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市“7·21”强降水天气诊断分析

来源 :农业灾害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nshan19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地面自动气象站资料、卫星和多普勒雷达等,分析了2021年7月21—22日出现在阳泉市的一次强降水天气过程.结果表明:该降水天气过程与冷涡和台风相关,副高异常偏北,发生在上冷下暖的环境配置下,东南季风输送水汽充足,对流在地面露点锋和辐合线附近触发.北京RMAPS 3公里模式对暴雨的位置和量级有较好的指示.
其他文献
为了研究长白山北坡地区土壤墒情变化特征,利用二道站自动土壤水分仪所采集的土壤相对湿度数据,取用2019—2020年10 cm、20 cm、30 cm、40 cm共4个层次土壤的相关资料,对不同量级降水后6 h、12、24 h和48 h土壤相对湿度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出现不同量级降水对10 cm深度土壤均影响最大;(2)10 mm量级的降水仅对10 cm深度土壤湿度影响较大;出现20 mm降水后,10~40 cm土壤均受到影响,10 cm土壤变化幅度最大,40 cm土壤需12 h后土壤湿度受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愈发突出,为人们鸣起了警钟.当前,国家已实施了沙源治理工作,生态环境也在不断修复.现阶段,人口的持续增长使得资源消耗变大,对木材的需求逐渐提升,出现了荒漠化、土地资源被破坏等问题,土地退化成为了眼下之急.对此,探究了防沙治沙和林业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相关行业提供一些建设性意见.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以及多普勒雷达产品图片资料,对2009年7月22日发生在首都机场地区的雷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揭示了此次雷雨过程的产生机制.结果表明:低层暖舌的存在为此次雷雨过程创造了良好的热力不稳定层结;低层850 hPa浅槽的过境为此次过程的触发因子;雷达产品图上外流边界、中气旋的识别有助于判断是否会出现大风或冰雹天气.另外,综合分析了各不稳定指数对强对流天气过程的预报有着很好的指示意义.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界天气多变,对于对气候环境依赖性较大的农业来说,由于本身抵御灾害的能力较差,必然需要依靠准确的气象预报来提前做好灾害防御工作.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我国农业也处于向现代农业的转型中,而农业气象服务却仍滞后于时代需求,无法满足新形势下农业发展的需要.通过网络将无线通信技术和气象服务结合,实现实时的气象监控,可对灾害天气进行更加精准的预测,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可靠保障.从农业气象服务着手,分析信息技术对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的影响,探讨一些有效措施,推进气象服务的现代化发展.
2021年6—7月,济阳区气温偏高,降水偏多,日照时数偏少,相对湿度与常年持平.其中,有4次暴雨、2次冰雹、16天高温、1次台风过程.6月降水量是建站以来历史第6位多值,7月降水量是建站以来历史第7位多值.6—7月暴雨、冰雹、高温和台风对农业、水电、交通运输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利用NCEP 2.5°×2.5°再分析资料、站点气象资料等,通过分析暴雨发生发展过程中环流形式、水汽的配置和输送,以及垂直运动的变化,从而分析影响此次强降水发生发展的因素,阐述了暴雨的产生机制,为今后的预报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结合克拉玛依主要灾害天气特点,浅析大风、雷电、暴雨、雨雪冰冻等气象灾害对电力设施造成的影响,提出指导性的灾害防御措施.
主要利用西昌北郊山区内的旋转式地面大气电场仪所监测的数据资料,对西昌北郊山区场区内大气电场的变化特征分析,确定电场强度预警阈值,对不同季节的雷电天气过程中电场强度的变化进行预警雷电天气的有效性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地面电场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预警非雨季(过渡期和旱季)、雨季雷电天气.非雨季(过渡期和旱季)、雨季的地面电场预警阈值不同,能够有效地提高雷击及伴随气象灾害的综合预警防御能力.
以中部某县为研究对象,通过全面梳理当地农村污染治理政策工具、重点举措和获得的实效,分析当地农村污染治理面临主体分散、投入单一和技防不足等碎片化困境.从部门整合、资金整合、平台整合入手,通过整体性治理,着力破除当地农村污染治理碎片化困境,为乡村全面振兴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并提供借鉴与参考.
黄曲霉毒素M1(AFM1)是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的重要指标.研究采集安徽省2019年5月—2021年8月间生产的液体乳样本389份,并检测其中AFM1含量,分别考察在不同地区与不同时间段生产的液体乳中AFM1的污染状况,旨在研究安徽省液体乳中AFM1的污染规律.结果表明:389份样品中,12份样品检测出AFM1在检出限(0.005μg/kg)与定量限(0.015μg/kg)之间,8份超过定量限,最高达0.41μg/kg.研究不同时间段污染状况发现,12月—翌年2月生产的液体乳中AFM1污染率最高为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