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的诞生

来源 :商界·中国商业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ankfei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师中的大师
  
  “只要一提到彼得·德鲁克的名字,在企业的丛林中就会有无数双耳朵竖起来倾听。”
  美国当地时间2005年11月12日,在洛杉矶郊区的家里,彼得·德鲁克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世界从此进入了一个只有偶像没有大师的时代。
  1909年,德鲁克生于风景如画的维也纳,高中毕业之后,德鲁克便去英国的商行当实习生。1929年后,德鲁克在伦敦任新闻记者和在国际银行做经济学家。他半工半读,并于1931年在德国法兰克福大学获国际法学博士。1933年,因文章遭到纳粹德国查禁,德鲁克离开德国到英国伦敦,1938年又移居美国。
  二战期间,德鲁克获得了进入通用汽车公司进行调研的机会,正是这次调研,一举奠定了他“大师中的大师”的基础。在这里,他结识了通用历史上最伟大的总裁之一——斯隆,后者以专业见长,因此对兴趣广泛而且哲学化的德鲁克不冷不热——斯隆甚至把德鲁克的《公司概念》在通用汽车公司内部列为禁书,以后又亲自写了《我在通用汽车公司的岁月》来“澄清事实”。但是,正是对通用汽车公司的细致研究,使德鲁克高屋建瓴的见识得以与伟大的企业实践真正完美结合在一起。
  1954年,彼得·德鲁克出版《管理实践》,举世轰动,现代管理理论开始成为一门严肃的学科。也正因为此,他是管理学界公认的“现代管理之父”。
  以后,德鲁克在纽约大学商学院研究生院任教20多年,并从1971年起在加州克莱尔蒙特研究生院为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培训班授课。一直到他80多岁的时候,他还依然坚持给学生上课,并坚持写作,一生撰写了约40本学术著作,笔耕不辍,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
  
  真正具有原创性的思想家
  
  在商界,包括韦尔奇在内的众多杰出经理人对德鲁克的理论积极履践,恰好符合德鲁克的理论:“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在于成果。”
  事实上,德鲁克所提出的影响最为深远的理论是“目标管理”:管理者的工作基本点就是完成任务以实现公司目标,指导和控制管理者的是行动目标而不是他的老板。管理者的眼光、奉献精神和诚实决定了管理水平,其次才是方法。
  德鲁克第一次提出:勤勉和负责任的员工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开辟市场和革新对企业来说,比财务状况要优先考虑。他还要求企业管理者要善待和尊重员工。
  更重要的是,当今世界,很难找到一个比德鲁克更能引领时代的思考者:1950年代初,指出计算机终将彻底改变商业;1961年,提醒美国应关注日本工业的崛起;20年后,首先警告这个东亚国家可能陷入经济滞胀;1990年代,率先对“知识经济”进行了阐释……
  他的这种前瞻性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显得尤为突出,而这种其敏锐的判断其实来源于他独特的学术背景、宽广的观察视野以及深刻的理论洞察力。在很长岁月中,德鲁克是在世的惟一一个既是凯恩斯又是熊彼得学生的人,经典奥地利学派的血缘传统融合美国资本主义世界的实践精髓,造就了他天然预见性的独特思维方式。
  但是,德鲁克仍然认为把握未来是管理学的最大难题。有趋势决策者就需要去应对,在快速浓缩的变数之中,决策者如何把握经济领域的变动带给公司的成长机会,成为一个充满诱惑力的话题。同时,德鲁克奉劝决策者不要把“不确定性”当成威胁,而要衡量它带给公司什么机会,因为“意外事件”和“不一致性”恰恰是德鲁克认为的公司创新来源的重要构成。
  
  德鲁克在中国
  
  德鲁克认为,企业最先应该考虑的不是自己作为一个组织,而是顾客,这是所有企业和组织的基石。在此基础上,德鲁克给中国经济的箴言是:中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仍相当小,其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于制造而非创新。因此,中国公司的多数领导人,若想抵御尚未来临的严酷挑战,必须首先锤炼对公司和社会关系的基本认识。
  事实上,曾到过中国的德鲁克对中国颇为关注,对于中国管理者的培训,90多岁高龄的德鲁克一直亲力亲为,甚至亲自设计课程。他说:中国的管理者应该是中国自己培养的,他们深深扎根于中国的文化,熟悉并了解自己的国家和人民。快速培养并使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迅速成长起来,是中国面临的最大需求,也是中国最大的机遇。
  对于当今中国公司的决策者来说,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改变是更重要的,比具体的操作路径和招数更重要。因此,德鲁克的理论诚如他本人那样都围绕一个核心,就是对人、社会的深刻理解。一个很重要的启示是,企业包括企业决策者的根本价值是来自于外部,这包括为外部贡献多少、创造多少、提供多少价值等。如今,一些中国公司的高速增长仍是带着原罪的,带着对社会和经济环境的破坏性和资源浪费,在这种情况下明确企业和决策者的对外部的价值,就十分地重要,因为它是一个关于企业阶层未来的思考。
  德鲁克的管理思想里最为关键的一个词汇是“责任”,他所有的学术都围绕着责任。美国总统布什专门在白宫授予德鲁克“总统自由勋章”,其实是向华尔街传达一个信息,那就是公司责任。如今,一大批中国民营公司已经完成了原始积累,在它们下一个阶段的成长中,责任管理依然是非常关键。
其他文献
上世纪初,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老福特非常排斥外部资金。据说,老福特在世的时候,福特公司发展需要的所有资金都来自于企业内部。其地下更是有一个堪与联邦储备银行相媲美的内部金库,常年保持上亿美元的现金。  现实中,中国企业中也常有此类极端的行为。有不少企业家认为,只要企业的现金流能够维持,能不融资就不融资,不借钱就能发展是自己实力的象征。但是,持相反观点的企业家则认为,做事情如果总用自己的钱才让人笑话,借
期刊
由于创立时国家的巨额投入与扶持,使得长虹无法像TCL那样顺利走到管理层收购的理想状态。在倪润峰时代,长虹的MBO几起几落终究没能在其退休前有个眉目,他有句著名的牢骚:“长虹没有别人那样的好运气。”劳苦功高的倪润峰黯然离去后,谁还敢染指股份?面对巨额坏账和产业突围的双重烘烤,复辟的新帅赵勇如何去操作巨人的转身呢?    产业报国    长虹创立于1958年,主攻军用、民用雷达的研制和生产,是建国初期
期刊
六西格玛(Six Sigma)起源于摩托罗拉、通用,是一项旨在全公司范围内改进过程性能的战略活动,其核心目标是减少成本和增加收入,既适于应用在制造业又适于应用在服务业。其重点是将所有的工作作为一种流程,采用量化的方法分析流程中影响质量的因素,找出最关键的因素加以改进,从而达到更高的客户满意度。  2002年1月,隆冬的户外,寒风凛冽。北京延庆的宾馆内,来自某工厂的全体BB(六西格玛黑带)和包括总经
期刊
毛泽东不但是中国农民的儿子,同时是中国文化的儿子。他不是天才,更不是神,他是一个有血有肉、凝聚激情和智慧、爱吃红烧肉和辣椒、熟读《红楼梦》与《离骚》、看到农民吃黑窝窝头时会掉眼泪的湖南人。他继承中国文化的创造力,结合马列主义,汇成了开一代风气的“毛泽东思想”,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使破旧的中国从此进入现代化。今天,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环境下,到底什么才是适应中国企业的治理文化?我认为,它首先必须
期刊
谈判是妥协的艺术。任何协议或合同作为谈判的成果,其实都是双方让步与妥协之后的结果。可见,在谈判中做出让步和妥协并不意味着失败。但是,谈判双方都不是为了妥协而来的,双方都在不断试探着对方的底线,并竭力掩饰着自己的底线。在大多数谈判中,正确的谈判策略加上谈判中对策略的坚决执行,可以使谈判的结果与自己一方事先的期望更加接近。  其实,合智集团的陈总在坐到谈判桌前的时候是处于不利地位的。首先,合智集团不应
期刊
CEO,你被解雇了    你被解雇了。”董事会的这个决定像一记没有先兆的重拳,击中了罗布的腹部。他眼前一花、身体发虚,接着就昏倒了。  罗布在中央平原食品公司(一家美国中西部主要的食品销售公司)任CEO已经3年了。任CEO之前的4年里,他担任这家公司的高级营销副总裁。再往前的5年里,他担任COO。虽然最近公司的经营状况不太理想,但被解雇还是让他目瞪口呆。  这时,行政助理递给他一份辞职文件,让他签
期刊
从企业性格、创始人出身及处世风格,到企业体制、激励方式、管理思想、企业文化甚至发展战略,同一行业的两个不同核心企业居然会如此地截然不同!南辕北辙的成长路径,却成就了各自的辉煌……  如果没有华为,中兴也不可能始终保持着活力,而如果没有中兴,华为也不会有如此快的发展速度。” 一位先后在华为和中兴工作过的企业人士这样评价。  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崛起的“巨大中华”,今天已经只有"中华”--中兴和华为
期刊
大将军王背后的利益困局    康熙末年西北军事告急,康熙欲在诸皇子中挑选一人出任大将军王,以平西北之乱。由于大将军王的任用被认为是选太子的风向标,众皇子无不严阵以待。其中一大势力派别是十四爷党,另一势力是以雍正为首的四爷党。  其中,卫戍部队西山锐健营和丰台大营,担当保护京城安危的重任,一旦夺嫡之争祸起萧墙,拥有了距离最近的兵权,便可以先发制人;而这股力量的控制权属于兵部管辖,而兵部属于十四爷控制
期刊
中国式管理的模式,可以用中国人所熟悉的象棋来代表。凡是精于象棋,而又能体会其中的精神的,便能够充分了解中国式管理的精髓。象棋俗称“象戏”,是一种“仿真的游戏”。它是逐渐演变而成的一种棋戏,由两人在棋盘上按位布棋,以攻死对方的将帅为胜。  中国式管理的“象棋模式”,包含天人合一、确立制度、公平竞争、组织精简、各施所长、互依互赖、无为而治、民主自治、竭尽心力、贯彻始终、千变万化与和平融洽这12个特征,
期刊
360度评价反馈也称为全方位评价反馈或多源评价反馈。即由与被评价者有密切关系的人(被评价者的上级、同级、下属和客户等),分别以匿名的方式对被评价者进行评价;被评价者自己也对自己进行评价。然后,由专业人员根据反馈意见与评估者的自我认识作对比并提供建议,以帮助被评价者提高其能力水平和业绩的管理方法。    浩是一家制造企业的人力资源主管。他从杂志上看到360度评价反馈管理手段,感觉很有意义。于是开始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