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对于移情与亲社会行为的一般研究,可以追溯到十八世纪中期,移情被认为是一种使社会生活成为可能的基本人际关联结构。而对移情这一重要课题的实验研究是一直到二十世纪才开始的;对移情与亲社会行为相互关系的研究表明,移情与亲社会行为之间有着复杂而密切的联系。首先,移情在促进和保持亲社会行为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其次,移情是产生亲社会行为的一种直接动力。
关键词: 移情 亲社会行为 关系
一、“移情”概念的发展脉络
“移情”,最初是出现在美学中的一个概念。早在十九世纪,德国哲学家赫尔德(Johann Gottfried Von Herder,1744-1803)在与当时盛行的形式主义美学的论战过程中,提出了审美移情理论的最初萌芽。他认为,一切美都是在艺术对象和自然对象中内在生命和人格的表现①。十九世纪末,德国心理学家和美学家费希纳(Gustav Theodor Fehner,1801-1887)提出了一种重视心灵感觉经验的分析,从经验上升为理论的“自下而上”的美学研究方法,这种从心理学的感觉经验作为出发点研究美学的方法,逐渐成为西方美学研究的主流。
真正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对移情做出全面系统阐述的是德国心理学家和美学家立普斯(Lipps),他通常被公认是移情说的代表人物。在立普斯看来,只有通过“Einfuhlung”,人们才能够理解他人,并对他人做出一系列反应。
不管是美学范畴,还是在心理学领域,移情都蕴涵了“感情移入或转移到其他人或其他事物上”的意义;而从某种层面上说,美学其实是心理学的一部分;如果我们非要强制性地把美学和心理学领域里的“移情”概念完全区分开来,则几乎是徒劳的。
二、关于“亲社会行为”概念的界定
“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这一概念最初出现在Eisenberg撰写的《同情心理的发展》一书里,这本书一经出版,“亲社会行为”就在心理学界引起了极大震动,并且吸引了很多心理学家的密切关注。Mussen和Eisenberg(1979)②认为,真正的亲社会行为是指行为者并不期望褒奖,不为避免惩罚,而试图帮助他人或为他人利益而行事。我国学者王蕾(1994)③认为,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那些受其所在社会接受和鼓励的行为,是个体自觉遵守社会规则,从而获得社会规范肯定的行为。
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的缘故,国内外对亲社会行为表现的界定方式不尽相同。在国外,亲社会行为一般被分为分享(Sharing)、帮助(Helping)、合作(Cooprating)、抚慰(Comforting)等(Ronald、Jannili,1985④;Faver,Brastetter,1994⑤)四种行为;而在我国,亲社会行为通常包括合作、共享、谦让、抚慰、礼貌等(周宗奎,1987⑥;王振宇等1992⑦)等五种行为。
三、移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在有关移情与亲社会行为的文献资料研究中,以成年人为被试的研究结果获得了相对稳定和可靠的资料。研究证明,移情与成年人的亲社会行为之间存在着正相关。那些获得较高移情分数的人们,比起获得较低移情分数的人们,在实际行动中往往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倾向。
在许多有关儿童移情的研究里,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然而,在有关儿童移情与其他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的研究里,同样出现了某些不一致的结果,譬如Murphy(1931)发现,具有较强活动性的儿童更富于移情、帮助,同时也更富于攻击性行为;Fehbach(1969)研究再次证实了Murphy的发现。
一般说来,国外常用的移情测量指标大多集中在生理指标、身体指标和语言指标(郭瑞媛,1991⑧),通过这三个指标可以测得幼儿的移情能力等级。国外学者们在研究幼儿的移情能力同亲社会行为的关系时,就将测得的幼儿移情能力等级,与特定情境中测得的幼儿亲社会行为等级互相结合起来,进而分析它们的相关(Michael⑨,Chapman,Carclyn,1987;Batson,Dyck,Powell,1988)⑩。
虽然我国对移情的测量指标研究相对较少,但是对于移情训练的效果的研究较多。1991年,我国学者侯积良{11}认为,如果想让儿童实施亲社会行为,必须先让儿童了解当事人需要帮助,或者让儿童能够觉察别人求助的需要,这是实施亲社会行为的基础。
总而言之,移情是亲社会行为的重要促动因素,这在心理学界已成为共识。关于移情同亲社会行为关系的研究成果,对儿童品德教育有极大的指导意义。对移情与亲社会行为相互关系的研究表明,移情与亲社会行为之间有着复杂而密切的联系:
首先,移情在促进和保持亲社会行为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移情本身并不是亲社会行为,但产生了移情就更容易使人产生亲社会行为。移情或许不能经常出现在年幼儿童身上,但是当移情一旦介入,它便会成为一种相当有效的促进和保持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因素。
其次,移情是产生亲社会行为的一种直接动力。一方面,提高儿童的移情水平之所以可以相应地提高其亲社会行为水平,有可能是因为移情在亲社会形成的过程中可以起到一种认知提示的作用,换言之,亲社会行为的动力并非来自移情,而是来自道德标准、舆论压力等。另一方面,也可能因为移情本身就是产生亲社会行为的一种直接动力,由于移情情感的增加可以使主体产生一种他人中心或利他主义思想,从而产生亲社会行为的动机;移情情感在主体内部激起了某种消极的、负面的情绪情感体验,主体从自我中心的愿望出发,想要降低自身的移情痛苦,而最好的方式就是帮助他人解除痛苦,产生降低他人痛苦的动机,从而产生帮助、分享等亲社会行为。
最后,心理学家们对移情干预的研究相对较少;在今后的研究探索中,应该强化这个层面的研究。在幼儿、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移情干预,可以很好地激发幼儿、儿童和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 注释:
①转引自J.G赫尔德著.当代德国文学之片稿(Fragmente über die neuere deutsche Literatur)[M],1767:126.
②转引自Mussen.p,Eisenberg berg N.Roots of Caring,sharingand Helping.Child Development,1977,48:1503-1511.
③王蕾.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4).
④转引自 Ronald,Janniti.Naluratistic and Slructured Assessmints of Prosocial Behavior in Preschool Children:The Influence of Empathy and Perspective Taking.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85,21:1,46-55.
⑤转引自Jo Ann .M.Farver,Branstetter.Preschoolers’Prosocial Prespones to Their Peer’s Distress[J].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994,30,334-331.
⑥周宗奎.5-14岁儿童对亲社会行为认知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1(1),1-7.
⑦王振宇等.儿童社会化与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145-147.
⑧郭瑞媛.移情的测量指标[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1,(2):30-32.
⑨转引自Michael,Chapman. Empathy and Responsibility in the Motivation of Childrens’ Helping[J].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87,23.
⑩转引自Batson,D.Dyck,G,Powell.Five studies Testing Two NewEgoistic Alternatives to the Empathy-altruism Hypothesi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Social Psychology,1988,55,52-77.
{11}侯积良.自我与亲社会行为[J].心理科学,1991,(4).
参考文献:
[1]王蕾.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4).
[2]周宗奎.5-14岁儿童对亲社会行为认知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1,(1),1-7.
[3]王振宇等.儿童社会化与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145-147.
[4]郭瑞媛.移情的测量指标[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1,(2):30-32.
[5]张其龙.移情训练对幼儿助人行为的影响[D].南京师大教育系硕士论文,1990.
[6]侯积良.自我与亲社会行为[J].心理科学,1991,(4).
关键词: 移情 亲社会行为 关系
一、“移情”概念的发展脉络
“移情”,最初是出现在美学中的一个概念。早在十九世纪,德国哲学家赫尔德(Johann Gottfried Von Herder,1744-1803)在与当时盛行的形式主义美学的论战过程中,提出了审美移情理论的最初萌芽。他认为,一切美都是在艺术对象和自然对象中内在生命和人格的表现①。十九世纪末,德国心理学家和美学家费希纳(Gustav Theodor Fehner,1801-1887)提出了一种重视心灵感觉经验的分析,从经验上升为理论的“自下而上”的美学研究方法,这种从心理学的感觉经验作为出发点研究美学的方法,逐渐成为西方美学研究的主流。
真正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对移情做出全面系统阐述的是德国心理学家和美学家立普斯(Lipps),他通常被公认是移情说的代表人物。在立普斯看来,只有通过“Einfuhlung”,人们才能够理解他人,并对他人做出一系列反应。
不管是美学范畴,还是在心理学领域,移情都蕴涵了“感情移入或转移到其他人或其他事物上”的意义;而从某种层面上说,美学其实是心理学的一部分;如果我们非要强制性地把美学和心理学领域里的“移情”概念完全区分开来,则几乎是徒劳的。
二、关于“亲社会行为”概念的界定
“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这一概念最初出现在Eisenberg撰写的《同情心理的发展》一书里,这本书一经出版,“亲社会行为”就在心理学界引起了极大震动,并且吸引了很多心理学家的密切关注。Mussen和Eisenberg(1979)②认为,真正的亲社会行为是指行为者并不期望褒奖,不为避免惩罚,而试图帮助他人或为他人利益而行事。我国学者王蕾(1994)③认为,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那些受其所在社会接受和鼓励的行为,是个体自觉遵守社会规则,从而获得社会规范肯定的行为。
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的缘故,国内外对亲社会行为表现的界定方式不尽相同。在国外,亲社会行为一般被分为分享(Sharing)、帮助(Helping)、合作(Cooprating)、抚慰(Comforting)等(Ronald、Jannili,1985④;Faver,Brastetter,1994⑤)四种行为;而在我国,亲社会行为通常包括合作、共享、谦让、抚慰、礼貌等(周宗奎,1987⑥;王振宇等1992⑦)等五种行为。
三、移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在有关移情与亲社会行为的文献资料研究中,以成年人为被试的研究结果获得了相对稳定和可靠的资料。研究证明,移情与成年人的亲社会行为之间存在着正相关。那些获得较高移情分数的人们,比起获得较低移情分数的人们,在实际行动中往往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倾向。
在许多有关儿童移情的研究里,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然而,在有关儿童移情与其他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的研究里,同样出现了某些不一致的结果,譬如Murphy(1931)发现,具有较强活动性的儿童更富于移情、帮助,同时也更富于攻击性行为;Fehbach(1969)研究再次证实了Murphy的发现。
一般说来,国外常用的移情测量指标大多集中在生理指标、身体指标和语言指标(郭瑞媛,1991⑧),通过这三个指标可以测得幼儿的移情能力等级。国外学者们在研究幼儿的移情能力同亲社会行为的关系时,就将测得的幼儿移情能力等级,与特定情境中测得的幼儿亲社会行为等级互相结合起来,进而分析它们的相关(Michael⑨,Chapman,Carclyn,1987;Batson,Dyck,Powell,1988)⑩。
虽然我国对移情的测量指标研究相对较少,但是对于移情训练的效果的研究较多。1991年,我国学者侯积良{11}认为,如果想让儿童实施亲社会行为,必须先让儿童了解当事人需要帮助,或者让儿童能够觉察别人求助的需要,这是实施亲社会行为的基础。
总而言之,移情是亲社会行为的重要促动因素,这在心理学界已成为共识。关于移情同亲社会行为关系的研究成果,对儿童品德教育有极大的指导意义。对移情与亲社会行为相互关系的研究表明,移情与亲社会行为之间有着复杂而密切的联系:
首先,移情在促进和保持亲社会行为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移情本身并不是亲社会行为,但产生了移情就更容易使人产生亲社会行为。移情或许不能经常出现在年幼儿童身上,但是当移情一旦介入,它便会成为一种相当有效的促进和保持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因素。
其次,移情是产生亲社会行为的一种直接动力。一方面,提高儿童的移情水平之所以可以相应地提高其亲社会行为水平,有可能是因为移情在亲社会形成的过程中可以起到一种认知提示的作用,换言之,亲社会行为的动力并非来自移情,而是来自道德标准、舆论压力等。另一方面,也可能因为移情本身就是产生亲社会行为的一种直接动力,由于移情情感的增加可以使主体产生一种他人中心或利他主义思想,从而产生亲社会行为的动机;移情情感在主体内部激起了某种消极的、负面的情绪情感体验,主体从自我中心的愿望出发,想要降低自身的移情痛苦,而最好的方式就是帮助他人解除痛苦,产生降低他人痛苦的动机,从而产生帮助、分享等亲社会行为。
最后,心理学家们对移情干预的研究相对较少;在今后的研究探索中,应该强化这个层面的研究。在幼儿、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移情干预,可以很好地激发幼儿、儿童和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 注释:
①转引自J.G赫尔德著.当代德国文学之片稿(Fragmente über die neuere deutsche Literatur)[M],1767:126.
②转引自Mussen.p,Eisenberg berg N.Roots of Caring,sharingand Helping.Child Development,1977,48:1503-1511.
③王蕾.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4).
④转引自 Ronald,Janniti.Naluratistic and Slructured Assessmints of Prosocial Behavior in Preschool Children:The Influence of Empathy and Perspective Taking.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85,21:1,46-55.
⑤转引自Jo Ann .M.Farver,Branstetter.Preschoolers’Prosocial Prespones to Their Peer’s Distress[J].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994,30,334-331.
⑥周宗奎.5-14岁儿童对亲社会行为认知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1(1),1-7.
⑦王振宇等.儿童社会化与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145-147.
⑧郭瑞媛.移情的测量指标[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1,(2):30-32.
⑨转引自Michael,Chapman. Empathy and Responsibility in the Motivation of Childrens’ Helping[J].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87,23.
⑩转引自Batson,D.Dyck,G,Powell.Five studies Testing Two NewEgoistic Alternatives to the Empathy-altruism Hypothesi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Social Psychology,1988,55,52-77.
{11}侯积良.自我与亲社会行为[J].心理科学,1991,(4).
参考文献:
[1]王蕾.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4).
[2]周宗奎.5-14岁儿童对亲社会行为认知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1,(1),1-7.
[3]王振宇等.儿童社会化与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145-147.
[4]郭瑞媛.移情的测量指标[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1,(2):30-32.
[5]张其龙.移情训练对幼儿助人行为的影响[D].南京师大教育系硕士论文,1990.
[6]侯积良.自我与亲社会行为[J].心理科学,19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