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阅读是听、说、读、写的综合体。可一般我们教学中,读仅是用几分钟的时间把文章粗略看一遍;听则是教师或同学把文章读一遍;写和说就是在教师的指引下写几道习题和说几句读后的感受。有时谈到阅读,也常错误的认为:只有读课外书才叫阅读。因此对阅读的教学仅注重于课内几篇重点考试篇目。学生对阅读的理解就成了看看文章,做做题。
【关键词】 读后感 阅读 理解
如此教学,阅读教学中的让学生在丰富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感悟,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的根本价值就无法体现。与其同时,学生对应考式的阅读容易产生厌倦。所以,教师对学生阅读的教学应引起重视。
一、注重综合体结合
中学生各个年段的阅读教学都要求重视朗读、默读,正如先辈所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所以无论是现代文还是文言文教学。教师应多让学生朗读文章,并作示范,带领学生读出文本的节奏、轻重和感情,以达到理解文本的目的。
教师还应教会学生各种读文形式:边读边画,学生在读《春》时,要求他们根据文章内容的描绘出“春花图”或“春草图”等,使学生有意识的积累优美词句。边读边想,想像《钱塘湖春行》初春时钱塘湖的美丽景象,让学生进入文本的意境。边读边写,仿《背影》中父亲翻越月台买橘子、《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雪中捕鸟的情节,来一段有关动作的描写,使学生在不断的运用中,砥砺自己的语言。边读边说,读了《亲爱的爸爸妈妈》后,有什么话想对那些顽固不化的侵略者说的,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边读边演,演出《皇帝的新装》、《我的叔叔于勒》等文中的各个角色,了解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方向。
通过“读”来理解并进行运用的过程中,使阅读的综合体得以提升,轻松而有趣。
二、立足教本类比阅读
初中生的课外学习时间是有限的,阅读课外读物的时间并不多,而且现在的课外读物良莠不齐,容易让学生误入歧途。初中的语文课本在选材时就注重了对学生情感、品德和审美情趣的培养,这正好符合阅读教学的意旨。所以我们应该好好的使用手中的教本。
阅读需要积累。教师不妨打破“从第一课上到最后一课”、“从第一册上到最后一册”的常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将课本中的情感相同或写作手法相同或相似的课文搜集在一起,引导学生从中找到相同点或不同点。《羚羊木雕》和《我的叔叔于勒》都叙述了文中的父母在面对友情、亲情和物质的抉择上时,选择了物质,对部分以金钱至上的人进行批判;而《我的叔叔于勒》和《变色龙》也有相同之处,当菲利普夫妇和奥楚蔑洛夫所面对人物身份变化时,其态度与情感也发生了变化,揭示了他们虚伪做作的嘴脸。鲁迅的《藤野先生》和《阿长与<山海经>》两文在表现人物的性格上存在很大相同点,都是在通过记述“我”与主人公的交往事件上,一一折射出主人公的性格特征,从中流露出对他们的怀念之情。《伤仲永》和《孙权劝学》两文中的例子截然相反,但反映的主题却一样:学习关键在于勤奋,不分智商高低,年龄先后。
类比的阅读不仅可加深学生对于作品深刻的认识,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我们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在更广的范围内进行阅读,不能局限于一篇文章,一册书里。
三、尊重学生的个性情感
阅读是读者与作者通过文本进行的超越时间和空间的交流。由于学生的知识经验、思维方式、生活环境等各不相同,对课文的理解便会产生不同的认识与理解。就好比鲁迅说《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留言家看见宫围和事,革命家看见排满……所以教师应对学生的理解予以肯定与引导,切忌用自己的分析取代学生的阅读。语文教学大纲中也提及:“应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风筝》、《故乡》的主题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理解,《我的叔叔于勒》中的主人公是“菲利普夫妇”还是“于勒”也有不同的看法,语文课本的习题中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同样提出了两种不同的理解,可见个性的阅读理解并不是现今才提出的,它一直就存在。所以在教学时,当有的同学认为《沁園春·雪》中所说“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指的就是指毛泽东本人时,我们可以予以肯定,在此基础上再加以引导。
教育的使命是让学生学会寻找自己感兴趣的知识,从中获得生存的技能。教学要摆正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的关系,只有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感悟,才能与作者进行心灵的交流。
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是艰辛而漫长的,教师应立足于课本,在注重学生阅读全方位发展的同时,尊重学生的个性感悟,从而达到以阅读为乐的目的。
【关键词】 读后感 阅读 理解
如此教学,阅读教学中的让学生在丰富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感悟,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的根本价值就无法体现。与其同时,学生对应考式的阅读容易产生厌倦。所以,教师对学生阅读的教学应引起重视。
一、注重综合体结合
中学生各个年段的阅读教学都要求重视朗读、默读,正如先辈所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所以无论是现代文还是文言文教学。教师应多让学生朗读文章,并作示范,带领学生读出文本的节奏、轻重和感情,以达到理解文本的目的。
教师还应教会学生各种读文形式:边读边画,学生在读《春》时,要求他们根据文章内容的描绘出“春花图”或“春草图”等,使学生有意识的积累优美词句。边读边想,想像《钱塘湖春行》初春时钱塘湖的美丽景象,让学生进入文本的意境。边读边写,仿《背影》中父亲翻越月台买橘子、《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雪中捕鸟的情节,来一段有关动作的描写,使学生在不断的运用中,砥砺自己的语言。边读边说,读了《亲爱的爸爸妈妈》后,有什么话想对那些顽固不化的侵略者说的,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边读边演,演出《皇帝的新装》、《我的叔叔于勒》等文中的各个角色,了解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方向。
通过“读”来理解并进行运用的过程中,使阅读的综合体得以提升,轻松而有趣。
二、立足教本类比阅读
初中生的课外学习时间是有限的,阅读课外读物的时间并不多,而且现在的课外读物良莠不齐,容易让学生误入歧途。初中的语文课本在选材时就注重了对学生情感、品德和审美情趣的培养,这正好符合阅读教学的意旨。所以我们应该好好的使用手中的教本。
阅读需要积累。教师不妨打破“从第一课上到最后一课”、“从第一册上到最后一册”的常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将课本中的情感相同或写作手法相同或相似的课文搜集在一起,引导学生从中找到相同点或不同点。《羚羊木雕》和《我的叔叔于勒》都叙述了文中的父母在面对友情、亲情和物质的抉择上时,选择了物质,对部分以金钱至上的人进行批判;而《我的叔叔于勒》和《变色龙》也有相同之处,当菲利普夫妇和奥楚蔑洛夫所面对人物身份变化时,其态度与情感也发生了变化,揭示了他们虚伪做作的嘴脸。鲁迅的《藤野先生》和《阿长与<山海经>》两文在表现人物的性格上存在很大相同点,都是在通过记述“我”与主人公的交往事件上,一一折射出主人公的性格特征,从中流露出对他们的怀念之情。《伤仲永》和《孙权劝学》两文中的例子截然相反,但反映的主题却一样:学习关键在于勤奋,不分智商高低,年龄先后。
类比的阅读不仅可加深学生对于作品深刻的认识,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我们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在更广的范围内进行阅读,不能局限于一篇文章,一册书里。
三、尊重学生的个性情感
阅读是读者与作者通过文本进行的超越时间和空间的交流。由于学生的知识经验、思维方式、生活环境等各不相同,对课文的理解便会产生不同的认识与理解。就好比鲁迅说《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留言家看见宫围和事,革命家看见排满……所以教师应对学生的理解予以肯定与引导,切忌用自己的分析取代学生的阅读。语文教学大纲中也提及:“应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风筝》、《故乡》的主题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理解,《我的叔叔于勒》中的主人公是“菲利普夫妇”还是“于勒”也有不同的看法,语文课本的习题中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同样提出了两种不同的理解,可见个性的阅读理解并不是现今才提出的,它一直就存在。所以在教学时,当有的同学认为《沁園春·雪》中所说“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指的就是指毛泽东本人时,我们可以予以肯定,在此基础上再加以引导。
教育的使命是让学生学会寻找自己感兴趣的知识,从中获得生存的技能。教学要摆正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的关系,只有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感悟,才能与作者进行心灵的交流。
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是艰辛而漫长的,教师应立足于课本,在注重学生阅读全方位发展的同时,尊重学生的个性感悟,从而达到以阅读为乐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