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志德迷上了魔方,走到哪玩到哪。妈妈越看越担心,怕孩子玩物丧志!“玩魔方能玩出个数学100分?”妈妈天天念叨这句话,但志德就好像从来没有听见过一样。这天,坐地铁的时候,志德又在那里低着头玩魔方,妈妈生气地说:“一天到晚就知道玩魔方,跟你说过多少遍了,玩物丧志,你长点记性好不好?”志德脸上流露出尴尬的神色,却没有看妈妈,仍然自顾自地玩他的魔方。
道理都说尽了,为什么孩子就是不听?
有时候,给孩子讲道理,就好比是给孩子提供营养食品;孩子渴的时候,你塞给他两个包子;孩子饿的时候,你却给他一杯白开水。这种没有细察孩子真正需要的做法,哪个孩子会笑逐颜开地接受呢?
就像例子里面的志德,虽然妈妈的责备有道理,但在大庭广众中,他也需要维护自我形象,需要被尊重。
孩子虽小,却和我们成年人一样,有着各种各样的需要。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曾提出有名的需要层次理论:从下到上,人类七个层次的需要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在满足了低级需要后,就会产生满足高级需要的要求。不同的人,他们的需要也不同。在某些人那里,尊重需要特别重要,但安全需要的要求则较弱,在另一些人那里,可能安全的需要比尊重的需要更强烈。
发现孩子行为中的需要
现在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孩子最底层的需要十分轻易就满足了,所以他们会有更强烈的往上层次的需要,比如需要强度更大的爱,需要更强的归属感,需要更深的尊重。这些需要常常表现在孩子的行为里,只是有时并不能完全被我们所理解。
在家长的眼中,孩子玩游戏是不好的,当孩子解释说同学都玩时,家长容易有“别人玩,你也去玩,一点主见也没有”的感觉,还容易拿这样的比喻作为支持——难道别人去抢劫,你也要去?
“大家这样做,我也要这样做!”孩子陈述的其实不是道理,而是需要——归属的需要。他们需要被和自己一起生活着的同龄群体认同和接纳,获得“我是一分子”“我有同伙”的感觉。在群体中被接纳会带来安全和强大的感觉,孩子也能在当中体会到自己的群体价值。
要是我们在这件事情上,没有先想到孩子的需要,而是只坚持讲我们的道理,那么孩子在需要被压抑的状态下,就容易进入自我需要的保卫战,产生反抗行为,比如怎么说也不听;虽然口上说“好”,但始终做不出效果,没有自觉性等。
想要孩子言听计从,首要的事情还是了解并尊重他们的需要,然后才是对他们进行各种需要的引导,使他们走到正途上来。
善导孩子的需要,提高孩子的自觉性
●尊重孩子的需要,使孩子有更完整的自我感。
孩子渐次产生的需要不能满足,就会经常处于缺失状态,从而内心空落无所依,甚至怀疑自己的完整性。
一个自认健全无缺失的人,比一个自认残缺的人有更强大的自我,更能够控制生活,表现出自觉的行为,更能为自己的未来负责。因此,尊重孩子的需要,帮助孩子寻求需要的满足,使孩子拥有更强大的自我感,可令他们更自觉地处理问题。
●引导孩子认识自己的需要,找到满足需要的恰当途径。
为什么平等的讨论常比固若金汤的命令要有更好、更持久的效果?因为平等的讨论首先包含了尊重,其次讨论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引导的过程。孩子对自己的行为和感受有十分强烈的体验,却往往没有十分清楚的认识。就如玩游戏,以获得也玩游戏的同伴的认同,他们常只感觉到,和同伴一样就会被接受,却没有仔细想过,自己是否真的必须玩游戏才能得到这些人的接受。
父母引导孩子作越深入的探讨,孩子就能越明白自己的处境,并看到外面的世界。在了解自己可以有选择,同样可以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孩子就更能进行自我决择。执行自我的命令,当然比执行他人的命令要更积极些、自觉些。
道理都说尽了,为什么孩子就是不听?
有时候,给孩子讲道理,就好比是给孩子提供营养食品;孩子渴的时候,你塞给他两个包子;孩子饿的时候,你却给他一杯白开水。这种没有细察孩子真正需要的做法,哪个孩子会笑逐颜开地接受呢?
就像例子里面的志德,虽然妈妈的责备有道理,但在大庭广众中,他也需要维护自我形象,需要被尊重。
孩子虽小,却和我们成年人一样,有着各种各样的需要。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曾提出有名的需要层次理论:从下到上,人类七个层次的需要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在满足了低级需要后,就会产生满足高级需要的要求。不同的人,他们的需要也不同。在某些人那里,尊重需要特别重要,但安全需要的要求则较弱,在另一些人那里,可能安全的需要比尊重的需要更强烈。
发现孩子行为中的需要
现在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孩子最底层的需要十分轻易就满足了,所以他们会有更强烈的往上层次的需要,比如需要强度更大的爱,需要更强的归属感,需要更深的尊重。这些需要常常表现在孩子的行为里,只是有时并不能完全被我们所理解。
在家长的眼中,孩子玩游戏是不好的,当孩子解释说同学都玩时,家长容易有“别人玩,你也去玩,一点主见也没有”的感觉,还容易拿这样的比喻作为支持——难道别人去抢劫,你也要去?
“大家这样做,我也要这样做!”孩子陈述的其实不是道理,而是需要——归属的需要。他们需要被和自己一起生活着的同龄群体认同和接纳,获得“我是一分子”“我有同伙”的感觉。在群体中被接纳会带来安全和强大的感觉,孩子也能在当中体会到自己的群体价值。
要是我们在这件事情上,没有先想到孩子的需要,而是只坚持讲我们的道理,那么孩子在需要被压抑的状态下,就容易进入自我需要的保卫战,产生反抗行为,比如怎么说也不听;虽然口上说“好”,但始终做不出效果,没有自觉性等。
想要孩子言听计从,首要的事情还是了解并尊重他们的需要,然后才是对他们进行各种需要的引导,使他们走到正途上来。
善导孩子的需要,提高孩子的自觉性
●尊重孩子的需要,使孩子有更完整的自我感。
孩子渐次产生的需要不能满足,就会经常处于缺失状态,从而内心空落无所依,甚至怀疑自己的完整性。
一个自认健全无缺失的人,比一个自认残缺的人有更强大的自我,更能够控制生活,表现出自觉的行为,更能为自己的未来负责。因此,尊重孩子的需要,帮助孩子寻求需要的满足,使孩子拥有更强大的自我感,可令他们更自觉地处理问题。
●引导孩子认识自己的需要,找到满足需要的恰当途径。
为什么平等的讨论常比固若金汤的命令要有更好、更持久的效果?因为平等的讨论首先包含了尊重,其次讨论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引导的过程。孩子对自己的行为和感受有十分强烈的体验,却往往没有十分清楚的认识。就如玩游戏,以获得也玩游戏的同伴的认同,他们常只感觉到,和同伴一样就会被接受,却没有仔细想过,自己是否真的必须玩游戏才能得到这些人的接受。
父母引导孩子作越深入的探讨,孩子就能越明白自己的处境,并看到外面的世界。在了解自己可以有选择,同样可以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孩子就更能进行自我决择。执行自我的命令,当然比执行他人的命令要更积极些、自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