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澜 DV是这个时代对摄影记者的胁迫

来源 :大众DV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yang0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简介:
  《中国日报》摄影部主任、高级记者。 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
  
  王文澜使小相机在摄影圈内是出了名的,他认为相机因“小”而符合摄影“随时拍摄”的原则。所以他使用的DV也相当小巧,虽“小”尤“专”。尽管现在市面上的照相机的摄像功能越来越多,摄像机也越来越提高图片拍摄效果,但作为一个专业纪实摄影师,王文澜依旧秉持“一事一机”的专业精神,相机是相机、DV还是DV。但无论如何,对于动态影像,王文澜表现出一个很积极的姿态。
  “文革”初期就开始摸照相机的王文澜很清楚摄影和摄像这两种本质不同的审美,却可以恰到好处地交融。80年代在《中国日报》上班之后,由于办公地点在城里,王文澜有机会穿过胡同到单位,因此对北京的胡同格外关注,曾专门拍过胡同里修自行车的人。近些年,他又转而拍摄有关胡同变迁的纪实摄影,并且从此时开始使用DV。在他拍摄《自行车的日子》时,“串胡同”吆喝的小商贩还都是地道的北京腔,等到王文澜拍摄胡同变迁时,吆喝声依旧在,却已然掺杂来自五湖四海的各种方言了。“这些声音记录被DV真实还原下来。将来如果做成影展,我希望将这些声音和画面作为背景,有没有视频是绝对不同的。”王文澜说,摄影记录了历史的一个横截面,而DV则是立体的。
  “我不是一个专业的DV人,尽管现在用DV,但心思仍在图片,可以说我接触视频确实有时代所迫。当我们还在用胶片、电话等手段报道新闻时,外国同行就已经用数码产品把消息发回国内了,等到我们拿起DV,人家早开始用高清了。”新闻摄影的位置、角度在数字和胶片并无区别,但“迅速”方面数字却占了绝对优势。悉尼奥运会上,当王文澜和同事还背着大块头的胶片相机,用电话往国内报新闻时,国外同行已经用笔记本把消息即时传回国内了。这件事给了王文澜很大震动。
  显而易见,数字技术让摄影师们得到从暗无天日(暗房)到光天化日的解放的同时,也让信息传播来得更加迅猛,并以此导致的新闻摄影行业的门槛降低,王文澜看到摄影记者们的未来。当时他就对同行预言:“摄影记者,也就三四年时间吧。”言外之意是不久之后没人会再把“摄影记者”当回事了。行业后来的发展果然验证了王文澜的话。
  近几年,随着网络的发展,甚至手机、相机的视频功能都可以使人随心所欲进行创作,并且通过网络将视频信息第一时间上传给用户。DV和网络改变了人们取得信息的方式,更多人习惯于观看视频而不是图片。“只要网络继续发展,就像当年平面媒体培养出摄影师一样,DV作为一种有力、便捷的传播手段,必然会培养出一批新的作者和新式的观众。
  “如果一个新闻记者依旧停留在仅能记录平面,就意味着淘汰。”有媒体会将新闻现场拍摄的视频素材中截取最佳瞬间用在平面媒体上,DV在新闻信息的拾取能力已被一些平面媒体所认可。简便普及带来了新闻工作入门的低端化,DV对影视制作的方法和流程,电视台节目来源产生的影响也波及到新闻工作者,甚至有人预想未来的新闻工作者只要背上一台DV就可以了。视频截图中的画面取自动态画面显然不能代替摄影的瞬间。但实际对新闻工作者的审美、构图、联想与寓意等方面又提出了更高要求。
  “可能在电视中,所有的画面展现罗纳尔多和巴特尔的冲撞都是一样的,但在摄影师那里却完全不同,摄影更能抓住某一个角度,一个细节。”
其他文献
片名:《Death of a President》(《总统之死》)  发行时间:2006年  地区:美国   类型:犯罪 剧情 惊悚 神秘   导演:Gabriel Range  主演 Becky Ann Baker    Michael Reilly Burke    George W. Bush   Patrick Clear  Robert Mangiardi     有人评价,“如果布什死
期刊
2006年12月10日, “2006大学生DV有奖征集” 颁奖仪式暨获奖作品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就DV的创作发展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并与大学生DV爱好者进行了现场交流。陈汉元、宁瀛等业界知名专家出席了研讨会。  由人民网与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主办的“2006大学生DV有奖征集”活动从2006年4月份开始,到10月31日截止,共收到包括香港在内的30个省、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123所
期刊
简介:  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新快报》副总编辑      早就听传闻说,南方一些都市报出新闻现场都是摄影记者摄像记者一起上了,一直想证实这件事。一天晚上,正在办公室加班,收到了李洁军的短信:“怀旧海魂衫的创意不错啊!”李洁军曾任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新快报》摄影部主任、首席摄影记者,现在已经荣升为副总编辑了,但是仍旧主抓视觉影像这方面工作,正好可以向他探听一下虚实。  在电话里,那边同样加班的李洁军说他
期刊
简介:  新华社摄影记者,1990年 独自潜入伊拉克采访海湾战争;曾任新华社驻中东记者;当选全国十大新锐青年;记者生涯十六年,多次历险,著书四本:《我钻进了金字塔》、《重返巴格达》;《我在美国当农民》、《我从战场归来》  足迹:  最高他上过珠峰大本营,最低他下过死海,最冷的地方,他去过南极,最热的地方,他到过马来西亚热带雨林,最危险,他采访过海湾战争,最悠闲,他跑到美国当了一次农民,这就是外号“
期刊
◎类型剧情   ◎语言华语   ◎导演魏德圣   ◎编剧魏德圣   ◎发行ARS Film Production   ◎级别美国PG   ◎片长133 分钟   ◎首映台湾 2008-08-22    好电影首先得有好故事。  台湾电影《海角七号》就是这样。   故事的起源来自一个真实的事件。一个邮差偶然间发现一个历经几十年岁月沧桑的邮包并最终将这些信交到了收信人的手上。  1945年日本战败,一
期刊
吧主说话:  “六十秒,这是我们对学生最基本的影像训练,”北师大的张同道老师一如既往地坚持着自己对于学生关于一分钟影像的锻炼。结果显而易见,在过去几年中,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影视传媒系学生的作品在各类影展中频频获奖,而学院内部逐渐形成的作品展映与交流的传统也深深影响着学生们的创作热情。(尽管系主任王宜文老师总是很谦虚地说:“咱们是一所综合类院校,”但让人不由自主地把这些作品与一些专业类院校的
期刊
上海电子艺术节    上海电子艺术节是上海举办的一个新型文化项目,作为上海新文化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每年10月举办一届,中心活动区域长期落户在浦东。“2008上海电子艺术节”于10月18日至22日在上海举行(展览部分为期一个月)。本届以“城市化风景”为主题,划分三个模块展区:“浦东呼吸”、“杨浦微波”、“徐汇剪影”。  浦东呼吸:“电子风景”新媒体艺术展、“河流体”全景户外开幕特演、“风·水全知”
期刊
位于体育馆路的中国体育报业总社附近有不少体育用品店,和股市里一样,这几年有不少人把眼光放在了“奥运经济”上。2008年下半年后,股市风光不再,在冬天来临时,这些小店的店主已经把货物摆到了马路牙子上,却留不住匆匆而过的路人。  然而,作为新闻实体的中国体育报业总社却凭借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专业人员,在奥运期间创造了更多的价值。赵彤杰说,奥运期间, 单华奥星空与央视合作的一个视频项目就盈利了几千万。  
期刊
◎电影:《きみにしか聞こえない(只有你能听见)》  ◎类别: 剧情  ◎导演:荻岛达也  ◎主演:成海璃子 小出介   ◎片长:108MIN  ◎国家:日本  ◎时间:2007    如我们所知,很多电影都是以赚眼泪在门口发送手绢儿为卖点作噱头,这部电影一样。虽然个别镜头单拎出来可以冒充岩井,但这部片子却不是大师风大师范儿,我不这样说虽然出门不会被雷劈死,但定会被无数假招子男女的口水淹死是以示其文
期刊
作为美国《时代》周刊的老牌摄影记者,德里克·哈尔斯蒂德(Dirck Halstead)有充分的理由成为新闻摄影这一行业坚定的拥趸,但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他却开始鼓吹一个新的概念——摄影记者将会变成“两栖动物”,德里克用鸭嘴兽来形容未来摄影记者的工作特点,鸭嘴兽既有哺乳动物的特点,又具有爬行动物的特征,而这就好比使用摄像机的图片记者们,他们不但需要拍摄静止的图片,同时还要拍摄动态的视频。  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