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真正的成为主体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wz12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程的理念下,如何进行教学活动,如何扎实的推进素质教育,培养新世纪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核心问题。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必须让学生真正的成为主体。如何做到这一点,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 教师必须转换角色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 引导者与合作者”,这就改变了教师知识传授者的角色,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给学生更多的关爱,更多的空间,给他们以体验和展示的机会,让数学课堂更加亲切,气氛更加宽松与和谐。
  1、 教师应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教师应把“学生发展为本”作为基本的课程理念,以此来设计教学、 组织教学。教师作为组织者, 必须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足够的时间与空间。教学中,阅读、 独立思考、倾听、 动手实践、交流、小组合作、 全班讨论等,都是新课程中经常采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教学条件等实际情况,精心选用合适的形式组织教学。例如:在《截一个几何体》的教学中,就必须让学生先想象,再师生动手、观察,最后在多媒体上演示,这样就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如果只是老师讲解、操作,那么就不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而在《有理数的加法》的学习中就更加需要学生亲自动手了,而且还可以让学生交流进行加法运算的体会和感受。但我认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讲解也是必须的、必不可少的,有些教学内容教师的讲解还应占很大比例,而且探究活动也应该是先“探”后“究”,即:先独立思考,再讨论。教师一定不要拘泥于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2、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不是学习活动的主导者,而是引导者,学生应在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下,进行有目的、有趣的学习。学生的知识、能力不够时,不可能让他们一开始就当主人,而需要教师多指点、引导。引导是引而不发、开而不达的引导,引导不是指导。当学生“迷路”时,发现“火花”时,交流发生争执时,教师不要轻易下结论,直接指引方向,而应引导他们辨明方向、找依据、找理由,多鼓励。教师绝不能主导教学,但也不能什么都讨论,什么都合作,而应重视学生的独立学习的培养和引导。
  3、 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合作者。教师应真正的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在学生思考、实践、交流、合作时,教师可以倾听、观察,甚至还可以亲自参与他们的讨论、交流,这样可以更加充分的掌握学生的学习特点、心理特征、思维方式,这样能使教学活动更好的开展。学生喜欢的是平等、融洽的课堂,教师成为合作者,就更能创造出这样的气氛,也能加强师生的情感交流。如果教师能很好的成为学生的合作者,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那么教学活动就能很好的开展,反之学生就不能很流畅的学习,不能自主的学习,学习就带有很大的被动性。
  
  二、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未来的建设者,他们应该具有激情、坚毅、 独立自主的优秀的品质,具有创新意识。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既要完成教学任务,也必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思想品质。
  1、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兴趣,是学生的第一教师。学生应从“要我学”转变到“我要学”,以学习主人的心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使课堂生动、充满诱惑力,引发学生的兴趣,
  诱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把数学的严谨、简洁、抽象等特征,巧妙的安排在教学活动中,尽量的展现数学的美。例如:在《角的比较》中,可先准备一个展板,在上面画出示意图,并贴上大象、虎豹、海狮、猴子等动物,然后采用游园方式给它们安家、定位,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吸收知识,这样,学生才能有兴趣的学习、自主的学习。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正确、 巧妙的引导,抛砖引玉,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尽情的领会自主获取知识的快乐,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在教学中,还可以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举办一些讲座,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中蕴涵着丰富的美学知识,如数学符号、算式的美,黄金分割及比例美,千姿百态的曲线美,几何的公理、定理及推论组成的井井有条的统一的有机整体,给人以多样统一的形态美的享受。教师应注意挖掘教材中数学美的魅力,展示数学的对称与和谐,简单与明快,奇异与突变,雅致与统一,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眼球。只有学生自主的学习,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2、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是成功的一个必要条件。激励手段,是促进自信心养成的重要手段。新课程基本理念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学中,教师应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对怕学数学、怕学不好数学的学生,教师应及时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对他们开始可适当降低要求,加强个别辅导,经常交流思想。多采用正面激励的方法,对学生的努力、一点进步,就该表扬,而且当着全班同学表扬,这样就能逐步培养“学困生”的自信心。当然,激励手段的采用要适当,决不能助长学生的自满思想,也必须因人而宜,也应该有“度”的限制。
  3、注重探究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生是未来的建设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人,他们必须具有创造性。数学教学,应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数学教学的目标不仅注重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而且关注学生作为一个社会中的人的发展,特别是学生的个性与创造力的发展。素质教育不是艺术、体育或社会活动的专利,事实上,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还是学科教育教学活动。例如:学习了《直角坐标系》后,可让学生建立直角坐标系,用坐标表示学校主要建筑物的位置,让学生体会到创造的成功感,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利用各种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散他们的思维,开阔他们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激发学生创造的热情。
  4、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个性
  勤奋、有恒心、有责任心、民族自信心等都是一名合格中学生应具有的良好个性。勤奋,是学生的传统美德。“学贵有恒”,学习必须要有恒心,只凭一时的热情,不能持之以恒,是不能学好的。强烈的责任感,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对国家、社会、家庭、班集体、自己负责,这是学生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如在数学教学中,以数学在祖国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理想教育,数学史料进行责任感教育,提高民族自信心,以数学的美提高审美的情趣,形成高尚的情操和对真理的执著追求。
  数学教学不仅教人以知识,授人以智慧,给人以美的熏陶,而且能使人懂得如何做人,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例如:各种数学公式、定理与证明,以及各种数学问题的解决,无一不是前人血汗的结晶,有些甚至要付出几代人的大量艰辛劳动。在学习中各种知识的掌握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也充满着艰辛。在数学教学中严格要求,一丝不苟,使学生经受失败的考验,在挫折中不断总结,在“爬坡”中循序渐进。这样经过长期的严格训练和熏陶,就会使学生具有坚忍不拔的品质、百折不回的意志和顽强拼搏的精神。
  
  三、教学中要“用活”教科书
  
  基础教育把“学生发展为本”作为基本的课程理念。新课程强调把课程视为学习经验,强调教学过程本身的价值,这就必然把课程视为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持续交互作用的动态情境。
  1、充分利用教科书,创造性的设计教学
  现在的教科书,不管从课题、内容、过程、习题等,还是知识结构,与以前的教科书有很大的区别,给了教师很大的想象、创造的空间,甚至给了教师开发、改动的权利。例如《月球上有水吗》、《你今年几岁了》等课题,给人以深思、引人入胜的感觉,教师就不能单纯的讲“今天我们学习什么”,这样就显得枯燥无味。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教科书,根据学习需要、实际情况来设计教学,创造性的设计教学。教师不再是照本宣科,不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
  2、立足于教科书,但不拘泥于教科书
  在数学新课程的视野中,教科书绝不就等于课程,课程是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和完整文化。教学内容是灵活的,是动态的,可以是教科书中的,也可以是教科书外的,只要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的发展的都可以作为教学内容。教师应立足于教科书,但千万不能受它的束缚,不能拘泥于教科书,而应该合理的利用教科书来进行教学。教学内容应大于教科书内容,而学生的发展不同也决定了教学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数学教师应积极开发和利用数学课程资源,这是保证数学新课程实施的一个重要条件。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把学生放在“主人”的位置上,让学生真正的成为教学的主体,让新的数学教育给我们的所有学生“一双能用数学视角观察世界的眼睛;一个能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的头脑;一副为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心肠”。
其他文献
课堂40分钟既是可供学生的学习时间,更是每个学生实际学习的时间。我对此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原先总认为学生实际学习时间主动权在于学生本身。在不断实践中,认识到,保证学生实际学习时间的关键在于我——教师,在于我是否为每个学生提供40分钟。每个教学环节,甚至我的一个眼神,是否看到全班学生,尤其是学习成绩一般的或中下的学生。同时从个人的成长过程来看,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可塑性很大,适当的学习机遇,良
期刊
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学科,是培养与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和科学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呢?    一、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很少讲知识的来源和实际应用,即使是应用题教学,也只是把事先编好的现成的题目出示给学生,学生只是根据几个必需的条件套用解答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却不知道解决某一问题需要处理
期刊
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以它图文并茂、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展示了数学的本质和内涵,良好地改善了数学认知环境,大大增强了学生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从而将数学课堂教学引入一个全新的境界。本人结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对多媒体辅助教学做了粗浅的探讨。    一、丰富的图文资料便于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创设与教学内容贴近的情境,将枯燥的数学知识融于生动有趣的情境
期刊
初中数学总复习,是在初中三年数学教学任务完成后,对所学内容进行的一个系统、完善、及深化的关键环节。重视并认真完成这个阶段的教学任务,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巩固、消化、归纳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学生在中考及其他测试取得更好的成绩。同时是对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达到查缺补漏,掌握教材内容的再学习。因此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实施总复习教学是初中数学教师的基本功之一。    一、研究大
期刊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形成了许多具有教学特色的优质课堂教学,然而实践证明其实际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发现其根源就在于这些教学过程中及后的处理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误区,从而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下面我就浅谈一下这些误区及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盲目创设教学情景    近几年里,新课程要求:“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
期刊
【摘要】 如何在教育中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呢?笔者有以下几点体会:1、明确数学的重要性,激发学习兴趣;2、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和激发学生求知欲;3、化枯燥为有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4、利用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5、变换教学形式,发展学习兴趣;6、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 初中数学;兴趣;教学情境;和谐    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学习动机是说进行有意义学习的
期刊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不是消极被动的受教育者,而是自觉的积极的参加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与水平状况,创设符合和适应学生学习的情境,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去获取知识,自觉地训练技能,以达到教学的目的。下面就结合多年数学教学的实践,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一、重视学习目的教育,诱发学生学习动机    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端正,是对提高学习积极性长时间起作用的因
期刊
学生自主学习是一种自律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这是教师不能代替也是代替不了的,教师只是起指导作用,每一个学生都有一种独立的要求,除有特殊原因外,都有相当强的独立学习能力,现行教学改革要求改变单纯接受式学习,讲究从“一刀切”教学向关注个体差异的教学转变,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学习、自主学习显得更加重要。正因为如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显
期刊
【摘要】 本文主要从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低效的原因,努力寻找教师在预设和实际生成中存在的矛盾。进而提出教师应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应给学生创设自主学习气氛,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数学课堂真正富有成效,并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活力。  【关键词】 反思;探索;提高;有效教学    《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具有初步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可见《标准》也特别重视对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创造性思维是指对思维主体来说新颖独特的一种思维活动,它包括发现新事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