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稿摘编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anjub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老人的连环画情结  雷睛波
  
  我是一个年逾七旬的老人,在70年前的孩提时,就喜欢上了连环画。
  最近,我在一位好友处,看到了一册民国时期上海南市露香园路185号宏泰书局出版的严绍唐绘制的《薛刚反唐》的连环画(见图),心情特别激动,一下子勾起我对往事的回忆。
  解放前,我家就住在现在的西安市解放路(原先叫尚仁路)的民乐园。我家邻居就在民乐园开设了一家租书店,当时大人们租看的书多为言情和剑侠小说,娃娃们及小学生看的书则是历史题材的连环画,他家生意还挺红火。由于我们两家关系较好,我就经常在小伙伴家的店里看连环画。
  据回忆,这册《薛刚反唐》连环画,就是当时我看到的说唐系列图书之一。除此之外,还看到过“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等等之类的带有薛家故事的书,很有意思。这册《薛刚反唐》连环画的出现使我想到童年看连环画的情景。由于连环画文化的熏陶,培养了我喜爱阅读图书的兴趣。现在想起来,非常开心。
  这册《薛刚反唐》连环画,规格125×90毫米,封面为彩色套印,左侧印有“薛刚反唐”四个红色大字,非常醒目。正面为薛刚等人的彩图,彩图上方印有“上海南市露香园路一八五号,宏泰书局出版”字样(见图)。据知情人讲,这册连环画是民国时期严绍唐绘制的。
  史载:严绍唐出生于1912年,江苏吴县人,曾读私塾,解放前他生活在社会最底层,整日为生活奔忙。1928年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创作,编绘连环画作品。其作品有《三国志演义》等,拥有广泛的读者群,在上海滩连环画坛曾享有“老牌严绍唐”的美誉。上海解放后,严绍唐生活稳定。1952年进入新美社,专职创作。1956年随新美社一起并入上海人美社。1972年由人美社退休,1979年病逝于上海,享年68岁。严绍唐擅长历史题材创作,是一位做人严肃和画风严谨的画家。
  笔者认为当今连环画收藏的兴起和发展十分迅猛,它已跻身于中国十大收藏品行列,这是咱们连环画收藏者的特大喜事。从目前情况看全国性的连藏组织业已成立。各地组织亦雨后春笋般地不断出现并发展壮大。藏品拍卖方兴未艾,形势喜人。我的怀旧情结是永不退的,我过去爱连环画书,现在仍爱连环画书。我衷心地祝愿全国各地的连友精诚团结,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责编:石晓)
  
  程虚谷家藏顶烟墨  林 道
  
  笔者去安徽黄山旅游,在一位老者的家里,发现了一锭程虚谷家藏顶烟墨(见图)。经协商,以双方都比较满意的价格,将其买了回来。
  安徽屯溪、绩溪、歙县等地,历史上不仅盛产徽墨,而且那里的徽商也很有名。在明清两代,不少徽商利用本地制墨的优势,专门委托墨坊制作家藏墨比较普遍。程虚谷家藏顶烟墨便是其中的一种。
  程虚谷,清乾隆年间人,是安徽非常有名的大盐商。与他同在乾隆年间出生的文人沈三白,曾在其著作《浮生六记》第四卷“浪游记快”中,这样描述过程虚谷:绩溪城外十里的石镜山“火云洞天”,“旁有一庵甚幽静,盐商程虚谷曾招游设宴于此。席中有肉馒头,小沙弥眈眈旁视,授以四枚。临行以番银二圆为酬,山僧不识,推不受。告以一枚可易青钱七百余文,僧以近无易处,仍不受。乃攒凑青蚨六百文付之,始欣然作谢。”由此可知,盐商程虚谷,不仅生意做得很大,经常使用“番银”,而且人很豪爽,出手大方。因此,他专门委托墨坊制作家藏顶烟墨,就不足为奇了。
  徽墨以松烟为基本原料,掺入20多种其他原料,经过点烟、和料、压磨、晾干、挫边、描金、装盒等工序精制而成,素有拈来轻、磨来清、嗅来馨、坚如玉、研无声、一点如漆、万载存真的美誉。尤其是顶烟,还加入麝香、冰片、梅片等名贵中药材,故清香四溢,不仅有“香彻肌骨,磨研至尽,而香不衰”之说,而且可治疗腮腺炎、皮肤肿痛等疾病。因此,当地一些显贵和富商专门制作的家藏墨,一般均选用顶烟,并刻制有特色的墨模制作。
  该程虚谷家藏顶烟墨,为方柱形,高106毫米,截面为正方形,边长18毫米,重52克。四面都有凹进的字,其中一面为篆书描金字“程虚谷家藏”五个字,表明此墨系程虚谷为家藏而制;其他三面均为楷书描金字,分别为“乾隆乙未年”、“五云斋选烟”和“千金不易寸”。“乾隆乙未年”,是表明此墨为乾隆乙未年,即公元1775年所制;“五云斋选烟”,是表明此墨为五云斋墨精选顶烟制成;“千金不易寸”,是表明此墨的珍贵,千金难换寸墨。墨的上端有凸出的楷书“顶烟”二字,表明此墨为顶级的烟墨。
  该墨保存完好,色泽黑润,坚而有光。四面的描金字虽然已经褪淡,但仍然清楚可见,熠熠生辉。墨身布满细小裂纹,却裂而不断、不翘。更令人惊讶的是,此墨已经有近250年的历史,至今还留有余香。
  
  (责编:石晓)
其他文献
战国末年至秦汉时期,中国青铜器发展到了尾声。这一时期是兼并战争和建立中央集权性质的封建社会阶段,以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奴隶社会瓦解了,商周的礼仪制度也随之“礼崩乐坏”。因此,青铜文化的转变是自然的。考古发现,这时传统的礼仪制度仅仅保留在丧葬习俗上,有些墓葬中还可发现列鼎、列钫、列壶等,但大多数墓中随葬品却是金银器、漆器等贵重物品。秦汉时期青铜器一般较简单、粗糙,大多是素面,顶多饰以弦纹,铭文也极少。
期刊
执笔:瓷醉蜗居主人  近年来学术界、藏界对元代瓷器,尤其是对元青花展开了空前的关注和热烈的讨论。在济南、青岛、景德镇、上海、广州等地多次展开了“民间收藏元青花学术研讨会”。应该说,从各次会议分析观察,这类会议的原始动力出自民间藏家对自己手中藏有的或真或假的元代瓷器,尤其是“元青花”自我认知,而非出自学术界对其鉴定的本能要求。准确地说,是各路藏家对自己手中的藏品要求社会予以承认和肯定。而学术界无可奈
期刊
玉材被古人发现和使用,有着悠久的历史,根据实物考证,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大量的玉器出现,特别是红山文化、良渚文化、薛家岗文化、凌家滩文化以及山东龙山文化的玉器,它们均代表了中国史前玉器制作的最高水平。  所谓玉璧,《说文解字》解释为“璧圆像天”,古人认为天是圆的,所以仿天而作璧。《尔雅·释器》指出:“肉倍好,谓之璧”。邢《尔雅疏》:“肉,边也,好,孔也,边大倍于孔者名璧”,把璧的形制讲得很清楚。关于
期刊
双点“通”“崇宁通宝”再现尊容  笔者首见北宋双点“通”“崇宁通宝”折十钱,是在董大勇先生所著《近20年面世的珍稀古币及辨伪》一书里。这枚出谱品以其独有的风貌,吸引着爱好者的目光。  这些年来,笔者一直在注意“崇宁通宝”中“通”字有“大点”、“小点”、“横点”、“竖点”者,唯独“双点”者,难见尊容。工夫不负有心人,前不久,在大庆市一家古玩店里发现了这枚梦寐以求的双点“通”“崇宁通宝”钱,眼前一亮,
期刊
“老照片”作为近代史中的形象资料和文献,而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同时,也为文物收藏界所青睐。  本文记述的两位已故的现代艺苑前辈邓季超、胡佩先夫妇,早年分别求学于我国最早的美术学府——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苏州美术专科学校。他们从此寄情艺事,勤奋创作,组织艺术社团,举办画展,还曾两次办学,从事教育事业。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从艺、办学经历和画迹,至今已鲜为人知。但是,从他们留下的一些遗物——“老照片”、
期刊
香港佳士得于2007年5月27日至31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的亚洲艺术、珠宝及名表春季拍卖会,经过5天的紧张竞拍,31日晚11时才结束。这次春拍总成交额高达十五亿两千万港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6.5%,取得十分喜人的成绩。据统计数字显示,佳士得在亚洲区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占有率达到58%,处于领先地位。  记者在现场看到,拍卖会场座无虚席,连走廊里都站满了人。分会场大型电视屏幕即时播放拍品的图像及主会
期刊
河南省三门峡市上村岭虢国墓地有一座保存完好的五鼎四簋墓,被确认为西周晚期的贵族夫人墓。此墓是一座长方形竖穴土坑墓,距现地表0.7米。墓口长5.3米,东西宽3.74米,墓深10.93米。此墓采用一椁两棺葬式,墓主人头北脚南,仰身直肢。墓中出土文物有铜、玉、石、陶、骨、蚌六大类共计1506件。而她的丈夫虢季墓为七鼎六簋墓,正好合乎“夫人礼降一等”的体制。因此考古学家认为五鼎四簋墓的主人为虢季夫人。在这
期刊
在二网上进行钱币学术交流讨论是现代科技所赐予的福音,使一项学识的传播超越了时空与地域的限制。  中国货币的发展历史长达数千年,它见证了中国几千年的社会经济活动,与人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历代古钱蕴藏着大量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科学技术、人文艺术的资料与信息,中国古钱的诞生、沿革涉及到五千年来的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习俗。泉学知识的普及不仅仅是收藏方面的得益,更主要的是使我们对过去的世界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期刊
中国玉器博大精深,历来受国人所喜爱。一件有代表性的玉器,有它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总是传递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笔者收藏到一块削地平雕喜鹊梅花玉牌,每当把玩欣赏,总会令我怦然心动。梅花是我国的传统名花,它苍劲古朴,雅丽清润,象征着吉祥、喜庆、和谐、繁荣和幸福。从古至今梅花都是文人墨客、工匠艺人手下的重要题材。宋代诗人陆游写下了“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如泥”的佳句,表达了他对梅花的一往情深;元代诗
期刊
2004年春夏之交,我们从湖南株洲市民间偶然购得几尊石质佛像和几枚石质印章。其中最大的立式滴水观音重17.5千克,高59.5厘米。最小的印章重0.9千克,高11.8厘米。去除尘土并擦洗干净后请几位朋友观赏。大家对其艺术造型和雕琢工艺都很称赞,但对材质的看法分歧颇大。为了弄清真相,我们决定取粉末样送中南大学现代分析测试中心作X射线衍射分析(XRD),再视分析结果作化学分析,以确定其矿物成分,进而对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