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标如何进入城市的历史

来源 :看历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mldbl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没有地标的城市,就像一个没有棱角的年轻人一样,缺乏朝气,让人乏味。缺乏地标的城市,注定是平庸的。
  世界上有两种城市地标:一种是在建造初期,人们并没有建地标的想法,但是经过几百上千年,建筑经受住了战争、火灾、风沙等考验,更重要的是时间的考验,最终成为一个地方的象征,比如意大利的比萨斜塔和成都的都江堰。还有一种地标,它是工业化的产物,人们懂得在建筑中使用钢铁,随着城市的扩展,为了展示一个城市的雄心与气魄,建筑师和城市管理者要让自己的城市傲视群雄,不断挑战人类建筑的极限,法国的埃菲尔铁塔就是这样的代表。
  比萨斜塔:斜成了风格和文化
  世界上很少有一座建筑能像比萨斜塔一样,在建造之初,就遇到了倾斜的问题,但是800多年过去,它还没有倒下。它象征着传统建筑进入现代的艰难:必须小心呵护,必须注重保护,最后,这种呵护本身也成为了财富。
  1173年,在著名建筑师那诺·皮萨诺主持下,这座塔开建了。1173年8月9日开始建造时的设计是垂直竖立的,原设计为8层,高54.8米,它独特的白色闪光的中世纪风格,即使后来没有倾斜,也将会是欧洲最值得注目的钟楼之一。在建造初期,钟楼就开始偏离了正确位置。1174年,就有人发现建筑出了问题。到1178年,当钟楼兴建到第4层时发现由于地基不均匀和土层松软,导致钟楼已经倾斜偏向东南方,工程因此暂停。1198年,记载了钟楼内撞钟的存在,这标志着钟楼虽然倾斜,但至少悬挂了一个撞钟,实现了它作为钟楼的初衷。1231年,工程继续,第一次有记载钟楼使用了大理石,建造者采取各种措施修正倾斜,刻意将钟楼上层搭建成反方向的倾斜,以便补偿已经发生的重心偏离。但是,到1278年进展到第7层的时候,建筑师发现,塔身已经不再呈直线,而是凹形,工程再次暂停,就这样修修停停,一边怀疑,一边施工,前后持续200年才完工。
  它到底为什么而倾斜?当时的人们搞不清楚。过去人们曾一度认为钟楼是故意被设计成倾斜的,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当然,它距离最初开工已经800多年,距离完工也已经600年,它一直斜而不倒,就更是一个谜了。在实际工作中,有关专家对比萨斜塔的全部历史以及塔的建筑材料、结构、地质、水源等方面进行充分的研究,并采用各种先进的仪器设备进行测试。比萨中古史学家皮洛迪教授研究后认为,建造塔身的每一块石砖都是一块石雕佳品,石砖与石砖间的粘合极为巧妙,有效地防止了塔身倾斜引起的断裂,成为比萨斜塔斜而不倒的一个因素。但他仍强调指出,当务之急是弄清比萨斜塔斜而不倒的奥妙。如今,专家基本达成共识:比萨斜塔之所以会倾斜,是由于它地基下面土层的特殊性造成的。比萨斜塔下有好几层不同材质的土层,各种软质粉土的沉淀物和非常软的粘土相间形成,而在深约一米的地方则是地下水层。这个结论是在对地基土层成份进行观测后得出的。最新的挖掘表明,钟楼建造在了古代的海岸边缘,因此土质在建造时便已经沙化和下沉。
  从事观测该塔的专家盖里教授根据比萨斜塔近几年来倾斜的速度推测出,斜塔将于250年后因塔身的重心超出塔基外缘而倾倒。但是公共事务部比萨斜塔服务局的有关人员,针对盖里教授的看法提出了反驳,认为只按数学方式推算是不可靠的,比萨斜塔是“一个由多种事实交织成的综合性问题”。另一些研究者调查发现比萨斜塔塔身曾一度向东倾斜,尔后又转向南倾斜,他们同样认为该塔在过去几百年间斜而不倒,250年后倒与不倒恐怕不能局限于简单的假设和预测。
  当然,最关心斜塔命运的自然是比萨人,尽管他们也对斜塔的倾斜感到担忧,但更多的是骄傲,为自己的故乡拥有一个可与世界上著名建筑相媲美的斜塔而感到自豪。他们坚信它不会倒下,他们有这样一句俗语,比萨塔像比萨人一样健壮结实,永远不会倒下去。他们对那些把斜塔重新纠正竖直的建议最为深恶痛绝。倒也不是全部因为迷信,因为在1934年,当地政府在地基及四周喷入90吨水泥,实施基础防水工程,想以此来固定塔身,结果塔身反而更加不稳,向周围移动,倾斜得更快。
  不过,意大利政府对此却不敢大意,谁都承担不起比萨斜塔倒塌的责任。政府1990年起关闭斜塔,斥资2500万英镑开始修复工程,包括加固地基和抽走地下水,并以钢缆支撑塔身,该修复工程历时10年,在2001年完成,斜塔当时已立刻变直近38厘米。好在最近10多年,专家的监测表明,它看起来稳定了。不过人们也不能高兴太久,因为在历史上它也不乏几十年稳定不变的时期。
  比萨斜塔正是由于它的倾斜而成为了意大利的一个地标,人们喜欢它的倾斜,并由此产生了一种独特的文化。1983年的英国电影《超人III》中塑造了一个邪恶的超人形象,在世界各地“做坏事”,其中就包括把比萨斜塔扶正,电影结局是超人又将塔楼恢复到原来的倾斜角度,至少编剧和导演认为,公众更喜欢这个塔是斜的。当然,有关比萨斜塔最著名的传说是伽利略的,伽利略出生在比萨城,算是一个本地人。传说1590年他曾在比萨斜塔上做自由落体实验,将两个重量不同的球体从相同的高度同时扔下,结果两个铅球几乎同时落地,由此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推翻了此前亚里士多德认为重的物体会先到达地面,落体的速度同它的质量成正比的观点。对于伽利略是否在比萨斜塔做过自由落体实验,历史上一直存在着支持和反对两种不同的看法。另据记载,1612年有一个人在比萨斜塔上也做过这样的实验,但他是为了反驳伽利略而做这个实验的,结果是两球并没有同时到达地面。
  埃菲尔铁塔与法兰西的欲望
  1870年爆发的普法战争,法国战败,一个统一的德国开始形成。这对法国是一个刺激,10年后,法国逐渐从普法战争的耻辱中走了出来。为了显示国力,1884年法国议会作出决定:1889年5月5日至11月6日,法国巴黎将再次举办世博会,主题是庆祝法国大革命胜利100周年。巴黎有5年的时间,向世界证明,它仍是这个地球上最好的城市。
  法国政府想建一座高塔,它必须足够高,才能配得上巴黎。它必须能够吸引大量游客,同时,等世博会结束后,它也必须方便拆除。1886年5月,法国政府面向全球进行世博建筑招标,到1887年5月18日的最后期限之前,超过100份设计稿参与竞争。其中大部分都非常传统,另外一些则非常的怪异。有人提出建造一个巨大的断头台;有人提议竖起一个1000英尺的洒水装置,在干旱的季节里灌溉整个巴黎;还有人建议在高塔的顶上,安装一个巨大的电灯,可以把整个巴黎照亮8倍,可以方便地阅读报纸。最终,一个叫古斯塔夫·埃菲尔的人中标了。   埃菲尔1832年出生于法国东部的第戎城。20岁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培养工程师的法国国立工艺学院。在那里他租用了单身宿舍,经常挤在桌子和火炉中间通宵达旦地埋头读书。不久,他以良好的成绩领到了工程师的毕业文凭。毕业后,埃菲尔经朋友介绍进入西部铁路局研究室任工程师。1860年,埃菲尔完成了当时法国著名的波尔多大桥工程,将长达500米的钢铁构件,架设在跨越吉隆河中的6个桥墩上。这项巨大工程的完成,使埃菲尔在整个工程界名声大振。埃菲尔肯钻研,敢革新,大胆使用钢材和混凝土,使土木建筑从“土”和“木”中解脱出来。尽管人类很早就学会了炼铁,但是只有在工业化开始后,人们才有了硬度更好的钢铁,才让规模化炼钢成为可能。现代钢铁工业始建于19世纪初期,到埃菲尔建造波尔多大桥的时候,才不过几十年。
  埃菲尔为设计铁塔付出了巨大的劳动,仅设计图纸就有5000多张。这些宝贵的资料,作为埃菲尔劳动的结晶,至今仍被人们妥善地保存在巴黎。法国人一直想建造一个超过英国“水晶宫”的博览会建筑,设计竞赛征集方案的宗旨就是“创作一件能象征19世纪技术成果的作品”。埃菲尔的方案,大量使用钢铁,是时代精神的完美写照,这让他最终脱颖而出。埃菲尔设想的核心是,在四个施工地点分别施工,每一个都是铁塔的支脚或者成为塔墩。这些塔墩直到180英尺之后才会汇合,而当这些桥墩汇合之后必须能够达到完美的水平,这个完美的水平面将会作为余下800英尺的建造基础。这种设计,将使铁塔更加雄伟。
  非常有意思的是,铁塔的建筑过程和传统不同,它特别现代:1887年1月,埃菲尔和法国政府、巴黎市政府签订了合约。埃菲尔的工程公司将会支付建造总预算160万美元中的130万美元,作为交换,埃菲尔将会获得在博览会期间和此后20年由该铁塔获得的各项收入。这时候,政府已经同意在博览会后保留铁塔。20年后,铁塔的全部产权将转交给巴黎市政府,如果愿意,政府也可以拆除掉铁塔。和其他的公共纪念碑不一样的是,埃菲尔铁塔从一开始就被设计用来赚钱,这是一个十足的商业行为。如果你想乘坐电梯或者楼梯到达一层平台,需要支付2法郎;如果想一路到达顶层,需要支付5法郎(星期天会便宜一些)。这仅仅是一个开始,一层平台还计划开办餐厅、咖啡厅、商店;二层平台计划开设邮局、电话局、面包店和画廊。最终,这个铁塔设计能够同时容纳10416名付费的游客。
  从各个角度看,埃菲尔铁塔都是那个时代的象征:工业化、雄心和想象力,对金钱的渴望,对世界的向往,对“最高最强”的追求,这一切,都显示出城市是一个有欲望的庞然大物。当然,这样一个现代化图腾要在艺术之都巴黎崛起,必然会受到批评和挑战。1887年1月28日,埃菲尔铁塔工程正式破土动工,2月14日,巴黎的文学艺术建筑界的精英参与抗议,抗议的内容是反对修建巴黎铁塔,其中包括法国著名文学家莫泊桑、小仲马等300名著名人士签订的《反对修建巴黎铁塔》的抗议书。名人的抗议引发了群众的请愿:巴黎铁塔如同一个巨大的黑色的工厂烟囱,耸立在巴黎的上空。这个庞然大物将会掩盖巴黎圣母院、卢浮宫、凯旋门等著名的建筑物。这根由钢铁铆接起来的丑陋的柱子,将会给这座有着数百年气息的古城投下令人厌恶的影子。同时铁塔还有其他的批评者,法国一位数学教授预计,当盖到748英尺(229米)之后,这个建筑会轰然倒塌;还有“专家”称铁塔的灯光将会杀死塞纳河中所有的鱼。巴黎版的《New York Herald》声称铁塔正在改变气候,日报《Le Matin》则用头条报道铁塔“正在下沉”。
  不过铁塔的建造工程一刻也没有因为这些反对声而停歇,建筑师埃菲尔通过在《时代报》的一系列答记者问,成功地解除了群众的疑惑,反对的声音明显趋低,埃菲尔铁塔继续修建,没有受到争议和恐吓的影响。事实上,埃菲尔创造了很多世界建筑史上的纪录:和当时其他的大型建筑工程不同,埃菲尔预先在自己的车间里面制造好所有的部件。也就是说,当这些部件被送往工地的时候,能够很快速地安装完毕;铆钉孔预先以十分之一毫米的容差制作完毕,使得20个铆接小组能够每天装配1650个铆钉;建造铁塔的每个部件都不超过3吨重,这使得小型起重机得以普遍应用。基座建造花了一年半时间,铁塔安装花了8个多月时间,于1889年3月31日全部结束。埃菲尔的计算极为精确,位于勒瓦卢瓦-佩雷的工厂生产了12000件规格不一的部件,安装中没有一件需要修改,施工的两年时间内几乎没有发生一起事故。
  最终,公众对这项伟大工程产生了一种敬畏之心,人们不再害怕它,而是爱上了它,崇拜它。法国人把埃菲尔铁塔称作“首都的瞭望台”,它设有上、中、下三个瞭望台,可同时容纳上万人,三个瞭望台各有不同的视野,也带来不同的情趣。一个世纪以来,每年大约有300万人登临塔顶,俯瞰巴黎市容,叹为观止。最高层瞭望台离地面274米,若沿1652级阶梯而上,差不多要一个小时。
  登上埃菲尔铁塔远眺,会使人们产生这样一种感觉:嘈杂的巴黎忽然静了下来,变成一幅巨大的地图,条条大道与条条小巷划出无数根宽窄不同的线。全巴黎尽在脚下,当白天视野清晰时,极目可望60公里开外。中层瞭望台离地面115米,有人说,从这一层向外张望可以看到最佳景色。的确,淡黄色的凯旋门城楼、绿荫中的卢浮宫、白色的蒙马圣心教堂都清晰可见,色彩斑斓。埃菲尔铁塔成为现代巴黎的标志(如果说巴黎圣母院是古代巴黎的标志的话)。它显示出法国人异想天开式的浪漫情趣、艺术品位、创新魄力和幽默感。当人们习惯了它时,就不再感觉它和周围的环境有什么不协调,似乎那里本就应该耸起一座高塔似的。
  当然,埃菲尔铁塔并不仅仅是一个景点,它还有实际的意义,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法国用它来传递无线电信号。对普通人来说,当一个建筑成为地标时,人们就想征服它。1891年,巴黎的一位面包师踩着高跷走了636级,爬到了铁塔顶层。1911年,一位名叫蒙西埃·雷菲尔德的法国裁缝师,穿着自己设计的有弹簧的蝙蝠翅膀形状的披风,从铁塔顶端的护墙上往下飞。但不幸的是,他自制的“披风远征号”在飞行时失控,他在一大批观众的面前飞向了死亡的地狱。1926年11月,为了给住在附近的兄弟留个好印象,一位名叫莱昂·科洛的法国人企图驾驶飞机穿越两个塔墩之间的间隔。他几乎成功了,但在最后时刻,他被太阳光照花了眼,因此他只好向左转,接着撞到了一根无线电天线,飞机马上着火了,莱昂也命丧黄泉。这些悲剧,并没有影响埃菲尔铁塔的形象,反而更增强了它的传奇色彩。   自由女神像与价值观的力量
  浪漫的法国人可能是最热衷于建造地标的,他们不仅为自己建造了埃菲尔铁塔,还为美国人建了个标志性建筑:自由女神像。
  自由女神像,全名为“自由女神铜像国家纪念碑”,位于美国纽约海港内自由岛的哈德逊河口附近。她穿着古希腊风格服装,头戴光芒四射的冠冕,七道尖芒象征七大洲,右手高举象征自由的火炬,左手捧着《独立宣言》,脚下是打碎的手铐、脚镣和锁链,象征着挣脱暴政的约束和自由。雕像锻铁的内部结构就是上文提到的埃菲尔铁塔的设计师古斯塔夫·埃菲尔设计的。这是法国1876年为纪念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的美法联盟赠送给美国的礼物,但是到1886年10月28日铜像才落成。自由女神像是由法国人巴托尔迪设计建造的。
  巴托尔迪1834年出生在法国的一个意大利人家庭,他从青年时代起就酷爱雕塑艺术,自由女神的形象很早就存在于他的心目中了。1851年路易·拿破仑·波拿巴发动政变推翻第二共和国后的一天,一群坚定的共和党人在街头筑起防御工事。暮色苍茫时,一个年轻姑娘手持熊熊燃烧的火炬,跃过障碍物,高呼“前进”的口号向敌人冲去,波拿巴分子的枪声响了,姑娘倒在血泊中。巴托尔迪耳闻这一事实,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从此这位高擎火炬的勇敢姑娘就成为他心中自由的象征。
  有人认为自由女神像的设计和建造可追溯至1865年,一位在南北战争中支持北军的法国学者、政治活动家拉沃拉叶在其凡尔赛附近的家中一次晚饭后的闲谈中说:“如果应当建立一座雕像来纪念美国的独立,我认为只有我们两国共同建造才是天经地义的。”根据巴托尔迪自述,上述说法提到的闲谈中他也在场。拉沃拉叶的想法没有成为正式的提议,但启发了巴托尔迪。由于拿破仑三世的统治对思想自由的压制,巴托尔迪没有立刻行动,而是仅仅和拉沃拉叶进行了讨论。因此,自由女神像这个雕塑,还有一层反对拿破仑三世的意思。法国人对美国一直有好感,他们推崇美国的自由精神,同时也表达了对自己国内现实的不满。
  没过多久,巴托尔迪在一次婚礼上同一位名叫让娜的姑娘邂逅,让娜长得美丽端庄,仪态万方。巴托尔迪认为让她来为自由女神像做模特是十分相称的,让娜欣然允诺。在雕塑过程中,他们之间产生了纯洁的爱情,终于结为夫妻。
  1869年自由女神像的草图设计完成,巴托尔迪便开始全心全意地投入雕塑工作。他曾去美国旅行,争取美国人对塑像计划的支持,但美国人迟迟没有意识到这一礼物的珍贵。1874年造像工程开工。1876年巴托尔迪参加在费城举行的庆祝美国独立100周年博览会时,为了引起公众的注意,便把自由女神执火炬的手在博览会上展出,引起一场轰动。摆在人们面前的这只手仅食指就长达2.44米,直径1米多,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于是这件几天前还鲜为人知的雕塑品顿时身价百倍,成为美国人人渴望欣赏的艺术珍品。这时,巴托尔迪才开始造势,这只是雕塑的一部分啊,完整的女神很美的,而这正是我们法国准备赠送给美国人的礼物。美国公众开始对这个雕塑感兴趣了,越来越多的人呼吁赶紧接收。不久,美国国会便通过决议,正式批准总统提出的接受女神像的请求,同时确定贝德罗岛为建立女神像的地点。1884年7月4日,用来组成150英尺高的塑像的铜板,在巴黎正式转交给美国驻巴黎大使。美国一家公共福利基金会筹集了15万美元,想在曼哈顿对岸的贝德罗岛上建立起塑像的基座,但这些钱还不够。
  如果财源断绝,整个工程就要停顿。那只16英尺高、举着火炬的手早在1876年费城庆祝美国独立100周年纪念会上就展出过,然而这件珍贵礼物的主体却一直还留在法国。拥有纽约《世界报》的普利策(此公是世界新闻史上出类拔萃的人物,著名的普利策奖就是以他命名的)出于对自由的崇敬,同时也为了扩大报纸的影响,他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为建筑自由女神像基座的募捐运动。普利策在《世界报》头版社论里指出:“女神像的无处安身,对纽约市、对我们的共和国来说,是一种难以洗刷的耻辱!现在只有一个办法能够拯救女神,那就是我们必须尽快筹款。”“我们不要期待百万富翁出这笔钱,自由女神不是法国百万富翁送给美国百万富翁的礼物,而是全体法国人民送给全体美国人民的礼物。”在社论的最后,他诚挚地请求人们考虑这一呼吁,或多或少,务请捐赠为盼。
  由衷的恳切与慷慨的言辞感动了公众,此后《世界报》不断刊出的建筑塑像的消息和言论,更把此种情绪推向高潮。普利策自己带头捐了250美元,并委派他的得力下属雷维斯负责筹款。《世界报》计划为塑像筹集10万美元,而雷维斯在4个月内就筹集了7.5万美元,有12万人参加了募捐,从5分钱到250美元数目不等,表达了每个人对女神这一伟大形象的敬慕。当时的人们曾有这样的描述:“一家报纸竟然带动了一个民族的热情,这真是奇迹……以往从未有过一家报纸对人们具有如此伟大的影响。每天我都能看到募捐运动中感人的新鲜事,这些事实反映了人们对《世界报》的信任。对这种神圣的信任,《世界报》必须努力去捍卫。”经过长期努力,自由女神像这一工程终于完成。普利策与《世界报》的功劳,没有被人忘记,但是那些富翁的冷漠,也让人愤怒,《世界报》这样评价他们:“需要捐款的时候,纽约那些吝啬的百万富翁们却对自由女神漫不经心,紧紧扣上自己的口袋。如果这底座的大理石有他们的心肠一半坚硬,即堪称头等大理石了。”
  最终,自由女神像成为纽约乃至美国的象征。当时,洲际旅行尚无空中航线,越过大洋的运输工具只有轮船,而纽约港是美国沿海最大的港口。由于自由女神像恰在航线的附近,进出港口的旅客都可以望见。当海轮驶入纽约湾内时,由于海面的曲度,此时船上旅客尚不能望见纽约市内高楼,而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这座巨大的雕像。雕像手握火炬、向空中高高举起,目视前方,姿态优美。这让人想起基座上镌刻的美国女诗人埃玛·娜莎罗其的诗:“让那些因为渴望呼吸到自由空气,而历经长途跋涉也已疲惫不堪,身无分文的人们,相互依偎着投入我的怀抱吧!我站在金门口,高举自由的灯火。”
  地标成就历史文化名城
  我们很难分清,到底是名城成就了地标,还是地标成就了名城。没有斜塔的比萨城,也就不再是那个传奇的比萨城了。
  地标成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一部分。对历史悠久的城市来说,在漫长的岁月里,地标可能会被火灾或战争毁掉,也会遭到风雨的侵蚀。美国“9·11”事件后,美国政府一直担心恐怖分子会袭击自由女神像,虽然那可能不会造成大的人员伤亡,却会严重打击美国人的精神,因此,自由女神像的顶部一直对公众关闭,直至2009年7月4日美国独立日,美国政府才将其重新开放。但是,风险仍然存在,美国科学界曾发布一报告,称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诸多美国地标性建筑都面临着被淹没的危险,埃利斯岛、詹姆斯敦甚至自由女神像都在劫难逃。
  地标的意义还在于,物理的毁灭并不一定能毁掉它的价值,秦始皇修的长城早就不在了,但是明代长城却能让人想起它。中国古代建筑,很多都已焚毁,但是人们一有机会就会重建它。换一个角度来看,这何尝不是地标的自我再生呢?不过是借了人类的力量来完成而已。如今,人们有了更好的建材和技术,也拥有了更多的科学知识,重建的古代建筑,可能更经久耐用。对那些重建的“地标”,我们大可以报以欢迎的态度,很多年之后,历史自然会承认这种努力,如果一个建筑能够保存2000年,将来的人们不会介意它曾经重建过。
  说到底,地标的根本意义就在于,它不止是一个建筑。如今的城市建造者,喜欢追求高度,以为只要足够高,就会成为地标,但是这种高度会很快被打破,很多高楼,最后都变成了普通建筑,甚至面临被拆迁的命运。一个建筑要成为地标,就必须契合一座城市的内在精神,它必须拥有属于自己的传奇,它必须有故事,成为一个城市历史文化的一部分。自由女神像如果不是放在纽约港附近,没有普利策等人的大力奔走,它就是一座普通的雕像而已。
其他文献
“竹林七贤”中年纪最小的王戎是衔着金钥匙出生的,出身“王与马共天下”的琅琊王氏家族。加入如日中天的“竹林七贤”时,不过和今天的TFboy组合成员一般年纪。但作为万众瞩目的“小鲜肉”,却长着长着就残了……  在嵇康被杀后,因为缺了台柱,加之面对沉重外界压力,“竹林七贤”这一天团被迫解散,此时的王戎也不到30岁。经历了那么辉煌的青春时光,王戎仿佛被施了魔咒一般,虽然没有一蹶不振,但也性格大变。在那个时
期刊
尽管众所周知,亚伯拉罕·林肯是美国首位共和党总统,但却不会有人将如今美国共和党总统特朗普视作是曾经“解放了黑人奴隶”的共和党人领袖林肯的追随者。一项民意调查显示,在美国总统选举中,特朗普只得到了百分之一的黑人选票。共和党创立于1854年,由辉格党演变而来,其主要的组成人员是前辉格党党员、北方民主党人、以及奴隶解放运动者。这些人联合起来反对奴隶制度的扩张,并主张应该将美国现代化。这个新政党的创立动机
期刊
@小潘达和大胖得  在信息泛滥的时代,《看历史》能够受到读者的喜爱、肯定,得益于其不俗的质量和品位——杂志文章精挑细选,有内容、有思想,能益智增慧,丰富思想,强壮心灵,增强定力,开拓思路,滋养浩然正气。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这样定义“人”的概念:“人,就是他吃的东西”,什么样的精神养料就会养成什么样的人。个人以为,《看历史》是国人健康的精神食粮,每个希望自己的人生过得有价值有意义的国人,不妨把《看历史
期刊
12个月的漫长订阅,一整年的极致阅读体验……现在一次搞定!VIP至尊专享!我们会把每月最新鲜的《看历史》第一时间送到你的手上!全套包邮!阅读,本应如此便捷!  全新的视觉体验!不变的阅读享受!仅需240元,全年包邮!包邮!  《看历史》2017全年订阅通道已经开启,我在微信等你~
期刊
新石器时代的农业社会,有着强烈的血缘氏族特征。随着贫富分化和阶级的出现,氏族中逐渐形成了复杂的组织体,强有力的权力控制方式出现了。夏商周时代,广大的农业地区仍然维持这一特点。在可考资料最为丰富的周代,所谓的“井田制”就具有拟血缘氏族特征,但西周的实际经济形态更多地具有庄园经济的特点,这标志着氏族制度开始解体。  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形态急剧变化。春秋末期到战国时代,小自耕农成为国家经济军事的基础,华
期刊
·浦顿·  去年,胡适的铜像在北大落成;最近,“北大与胡适”专题展在北京大学图书馆举行,看起来,北大开始欢迎这位老校长的回归了。有意思的是,今年也是鲁迅逝世80周年,有网站利用大数据进行了统计,发现年轻人其实很喜欢鲁迅,在“关注鲁迅的人同时还关注谁”这个选项,排在第一位的就是胡适。  一百年来,人们总是把这两个人进行比较,甚至有人模仿对四大名著的评判,弄了一句“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出来。要讨论
期刊
《哈佛中国史》  《哈佛中国史》丛书站在风起云涌的21世纪,从全球史角度重写“世界中国史”,引导世界重新思考当下中国。丛书上自公元前221年秦朝一统天下,下至20世纪初清朝终结,分为六个帝国时代——秦汉古典时代、南北朝大分裂、世界性帝国唐朝、宋朝的社会转型、气候变迁影响下元明帝国的兴衰,以及成就斐然、盛况空前的大清王朝,进而串起2000年中华文明跌宕起伏的荣辱命运。  《西洋镜日历》  西洋镜,又
期刊
近期“闺密”从生活娱乐话题上升为政治话题,和美韩两国当前的政治生态引发的舆论热点不无关系。回望中国历史,我们也不难发现,“闺密”一词和它背后的人物,与政治其实一直保持着某种紧密的关联性。那些小闺房内的爱恨情仇,有时候也关系着帝国的政局变迁和人物命运。  中国历史上第一对好“闺密”,自是非班昭和熹太后邓绥莫属。公元106年,汉和帝驾崩,太后邓绥面对“主幼国危”的政局,决定临朝称制。当其时,班昭已以6
期刊
“历史GDP”就是一个城市历史魅力的总和,在漫漫历史长河中,那些芸芸众生,不管是黎民百姓、帝王将相、还是才子佳人、思想家、政治家,虽然命运各异,但都不会白干,他们作为城市灵魂的塑造者,其基因会被继承下来发扬光大。  城市是关于空间的艺术。上海、广州这样的因商埠而形成的城市,由河与岸来分割,北京、成都这样历史更为悠久的内陆城市,则由中心向外呈辐射状。1840年以后,列强进入中国,占领了沿海一些城市,
期刊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有些城市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养成了一地市民独特的性格,当人们说“纽约客”的时候,不仅仅是指一本杂志,也包括纽约人的普遍性格,同样,在中国,北京上海成都等少数城市,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市民性格。这其中,最重要的力量就是一个城市的独特文化。  纽约与纽约客  纽约市是美国第一大城市,也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中心,其GDP于2013年超越东京,位居世界第一。但是,按照我们的观念,纽约也是一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