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科学素质培养的案例研究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DYLL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学校针对教学实际,进行了科学教育进入主学科课堂的教学研究。其中,小学语文学科又因其基础性、综合性相融合的学科特点,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一、 阅读中感悟科学知识的力量。
  案例1:《智烧敌舰》记述了两千年前古希腊著名科学家阿基米德带领希腊的老人、妇女和孩子,运用镜子反射太阳光烧毁侵犯者罗马帝国军舰的故事。它不仅是一场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更是一次运用科学知识和人的智慧解决实际问题的创造性尝试。在学习课文的重点段落第七自然段时,为了让学生准确理解阿基米德是如何指挥人们利用反射、聚光这些原理烧毁敌舰,打败入侵者的,教师设计了“读文——排演——评议”这一环节,再辅之以课件的演示。
  师:阿基米德是怎样指挥人们烧毁第一艘敌舰的?你们能来演一演吗?
  生:分成六人一组,构思、设计、表演。
  师:哪个小组愿上前面来给大家表演。
  生:情绪高涨,个个跃跃欲试。
  师:(点举手者)请大家认真看他们表演,等会儿指出他们哪些语言、动作、表情表演得好,好在哪里?哪些地方表演得不好,为什么?
  一组学生表演
  生:我觉得徐阳表演的罗马士兵挺好的,他演出了罗马士兵狼狈的样子,要是他的表情再慌张些就更好了。
  生:我觉得张青彪演的阿基米德挺好的,他一点没有慌张,很镇定,阿基米德是指挥者,就应该这样。
  生:我认为张青彪表演的还差一些,他说话的声音应再大些,因为他要指挥人们烧敌舰,他不大声说话怎么能指挥别人呢?别人也听不见呀!
  师:你们刚才是从表演者的表情和语言来评议的,评议的很好,说明你们看得很仔细,那谁能从他们的动作上评一评,他们表演得怎么样?(把学生的评议点引导到要突破的难点上)
  生:我觉得曹诗莹、杨蕾、钱浩文表演得不太对,书上说人们是“一字儿排开”的,可他们却站在一起,根本没站成一排。
  生:我认为他们没站对,应该怪张青彪,他演阿基米德,如果他们没站对,张青彪应指挥他们站好。
  生:他们三人把“集中对准”这个动作演出来了,他们三人都把手举得高高地,而且还都朝一个方向,演得挺棒的。
  师:你们知道为什么阿基米德要指挥大家一字儿排开,还要集中对准军舰上的布帆吗?看看老师给大家演示的课件,仔细想一想。
  生:看课件。
  生:只有“一字儿排开”才能让所有的镜子都能反射太阳光,这样才会烧毁敌舰。
  生:那么多的镜子,课文说足有上千面呢,所反射的光一定特别强,再都集中对准布帆,一定会特别快就把布帆点着了。
  生:而且布帆属于易燃品,上千面镜子反射的光都集中对准它,军舰能不着吗?
  师:表演的同学演得生动准确,评议的同学表达得清楚明白,看来你们都是出色的演员和导演,真了不起,哪位同学愿意通过朗读把当时的那种紧张而又激烈的场面表现出来?
  生:投入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七自然段。
  案例分析:
  文以载道,“道”的感悟是水到渠成的,通过语言文字的扎实训练,朗读的层层深入,学生自然而然地与作者产生共鸣,感悟到“知识就是力量”的真谛,领会只有掌握科学知识,具备运用科学知识的能力,人才会有力量,才能在困难面前不低头,才能为国为民作贡献这一文本内涵。
  二、思维中体验仔细观察的科学魅力。
  案例2:
  《壶盖为什么会动》是描述科学家瓦特小时候,如何细心观察壶盖为什么会动这一现象,并不断思考研究这个问题的故事。
  教学最后一个环节中,老师问:“瓦特在九岁时就发现了蒸汽现象,我想你们在生活中也有过许多发现,来,说说吧!”可出乎意料的是,刚才还热闹的课堂一下子沉寂了下来,学生们或皱眉,或摇头,那意思是没有什么发现。教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不一定是重大的发现呀,在生活中的,学习中的,只要是你自己通过思考、观察得来的,都行。”老师充满期待地看着学生,可仍旧没有一个人举手,怎么办呢?这时教师表情缓和了下来,面带微笑对学生说:“这样,我先来讲一个我童年时候的发现吧!”“好!”顿时,教室里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40个人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了老师。老师清了清嗓门:“小时候呀,我特别喜欢观察蚂蚁……”教师讲了一个蚂蚁搬家与下雨的关系的发现。话音刚落,教室里便嘀嘀咕咕起来:“啊,这么简单呀。”“我也有。”“我也有。”
  看到学生的思路已被打开,说话欲望已被调动起来,教师便趁热打铁:“简单吧?这样的小发现,相信你们一定有许多,同桌说说。”学生立即说开了,然后再进行全班交流。此时,学生们不再困惑,不再为难,而是侃侃而谈:
  “我发现蚯蚓有再生的能力,有一次……”
  “有几次,我在玩水时发现天要下雨、天气很闷时,鱼儿都要浮到水面上来吸气……”
  “如果蜻蜓飞得很低很低,表示天也要下大雨了……”
  “我发现了天气很热时,往空中喷一口水会出現小小的彩虹……”
  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交流为什么观察要仔细的道理。
  案例分析:
  教师凭着随机应变的教学机智,唤醒了学生生活经验,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平时要仔细观察自然界、生活中的事物,明白瓦特之所以能发明蒸汽机,成为伟大的科学家,是因为他从小养成了仔细观察、思考善于的好习惯。使学生在不断的思维中体验到了仔细观察的科学魅力。
  三、情景中激发科学的兴趣。
  案例3:
  《棉花姑娘》一文是一篇充满童趣童真的童话故事,而本单元的主题又是“我们身边的科学”。课文主要讲了棉花姑娘病了,它请求燕子、啄木鸟等给自己治病,可它们心有余而力不足。正当蚜虫们得意地吸食棉花姑娘的汁液时,七星瓢虫把它们一扫而光。棉花姑娘又快乐地生长着,吐出了雪白的棉花。
  在本课的一开始,教师运用了猜谜语的游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课题中的“棉花”两字,从而引出了“棉”的生字教学。然后又出示了可爱的棉花姑娘图,设计如下:“多漂亮的棉花姑娘啊,所以我们称她——(生答:棉花姑娘)。谁来轻轻地叫叫她?……”当生亲切地喊出“棉花姑娘”时,他们便在一种无意识当中进入了学习的课题中。
  整节课教师运用了各种色彩鲜艳的图片,形象逼真的声音,集成了声、色、形俱备的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学习。
  案例分析:
  兴趣的浓厚与否,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学习能动性。所以根据这一特点,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更能体现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趣味性、创造性,显得新颖、生动、有趣,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
  以上案例选自学校语文教学活动,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通过一段时间的研究,教师们逐渐领悟到了如何利用语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的培养。
其他文献
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新颖的辅助教学的科技工具和手段,在特定的条件下其直观性、生动性、高效性等优势是非常突出的,已成为高中英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将信息技术与高中英语课程结合起来,让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展翅高飞,与时俱进。  一.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越性进行高中英语教学  1.直观性。利用信息技术教学能集成文字(Text)、图像(Graphics)、影像(Images)、声音(Audio)及动画(A
期刊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第29页,明确倡导这样的教学模式 —— “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根据这种教学模式的要求,近两年来,本人对初中英语写作教学进行了一些研究和实验,积累了一些经验,摸索了一些路子。本文试谈谈本人的一些认识与做法。  一、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的原则和方法  事实证明,要上
期刊
兴趣是人们对一定事物有趋向心里特征,是带有感情色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我任教的学生中,基础较好,但是,地理课对他们而言是一门全新的科目,培养兴趣是非常必要的。地理课的内容是最令人感兴趣的,但是宏观广大而复杂的地理环境使学生难以成功地感知,理解和记忆,从而使其成为一门较难学的课程,形成了地理课培养学习兴趣的困难点。我在多年的初中地理教学中,作了一些探索,充分挖掘地理知识的趣味性和抓住初中生具有强烈
期刊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1]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最好的学习动力是对所学材料有内在兴趣,而最能激发学生兴趣的莫过于游戏。学生在小学阶段形成的英语学习习惯和英语学习能力将直接影响学生今后的英语水平,小学生的汉语思维刚刚成型,接触第二种语言时虽然学习能
期刊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灿烂辉煌的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是我国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宝贵财富。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对家庭、国家和社会起到了巨大的维系与调节作用。”  一、对高中生进行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文化是要在传承的基础上才能进步的,有的高中生连起码的文化常识都缺乏,更谈不上积极地去开展文化的传承工作。越来越多的中国孩子热衷于外来文化,看外国动漫,吃外国快餐,过外国节日。中国
期刊
我非常有幸听了黄爱华老师的《圆的认识》一课以及他的“大问题教学“的讲座,让我又一次领略了黄爱华老师睿智、幽默的个人魅力,近距离感受到了黄老师为人的平和以及治学的严谨。作为教师,除了需借助必要的教学手段化解数学本身的抽象性以外,更应该通过鼓励、肯定、欣赏等积极的正面评价,鼓舞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激励他们在数学学习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使他们发现数学学习的价值,获得对数学学习的成功体验,黄老师就很
期刊
内容摘要: 语文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学也应当讲究艺术,音乐语言具有文字和口头语言不可比拟的优势,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适时地运用音乐,使之融入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让音乐融入语文,营造氛围,提高兴趣,使课堂教学的导入更有趣、课堂高潮更迭起、结课情感更有味,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祖国的语言文字,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调动积极性 锻炼想象力 促进思维发展 集中注意力 情感激发  孔子说:“
期刊
文字题是介于式题和应用题之间用文字表述的式题,它既是应用题数量关系的概括,又是式题的语言表述形式,将式题用语言,名词术语叙述成了文字题,将应用题中的实际问题转化城文字题,转化为数量关系明显的数学问题。它有组织严谨,术语简洁精炼,比较抽象的特点。通过文字题的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四则运算意义和运算顺序的理解,巩固所学的基本概念,熟悉数学术语和运算符号,加深学生对四则运算中各部分名称的认识,同时还有助于
期刊
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 所以,教育的最根本目的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习惯是一种惯量,也是一种能量的储蓄。专家研究表明,3-12岁是人形成良好行为的关键期。12岁以后,孩子已逐渐形成许多习惯,新习惯要想扎下根来就难多了。孩子要学会学习,就必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之后,就会成为我们终生受用不尽的财富。事实上一切教育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培养
期刊
新课程的定位,着眼于新世纪人才素质的需求,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教育是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核心目标在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学习力是由三个要素组成的。这三个要素分别是学习的动力、学习的毅力和学习的能力。学习的动力体现了学习的目标;学习的毅力反映了学习者的意志;学习的能力则来源于学习者掌握的知识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一、学习目标迷茫影响学习动力提升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