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Воскресение》到《心狱》:近代文学翻译与小说主题异变——列夫·托尔斯泰《Воскресение》首部汉译本研究

来源 :外语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123123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托尔斯泰长篇小说《Воскресение》(《复活》)首部汉译本由我国近代翻译家马君武译出,取名《心狱》.汉译者对原作题名进行重设以及对原作文本进行裁剪,这种翻译操控导致小说主题意旨发生明确异变,从而使得原作宗教层面的个人“精神复活”主题转化为世俗道德层面的“良心发现”议题.在近代中国历史语境中,译者采取这样的做法有多重原因,其中的决定性因素系彼时文学翻译作为“改良群治”的社会—政治工具理性和“拿来主义”文化建设的价值理念.
其他文献
大数据在建筑领域的应用程度低、推广缓慢.准确识别大数据在建筑领域中的应用障碍因素,探索因素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对相关研究工作进行梳理,识别了12个障碍因素.使用解释结构模型(ISM)确定了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并将其转化为邻接矩阵.通过幂迭代分析建立了可达矩阵,确定了因素的层级关系.最后对因素间的影响传递路径进行研究分析,给出了相应的应对建议,为我国建筑领域的大数据应用推广提供了研究支持.
本文以《新海峡时报》对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相关新闻报道为语料,从系统功能语言学及物性系统视角对其中的典型小句进行分析,探究马来西亚媒体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表征内容和方式,揭示马来西亚政府对该倡议的态度和认知.研究表明:马来西亚媒体主要通过物质过程、言语过程、关系过程和心理过程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相关经验活动进行表征;马来西亚政府全力支持“一带一路”倡议,对中马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以及两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全方位合作予以高度评价.
本文从概念隐喻视角分析了中国疫情题材纪录片中的国家形象自塑.分析表明,疫情纪录片较为均衡地使用了结构隐喻和本体隐喻自塑了中国的整体国家形象,并通过战争、旅程、人体等隐喻子类型多维度塑造了中国的政治、制度、经济、科技、外交及国民等形象.此类纪录片结合调整概念隐喻框架、注重观念传播及选择多样化等表达手段,成功实现了对中国国家形象多方位、多角度、多层面的自塑.
“吃”及其NP的搭配研究,长期以来是认知语义和生成句法两大流派的研究对象.虽然两大流派各有洞见,然而他们的不同结论给汉语动宾形义错配研究带来了一种“混乱”现象,出现了各自为政、解释力不足等问题.基于此种现象,我们把“吃”后所有“NP”分为两大类:宾语(补语)和非宾语(附加语),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吃”后NP的二分法和连续统图式,进而提出了NP的“可食性”层级.最终,我们发现上述两大流派其实并不对立,而是互补,恰如一枚硬币的两面.这种认知语义和生成句法的综观研究法不仅可以阐释所有“吃”及其转喻宾语以及非宾语
本研究基于动态系统理论,以10名中国英语学习者为研究被试,对其书面语形态复杂度动态发展进行了为期一学期的历时跟踪,并尝试使用动态变异分析技术(移动极值图和移动相关性)探究形态复杂度和词汇复杂度、句法复杂度的交互关系.研究发现:(1)形态复杂度总体呈稳定趋势,而个体内呈非线性发展趋势;(2)形态复杂度与词汇复杂度、句法复杂度存在复杂的动态交互关系,时而支持、时而竞争.基于研究发现,本研究提出了针对书面语形态复杂度教学的几点建议.
当今国际词典学研究呈现出跨学科或交叉性研究的趋势,语言规划导向的词典编纂就是将词典学与语言规划结合起来的新兴跨学科研究领域.本文结合学界现有相关研究,追溯中西语言规划与词典编纂互动的历史,探讨语言规划导向的词典编纂之理论前提,并尝试构建语言规划导向的词典编纂之描写框架,以期引起学界更多关注,进而推动该领域进一步系统、深入的研究.
课程是学校教育实践的核心,课程政策是教育规划落实的关键.文章首先通过深挖史料,纵向梳理了我国“外语+”课程政策演变的五个阶段,发现在这一过程中外语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由组合到复合,再到局部融合,呈现逐步深入的态势.在此基础上运用语言教育政策分析框架,探讨了“外语+”政策演变的动因机制,发现各种宏观环境因素对于该政策影响较大.文章进而基于宏观环境的变化以及“新文科”建设的要求预测了“外语+”课程政策的发展趋势,指出强化外语课程与其他各领域课程的跨学科深度融合,培养“一专多能”“一精多会”的新型外语人才,将是下
世界各民族语言都有表“友谊”义的词语,而交流方式的多样性、文化与习俗的差异,使各民族表“友谊”的词汇不尽相同.通过比较俄汉语言中表“友谊”义的词汇,本文发现俄语中这类词汇的语义切分比汉语同类词语更为丰富,如汉语“朋友”一词在俄语中被细分为四个词语.此外,通过分析“XX之交”这一汉语表达式的俄译方式,文章进一步探讨俄汉语中表“友谊”义词语的异同,并对“XX之交”的俄语翻译提出建议.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了解俄汉“友谊”义词汇的异同及其成因,并为汉俄词汇的翻译提供借鉴.
作为重要的积极心理因素,“坚毅”在二语习得中的研究才刚刚起步.探索二语“坚毅”能够丰富“坚毅”的总体研究,推进外语学习积极人格特征研究,深入了解二语学习者成功的条件,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鉴于此,本文从内涵、方法、主题等三个维度对二语“坚毅”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探究其研究现状,并从方法、主题和实践三个层面对未来二语“坚毅”研究进行展望.
从布尔迪厄社会翻译学理论入手,分析熊式一的《天桥》汉自译本中译者行为痕迹,从文化专有项明晰化、人物塑造明晰化、叙事空间明晰化和家国情怀明晰化等角度,探讨译者社会经历中所积攒双重文化惯习与自译过程中译创机制,阐明自译中译者翻译惯习和译者创作惯习之间的交互关系,并厘清自译惯习、场域和资本与译者自译行为的实践逻辑关系,为今后的自译研究提供一定的文本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