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岛市2012—2015年流感样病例流行病学特征研究与病毒病原学调查

来源 :中国医学创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tz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分析2012-2015年辽宁省葫芦岛市国家级流感监测哨点流感样病例的监测结果,为准确掌握流行性感冒的流行特征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
  1月-2015年12月国家级哨点监测医院(葫芦岛市中心医院)流感样病例监测数据和国家级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葫芦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病原学监测资料,分析流感样病例的年龄分布情况和流感病毒检出情况。结果:2012-2015年葫芦岛市中心医院共监测门急诊就诊者921 936例,其中流感样病例29 622例,流感样病例就诊百分比(ILI%)平均为3.21%,各年度ILI%的极值分布不同。共检测咽拭子标本2295份,各年度检出阳性率在8.08%~33.58%间,各年度均有H3型病毒检出。结论:应针对0~14岁儿童加强流感的监测和健康教育,密切注意流感病毒型别变化情况。
  【关键词】 流感样病例; 监测; 流行病学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surveillance data of influenza-like illness conducted by National influenza surveillance site in Huludao City,Liaoning Province,aiming at mastering the influenza epidemic characteristics and providing some evid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ontrol measures.Method:Surveillance data of influenza-like illness and etiology data between January 2012 and December 2015 were collected in Huludao Central Hospital and Huludao Municipal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Age distribution of influenza-like illness and influenza virus detection were described and analyzed.Result:A total of 921 936 cases were monitored and among them 29 622 cases were influenza-like illness,giving an ILI% of 3.21%,but the annual extreme value distribution of ILI% was different.From the total of 2295 pharyngeal swab specimens, the annual positive rate was between 8.08% and 33.58%,and H3 viruses were found each year.Conclusion:The influenza surveillance and child health education need to be strengthened, moreover, more attention needs to be paid to the influenza virus subtype distribution.
  【Key words】 Influenza-like illness; Surveillance; Epidemiology
  First-author’s address:Huludao Municipal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Huludao 1250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32.017
  流行性感冒(流感)是一種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常见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中甲型流感病毒最容易出现抗原变异,如果出现大流行则可对人群健康和社会经济状况都产生严重影响[1-3]。在目前应对流感流行的防控框架下,重点工作内容之一是疫情监测[4-5]。流感疫情监测的核心任务是掌握疫情动态和流感病毒的分布及变异情况,及时发现疫情[6-9]。由于流感在不同的时间和地区并非均匀发生,流行强度各异,疾病预防控制人员系统综合分析本地区的流感疫情监测资料有助于为制定有针对性的流感防控措施提供基础数据支持。本研究通过分析2012-2015年辽宁省葫芦岛市国家级流感监测哨点的资料,试图探究葫芦岛市流感流行趋势和病原谱,为科学合理保障葫芦岛市流感监测工作质量及完善流感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葫芦岛市2012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ILI)监测资料来源于“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国家级流感监测哨点医院为葫芦岛市中心医院。哨点医院的专业人员每天按科室登记内科门诊、内科急诊、发热门诊和儿内科门诊、儿内科急诊的就诊病例总数和流感样病例数,按照时间(日、周)和病例年龄分布情况(0~5、5~15、15~25、25~60、60岁以上)每周一将监测数据录入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按照《全国流感监测方案(2010年版)》流感样病例定义为:发热(体温≥38 ℃),伴咳嗽或咽痛之一者。
  1.2 标本采集 葫芦岛市国家级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为葫芦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哨点医院流行期间(10月-次年3月)每周采集20份流感样病例标本,非流行期间(4-9月)每月采集20份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咽拭子标本采集后放入含3~4 mL采样液的采样管中4 ℃以下保存,48 h内送达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进行病毒分离。   1.3 病毒核酸检测 利用状态良好的MDCK细胞进行流感病毒分离和型别鉴定。
  1.4 统计学方法 监测数据导出至Microsoft Excel 2003软件,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流感样病例监测情况 2012年1月-2015年
  12月葫芦岛市中心医院共监测门急诊就诊者921 936例,其中流感样病例29 622例,流感样病例就诊百分比为(ILI%)平均为3.21%,各年度ILI%的极值分布不同。其中,2012年度ILI%周报告最高值为6.83%,出现于第25周;最低值为1.69%,出现于第9周。2013年度ILI%周报告最高值为6.65%,出现于第28周;最低值为2.36%,出现于第35周。2014年度ILI%周报告最高值为4.75%,出现于第35周;最低值为2.00%,出现于第11周。2015年度ILI%周报告最高值为5.10%,出现于第6周;最低值为2.33%,出现于第32周。见表1。
  2.2 流感样病例的年龄分布情况 2012年
  1月-2015年12月葫芦岛市中心医院监测到的流感样病例主要集中于14岁以下的儿童,占86.77%;15~24岁年龄段占比最低,为0.09%,见表2。
  2.3 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核酸监测情况 2012-2015年共检测咽拭子标本2295份,检出阳性标本416份,检出阳性率在8.08%~33.58%间,其中2014年检出阳性率最高;各年度均有H3型病毒检出,各年度检测情况见表3。
  3 讨论
  流行性感冒作为发病率较高、传播迅速的呼吸道传染病,ILI属于早期症候群监测,为呼吸道疾病的流行提供预警信号。葫芦岛市为重要港口城市,同时中国铁路京哈線秦沈客专段、沈山线、国家高速公路G1京哈高速、102国道等贯穿其全境,交通枢纽型城市中经空气传播的传染性疾病的防控更应引起重视。在葫芦岛市ILI的主要影响人群为儿童尤其是4周岁及以下低年龄组的儿童,这与大多数地区的监测分析结果基本一致[10-16]。2012-2015年流感样病例的监测结果显示,2014年虽然流感样病例就诊百分比和其余年份类似,但是流感病毒分离的阳性率明显升高,提示实验室的检测结果是宏观监测数据的有效补充[17-20]。病原学监测结果对于监测流感病毒的变异情况以及溯源分析具有重要作用,疾病防控人员及时从不同维度了解流感的流行特征才能为进一步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提供依据。
  目前葫芦岛市的流感监测集中于葫芦岛市中心医院一家,还未覆盖到县级医院,监测范围的局限在某种程度上有可能影响对流感流行特征的总体估计。鉴于葫芦岛市中心医院的医务人员已经准确掌握了ILI的诊断标准和咽拭子的规范采集。今后的流感防控工作中,将以目前的医务人员队伍为骨干,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医务人员相关培训,为后续扩大监测范围,提升监测系统的敏感性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叶冬青.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与应对[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09,13(3):215-218.
  [2] Rappuoli R,Dormitzer P R.Influenza:options to improve pandemic preparation[J].Science,2012,336(6088):1531-1533.
  [3] Takahashi T,Suzuki T.Low-pH stability of influenza a virus sialidase contributing to virus replication and pandemic[J].Biol Pharm Bull,2015,38(6):817-826.
  [4]李铁铜,李魁彪,肖新才,等.新甲型H1N1流感监测体系的建立与应用分析[J].热带医学杂志,2015,15(1):91-94.
  [5] Peiris J S,Poon L L,Guan Y.Surveillance of animal influenza for pandemic preparedness[J].Science,2012,335(6073):1173-1174.
  [6] Christaki E.New technologies in predicting, preventing and controlling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J].Virulence,2015,6(6):558-565.
  [7] Guo C,Xie X,Li H,et al.Prediction of common epitopes on hemagglutinin of the influenza A virus(H1 subtype)[J].Exp Mol Pathol,2015,98(1):79-84.
  [8]仝振东,蒲柳艳,虞奇跃,等.一种基于流感哨点监测的流感预警分析方法[J].疾病监测,2011,26(5):386-387,391.
  [9]沈冰,杨晓明,卑伟慧,等.时间序列分析在上海静安区流感样病例预测预警中的应用[J].环境与职业医学,2016,33(2):156-159.
  [10] Stockwell M S,Reed C,Vargas C Y,et al.MoSAIC:mobile surveillance for 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s and influenza-like illness in the community[J].Am J Epidemiol,2014,180(12):1196-1201.   [11]邓立权,栾博,赵庆龙,等.2011-2015年吉林省流行性感冒监测分析[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16,30(1):50-52.
  [12]罗春蕊,李娟,宁德明.云南省2009-2013年流感哨点医院监测结果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6,23(3):358-360.
  [13]夏瑜,沈强,陆布来,等.2010-2014年苏州市流感病原学监测结果分析[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15,29(6):498-501.
  [14]吕燕,王春荣,庞立丽,等.2009~2011年济南市流感样病例哨点监测资料分析[J].预防医学论坛,2012,18(5):370-371.
  [15]苗芳,李达,胡晓芬,等.2011-2012年北京市西城区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监测结果分析[J].职业与健康,2014,30(5):641-643.
  [16]饒华祥,石燕.青海省2010-2012年流感样病例监测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14,30(9):945-947.
  [17] Pariani E,Amendola A,Ebranati E,et al.Genetic drift influenza A(H3N2) virus hemagglutinin(HA) variants originated during the last pandemic turn out to be predominant in the 2011-2012 season in Northern Italy[J].Infect Genet Evol,2013,13:252-260.
  [18] DE Donno A,Idolo A,Quattrocchi M,et al.Surveillance of human influenza A(H3N2) virus from 1999 to 2009 in southern Italy[J].Epidemiol Infect,2014,142(5):933-939.
  [19] Chang F Y,Lin T Y,Chiu W T.Human infection with H7N9 virus[J].N Engl J Med,2013,369(9):879-880.
  [20] Li J,Zhou Y Y,Kou Y,et al.Interim estimates of divergence date and vaccine strain match of human influenza A(H3N2) virus from systematic influenza surveillance (2010-2015) in Hangzhou, southeast of China[J].Int J Infect Dis,2015,40:17-24.
  (收稿日期:2016-06-30) (本文编辑:程旭然)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修补术治疗老年上消化道穿孔的临床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分析81例在本院行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组42例,开腹组39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死亡率、术后VAS疼痛评分、术后镇痛剂使用率及常见并发症发生率,于术前和术后第1、3、5、7天测定两组患者外周血CD3+、CD4+、CD8+T細胞和外周血CRP、IL-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肺复张治疗体外循环心脏术后早期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肺复张治疗36例体外循环心脏术后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均符合ALI-ARDS诊断标准,比较肺复张前后氧合指数、血气分析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36例患者肺复张后PaO2、氧合指数分别为(110.2±28.3)mm Hg、(164.0±52.2),明显高于肺复张前的(62.1±12.
期刊
【摘要】 目的:探究不同部位游離静脉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并对比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3-10月本院收治的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共100例为研究对象,以皮瓣供区为依据将患者分为四组,即A组、B组、C组和D组,A组采用前臂掌侧游离静脉皮瓣修复,B组采用跗内侧游离静脉皮瓣修复,C组采用腕前区游离静脉皮瓣修复,D组采用指背游离静脉皮瓣修复,每组25例。采取相对应手术方法进行移植手术,观察各组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第一跖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第一足趾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应用第一跖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第一足趾软组织缺损15例,其中趾背缺损4例,趾端缺损6例,趾腹缺损5例。切取面积2 cm×3 cm~4 cm×5 cm。供区行游离植皮。术后予抬高患肢、保暖、抗感染、抗痉挛、抗凝、镇痛等治疗,随访2~12个月。结果:术后15例皮瓣全部存活,皮瓣无明显臃肿,无色素沉着,弹性好,患肢无跛
期刊
【摘要】 目的:通过对南京市2014-2015年新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病例首次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了解并估计病例的免疫状况及疾病进展情况。方法:以四色荧光抗体标记610份新发现HIV/AIDS病例的抗凝全血,采用单平台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各亚群的绝对值,计算CD4+/CD8+T淋巴细胞的比值。所得数据用Excel和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T淋巴细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锌指转录因子451(ZNF451)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TGF-β)的相关性。方法: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44例胃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中ZNF451、TGF-β的表达。结果:ZNF451在胃癌中阳性表达率为71.5%,高于癌旁组织的18.8%(P<0.01);TGF-β在胃癌中阳性表达率为79.9%,高于癌旁组织的9.1%(P<0.01)
期刊
【摘要】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COPD稳定期患者生活質量、血气分析及CRP的影响。方法:将32例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观察患者血气分析及CRP的变化,并通过CAT评分、6 min步行试验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COPD稳定
期刊
【摘要】 目的:建立机械通气相关性肺损伤模型兔肺组织,观察TNF-α在机械通气相关性肺损伤模型兔肺组织中TNF-α的变化规律,探讨乌司他丁对呼吸机所致肺损伤(ventilator-induced lung injury,VILI)的治疗机制是否与抑制TNF-α的活化有关。方法:采用大潮气量通气建立呼吸机相关肺损伤兔模型,模型成立后30、60、120、180、240 min,抽取动脉血作血气分析,采
期刊
【摘要】 目的:评价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地特胰岛素对人体成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2-9月大连市中心医院就诊的27例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在原有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地特胰岛素6~8 U/d起始治疗,治疗期为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应用Inbody 720人体成分分析仪进行人体成分分析,同时测定27例患者治疗前后身高、体重、
期刊
【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归肾丸对PCOS不孕症患者着床窗期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56例PCOS不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Ⅰ组(n=28)和治疗Ⅱ组(n=28),治疗Ⅰ组给予氯米芬(CC)/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促排卵,治疗Ⅱ组给予归肾丸+CC/hCG促排卵,选择同期因男性不育或输卵管因素就诊的不孕症患者28例为对照组。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