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探究

来源 :现代教育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ton88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高中语文新课标对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明
  “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质,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新课标对于语文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力,重视积累、 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和民族共同语的规范意识,提高道德修养、审美修养、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的这些要求, 凸现了语文课堂教学的的核心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对于真正达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语文课程本身对于学生的精神、品质、情感的提升有着自身的优势,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无非两个方面,其一,源于语文学习材料的熏染。语文教材包容了古今中外种种不同的文化形态和语文层次,牵涉到丰富的文化现象、潜藏着深刻的文化实质。语文课程的知识精髓是在大量的学习材料中所体现的人文知识,无论是孔子的《论语》、屈原的《离骚》、司马迁的《史记》、曹雪琴的《红楼梦》、李白杜甫的诗歌,还是莎士比亚的《人间喜剧》、莫泊桑的短篇小说、西方荒诞派的戏剧等等,高中语文教材选入的所有作品展示的不只是人生种种的生活遭际,它更主要的是通过语言文字传递了名家大师的人格境界和他们探究生命意义的理性思索,它所体现的文化价值是毋容置疑的。
  2.语文学习最富建构意义的是过程
  用建构主义的观点理解语文教学: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针对某篇课文、某个言语现象,追求一致的见解与表达,而是要让学生从文章外部表现世界的“物质符号”——语言文字理解其精神内核,在建构作品意义的同时建构语文能力、思维品质。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的生活经历、文化修养、美学趣味、性格爱好各异,他们对作品的感悟理解会千差万别,他们对阅读文本所创造的艺术形象的诠释、理解,对原作艺术形象的拓展与补充,都会渗入自己的人格气质、生活体验。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只是让学生简单地死记硬背作品的语言文字、教师的课堂分析及教参所写的要点,学生对语文教学现实情景中的语言现象没有自己独到的想法,这样的语文教学不仅从目标到教学到评价始终只能在浅层次中循环,最终结果只是一种表面达成现象,收效甚少,而且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把学生的思想禁锢在教师说教之中,久而久之的熏染,消磨了学生内在于生命的崇尚民主、向往自由、探究创造、追求意义的原始冲动,扼杀了学生作为“活生生的人”的灵性。因此,改变学生语文学习的方式是实施新课标改革语文教学的重要问题。
  3.重组教学内容,构成弹性化的教学方案
  语文教学新的课程观认为,课程应该是一种非预设的动态生成的概念;语文教科书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社会、生活也是语文教学丰富的教学资源。在新课程的架构中,在课程标准与教材之间有了一片不确定的相对疏远和弹性的空间。针对这样的状况,我们认为,在新课标实施中,作为较成熟的教师的教学也可分为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钻研新课标,正确理解意图,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较好地使用教材;第二种境界,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能重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能成为学生学习真正的引导者与促进者;第三种境界,不仅会利用现成的教学资源,而且会开发教学资源,能凭着自己的知识、情感、经验、能力等多种因素,对课程进行开发、重组、构建,用独立思考、自主创新架构和充实课程标准和教材间的空间,成为新课程体系的建构者,校本课程的开发者与创造者。因此,新课标的实施,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高中语文课程“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的整体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必修与选修的课程设计思路,根据本校的课程资源和学生需求,根据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与潜能,富有创造地开发微型课程,设计教学模块。积极探索语文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有机结合; 探索在教学设计中如何将一篇课文的教学与一类作品的教学、文本的阅读鉴赏教学与听说读写基础知识的训练的教学、语文学科的知识教学与跨学科知识的教学的有机结合;探索接受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的有机结合;重组教学内容,构建弹性化的教学方案。通过教师的努力,创造生动活泼的语文课堂,增强学生能根据原有基础、自我发展方向和学习需求等方面的差异选择语文学习的自主性,真正实现新课标提出的理想境界,实现教师与课程的同步发展。
  汉语是我们的母语,是世界上最美丽最动听的语言。帮助学生学习世界上最美的语言的语文阅读教学应该大受学生欢迎,可事实并非如此。大多数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上死气沉沉,经常是语文老师一个人唱独角戏,学生心不在焉,没有带着学习的热情参与阅读、参与讨论,这样的课堂怎么能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怎么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笔者认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上必须要让学生动起来,语文教师要想办法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自主地、积极地参与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
其他文献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语文教学过程,既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认知过程,又是一个“陶冶学生情操,引导学生走向正途”的情感过程。在教学中情感必然成为师生之间互相沟通的桥梁。因此,要上好语文课,就必须精雕细琢,使情感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1.引发趣味,创设情感氛围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合理的情境创设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感知和理解语言。因此,在教学实
期刊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学会数学的思考,用数学的眼光去看世界。而对于教师来说,还要从“教”的角度去看数学,不仅要能“做”,还应当能够教会别人去“做”,因此教师对教学概念的反思应当从逻辑的、历史的、辨证关系的等方面去展开。  1.教学观念上反思  课改,首先更新教学观念,打破陈旧的教学理念,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懂得还不等于己知,理解还不等于知识,为了取得更牢固的知识,还必须思考。
期刊
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包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但随着商品经济发展。现代文明在生活中上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传统文化却在历史的夹缝中求生存。人们在放眼看世界的同时,淡忘了根植于五千年文明史中的文化积淀。我们不得不感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河流正面临着断流的危机,我们将失去我们的精神家园。  语文教师作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挽救即将流失的民族文化,尽我们最大的努力重新找回心灵的归宿。  1.
期刊
【摘要】开展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佳途径。小学语文研究性阅读的基本教学过程是:确立阅读目标;初谈感知;提出问题;收集处理信息;归纳整理,阅读理解;切磋分析,解决问题;交流评价,深化认识。本文结合这方面内容着重谈几点体会。  【关键词】小学语文 研究性阅读 模式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主要是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阅读,也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研读文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
期刊
【摘要】歌唱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唱歌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并通过歌曲的艺术形象感染和教育学生。为了提高学生表现歌曲的能力,进行唱歌的基本技能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但同时又要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唱歌技能训练应遵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循序渐近,不能操之过急,否则就会欲速则不达。本文就歌唱教学的任务中如何培养学生具有唱歌的基本知识和能力谈几点体会。  【关键词】歌唱教学 基本技能 年龄特点 能力训练 
期刊
【摘要】传统教学模式强调教师的讲授,忽视了学生的积极参与,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能力的发展。在新课改理念下,物理课堂教学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形成自主思考、规划人生的意识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构建新课标要求下新型的师生关系,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物理课堂教学
期刊
【摘要】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存在着培养目标虚幻、课程结构单调、教育过程僵化、评价体系消极等诸多缺陷,导致思想品德课与生活严重缺失联系,不能满足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从而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通过选用典型材料,创设特定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就是情境教学,它能较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学生的知识再生能力和实践能力,是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作为新时代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的老师,要通过创设丰
期刊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在计算能力方面达到“熟练”、“比较熟练”、“会”三个层次,在计算的范围上做了“四个为主”和“三个不超过”的明确规定。那么,如何加强计算教学,提高计算能力呢?下面,我谈几点体会供同仁们参考。  1.严格教学要求是前提  教学大纲在计算教学上要求达到三个层次,具体地说,就是根据每一部分所占的地位、作用区别对待,对 一位数的加减法、表
期刊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的确,人们常说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每一个学生而言,快乐的感受是更好地学习的情感基础。在课堂上,我们发现,当学生们喜欢某种活动时,他们便会全情投入,来获得最高的学习效率和最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经常将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中去,为孩子们创设快乐的学习环境,来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兴趣促进学生乐学数学,让每一
期刊
【摘要】课前五分钟能力训练是一种用时不多,学生能力却如雨后春笋般不见其长而日有所增的有效活动。它以训练学生听、说能力为主要目的,以广阔的社会生活和学生的所思所想为主要素材,以学生登台演讲为主要方式,形式多样,内容灵活,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具体做法是:每节语文课上课前五分钟左右的时间,由学生轮流到台前演说,提前一天准备,可脱稿也可读稿。师生听完后要发表意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