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永恒”的注视之下

来源 :当代作家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y27229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代诗歌的场域中,梅尔堪称独异,她不属于某一流派、群体,也较少在诗界“活动”,但却声名远播,自带光环,自成风景。她的诗歌写作看不出明显的谱系传承,却显然有著对于中西文化、中外诗歌的深度浸淫与理解,她有着自己独特的追求并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风格,她的作品数量或许并不算多,但是辨识度很高,所以很多时候诗歌界不见她的踪影却流传着她的诗歌传说,她是以缺席而在场、以隐匿而呈现的那种诗人。她的写作难于被归类、定义,她是女性诗人,写的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女性诗歌或女性主义诗歌;她信仰基督教,写了很多宗教题材的诗歌,却与一般意义上的宗教诗歌大为不同;她写了很多自然题材的诗歌,但很显然她的诗也并不属于狭义的“自然诗歌”范畴,而是与当下、与时代、与社会有着密切关联的。梅尔的诗视野开阔、格局很大,有着对于神性的仰望、对于自然的敬畏,她的诗贯穿着一个“时间”主题,这个“时间”是超越性的、永恒的,是终极性与宿命性的,这一主题也正是其诗歌高标独异、卓尔不群的重要原因之一。当然,这种“永恒”的维度在梅尔诗歌中并不是单向度的存在,她的诗同时是有人间性、在场性、现实性的,“永恒”很多时候是在后台、作为景深而存在的。但毋庸讳言,永恒性、超越性的维度是梅尔诗歌极其重要的方面,在她的精神世界中占有着极为重要的位置。
  梅尔的内心是有精神归属和价值根基的,她有定力,不疾不徐,坦率自然、豁达从容,这绝非简单地、表面化地做做样子就可以的,而一定是由于内在的精神结构与气质禀赋。对梅尔而言,她是信仰“神”的,“神”即是她的依靠。不过对作为诗人的梅尔来说,“神”又有其特殊性或者个体性,“神”既是宗教意义的,同时也是超出宗教的,包括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世间一切美好事物的,它们都给了梅尔以信心和力量,形成了属于梅尔的气质与格调。她的内心有着对于神性的坚守、对于高处的仰望,“永恒”是梅尔的尺度,是她精神世界的出发点和归宿,一切存在,如果不能超出其时空具体性,而具有朝向永恒的维度,不能在永恒的量尺上刻下印痕,其意义是打了折扣、需要重估的。神性、高处、历史、世相、自然、文明,皆是“永恒”的体现形式,未经“永恒”的注视,一切的存在其价值都是可疑的。
  梅尔写有不少宗教题材的诗,有一些直接有基督教中的“本事”,她的书写融入了自身的情感、意志、信念,构成了“我”与宗教本事之间的对话、交流,以及相互的靠近。正是由于这种个人主体的投入和移情,她的作品具有了感动人心、极为动人的力量。比如《回到你的殿中》所写显然是有关耶稣降生及其经历的若干“本事”:“我一转眼就看到你躺在马槽中/戴着天使的光环/有福的草料衬托着你/那惊世的光辉,穿过/玛利亚的唇,回到上帝的圣袍边/我带着满身的伤痛回到你的殿里/十字架还在各各他山上//我流着泪,唱着你的歌/看着你的脚踝。手腕汩汩流血/请让我跪在你的面前/用我那吐露过真情、善意和谎言的嘴/亲吻你脚下的泥土//让我回到十字架上/取代那些冰冷的钉子/让我回到死海里/用盐擦拭应该瞎去的眼睛/回到你的天上去吧/我在加利利海边的时候/分明看到你的身影在海边行走/我离去的时候,丢了魂魄”,与其说这首诗写的是基督教的本事,不如说写的是“我”与基督教本事之间的互动,其重心在“我”自己。诗中所写的忏悔、虔敬、皈顺、自责、自律,在梅尔诗中是非常具有普遍性的,是她的精神结构中一些基本特质。《约伯》中所写同样有关“我”的奉献与牺牲:“我会提前到达伯利恒/成为马槽里一根柔软的稻草/或者,错后三十年/我会提前到达耶路撒冷/摘掉你荆棘冠冕上所有的刺藜/成为另一个背负你十字架的西门/或者另一个玛利亚/准备好沉香、没药/膏你那风尘仆仆的双脚”,无论是书写对象还是书写主体,都有着一种受苦、受难、牺牲的精神特质,非常感人。梅尔的诗包含着一种深沉的忏悔、赎罪精神,正如她的《最后的审判》中所写:“没有人可以逃过最后的审判”,她的诗正是面对终极、面对永恒、面对神灵、面对审判所进行的言说,正如评论家张清华在诗集的序言中所说:“我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比喻,无法断言她的角色相当于《圣经》中的哪一个人物,只是觉得她如同一个信徒,一个精神史的考古专家,一个来自遥远东方的使者,又或是一个但丁式的游历者,有时她甚至还不知不觉地扮演着圣母或任何一个可能的角色……以此来评说人间的罪与罚,人性的善与恶,以及命运与神示,信仰与背反的一切母题。”这样的特征与趋向,在《大卫与拔示巴》《大卫的辩解》《耶稣山》《月亮神庙》《羊的门》等诗中均体现得非常明显,极具内涵与丰富性。
  与“神”和宗教类似,对人类文明的成果、文明的遗迹等的观照均体现着对永恒的瞩望。这一类的诗在她的整体创作中占有不小的比例。她游历了世界许多地方,特别对古文化的遗迹等非常着迷,有着浓厚的兴趣。《苍凉的相遇——马丘比丘》所写是秘鲁的马丘比丘遗址。作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马丘比丘显然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包含了非常多的理解、阐释的角度。梅尔于此可谓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写到了侵略、杀戮、苦难、狂欢、朝圣、救赎、火焰、废墟、伤痛、遗忘……,它是对文明史的观照,也是对生存史、心灵史的描摹。死与生以一种奇异的方式于此共存:“缄默的石头铁一样沉重/那曾经抡起的榔头/敲击着库斯科的虚空/黄金是不死的/但换不来你的活/国王战战兢兢地坐在油画里/面对欧洲的头盔和邪恶的马”。这样的相遇只能是“苍凉”的,“你不能决定时间/时间成全了一切/又毁掉了所有”,“时间”在这里既有“百炼钢”之硬,又有“绕指柔”之软,确乎让人感慨万千。面对被毁弃的教堂、神庙:
  把一座教堂毁掉,哦不,一座神庙
  可以毁掉整个高原,心的高地
  毁掉石头砸出的火,毁掉
  稀薄的空气
  不朽的八度传奇
  石头内部,阴阳榫卯
  经历着一场时间毁不掉的地老天荒
  沧海桑田、地老天荒,变与不变中包含着宁静与忧伤。这样的存在本身便成了“伤口”,“是的,打开印加帝国的伤口/打开秘鲁的伤口南美的伤口/世界的伤口!//打开头颅里没有记载的杀戮/打开沙漠里尘土飞扬的哭泣/打开,一颗血淋淋的心/打开,夜里石头的伤痛!”这巨量的伤痛,让人不得不凝重起来,这是一次洗礼、一次致敬,也是一次提升。   梅尔诗中另外一个重要的维度是对自然性的关切和讴歌。自然是长于人的存在而存在的,或者说是不以人的尺度而存在的,其中包含着更为恒久的定律、准则,所谓“天不变,道亦不變”。梅尔对自然的书写,正是其对于“不变”、对于“永恒”之关切、凝视的结果。“自然”包含了梅尔超越此时此地,在一个更大的背景、更长的时间尺度上观照人生、观照世界的企图,有着颇为丰富、复杂的内涵。
  当“自然”的时间刻度足够长,时间本身便成为传奇,而具有了神性。比如距今已有七亿年的双河溶洞,这里面包含着地质、物种的发展演变、生生死死,“海水再一次漫上来/带着涌动的全部欲望/从舌尖到心灵深处/那些生物无法逃脱/大地,请你收留它们英雄的尸体/昆虫,鱼类,甚至/包括熊猫和犀牛/七亿年后,人们会找到它们的化石/并奉若神明/忘记我一次又一次的痛苦/和秒针一样尖锐的快乐”(《双河溶洞》)。由此,不只个人是微渺不足道的,甚至人类的历史和存在也是极为短暂甚至可以忽略的,从这样的比照出发,人的生存、人的价值都是值得重新思考和审视的。七亿年而仍然活着,“我的内部也开始秘密勾连/传达七亿年前的烽火/我一直活着/像一则传奇”,当然,这其中的变化不可谓不巨大,比如石头里长石头、石头也开花:“石头被遗忘/石头里长出了另一种石头/石头以另一种形式抛弃了自己/石头,盛开成自己晶莹的花朵”,不能不让人感到震动。这样的相遇,同样是“苍凉”的,是包含了内在性和心灵性的,“当繁华落尽/所有的灯光都暗下来/我的心落满了尘埃”。诗中写到了其中不同的生存样态,更有着“我”与之的关联、互动,归根结底,两者之间是心息相通、精神同构的:
  鹰尝试飞进我的内心
  它俯冲的速度过于猛烈
  我在有限的阳光里存满了水
  茂密的树木是昆虫的天涯
  经年不休的瀑布
  是我呼啸的声音
  我的可以倾诉的所有
  圆柱形的身上布满了伤口
  那是我的血脉
  经由他们,我与生生不息的你们
  相通
  鹰沿着垂直的峭壁飞向天空
  留给我一颗困境中可以翱翔的心
  在这里,自然的人格化与自我的对象化是同时发生的,“鹰”不仅仅是一个自然界的生物,同时也是“我”的某种外化,其中尤其重要的是“一颗困境中可以翱翔的心”。这样的一颗心,对于人、人类而言显然是有着重要意义的,它是人之为人的极为重要的品质,与人的生存意志庶几近之,而实际上它对于自然界的各种生物,以及对于“自然”本身,也是一样的,困境中翱翔的心揭示了生存本身,以及万千事物内部客观、冰冷而又极富诗意的本质。
  “十二背后”对于梅尔具有多重的意义,它既是一个原始的、尚待认知与开发的自然奇迹,也是一个融人了情感、智慧与汗水、与个人的生活世界有着密切关联的所在。“十二”组成“王”字,“十二背后”也具有帝王般的威仪、神秘、庄严。“王,支起你兽皮制成的袍/收复一个又一个洞口/在山顶,俯视峰峦/你的盔甲,星星一样燃烧”,七亿年的时间,已发生太多故事、事故,累积成独特、既“新”且“旧”的今日,“七亿年,你做媒/让天地融合/七亿年,你吞掉的/一个又一个采药的老人/已经结成奇异的山果/你的诺言,绽放成晶花/在洞内熠熠闪光”。“七亿年”的时间厚度,使得一切都发生了改变,一切都重要了起来,或者,一切都不重要了起来。“种子在冰封的谷底/太阳山,月亮湖/它们借助我潋滟的波光/呼唤过你/王,成就的背后/是七亿年/一宿一宿的沉默”,这便是时间的力量,也是沉默的力量。正如她自己在诗集的“后记”中所说:“我就像那里的鸟儿学会了用翅膀歌唱,在石头里获得了沉默的力量。在一百年才生长0.6毫米的亿年地下宫殿,我用一次又一次的膜拜换来了尘土般的坦然……”这对“我”而言是一种洗礼和成长,“我”由此而成为一个新的、更具内在性和丰富性的“我”。“我”也在此过程中成为与“王”相映照的另一个存在,“当然,我更多的时候像个天使/怀揣着婴儿,乘着精灵的马车/把美好的生活涂抹得光怪陆离//不,更多的时候我像个巫婆/把明明一帆风顺的生活描述得/荆棘丛生,陷阱密布”——
  我交替着左右,重叠着前后
  怕不能与深奥的你重逢
  王,你的领口绣满了我的密码
  北纬三十度,我在原始的路口
  带着洞林山水
  朝拜你脚下的尘土
  与对神的朝拜和敬畏一样,自然在这里同样有了超自然的、神性的特质。这种“朝拜”,昭示着其精神世界的丰富、宽阔、有根,呈现出了一个极富诗意、诗性的世界。
  梅尔的诗一般不直接抒情、叙事,似乎距离生活的“现实”有一定距离,她不直接处理生活中的具体事件或问题,但这并不代表她排斥或拒绝生活的世俗性或者现世生活的合法性。实际上,她虽然有着显然的对于神性、对于永恒的追求,但这些恰恰是以对在世生活、对人生之现实性与世俗性的尊重为前提的。本质上,她是热爱生活,有着博爱精神的人,现实世界绝不是她要反对的对象,只不过,现实世界确需在“永恒”的注视之下才能够呈现、凸显出它的意义。
  《故乡》一诗是梅尔诗歌中不多的与她的生活和经历有着密切关联、“及物性”较强的作品,从中可以看出她的成长经历和对故乡的复杂感情。“故乡的草原开满花/故乡的伤痛盐花花/故乡,是一支流泪的歌/故乡,是石头上被绑架的疙瘩//让我再次远走高飞吧/飞到看不见你的地方”,她对故乡既是饱含深情的,又是决意要离之而去、远走高飞的。她与故乡之间有着复杂的纠缠:“我欠过你什么,比如年轻时的远离/不是背叛,我挣脱你的时候是含泪的/你也欠我一些,清澈的月光/恍惚的疼痛”。但无论如何,最终,故乡仍然是重要的、挥之不去的,是“一个精神的核/从生到死,回到原点/童年触手可及/今天远在天边”,其中所写是非常真诚、动人的。梅尔很少对具象的生活进行描摹,但也并不是没有,她更注重的是在生活的表象之后所蕴含的微言大义。从《淮安小馄饨》中约略可以看出她童年生活的一些场景:“小时候羞涩的口袋/不能阻挡鼻子的偷袭/仅仅是闻到你的香味/我的口水也能淹过门口的小河”,真切而生动,又有丰富的历史、生活内蕴。再如《除夕》中写小时候过年:“那时,不知父母的艰辛/藏在沉默的扁担里/除夕就是喜庆的礼花/每一年/都有所不同”,也是写出了生活背后隐而不显的因素,颇具艺术的张力。   梅尔有一颗柔软的心,这与她对现世的热爱、对神性的守护一定意义上也是互为因果的关系。《珍爱生命》是她听闻一个孩子自杀未遂所写:“你只是遇到了一堵墙/那不是世界的尽头/如果你能夠在墙上画一扇窗/我保证/一定会有阳光照进来”,她继而写道:“孩子我站在雨中想告诉你/墙的背后就是明天/想不开的时候/一定要绕过去看看/有一朵花一直在等你”,这里面可以清晰地看出她对于生命的态度,这样的诗里体现着她“爱人”、“博爱”的“仁者”或“圣母”的特征。在另外的一些诗中,同样可以见出她身上爱他人、爱弱者而不惜与世界为敌的特质,比如在《站在丹麦的门口》中所写:“用海把过去隔开/海盗举着长矛/迎接一枚贝壳漂洋过海//布拉格、奥匈帝国、日耳曼/城堡、战争、血液和无耻的瓜分/都留在大陆的背后吧/站在丹麦的门口,期待一位公主/出现在阳光的边缘”,这样一位“公主”的形象楚楚动人,具有一种柔弱而又强大的力量。《安徒生》中的书写与之类似,“你孑身一人,举着灯塔/火柴里的温暖,闪耀忧伤的光芒/海,你就在耳边//海的女儿,珍珠般疼痛/如今她端坐海边,守护着/一个神话”,其中所写既是“童话”又是“神话”,有着永恒的、动人的力量。而在《布拉格》中,则写到了“我”与卡夫卡之间“千古的爱情”:“无论K如何伪装,土地测量员/总能在阁楼上找到种子/找到桌子下的甲壳虫,找到/刺眼的阳光下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找到卡夫卡和我,千古的爱情/布拉格,那一刻开始燃烧/红色的灰烬落在屋顶/每家每户/都在深情地歌唱”,这是一种对文学巨匠、对另一个灵魂的致敬,同时更是个人心境与追求的坦陈,显示着梅尔精神气质中的某些内在结构与写作对象之间的对应、契合。
  梅尔的诗正是在“永恒”的注视之下,面对“永恒”所进行的言说。无论是“神”、神性,以及自然、自然性,抑或是人性、人情,都有着超越性的维度,显出高炯、纯粹、超拔的特质。她的诗是天空之诗、飞翔之诗,同时又是立足于自然和现实人生之上的,她有一颗博大的心,有着宏阔的世界性、宇宙性关切与想象,又有一颗多情善感、善解人意的心,体贴入微,无微不至,爱着世间的一切。通过诗歌,梅尔完成了对世界的发现和塑形,完成了对事物、对他人的观照和理解,也完成了对自我的寻找与成全。人生固然不乏疼痛、苍凉、忧伤、绝望,但它仍然是美好的,是值得信任与坚持的,有诗为证!
  【作者简介】王士强,博士,天津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后。
  (责任编辑周荣)
其他文献
尽管作为个体意义的作家在经验表达时的方式不尽相同,但同一时代的作家总会呈现出一些共同特征。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经验固然是基于客观史实的,然而,具体到作家的创作中时,这些经验又重新被“经验”,成为作家们的当代经验。作家的创作往往是对其时代经验的集体性同构与个性化表达,这是一个动态且充满不确定性的创作现象。“70后”作家從被命名至今,创作日渐丰厚,已经成为文坛的中坚力量。综观“70后”作家的长篇小说创作
期刊
麦家在中国大陆享有“谍战小说之父”之名,在华语世界也广受欢迎。他的作品如《解密》《风声》《暗算》等描写抗日战争、内战时期的谍报工作,波谲云诡,极尽曲折复杂之能事,在当代文学里独树一帜。也因此,麦家小说不仅被大量改编为影视作品,也早有多种翻译版本问世。  以麦家受欢迎的程度,很可以如法炮制,以擅长的风格题材延续市场效应,但在顶峰之际,他却突然收手,蛰伏8年之后方才推出《人生海海》。从书名看来,新作已
期刊
一     白银是水与火的修辞  植入其内部的精神……  在达到与到达之间  是词和词永恒的跳跃     “怀抱白银的抒情者”孟原,在他的一首同题诗中这样写道。这是我随便摘出的,它肯定不能说明问题,但至少可以从一鳞半爪之间,来暗示或者形容一下他写作的特点。这里面,述理与抒情的界限似乎已很模糊,或者说兼而有之合二为一了;同时,在开阔的时空关系中,语词之间的粘结与传递,也可以说充满了韵律与弹性的意味。
期刊
长期以来,张枣的诗名掩盖了他的学者身份,以至于人们几乎忘记了隐藏在“新的帝国汉语”张枣自称,从开始写作起,他就“梦想发明一种自己的汉语,一个语言的梦想,一个新的帝国汉语”,而“这种发明不一定要依赖一个地方性,因为母语不在过去,不在现在,而是在未来。所以它必须包含一种冒险,知道汉语真正的边界在哪里”。见张枣、颜炼军:《“甜”——与诗人张枣一席谈》,宋琳、柏桦编:《亲爱的张枣》,第208页,南京,江苏
期刊
读完长篇小说《他乡》,我们能看到付秀莹的坚持和变化。《他乡》延续了付秀莹作品的抒情品格,笔调依然细腻,它的变化不仅仅是空间从乡村到城市的转移,更重要的是思想和精神的格局放大了,试图去参与时代的公共性话题,有个人、时代、社会的充分交融。程光炜教授曾对《陌上》之后的付秀莹有这样的期待,“从芳村到北京,我觉得也应该埋藏一个历史隐喻在里面”, ② 程光炜:《心思细密的小说家——读付秀莹长篇小说〈陌上〉》,
期刊
作为21世纪中国文学中最有潜力的文类之一,科幻文学逐渐发展壮大,并吸收了不同元素以拓宽其想象力边界。新世纪以降,一些科幻作家对历史素材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历史神话和太空歌剧、赛博朋克、人工智能等经典科幻题材一道成为了中国科幻小说关注和书写的重要内容,并形成了较为引人注目的分支,即历史科幻小说。在新历史主义视野下看新世纪中国历史科幻小说的发展,我们会发现它直接或间接地汲取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新历
期刊
先释题目,娘子关在今山西阳泉,传说因唐高祖李渊之女平阳公主驻防于此而得名,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近代以来尤以1937年太原会战时阻击日军而闻名。近20年却被科幻小说读者奉为心中圣地,何也?此为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的主要写作地——娘子关电厂,《流浪地球》《球状闪电》《朝闻道》《三体》等作品均在此写成。“窥皓月”可视为对浩渺宇宙及未知事物的凝视与追索。     引言  科幻小说是地道的舶来品,指在一定科学
期刊
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间,易彬教授在荷兰莱顿大学从事访问学者工作,其间制订了“中国文学在荷兰”的研究计划,主要工作包括:荷兰汉学家系列访谈;中国文学在荷兰接受、传播资料的搜集与整理。荷兰汉学由来已久,中文版、英文版的研究专著均有出版,荷兰汉学的历史脉络已经得到了比较清晰的梳理,但近二三十年来,荷兰汉学家在中国文学的译介与研究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尚未得到很好的梳理,不为国内学界所知晓。本次访谈
期刊
一、“林子”“地平线”与童年之谜  薛涛的少年故事里有一种渺远的气韵,这气韵使它们以独特的表情和姿势,静立于当代儿童文学的艺术城池。当大多数儿童故事里的孩子在“家—校园—街区”构成的日常空间里探寻、建构其童年体验的时候,薛涛笔下的少年们却将这种日常性远远地抛在身后。这是一些显然难以被普通生活的缰绳收编和驯服的孩子,他们或是只身踏上穿越边境的危险之旅,或是凭借一己之力在都市一角落自谋生路,有时则仅仅
期刊
梅尔从1980年代开始写诗,直到如今,她的主要诗作都收在诗集《海绵的重量》和《十二背后》中。但中间很长一段时间却是写作的空白期,在停顿近20年后,她似乎被什么力量召唤,又重新回到了诗歌写作。有人将这种情况称作另一种“归来”。至于为何会再度重拾,这其中当然有她的故事,只是我并不想来讲述这故事,因为我深信,诗歌犹如一种精神的鸦片,是很难“戒”掉的。多年前政治没有让一部分人戒掉,他们在“文革”结束的时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