书(当然基本概念还是要学一点)。更多的人是自发地遵从了逻辑。重要的是善于从实践中去学习和总结,要尽量自觉地培养自己思考的方向性,严谨性和有效性。在所谓“知识爆炸”,网络上的信息铺天盖地的今天,更是如此。有了这样的目的,学逻辑才能抓到本质,才能有益。同时,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我们说运用逻辑可以“从已有知识推出新知识”,但逻辑并不能真正“创造新知识”,新知识从根本上还是来源于广义的实验与观察;同样的,逻辑并不能保证结论的正确,如果前提(或数据)是错的,那么结论几乎可以保证是错的。第二,逻辑是优化自己思维的工具,过多地热衷于逻辑本身的形式细节和术语是不必要的,而耍弄和卖弄逻辑甚至可以为害。
关于“晚一点谈哲学”。因为哲学是一切知识的抽象与结晶,没有知识的积累和亲自的咀嚼体验,不过是空谈而已。正如十一二岁的孩子谈爱情,即使能说得头头是道,但他们是绝对不会真正理解的,因为他们还没有发育的基础。理解哲学。也需要有社会实践和知识的“发育”为前提。自己没有处理过大量知识之前讲哲学,往往容易会让自己在抽象的词句中获得似是而非的自我满足,甚至有可能导致削弱或者拒绝对严格证据的追求。
圣贤如孔夫子者尚且是“晚”而好易(“韦编三绝”就是说的读“易”),我们也还是晚点谈吧。专攻哲学的同学也许应该是例外,但我觉得也要多了解一些自然科学,才能更好地领悟哲学。实际上,学具体学科的人,当学得多了,体验得多了(如果是认真体验),大概总会与哲学不期而遇。这也和“爱情”一样。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