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0万美元的销售额,利润却只有5%。”浙江宁海一位世界杯“瓦瓦祖拉(Vuvuzela)”喇叭生产商王海(化名)对《中国联合商报》记者表示,“钱都被外国人赚走了,这就是低附加值加工制造业面临的现实。”
对于中国出口行业来说,制造业是规模效益最为显著的产业,但由于没有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产业集中度合理的生产体制,企业组织结构散乱的状况十分突出,我国至今尚未形成一批代表行业先进水平、占有较大市场份额、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也未能形成一批有技术特色的专业化协作配套的中小企业格局。
“劳动密集型战术”还能支撑多久
“瓦瓦祖拉”的低利润只是中国众多制造行业现状近期最显著的体现。而中国劳动力供给丰裕、价格低廉,实行劳动密集型战略,既能发挥劳动成本优势,也有利于实现充分就业的策略显然已越来越不符合现今市场的步调了。
济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俞宪忠对于这一问题向《中国联合商报》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我个人认为,劳动密集可能更加昂贵。劳动密集往往是低质量劳动力的粗放配置,虽然中国工资水平低,但由其人力资本质量决定的劳动生产率更低,单位产品的劳动成本不是低廉而是昂贵。”
他表示:“对贸易竞争具有决定意义的劳动优势不是工资水平,而是劳动效率,不能单纯依据低工资水平而确认劳动成本优势。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产品极为有限的‘成本优势’绝对不是来自劳动力,而是源自长期廉价的资源供给和基本免费的环境污染,也即“价廉”根源于
对于当今社会而言,在科技创新主导的全球化竞争经济中,绝大多数产品无法依靠投入更多劳力来提供,而是主要依靠高新科技的智能创造来完成。劳动替代技术仅局限于日益萎缩的极少数传统行业,如果人为地通过劳动密集而强行替代,则必定会劣化产品性能,也无法创造出高附加值,更不能形成国家竞争优势。继续劳动密集的必然结果就是错失创新转型的发展机遇,不仅会支付高昂的机会成本,更会长期处于国际马太效应的劣端。
“正是劳动密集型模式制约了人口的和谐发展。由于劳动密集是低质量劳动力的粗放配置,难有劳动质量替代劳动数量的可能,而只能不断复制出低质量劳动力,这严重而明显地制约了中国人口的高质量发展进程。”俞宪忠表示。
中国制造”何时变成“中国智造”
近年来,随着建立“创新型”国家的方针政策的提出,中国制造业企业开始着手通过科学技术变革来实现转型。其中既包括了产品设计的技术、生产工艺中的技术,以及与之匹配的管理技术创新。
上海外国语大学东方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章玉贵表示:“中国制造业在参与国际竞争和产品价值链分工中,还要走一段时期的“国际代工”道路。但是,中国的制造业如果不重视技术研发和创新,仅靠“国际代工”,不仅无法实现产业升级,更会被后起的国家和地区超越,从而在国际分工光谱中处于极为被动的地位。”他表示,“中国制造业在升级过程中既要看到自身的潜力与优势,更要认清面临的约束条件。现阶段,应该通过某些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企业在承接国际制造业技术转移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创新,实现中国制造业在整体推进的基础上的局部突破。”
对于突破的方法,章玉贵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一方面,中国已经参与产品价值链国际分工的制造业在继续走“国际代工”的同时,应该在国际分工的“微笑曲线”的两端——产品设计和品牌经营这两个环节寻求突破,中国制造业必须掌握这两个环节的隐含性知识和技能,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飞跃;在产业渐进升级与产业梯度转移的过程中要注意提升制造企业对本土市场的有效控制力。
另一方面,应该在有望实现技术突破的重点领域加大原始创新力度,催生更多的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并形成产业化。要特别注重设计和工艺、持续投资于研发、发展品牌和品牌建设能力,并通过并购提升自己在全球产业链中的竞争力和地位。最后,要围绕加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政策制度环境,鼓励创新和勇于创新的企业家精神,并进一步强化自主创新的基础服务平台建设。
“可以肯定的是:劳动密集型战略,看似“以人为本”,实际上却是一个有害无益的伪命题。” 俞宪忠说道,从“中国制造”转为“中国创造”,加速推动科技集约型战略,能够实现发展转型与充分就业的有机契合,具有长期的战略选择价值和发展优化意义,应置于中国未来发展序列的首要位置,与此有关的战略转型就成为决定中国未来发展最重要的事情。
对于中国出口行业来说,制造业是规模效益最为显著的产业,但由于没有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产业集中度合理的生产体制,企业组织结构散乱的状况十分突出,我国至今尚未形成一批代表行业先进水平、占有较大市场份额、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也未能形成一批有技术特色的专业化协作配套的中小企业格局。
“劳动密集型战术”还能支撑多久
“瓦瓦祖拉”的低利润只是中国众多制造行业现状近期最显著的体现。而中国劳动力供给丰裕、价格低廉,实行劳动密集型战略,既能发挥劳动成本优势,也有利于实现充分就业的策略显然已越来越不符合现今市场的步调了。
济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俞宪忠对于这一问题向《中国联合商报》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我个人认为,劳动密集可能更加昂贵。劳动密集往往是低质量劳动力的粗放配置,虽然中国工资水平低,但由其人力资本质量决定的劳动生产率更低,单位产品的劳动成本不是低廉而是昂贵。”
他表示:“对贸易竞争具有决定意义的劳动优势不是工资水平,而是劳动效率,不能单纯依据低工资水平而确认劳动成本优势。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产品极为有限的‘成本优势’绝对不是来自劳动力,而是源自长期廉价的资源供给和基本免费的环境污染,也即“价廉”根源于
对于当今社会而言,在科技创新主导的全球化竞争经济中,绝大多数产品无法依靠投入更多劳力来提供,而是主要依靠高新科技的智能创造来完成。劳动替代技术仅局限于日益萎缩的极少数传统行业,如果人为地通过劳动密集而强行替代,则必定会劣化产品性能,也无法创造出高附加值,更不能形成国家竞争优势。继续劳动密集的必然结果就是错失创新转型的发展机遇,不仅会支付高昂的机会成本,更会长期处于国际马太效应的劣端。
“正是劳动密集型模式制约了人口的和谐发展。由于劳动密集是低质量劳动力的粗放配置,难有劳动质量替代劳动数量的可能,而只能不断复制出低质量劳动力,这严重而明显地制约了中国人口的高质量发展进程。”俞宪忠表示。
中国制造”何时变成“中国智造”
近年来,随着建立“创新型”国家的方针政策的提出,中国制造业企业开始着手通过科学技术变革来实现转型。其中既包括了产品设计的技术、生产工艺中的技术,以及与之匹配的管理技术创新。
上海外国语大学东方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章玉贵表示:“中国制造业在参与国际竞争和产品价值链分工中,还要走一段时期的“国际代工”道路。但是,中国的制造业如果不重视技术研发和创新,仅靠“国际代工”,不仅无法实现产业升级,更会被后起的国家和地区超越,从而在国际分工光谱中处于极为被动的地位。”他表示,“中国制造业在升级过程中既要看到自身的潜力与优势,更要认清面临的约束条件。现阶段,应该通过某些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企业在承接国际制造业技术转移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创新,实现中国制造业在整体推进的基础上的局部突破。”
对于突破的方法,章玉贵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一方面,中国已经参与产品价值链国际分工的制造业在继续走“国际代工”的同时,应该在国际分工的“微笑曲线”的两端——产品设计和品牌经营这两个环节寻求突破,中国制造业必须掌握这两个环节的隐含性知识和技能,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飞跃;在产业渐进升级与产业梯度转移的过程中要注意提升制造企业对本土市场的有效控制力。
另一方面,应该在有望实现技术突破的重点领域加大原始创新力度,催生更多的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并形成产业化。要特别注重设计和工艺、持续投资于研发、发展品牌和品牌建设能力,并通过并购提升自己在全球产业链中的竞争力和地位。最后,要围绕加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政策制度环境,鼓励创新和勇于创新的企业家精神,并进一步强化自主创新的基础服务平台建设。
“可以肯定的是:劳动密集型战略,看似“以人为本”,实际上却是一个有害无益的伪命题。” 俞宪忠说道,从“中国制造”转为“中国创造”,加速推动科技集约型战略,能够实现发展转型与充分就业的有机契合,具有长期的战略选择价值和发展优化意义,应置于中国未来发展序列的首要位置,与此有关的战略转型就成为决定中国未来发展最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