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个别问题的反思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GERKI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都在发生着变化。大家欣喜地看到教师的观念在逐渐更新,教师的角色在悄悄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慢慢凸显。以培养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个维度为目标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正逐步走向教学前台。但是,从笔者所听过、看过的教学观摩课中,也产生了一些疑惑,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1 对课堂流行语的反思
  
  随着“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的教学理念的深入,小学语文教学中越来越注重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去思考,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内容和适合自己的方法来学习语文。这些流行语的产生本身意味着小学语文教学对人本的回归、对学习自由的拓宽以及对个体的尊重,但冷静下来仔细想想,热闹的背后有许多让人深思的问题。
  1.1 “请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堂上,教师言罢,教室里立刻人声鼎沸。场面极为热闹。但学生喜欢的方式真的只有大声朗读么?这跟教师的导向有很大关系。在小学阶段,教师比较强调高声朗读,因为,这样易出效果,也便于教师检查。但是,其他的阅读方式学生难道就不需要掌握了么?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就明确提出了要“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退一步说即使学生已经掌握了各种阅读方式,也不要总强调“用喜欢的方式读一读”。学生不喜欢的方式就不再用了,可以随心舍弃了。比如默读和浏览,要求学生将字码直接译为意码,这是一种高心智的活动。《语文课程标准》对默读提出了具体的分段要求:第一学段(1—2年级)要求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第二学段(3—4年级)要求学生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第三学段(5—6年级)要求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时时引导学生学习、运用默读。但在学生自主选择时,往往避难就易。如果一味地用喜欢的方式读,极易让学生产生遇难逃避的不良心理。
  1.2 “你学懂了什么”。教师话落,学生纷纷举手回答。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场面热烈感人。教师或全盘肯定,或蜻蜒点水式评价,不深究,听之任之。仔细品评,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是多层次、多角度、多侧面的,可谓竞相纷呈。然而遗憾的是,教师的种种表现常缺乏针对学生语言表达加以点拨、引导及在情感体验上体现“拨云见日”的功力,给人以“神龙见首不见尾”之感。更令人遗憾的是,这样的提问单纯地成了教学的形式,而没有成为深入探究的绝佳途径。下一环节的教学几乎又是从“零起点”开始,很少去考虑学生已经获得了哪些信息,造成资源浪费。
  
  2 对收集资料的反思
  
  不知道您有没有见过这样一种现象: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前准备关于课文的资料,而在上课学生展示交流搜集到的信息时,却发现学生手捧着一张张从网上下载的资料却说不出几句话来,课堂上顿时沉寂了,教师只好信手拿来几张资料开始讲解,效果可想而知。
  反思:“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许多教师拿到《语文课程标准》看到这段话时,只注意了“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而忽视了“公民”这个极为重要的词语。“公民”并不是“儿童”的同义语!要一个六七岁的学生就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确有些为难。可想而知,学生手中大段陌生的文字资料并非他们亲自动手所得,经历学习过程的并不是学生,而是他们的家长,难道我们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家长?收集检索大量的信息固然重要,但能否以批判性思维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也不容忽视。当然,这些能力都是需要培养的,是逐步形成的,不可能一蹴而就。《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就写道:(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应该)“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是第三学段(5—6年级)才要求具备的能力。因此,我们要准确地理解课程标准。同时,还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真正做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低年级的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图片资料对他们来说更容易接受,也更具吸引力。不如明确要求:去搜集相关图片,再请教一下家人,听他们讲一讲相关的信息,这样会更具实效性。谨记:搜集资料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我们的课堂不应该成为“资料展示厅”。
  
  3 对合作学习的反思
  
  提倡学生的合作学习不能忽视学生的独立思考。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被老师们广泛采用。那种人人参与、组组互动、竞争合作、时有思维碰撞火花闪现的课堂确实能给人以享受与启迪。实施合作学习是有一定条件的,要以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为前提。而时下不少教师片面地理解合作学习,追求所谓小组学习的形式,做无用功的甚多。在学生没有充分阅读、思考的情况下进行合作学习,由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不深入,认识也不很深刻,小组合作加工整理的结果与所得也是肤浅的、片面的,这样的合作只是为个别优生提供展示的机会。有的把合作讨论当作学生活动的唯一形式,一堂课下来,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收效甚微。有的教师不管在公开课还是平时教学动辄就安排四人小组讨论,不管内容有无讨论的必要,有些甚至一节课讨论到底。也有的教师让学生合作学习。但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看到一两个小组有结果就匆匆收场,完成一次合作。在合作学习中,还经常看到如下场面:①小组中有一个成员在权威地发言,其他成员洗耳恭听,汇报时当然也是小权威的“高见”。②小组成员默不作声,自己想自己的。③小组成员热热闹闹地在发言,但没围绕主题,讨论时气氛热烈,却没解决实际问题。以上种种的合作学习,未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实质上是流于形式,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是教师没能真正理解合作学习的含义,未处理好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关系。语文课堂少不了品读,感悟,玩味,思考,涵泳。语文课“心动”比“形动”更为重要,有时“沉静”比“活跃”更有效。见问题就讨论,动不动就合作的语文课堂只能是华而不实的泡沫语文课。我们要倡导在自学、自悟基础上的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通过互相启发。共同探究,培养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只有在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才能使他们互相取长补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因此,教师要精心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一要组织好学生自学,使每个学生都能独立思考;二要组织好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教给合作的方法,重视对合作学习的评价,做到互动学习与个别辅导相结合;三要组织好全班交流,在交流中加强引导,全面实现教学目标。
  在现如今课改的大浪潮中,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面对先进的教育理念,不要一味地推崇,对手传统的教育理念,也不能全盘的否定,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其他文献
和谐社会是经济繁荣,人民生活安居乐业的社会,只有和谐社会下法制的健全与完善,经济制度、管理体制的优化,经济的发展才能更加健康、稳定、有序。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以经济可持续发展为中心的。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如何看待经济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是一个重要问题。构建和谐社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而经济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证,二者是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和谐社会构建与经济发展是相互促进
期刊
【摘要】通过个案分析,归纳出实验操作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的主要类型,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实践能力。  【关键词】化学实验操作  心理障碍 成因与对策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造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保护意识;具有适应终生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期刊
【摘要】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单兵作战”的备课方式逐步被集体备课方式所替代,集体备课方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认真探讨集体备课的方武方法,遵循集体备课的基本原则,强化集体备课的意识,是抓好集体备课活动开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  集体备课    备课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在高中英语教
期刊
【摘 要】 小学阶段是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阶段。本文在对习惯养成与语言习得相互关系分析的基础上,对如何培养小学生对英语语言学习的兴趣,有效提高学习效果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习惯 教育 培养   How to develop good habits in primary English teaching  【Abstract】 Primary school years are signifi
期刊
幼儿刚从家庭来到幼儿园集体环境中,在行为习惯、活动方式和同伴交往等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因此,有好多孩子在入园之初会出现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适应困难。宝宝入园后出现的种种不适应问题,引起了我们的关注和重视。   宝宝入园快一周了,每天都必须让妈妈抱进活动室。我伸手去抱他的时候,他又踢又抓,搂着妈妈的脖子死活不下来。最后我答应可以让妈妈早点来接,他才撒开手。  妈妈走后,他还是赖在我怀里不肯下来,边哭
期刊
谈起教师的成就感,自然而然都会想到“桃李满天下”。作为重点中学的老师来讲也确实是这样。成就感是一个人成长的需要,是一个人能不断前行的推动力,是人不断追求的自我的实现。但是作为非重点中学职高教师成就感从何而来呢?说实在的我刚刚工作时带着满满的激情和热情得到的是更多的失望和悲叹。别说成就感就是平常心都难有。心里有的多是沮丧。工作几年下来,热情可能没那么丰盈了,但心理的支点好象找到了位置。至少我也体会到
期刊
中国教育要跨入素质教育的门槛,还需很长的路要走,因为我国的教育还陷于选拔精英教育和教育市场滞后的“泥泽”里不能自拔,教师、校长聘用制也成为走向素质教育的沟壑……让我们来分析中国教育目前所面临一些问题吧。    1 社会的传统观念在应试教育的上空营造了“和谐”空气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学优而仕”、“唯圣人论”、“三纲五常”、“孝道”等一些传统的意识正封锁着素质教育的“瓶颈”,
期刊
【摘要】和谐课堂是在新课程新理念指导下的一种新型的课堂氛围,印教师用富有亲和力的语言、亲切和蔼的表情、崇高的人格魅力创设出的一种充满人文关怀、人性化感知、富有人情化的课堂环境,从而达到师生之问沟通无碍、轻松活泼的和谐的互动交流场景。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应该给学生营造一个怎样的和谐课堂呢?①用激情感染学生;②绐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空间;③创设平等互动交流的平台;④创设学生自由翱翔的天地;⑤注重创设民主和
期刊
【摘要】以培养未成年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以开齐开足开好科学课程为抓手,以开展青少年科技活动为载体,积极营造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推进未成年人科学教育工作。  【关键词】未成年人 科学素质 科普资源  科学    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培养未成年人爱科学、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是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期刊
面对社会的发展进步,教育趋势的发展和现代社会对全面人才的需求,体育运动教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阶段体育向终身体育健康转变。鉴于这种转变,体育运动教育目标向培养有创造力、身心健康的全面人才发展,体育运动本身的根本特征就是素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就成了体育运动教育追求的目标。    1  素质与体育运动教育    素质是指一种独立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其中包括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