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眼凝望的嫉妒之火

来源 :书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boss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罗兰·巴特写道:“就嫉妒而言,我痛苦了四回:因为我嫉妒;因为我怪自己嫉妒;因为我担心我的嫉妒伤害另一个人;因为我任凭自己落入俗套。我痛苦,是因为被排斥,因为自己咄咄逼人、疯狂、粗俗。”原以为嫉妒的四层痛苦已经很惊人了,没想到匈牙利作家萨博·玛格达(Szabó Magda,1917-2007)的长篇小说《鹿》带来了更为疯狂的嫉妒之火。
《鹿》[ 匈牙利] 萨博·玛格达著余泽民译花城出版社2018 年版

  小说是以女主人公恩契·艾丝特的第一人称叙事展开的,是带有强烈意识流色彩的内心独白。我首先被作家对日常生活的还原能力折服。一只甲虫、一双鞋都在叙事中复活了。你会以为这是一部散漫无边的意识流小说。但等到小说读到五十页左右,质变发生了,小说的空间轮廓开始出现。那是一个暴力的场景,很简单的描写:艾丝特看见朱思蒂趴在地上,“插着白色梳子的红色发绺下有一把斧头,砍进她的脖子里”。如此血腥,但就这样一笔带过,反而让叙事陡增了紧张的氛围。你知道,总会发生些什么的,于是,阅读期待被建构起来了。
  继续读,忽然没来由地出来了第二人称—你。这个“你”显然不是像我刚才写到的那样指读者,因为这个“你”出现在故事的关系当中,很明显是小说中的人物。但“你”是谁?不知道。这时,我们才突然意识到,小说这种絮絮叨叨的风格并不是意识流,而是一种独白、一种倾诉。这个“你”是全部倾诉的特定对象,这些倾诉因为“你”而具有了叙事结构上的意义。“你”既是叙事的承载者,也是叙事的驱动者,成了小说的最大悬念。大部分小说,人物的出场都会被交待得清清楚楚,但这部小说是对倾诉的模拟,是原生态的话语洪流,一切的情节、人物、场景以及关系都要从倾诉的细节中一点点去拼凑。你终于发现,这个“你”是叙事者深爱的人,这通篇的倾诉都是恋人的絮语。
  “你”原来是一个大学教授,是翻译了莎士比亚戏剧的著名教授,“你”不仅仅是理论家,“你”还上台表演,有着充分的舞台表演经验。叙事者“我”经常和“你”一起表演,因此,当“你”告诉“我”你爱我时,“我”已经无法相信了。“我”觉得你在表演。但“我”不相信“你”的更深层原因是:“你”有“你”的妻子—那可爱的安吉拉,“我”和“你”的恋爱一开始就注定了是不伦之恋。安吉拉其实是“我”很好的朋友,但是因为“你”和安吉拉生活在一起,“我”也开始厌恶安吉拉,尽管她是无辜的。“我”爱上了“你”,和“你”有了私情,“我”陷入了无边的嫉妒。即便今后安吉拉和“你”离婚,“我”也无法接受“你”了,因为记忆不会消失,那些美好的场景依然会存在于安吉拉的脑海中,“我”对此无能为力。“我”是因为爱“你”才产生了嫉妒,但这种嫉妒开始折磨“我”的生命、“我”的心,“我”陷入了疯狂。
萨博·玛格达(1917-2007)

  每当我控制不了嫉妒的疯狂时,“我”都会去找皮皮,和他睡覺,用这种背叛的方式,似乎能使“我”暂时摆脱一会儿嫉妒的痛苦。皮皮爱“我”,但“我”不爱皮皮,那天,即便“我”知道皮皮的未婚妻要来找他,“我”还是待在皮皮家里,可我们没有睡觉,“我”想请他帮个忙。皮皮听到“我”的要求居然哭了。“我”却因为嫉妒而对他的哭泣无比冷漠。后来,“我”把“你”的手表指针拨快了,“你”匆匆忙忙出门,然后,“你”遭遇了车祸,死了。
  我们读到这里,深深感到了嫉妒之火的炽烈和可怕。原来是叙事者谋杀了自己最爱的人!但这还不是最震撼的,最震撼的是叙事者“我”谋杀了“你”之后,“我”的怒火依然没有消散。一般而言,死亡是情感的终点,生命都没有了,附着于生命之上的情感自然也就消散了。但是,“我”并非如此,“我”已经在嫉妒的深渊里无法自拔,“我”想让“你”痛苦地死去,还要在炼狱里遭烈火焚烧,直到时间终结—这种嫉妒确实堪称登峰造极了。玛格达自己这样谈论《鹿》:“我—写这本书的人,只要有可能避免,就不会去读它:我怕它。”这其中地狱一般的嫉妒之火,出自她的笔下,也必定出自她的内心。这是我们每个人心底深处压抑着的黑暗洞穴,没有熊心豹子胆,没人敢探入那洞穴并回来告诉我们里边的景象。就此而言,玛格达的勇气令人吃惊。但她的真诚也让我们心惊:我们或许也不敢再去读第二遍了。
  不过,这部小说的倾诉过程是极为丰富的,并不局限于恋爱的细节。生命、历史、时代都在语言细节处熠熠生辉。漫长的倾诉不免伴随着对往事的回忆,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历史是如何进入人的生命中、人的话语中的,历史的逻辑与个人的命运在倾诉中凝固在了一起。叙事者对父母这一辈人的回忆,尤其是对自己父亲的回忆,是极为细腻的,充满了历史的同情感。但叙事者忽然说:“我爱你胜过爱我的父亲,也胜过爱我的母亲,我在这个世界上最爱你。”好吧,“我”对“你”的爱原来是胜过了亲情的极致之爱,那么,这种极致的爱带来的这种极致的嫉妒,才是不突兀的,才能被我们理解。
  这是一部不能轻易进入的小说,但读进去了,你就会发现这是一部特别迷人的小说。整本小说,其实都是“我”站在“你”墓碑前的倾诉,就现实层面来说,这是本书的基本场景。“我”站在“你”的墓碑前悼念你,“我”努力要把“我”生命中全部的秘密、全部的美好、全部的生活都告诉你。当然,只有读完整本小说,才会知道场景原来如此简单。我们之所以比较难进入,就是因为这些叙事是说给另外一个人听的,我们都是这场独白的旁听者。因此,在你恍然大悟之际,你已经读完了全书,因此你一定会觉得非常精彩。   “我”的内心独白全是情感的涌动,极为真实和克制。每句话几乎都带着扎实的意象。即便说到战争带来的残破,“我”都是一笔带过。这是特别逼真的,一个经历过战争摧残的人对于满目疮痍反而是麻木的。但是小说在整体上的叙事有种汹涌的力量,是肆无忌惮的,无数细节构成了滔滔不绝的倾诉。在细节的克制和整体的肆意之间,《鹿》呈现出了一种极富张力的叙事美学。
  在我看过的小说里,关于表现伴随着爱情而产生的嫉妒,《鹿》写得最深刻、最生动,也最丰富。嫉妒是爱情当中最常见的情绪。爱情跟普泛的爱不一样,普泛的爱是没有特定对象的,但是爱情有着特定的生命对象,因而需要不断克服与这种极端占有的情感相违背的障碍。探测这样的障碍,需要我们有过撕心裂肺的情感体验。你会清楚,嫉妒是所有的人类情感中最微妙的琴弦,萨博·玛格达把这根琴弦弹拨得非常细腻、极端和残酷。
  嫉妒仅仅是偏执带来的痛苦吗?当然不是。嫉妒跟生命的关系比我们认为的要更加深刻。
  “我”当然知道“你”其实是很爱“我”的,因为“你”的钱包里放着“我”的一张照片,是“你”在美丽的湖边亲手给“我”拍摄的。而且正是因为这张照片,“我”和“你”的不伦之恋暴露了,安吉拉知道了一切,但“我”已经不在乎了。小说写道:“我一直想要告诉你,我是从你那里获得了我自己的身体。”这句话特别耐人寻味。既是爱情让“我”发现了身体的愉悦,但又是爱情同时让“我”衍生出了巨大的嫉妒,让“我”深感痛苦。这愉悦和这痛苦都是一种自我的唤醒。“我”要真正成为我自己,“我”就必须要让自己从爱情的权力关系中挣脱出来。为了彻底地獲得“我”的生命主体,“我”宁愿让“你”去死,让“你”对“我”不再有一丝一毫的羁绊。
  嫉妒从生命的原始冲动中升起,其最终是对生命主体自身的无限确定,正因其无限,才是不可能的;正因为不可能,才有了大海般浩瀚的痛苦。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马丁·布伯阐述的“我—你”关系,在他那里,“我—你”的关系是人类全部关系中最重要的,没有了你,也就没有了我。主体正是因为他者的存在而存在。
  那么,我们可以说:嫉妒,在与他人有关的情感范畴内,毫无疑问,它最深刻。
  一部主题是嫉妒的小说,为什么标题叫《鹿》?读完小说后,这是令人感到迷惑的地方。小说中唯一写到鹿的部分,是说安吉拉养了一头小鹿,然后“我”特别想要小鹿,“我”就去把小鹿偷过来,结果小鹿自己跑掉,被车给撞死了。然后叙事者说,其实“我”也不想让小鹿去死。鹿跟“你”的命运无疑有种同构性,因此,鹿的意象被作家赋予了一种更深层次的象征意味。
  鹿到底象征了什么?
  不妨设想,如果没有鹿的存在会怎么样?我想,这本小说会彻头彻尾地陷入非道德化的困境。因为“我”到最后也没有忏悔,“我”要爱到死,嫉妒到死。但是有了“鹿”作为小说题目,就让我们获得了一种更高的视野,得以重新去审视人类的这种偏执的情感。在鹿的纯真、可爱、脆弱与嫉妒的残暴、丑恶、死亡之间,是人性的挣扎历程。换句话说,是鹿的温柔平衡了嫉妒之火的可怖。正因为有了《鹿》这个标题,小说才一下子变得开阔高远起来了。如果此书的标题就叫《嫉妒》,那将会陷入无休止的执念,如同密封的黑匣。法国作家罗伯-格里耶(Alain Robbe-Grillet,1922-2008)倒是写过一本小说,就叫《嫉妒》,他的写作风格跟《鹿》的写作风格完全相反。他完全像摄影机一样,用说明文的方式写了情感的出轨。如果那个小说不叫《嫉妒》,读者甚至都很难明白究竟是写了怎么一回事儿。因此,这对我们也是一种提醒:题目的力量如此重大,它虽然只有寥寥几个词,却可以平衡小说那庞大的身体。
  感谢这书名,当我们即将被嫉妒之火烧灼到窒息之际,一头蹦蹦跳跳的可爱小鹿忽然出现了,它睁着硕大的、萌萌的眼睛望着你,在鹿的眼神里你暂时忘却了那些折磨着你生命的利刃,也暂时宽恕了你对你自己的极端惩罚。
其他文献
批评家库切曾经说过:“强大的诗人总是创造他们自己的世系,并在这个过程中重写诗歌的历史。”布莱希特(Bertolt Brecht,1898-1956)就是这样一位强大的诗人,尽管他首先是以剧作家和戏剧理论家的身份出现在公众视野和后世研究里。在一九二七年那篇著名的《关于四百个年轻抒情诗人的简短报告》一文里,布莱希特直言不讳地说,他对于里尔克那种“纯粹”的抒情诗有种“不耐烦”。这一年他二十九岁,在政治上
期刊
记得苏轼写过好几首《西江月》,其中一首不是太有名,但我挺喜欢的,没有了辛弃疾的《西江月》里的激烈,却有沉郁待吐的韵味:“点点楼头细雨,重重江外平湖。当年戏马会东徐,今日凄凉南浦。莫恨黄花未吐,且教红粉相扶。酒阑不必看茱萸,俯仰人间今古。”  倒也奇怪,在我国近代学者的自传和回忆录(或全文,或节选)中间,读到好几册都有与苏轼这首词相似的质地和感怀。例如,杨绛先生所写的《杂忆与杂写》是让我佩服的头一册
期刊
一  丹麦文学史家勃兰兑斯(Georg Brandes,1842-1927)注意到,在法国文学中,到了十八世纪的卢梭,“‘自然’这个口号要按它的原义去理解,第一次在英国以外的小说中表现出对大自然的真正感情,以此取代谈情说爱的客厅和花园”(《十九世纪文学主流》,张道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下同)。在卢梭的书信体小说《新爱洛漪丝》(1761)里,出现了对于美丽的自然风光的描写,而这一切,勃兰兑
期刊
茨威格笔下的角色,跟我们认识的人一样,往往都有双重性格,过着双重生活。那无以名状的潜意识、野马般的盲目冲动,随时发动翻天覆地的袭击,从而改变我们的命运──这是一种最日常、最静默,因此也最根本的“革命”。茨威格写人的双重性,当然并不志在用引人入胜的故事,仗义宣扬他友人弗洛伊德的学说。事实上,即使弗洛伊德从未出世,茨威格也会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影响下写出相类似的故事。然而這样孜孜不倦地揭示人性的两面,说
期刊
一、“经术”与“法术”  中国历史上的两大改革家,王安石与张居正,各自留下了浓墨重彩的政治遗产,后人对此有赞有弹,众说纷纭。如果深入追究,两人的治国理念和改革思想的截然不同,是不容忽视的缘由。  王安石用儒家经术来处理世务,着眼点始终不离儒家经典,不离经术。他对儒家经典《周礼》特别重视,说:“一部《周礼》理财居其半。”他的改革举措,即所谓“新法”,都从《周礼》寻找理论根据。变法期间,他撰写《三经新
期刊
二0一六年夏,我完成了关于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1770-1850)的博士论文,获得学位。毕业后常常忆及位于英国湖区格拉斯米尔(Grasmere)小村中的诗人故居“鸽舍”(Dove Cottage)以及在不远处的圣奥斯瓦尔德教堂墓园(St. Oswalds’ Churchyard)里安息着的诗人。在英国每当论文思路不清时,我便坐上五五五路巴士,到“鸽
期刊
他,被命运宠溺与苛待的诗人,被世人颂美与误解的诗人,在凯尔特的暮色中完成凯尔特文艺复兴的诗人,将哲思、抒情与戏剧并冶于一炉的诗人,集青春的生机与岁月的清明于一身的诗人,既温柔唯美又有几分靡菲斯特恶魔风味的诗人,讴歌爱情却永失所爱的诗人,不为民族与语言所囿的诗人;他是文字的冶炼者,新颤栗的创造者,威廉·巴特勒·叶芝(William Butler Yeats,1865-1939)。立體的乡愁  一八六
期刊
卡夫卡曾直言对老子思想的无限钦敬,称“老子的哲学是坚硬的核桃,我被它们陶醉了,但是它们的核心,却对我依然紧闭”。这个果核紧紧地封闭着,它是自我圆足不加旁求的;它的成就、它的感觉、它所有的意义都绾聚在一起,收拢在一起;它精光内敛,一般人很难接近它,甚至没有接近它之前,就已经有点目迷五色了。为了向前人汲取智慧,我们需要让它敞开,这就是“打开果核”。  但并不是每个人对着文本就可以打开这个果核的,等打开
期刊
手头有一本描写毕加索生平故事的书,写得很精彩。但读到其中关于毕加索一幅著名画作的段落时,我不禁对译名产生了疑问。  这幅画,就是后来被很多人称为立体主义开山之作的《阿维尼翁的姑娘们》。  我手头的那本书,对此却有三种不同的译法。其一,《阿维尼翁的女士们》;其二,《淑女们》,应当是简称;其三,《亚威农姑娘》,此翻译是插图下的文字说明,想来不是译者的问题,而是编辑不知道从哪里查来的。  这幅彩色画是毕
期刊
亨利五世的真历史  亨利出生在威尔士蒙茅斯城堡的高塔之上,故被称作“蒙茅斯的亨利”(Henry of Monmouth),一四一三年三月二十日,继任国王,加冕为英国兰开斯特王朝(House of Lancaster)的第二位君主。亨利五世(1386-1422)  亨利是亨利·布林布鲁克(Henry of Bolingbroke)和玛丽·德·波恩(Mary de Bohun,1368-1394)之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