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孩子从小在家长身边长大,突然要离开家长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当中去,新的环境对他们提出了新的要求,这种新要求与他们原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往往会产生矛盾,形成心理冲突。但是两岁多的孩子对家人的依恋感强,情绪稳定性差,注意力容易转移,自我中心意识强,不善于交往,爱单独活动,这些特点都不利于他们融入集体生活。
关键词:营造环境;幼儿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5-0099-01
每年九月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新入园的孩子情绪很不稳定,常常表现为哭闹、大喊大叫、拒食、拒睡、默默无语等,有的孩子还会因为老师把他带进活动室、离开亲人而用踢、打、咬的方式发泄,这些表现主要原因是2-3岁孩子从一个熟悉的环境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离开自己所依恋的亲人,在情感、行为、生活、交往等方面一下子很难适应,幼儿园陌生的环境、陌生的老师、陌生的小朋友、新的生活方式、不同于家庭的生活规则等等,都会给孩子带来恐惧、担心和不安全感,从而产生焦虑情绪。研究发现,早期的分离焦虑如果比较严重的话,会降低孩子的智力的活动效果,甚至会影响其将来的创造力以及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更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教育意识的提高,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孩子入园年龄也越来越提前。据调查近两年,新入园的幼儿中,焦虑程度严重的幼儿数量在增加。
如何尽快稳定幼儿情绪、帮助幼儿尽早适应幼儿园的新环境、新生活呢?这是我们每一位幼儿教育工作者都需要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问题。
一、营造和谐的环境
激发每个幼儿入园的积极性,要创设和谐的环境,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幼儿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见解而不受老师或同伴的嘲笑,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老师应在对幼儿进行全面观察的同时,营造让幼儿喜欢的环境、能吸引幼儿注意力的环境,消除焦虑情绪,从而使每个幼儿喜欢上幼儿园。
同时更应该针对个别孩子进行因材施教、及时鼓励。及时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并给予积极肯定,逐渐的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上幼儿园的积极性。在接待幼儿入园时发现有情绪不稳定的孩子及时进行安慰,微笑着从家长手中接过孩子,及时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带孩子进入游戏环节,慢慢地引导孩子每天能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
1、建立师生依恋关系。教师要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采用科学的教育措施,尽快建立师生的依恋关系。让幼儿从依恋家中某个物品(玩具、毛巾等)到依恋幼儿园的某件物品(自己的小椅子或自己的小床)或个别老师及某个同伴,逐步的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和活动常规。只有通过老师及时有效的教育策略,引导幼儿与老师和同伴建立亲密的师生和同伴关系,提高幼儿的交往技能,才能让幼儿园生活成为他们喜欢、依恋、想念的集体生活。
2、在平等和关爱中教育幼儿。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应该理智的爱每一个孩子,把这种爱渗透到日常生活中每一个环节,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感受到教师的爱心和关怀,从而使每一个孩子对教师产生认同和依恋。当他发现教师也像自己的亲人一样爱自己,他们才能放下戒备,愉快地融入幼儿园的教育生活。
3、对幼儿进行良好情绪的引导。入园分离焦虑对孩子身体上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饮食、消化、睡眠及免疫力等方面,因此很多孩子进入幼儿园一周左右会生病,同时更要重视分离焦虑对孩子心理上的影响。对那些极度不适应、哭闹不止的孩子不要指责,而是要找出适合孩子的发泄方式让他们把心中的不愉快释放出来,这样才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对于那些极度思恋亲人、无心活动的幼儿,教师不妨给他们提供一些和亲人有关的东西,比如家人的合影照片、自己喜爱的物品等,满足他们的归属感和安全感。
二、提供温馨的午睡环境
午睡是保障幼儿健康成长的不可缺少的条件之一,也是他们最思念家人的时刻,我们对托班100名幼儿进行了抽样调查发现: 90%的幼儿上床后没大多数都没有睡觉的意愿,或做小动作,或大声哭闹,每年开学时各班寝室里哭声震天,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为此,我们应给孩子提供清爽、舒适的午睡环境,用心观察孩子的真实需要,让孩子睡得舒心,睡得安逸。如放下窗帘、关闭电灯、播放舒缓的轻音乐等,夏天还要注意将空调调至合适的温度,空调风叶口朝上,切勿对着孩子吹。对于个别情绪极度焦虑,哭闹严重的孩子,教师可将其搂抱在怀中,轻抚他的后背,逐渐的安抚孩子的情绪,让其在老师温柔的抚摸、微笑的面容及舒缓的语气中感受到妈妈般的呵护,逐渐的放松心情,平复情绪。也可以让孩子搂抱一样自己最喜爱的物品,如:家中的玩具,父母的照片等,感受家人般的陪伴,渐渐平静入睡。
三、创设温馨的进餐环境
进餐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幼儿的膳食质量。它包括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两方面。健康的物理环境是要餐厅光线充足,空气流通,温度适宜,餐桌与食具清洁美观,大小适宜,室内布置优雅整洁;健康的心理环境是要膳食气氛和谐,采用少食多添的方式为幼儿加餐,不强迫幼儿进食,不体罚或批评,使幼儿情绪愉快。
四、创设和谐统一的家园环境
分离焦虑对2—3岁初入园的幼儿犹如他们的“第二断奶期”,每一年除了会听到新生教室里孩子的哭声,还经常看到教室外家长们焦虑的身影,而孩子们的焦虑与家长的焦虑密切相关。《情绪心理学》提到:“适宜的教育有助于培养儿童的抑制力,不适当的限制和说教则会引起过多的抑制,压抑儿童情绪的健康发展”,“不适当的教育使儿童不能在感情上与教育者相通,从而使儿童在感情上受挫,进而有可能导致感情冷漠,性格孤僻”,而且压服还会让孩子产生焦虑。
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尤其是在幼儿摆脱分离焦虑及习惯养成阶段,家园共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对家长进行专业的引领,在家园共育中达到共识,建立和谐一致的家园环境,从而帮助孩子们早日适应幼儿园生活。
幼儿园是幼儿从家庭生活走向社会生活的第一步。它需要教师、家长和社会共同努力,只有三者更好的结合起来,家园共育,才能帮助幼儿顺利度过与亲人分离时产生的焦虑阶段并更快地融入幼儿园的集体生活。
参考文献:
[1]《幼儿心理学》高月梅,张泓 编 浙江教育出版社。
[2]《幼儿情绪的行为反应与心理卫生》 莫源秋 《学前教育》2005年4月。
[3]《试论如何正确建立幼儿园的良好师生关系》。
基金项目:2015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2-3岁初入园幼儿融入集体生活的策略研究(编号JCJYC151600006)。
关键词:营造环境;幼儿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5-0099-01
每年九月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新入园的孩子情绪很不稳定,常常表现为哭闹、大喊大叫、拒食、拒睡、默默无语等,有的孩子还会因为老师把他带进活动室、离开亲人而用踢、打、咬的方式发泄,这些表现主要原因是2-3岁孩子从一个熟悉的环境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离开自己所依恋的亲人,在情感、行为、生活、交往等方面一下子很难适应,幼儿园陌生的环境、陌生的老师、陌生的小朋友、新的生活方式、不同于家庭的生活规则等等,都会给孩子带来恐惧、担心和不安全感,从而产生焦虑情绪。研究发现,早期的分离焦虑如果比较严重的话,会降低孩子的智力的活动效果,甚至会影响其将来的创造力以及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更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教育意识的提高,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孩子入园年龄也越来越提前。据调查近两年,新入园的幼儿中,焦虑程度严重的幼儿数量在增加。
如何尽快稳定幼儿情绪、帮助幼儿尽早适应幼儿园的新环境、新生活呢?这是我们每一位幼儿教育工作者都需要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问题。
一、营造和谐的环境
激发每个幼儿入园的积极性,要创设和谐的环境,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幼儿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见解而不受老师或同伴的嘲笑,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老师应在对幼儿进行全面观察的同时,营造让幼儿喜欢的环境、能吸引幼儿注意力的环境,消除焦虑情绪,从而使每个幼儿喜欢上幼儿园。
同时更应该针对个别孩子进行因材施教、及时鼓励。及时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并给予积极肯定,逐渐的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上幼儿园的积极性。在接待幼儿入园时发现有情绪不稳定的孩子及时进行安慰,微笑着从家长手中接过孩子,及时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带孩子进入游戏环节,慢慢地引导孩子每天能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
1、建立师生依恋关系。教师要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采用科学的教育措施,尽快建立师生的依恋关系。让幼儿从依恋家中某个物品(玩具、毛巾等)到依恋幼儿园的某件物品(自己的小椅子或自己的小床)或个别老师及某个同伴,逐步的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和活动常规。只有通过老师及时有效的教育策略,引导幼儿与老师和同伴建立亲密的师生和同伴关系,提高幼儿的交往技能,才能让幼儿园生活成为他们喜欢、依恋、想念的集体生活。
2、在平等和关爱中教育幼儿。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应该理智的爱每一个孩子,把这种爱渗透到日常生活中每一个环节,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感受到教师的爱心和关怀,从而使每一个孩子对教师产生认同和依恋。当他发现教师也像自己的亲人一样爱自己,他们才能放下戒备,愉快地融入幼儿园的教育生活。
3、对幼儿进行良好情绪的引导。入园分离焦虑对孩子身体上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饮食、消化、睡眠及免疫力等方面,因此很多孩子进入幼儿园一周左右会生病,同时更要重视分离焦虑对孩子心理上的影响。对那些极度不适应、哭闹不止的孩子不要指责,而是要找出适合孩子的发泄方式让他们把心中的不愉快释放出来,这样才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对于那些极度思恋亲人、无心活动的幼儿,教师不妨给他们提供一些和亲人有关的东西,比如家人的合影照片、自己喜爱的物品等,满足他们的归属感和安全感。
二、提供温馨的午睡环境
午睡是保障幼儿健康成长的不可缺少的条件之一,也是他们最思念家人的时刻,我们对托班100名幼儿进行了抽样调查发现: 90%的幼儿上床后没大多数都没有睡觉的意愿,或做小动作,或大声哭闹,每年开学时各班寝室里哭声震天,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为此,我们应给孩子提供清爽、舒适的午睡环境,用心观察孩子的真实需要,让孩子睡得舒心,睡得安逸。如放下窗帘、关闭电灯、播放舒缓的轻音乐等,夏天还要注意将空调调至合适的温度,空调风叶口朝上,切勿对着孩子吹。对于个别情绪极度焦虑,哭闹严重的孩子,教师可将其搂抱在怀中,轻抚他的后背,逐渐的安抚孩子的情绪,让其在老师温柔的抚摸、微笑的面容及舒缓的语气中感受到妈妈般的呵护,逐渐的放松心情,平复情绪。也可以让孩子搂抱一样自己最喜爱的物品,如:家中的玩具,父母的照片等,感受家人般的陪伴,渐渐平静入睡。
三、创设温馨的进餐环境
进餐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幼儿的膳食质量。它包括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两方面。健康的物理环境是要餐厅光线充足,空气流通,温度适宜,餐桌与食具清洁美观,大小适宜,室内布置优雅整洁;健康的心理环境是要膳食气氛和谐,采用少食多添的方式为幼儿加餐,不强迫幼儿进食,不体罚或批评,使幼儿情绪愉快。
四、创设和谐统一的家园环境
分离焦虑对2—3岁初入园的幼儿犹如他们的“第二断奶期”,每一年除了会听到新生教室里孩子的哭声,还经常看到教室外家长们焦虑的身影,而孩子们的焦虑与家长的焦虑密切相关。《情绪心理学》提到:“适宜的教育有助于培养儿童的抑制力,不适当的限制和说教则会引起过多的抑制,压抑儿童情绪的健康发展”,“不适当的教育使儿童不能在感情上与教育者相通,从而使儿童在感情上受挫,进而有可能导致感情冷漠,性格孤僻”,而且压服还会让孩子产生焦虑。
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尤其是在幼儿摆脱分离焦虑及习惯养成阶段,家园共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对家长进行专业的引领,在家园共育中达到共识,建立和谐一致的家园环境,从而帮助孩子们早日适应幼儿园生活。
幼儿园是幼儿从家庭生活走向社会生活的第一步。它需要教师、家长和社会共同努力,只有三者更好的结合起来,家园共育,才能帮助幼儿顺利度过与亲人分离时产生的焦虑阶段并更快地融入幼儿园的集体生活。
参考文献:
[1]《幼儿心理学》高月梅,张泓 编 浙江教育出版社。
[2]《幼儿情绪的行为反应与心理卫生》 莫源秋 《学前教育》2005年4月。
[3]《试论如何正确建立幼儿园的良好师生关系》。
基金项目:2015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2-3岁初入园幼儿融入集体生活的策略研究(编号JCJYC15160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