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核心素养:微写作研究新动向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anzishu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现代写作学、语言学为理论视角的微写作研究,多将微写作看作一种言语实践,以学生的习作范例、高考试题等为研究素材,集中探讨微写作的本体、客体、主体、载体和受体问题,缺乏对“为何这样写”和“写得如何”的研究。文章借鉴教育传播学的理论成果,结合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理念,希望构建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中学语文微写作教学框架,并设计、开发和应用微写作教学资源。
  关键词:中学语文;微写作;教学框架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39-0004-02
  截至2021年7月24日,笔者在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以“语文微写作”为篇名搜索出277条文献。经分类整理,发现现有研究多以现代写作学、语言学为理论视角,将微写作看作一种言语实践,以学生的习作范例、高考试题等为研究素材,集中探讨微写作的本体、客体、主体、载体和受体问题。
  一、微写作本体研究
  微写作本体研究关注概念、类型等内容,解决微写作是什么的问题。微写作是什么?现有研究多借用写作学理论,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形式观,认为微写作是一种微型写作形式,其篇幅短小、形式灵活,字数不超过200字;另一种是内容观,认为微写作与微课程类似,是指课程开发者将学科内容加以精选和浓缩,使主题明确、目标清晰。微写作作为写作的一种形式,其独特之处主要有三点:结构小而全,仍然是一篇完整的作文,要求有头有尾、层次分明、结构完整;篇幅短而精,要求写作时惜字如金、以少胜多、以小见大;载体新而活,以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为中介,以广大网友为写作主体,以表达和交流为目的,写心情、记生活、发感想。
  微写作在国外没有统一的概念,但并不代表国外学者没有意识到微写作教学的重要性。21世纪初,西方国家开始重视写作教学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国外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有关写作教学的理念,如注重学生生活体验、读写结合等。国内有学者针对《美国语文》教材开展读写结合视角下的美国语文微写作教学价值取向、评价标准研究。这些研究扩大了微写作研究空间,但没有形成针对国内的科学系统的微写作教学方法体系。
  微写作类型因角度不同而呈现多样性。按微写作的本体分,包括表达方式与文学样式两类。前者如叙述类、描写类、议论类、说明类、抒情类、综合类(推介语、解说词、说明书等)等,后者如微小说、微诗歌、微笑话、微散文、微剧本等。按微写作主体分,有针对教师教学类和针对学生写作类之分。教学类有引导点拨式、激发激励式、读写结合式等,写作类有圈点批注式、文中选文式、拓展延伸式等。按微写作载体分,有电子媒介类和紙质媒介类之分。电子媒介类如微信朋友圈、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电子平台的微写作,纸质写作如课堂随练、新闻、读后感、日记等。此外,还可按考试题型、微写作教学模式、活动设计、语文教材微写作教学方向开发(思想性和艺术性)等维度对微写作进行分类。例如,穆秀颖主编的《凭作文上北大之高考微写作》一书以考试测验为指南、表达方式为标准,将微写作分为解说类、记叙类、描写类、评论类、议论类、说明类6种训练内容;熊芳芳的著作《高考微作文》按照题型将微写作的内容分为微散文、微评论、微小说、微剧本、微诗歌、微应用。
  许多一线教师以教师的教学经验、将学生放于主体地位为前提对微写作的类型进行划分,这有利于微写作课堂教学的开展与实施,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指向应试。但这种分类往往易导致主观判断,将微写作视为为高考服务的对象。诚然,高考对高中生至关重要,但成绩的提高依然依赖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为了厘清高考微写作与日常微写作的关系,笔者对微写作进行了分析与调查研究。
  二、微写作主体和受体研究
  写作主体指进入写作思维和写作行为中的人。微写作教学主体主要包括教师、学生和其他第三方人士。现有微写作素养研究以教师素养研究为主,对学生和第三方人士的素养研究相对缺乏。教师是微写作教学的主导者,是帮助学生战胜写作恐惧、提升微写作能力的关键人物。教师作为引导者、点拨者,为学生创设微写作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还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但不少一线教师的写作教学理念缺乏创新,微写作课堂教学内容缺乏规划,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微写作的教学效果。学生是微写作的创作主体,也是微写作教学的重要落点。传统教学中,有些学生只是被动地甚至应付式地接受写作任务,但处在微信等网络背景下的学生,则成了微写作的实际主体。随着线上教学的发展,专业的语文教育工作者、高素质的家长和社会人士,纷纷介入语文教学评价等领域。这些第三方人士与学校的语文教师及学生,构成了微写作教学共同体。
  写作受体,即写作活动的接受对象,一般谓之曰读者,包括真实性读者、真虚性读者、假实性读者、假虚性读者。主体和受体是相对的,有时,微写作的主体同时也是微写作的受体,对微写作受体的研究主要关注读者创作的心理需求。如廖桂凤认为写作教学中有很强的“读者意识”;俞发亮认为要训练学生多元思维,培养学生读题能力;邓玉环认为要培养学生交际语境下的读者意识。微写作教学确实应凸显读者意识,因为读者的欣赏愿望、阅读趣味和评价与影响制约了写作主体的表达和发表。传播学受众理论表明,人们对受众的认知发展经历了消极被动型受众、相对主动型受众、积极主动型受众三个阶段。微写作受体类型多样、需求多元。微写作主体如何科学“把脉”受体的心理需求,引导学生书写真实的自我,是今后该类研究的重要内容。
  三、微写作载体和客体研究
  微写作载体即微写作内容的传播媒介,包括纸质媒介和电子媒介,两类媒介各有利弊,写作主体要相互结合、合理使用。传统教学多重纸媒,即在纸上创作和批改学生作品。伴随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新媒体成为微写作的重要载体。微信、B站、“侠客岛”、“官方微博”、“鸟叔微评”等新媒体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学生,在微写作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引起学术界的重点关注。有论者指出,让学生通过自媒体平台进行写作交流,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营造良好的写作氛围,养成自由、自主、自发的写作习惯。学校和教师应积极为学生搭建自由开放的网络展示和交流平台,既可以创建个人博客,也可以创建班级博客,使展示和交流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还可以在学校官网搭建作文展示博客,发布学生的优秀作文,这些方式会提升学生的写作热情和写作水平,有效促进写作教学质量的提升。但媒介技术也是一把双刃剑,学界对将新媒体应用于中学语文微写作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境(家长与教师的接受度、网络平台信息良莠不齐、学生网络成瘾等)的研究不够充分,仍有探讨的空间。基于新媒介的特性和新课标提出的“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在提升学生新媒介素养的同时,如何让微写作与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鼓励学生以每日微感动、每日微写作等形式自主、自发创作,是后续研究的重要趋势。   写作客体,即与写作主体发生对应关系的人、事、景、物、理、情等,是写作主体认识视野中的一切对象。在当前的有关研究中,中学语文微写作客体研究成果较少。例如,初中记叙文,师生常写的人到底是哪些,目前缺少系统的梳理。高中语文微写作教学实践中也安排了写人写景、叙事说物、论理抒情等训练,但教师系统规划不足,教学内容碎片化现象严重。例如,议论文是高中微写作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但对微评到底评什么则缺乏系统关注。深化、细化微写作客体需要结合主体等进行教学个案研究。例如,湖南省宁乡市廖鹏飞语文名师工作室在实践高中语文微写作教学改革上成效显著,他们提炼出微写作任务设计的6种有效模式,即概括型、仿写型、探究型、赏析型、评论型、拓展型,这对客体类型及写法掌握来说有探索意义。
  结 语
  微写作是自媒体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发展的产物。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不断涌现,其快速、简洁、灵活的特点突破了传统的纸质交流的束缚,甚至可以频繁表达日常生活的感慨,成为一种新型的社交方式。自2014年北京高考语文卷开设微写作题型以来,微写作被多地一线教师视为语文写作教学的“轻骑兵”,具有启动快、耗时少、内容集中等优势,符合语文写作教学需要并能满足学生心理需求。但当前微写作教学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如微写作教学内容碎片化、教学模式同质化、教学评价单一化等。这些问題的解决,亟待理论的支撑。
  现有的微写作研究侧重于如何写,但缺乏对“为何这样写”和“写得怎么样”的教学研究。其实,写作教学也是信息传播的过程。教育传播学研究者如何运用符号有效进行教育信息交流,关涉编码、解码等一系列流程。本文借鉴教育传播学的理论成果,结合语文核心素养理念,通过设计、开发和应用微写作教学资源,有望构建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中学语文微写作教学框架。据此,微写作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为:教学设计上,由传统的三维目标走向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新目标;教学实施上,由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中心走向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评价上,由传统的结果性评价等单维评价走向包括过程性评价在内的多元评价。
  [参考文献]
  [1]董小玉.现代写作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熊芳芳.微作文里的大世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1.
  [3]穆秀颖.凭作文上北大之高考微写作[M].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2014.
  [4]廖桂凤.谈语文写作教学中“读者意识”的培养[J].学周刊,2011(27):12.
  [5]邓玉环.交际语境下的“读者意识”——兼谈2017年高考全国新课标Ⅰ卷作文[J].语文月刊,2017(10):4-7.
  [6]俞发亮.树立读者意识,训练多元思维,培养读题能力——2017年高考全国卷Ⅰ作文试题的启示[J].读写月报,2017(25):16-17.
  基金项目:2018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面向语文核心素养的地方高校师范生课程教学改革研究”(2018[436]:521)。
  作者简介:蒋家林(1998— ),女,湖南邵阳人,衡阳师范学院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语文教学;
  王洁立(2000— ),女,河北衡水人,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卓越班本科在读;
  杨旭明(1974— ),男,湖南宁乡人,教授,博士,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语文教学论、文化与传媒。
其他文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高度对广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成长成才提出了明确要求。党员干部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并与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五个坚持”重要要求相统一、相融合,练好内功、鼓足干劲,勇当闯将干将猛将,用心用情用力做好“三服务”,为实现天津高质量发展奋勇争先建功立业。   一要锤炼对党绝对忠
期刊
天津市武清区南蔡村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为突破口,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农村文明进步、社会和谐稳定、农民增收致富、百姓安居乐业,全镇乡村发展面貌呈现新气象。   一、南蔡村镇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现状   1
期刊
为提高妇产科医师的小儿与青春期妇科学的理论知识及有关疾病的诊治水平,《中华妇产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定于2006年5月在广州召开首届全国小儿与青春期妇科学学习班。届时将邀请国内外相关学科的著名专家学者,就目前临床小儿与青春期妇科疾病诊治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题讲座。讲座内容包括:(1)小儿与青春期女性生殖器官的生理解剖特点及其检查方法;(2)青春期性行为、妊娠及避孕;
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核心的伟大延安精神,培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为人民服务》是对延安精神第一次系统的总结,象征着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力量走向成熟。在新时代新征程,学习研究《为人民服务》,有助于我们深刻领悟延安精神,把传承好、弘扬好延安精神进行到底,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期刊
期刊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红色遗迹保护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更是高度珍视革命历史,不断加大对红色遗迹和革命文物的保护力度,加快完善革命文物保护工作。随着红色遗迹保护和利用工作不断推进,各地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一系列可供借鉴的做法和经验。全面总结借鉴各地先进经验,加快对天津红色遗迹的有效保护和充分利用,有利于增强人们对天津的认同感、自豪感,增强天津的吸引力、感召力、影响力,
期刊
天津海河综合改造后,横跨海河两岸的解放桥、大光明桥、北安桥等24座桥梁塑造了天津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在“一桥一景”的众多桥梁中,金汤桥最为与众不同。在1949年解放天津的战役中,金汤桥是人民解放军胜利会师的所在地,并以此成为天津解放、人民获得新生的重要标志性建筑。  津门地标 承载厚重   金汤桥始建于1906年,位于天津市河北区,用于连接海河两岸的建国道和水阁大街,是天津市现存最早建造的大型铁桥
期刊
乡村振兴,振兴的不仅仅是乡村   摆脱贫困再出发,中国乡村发展迎来新的历史起点。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也何尝不是城里人的心之所向?如何在乡村振兴中,推动各种资源要素流动,进而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浙江省之江乡村振兴研究院首席专家顾益康认为,互联网、现代交通等前所未有地缩小了城乡之间的时空距离,让城乡差异在碰撞中释放市场价值、孕育新业态,让农村特有的自然生态、文化底蕴等焕发生机,形成了驱动乡
期刊
期刊
摘 要:教育公平是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保障,城乡教育公平则是教育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国内教育亟待实现的教育目标。城乡之间存在教育资源、师资条件、办学条件等方面的差距,“数字鸿沟”横亘在城乡之间,主要表现为物理接入鸿沟、技能鸿沟和使用鸿沟。为缩小城乡差距,促进教育公平,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国家在教育方面的当务之急是完善相应的教育制度,调整地区间的教育投入,力求在政策引导和社会管治上双管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