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田园的忧郁》是日本大正时期唯美作家佐藤春夫的代表作,成书于“告白小说”的鼎盛时期(一九一七年六月)。聂珍钊曾就日本近现代文学特征谈道:“自我告白是日本现代文学形成时期的文学伦理表现手段,日本现代小说通过告白表现出现代个体的伦理负罪感和内心冲突,并由此形成了一套标准的表现手法。”《田园的忧郁》(以下简称《田园》)与其他对人与人之间各种伦理关系进行阐释的“告白小说”不同的是,作者审慎避开与现实社会的勾连,为读者展现的只是一幅晦涩、郁悒的自我内心告白图景:在一个极富诗情画意感的风景相框内,主人公“他”的内在意识宛若一只避役,面目变幻莫测且难以捉摸。山敷和男、佐久间保明等曾指出,《田园》叠加了新洛可可式绘画艺术以及文学式病状分析,是作者内心意识的复调咏唱过程。齐珮指出,《田园》是佐藤在敏锐神经、纤细感觉支配下,对其内心世界歇斯底里的真实描述。原仁司则认为,《田园》表现的是二元符号世界,是主人公与客体“外界”在精神层面的“交际”。然而《田园》与“告白小说”最为贴近的是其浓郁的对“伦理述说”的诉说,这也使该作品被赋予了高度的伦理叙事张力。就此而言,基于文学伦理学批评对佐藤春夫及《田园》进行诠释也就有了重要的文学意义。
“窒息”是《田园》主人公“他”对大都市最直接的感觉:“他”的情绪像风一样难以捕捉,像海一样敏感,随时会发出“空虚呀,极端空虚,一切都是空虚的”的呻吟,而这正是小说所要表现的人与自然之间伦理秩序混乱的结果。
大正时期,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人们不得不离开原有的农耕世界,进入混凝土建构的大都市,去面对紧张的生活和逼仄、浑浊的生存空间。于是,丛林法则不断得到强化,人的内心充满自私、暴戾、狡诈、空虚、颓废、犹疑和迷茫,由此萌发群体性精神危机。这使重新回归“田园”式的自然世界成了“他”最为迫切的希望:“噢!我多么想好好沉睡一下啊……噢!沉沉地入睡,我到底有几年没享受沉睡的滋味了?……我第一件事就是要追求这个,快去能实现这个目标的地方,走!赶紧去!”佐藤以这样的独白道出了“他”强烈的伦理意识:极度厌恶人类通过征服和控制自然获得的战利品——充满弱肉强食气息的大都市,希望重新遵循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正常伦理秩序。之后,“他”沉浸在一种逃离都市的喜悦中:来到武藏野的乡间,这里有绵连起伏的山丘,晴朗干净的天空,葱郁茂密的树林,端庄沉稳的茅屋,缱绻温存的渠水,快活的蜻蜓、云雀……“他”感到自己的心中涌现出孩子样轻松的情绪。这种美好迅速使“他”有了变化。通过小说中妻子的独白可知,“他”曾是个暴躁、孤寂的男人,经常无视并打骂妻子。然而,面对被渠水、翠竹、野花环绕的新家,“他”居然能和缓地、主动地征求妻子的意见了:“这所房子的进出口,景致很不错呢,是不是?”看见自己的狗摇着尾巴在树荫下无拘无束地伸展身子、天真无邪地看着“他”时,进一步和妻子交流:“嗳,法拉迪和莱奥也表示赞同呢。”妻子感受到“他”的这些变化后,在呼唤猫儿、狗儿时都高兴地用上了像小姑娘唱牧歌时的情调和嗓音。
日本近代文学作品中的“自然”富含多重意义,除了山川草木,肉体感受、他者感情等“抽象性的、理念性的”概念,都可视为自然的类属(大久保乔树:《森罗变容:近代日本文学和自然》)。佐藤利用“他”从多维“自然”元素中获得的“喜悦”为读者勾勒出一个新人和新世界:“他”不再和妻子剑拔弩张,开始懂得关爱外界的人和事,更为重要的是“他”不再强调住在哪儿,而是唠叨着“家”怎么样。显然,“他”在此体味到了都市中曾失去的安全感。而这种感觉正是“他”脱离原有的混乱秩序,回归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伦理秩序的结果,更可视为“他”对一度深陷于都市、濒于绝望的自己实施的一次伦理救赎。
走进乡间,体味伦理意识的满足,是“他”喜悦的根源,但此时的“他”却没有真正踏进庭院——“他”的新家。换言之,“他”的喜悦与真正的生存空间并无关联。事实上,从进入庭院开始,“他”的喜悦即开始一点点消失了。
庭院内相当荒芜,而且有着太多都市和人工的印记:这是老财主为都市来的年轻女人建造的居所,她却与人私奔了。备受打击的老财主从此埋头于园艺,打造出一个四季鲜花盛开的庭院,可他很快就死了,花草也被花匠洗劫了,只剩下在草木野蛮生长下显现出的纷杂茂盛:“树木为使自己获得更多阳光,不管其他枝丫的死活,尽力舒展着身躯,相互缠绕、抵牾,……那比拇指还粗的蔓条突兀地窜出,像捆扎俘虏的绳子,一圈圈缠绕着大树向上爬,发疯般的触须伸向空中。杂草也在原来种植菊花的软土上根深蒂固地蔓生,……向四面八方延伸。”这就是“他”进入“家”后映入眼帘的情景。“他”忽然升起了对自然的愤怒:财主精心布局和抚爱的花草经过大自然残酷的蹂躏,实在目不忍睹。留下来的花木、院子,既没有充满自然生命力的野趣,也不具备人工雕琢的玲珑形态,而是胡乱糅合的怪物。这种气氛与其说丑陋,倒不如说有一种不可名状的凄凉感。这一刻,“他”的意识惯性又趋向了原有的那个混乱秩序,忽然有了“恐惧”的感觉。这种恐惧并非全然针对自然界的暴力杰作,更来自在这种暴力混乱中隐含的不绝如缕的人为造成的“雅意”。换言之,“他”發现新家依然有着他极度厌恶的人与自然的对决和弱肉强食的残酷,而“他”却对人的控制力更加向往。“他”根本无法控制这种欲望的进发,更无法摈弃潜意识中对都市空间的留恋。如果说曾经的逃离是“他”在回应原初伦理意识的呼唤,那么此刻的回头则是在触摸现实伦理意识对“他”的诱惑。“他”不仅正面临逃亡失败的结果,更对自己的能力、判断产生了质疑,这才是令“他”真正感到害怕的原因。“他”为此感到焦躁,感到令人透不过气的严峻气氛。此刻,“他”的伦理意识已具有双重性,接受与排斥、认同与否定、期待与恐惧、现实与理想、自然与人工等对立元素纠葛在一起,为其构筑起更为混乱的伦理困境:“他”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对生存环境进行选择,“他”却无法切割自己在原初和现实伦理秩序之间的犹疑。实际上,庭院的人工印记非常明确地昭示出这里依然是都市混乱伦理秩序的属地,“他”自然也就会以惯性的、非理性意志控制的意识来应对这一秩序。因为这种秩序早已使其享受过“征服”所带来的精神和物质两重层面上的快感,“他”不能允许“征服”对象的失控。而面对强大的“反自然”内心意识,“他”的那份恐惧无非是没落的理性意志对非理性意志消极、无力的抵御罢了。于是,在必须选择时,“他”直觉性地选择了“转身”,但“他”的理性意志尚存,因此没有立刻返回都市的勇气。这两种意识上的相互抵触,使“他”只能选择一种“意象式的转身”,以获取心理上的抚慰。 于是“他”看上了几棵被大树夺去阳光,像蔓草样可怜的蔷薇。“他”审视着蔷薇,俨然看到了自己——一个憔悴、可悲的,正在与大自然对峙的影像,多么典型的弱肉强食的场景!然而,“他”却未能占据控制者的地位。这不正是“他”“转身”的良机吗?于是,他集结工具,与树木搏斗,锯断树枝、剪去枝叶、扫掉蛛网……而这场搏斗几天后,“他”更加欣喜地看到了自然的败落:那条任“他”切割、拉扯的藤蔓枯萎了,被赶来的“花匠”宰割成上好的柴火,最后那蔷薇竟也真的开花了……“他”选择的“意象转身”令“他”实现了欲望:“反正哪,开始就是由人辟造的院子,直到最后也离不开人的……自己的意志——人的意志是可以左右自然界的力量……”
从出逃至返回,“他”对原有秩序的厌恶和期望并存,而这正是“他”的精神枷锁。“他”所面对的混乱不仅来自都市、自然这些外部事件,更多的是来自内心的多重欲求。“他”希冀重新拥有安详、平静、无争斗的生活秩序,却又本能地不愿放弃人的控制欲和占有欲。正是内心这种矛盾的困境,让“他”既成为自然的一部分(把庭院、蔷薇视为自己),又不由自主地与自然对峙。胜原晴希说:“让照不到阳光的蔷薇开花,这一连串行为,牵扯到了自然与人工二元对立的问题,而需要我们思考的是,‘他’缘何变得对这件事如此认真?最根本的原因应该就是他在以蔷薇占卜自己的未来……”对占卜的开启往往源于人感到了迷茫。此时,“他”正处于高度的迷茫之中,内心真实的希冀与现实自我的欲望混淆的结果就是“他”之于自然的主体性正渐渐消失。而此次“意象转身”与其说是“他”再一次返回原有秩序,毋宁说“他”由此陷入了对自身处境更加迷失的深潭。这也是他不得不将让蔷薇重见天日视为“强者”的象征,进而确证在这个混乱的世界中真实存在的原因。
这场意象转身后,“他”受非理性意志左右的意识得到了满足。“他”也察觉到,这个新家实质上是都市生活的延伸。因此,“他”必须不断地维持前述的快感才能抵御这双重伦理意识交织给“他”带来的恐惧。然而,“他”发现这个与都市并体的乡间再也找不到让“他”展现“自我能力”并得到快感的对象了,这里的一切都演绎着与都市生活一样的烦闷和无聊。这就是“他”此次转身的结果:既赋予了“他”欲念的满足,又接续了“他”对实质的厌恶,一切又回到原点。“啊,一切都腐朽吧,要腐朽的话就腐朽吧,随意地腐朽吧,去腐朽吧,去腐朽吧……”这一连串的呻吟令人感到“他”在这种抉择轮回中已痛苦得无法自拔,当下任何一种抉择都会让“他”面临绝望并走向崩溃。自此,《田园》非常明确地昭示出“他”所面临的新的伦理困境:“他”根本无法正确应对人与自然之间已经混乱的伦理秩序,在追寻与自然和谐共处之时,感到了自然对“他”的压迫,当“他”重返人类为中心的世界,却又体味着秩序混乱带给他的痛楚。这本质上是人的现实性与理想化所形成的矛盾导致的人与自我之间伦理关系发生崩塌的悲剧。“他”自我的本色就此消失,但理性意志尚存,因此并没有完全陷入伤感主义,而依旧希望新生,于是开始了又一轮的自我救赎。
与第一次“转身”相符,“他”的救赎依然离不开意识的世界。这次,“他”相中的是一座与“他”心境极为贴切的,介于现实与梦境之间的小山丘。这座像极了女人躯体的山丘在“他”眼中俨然就是最初的乡间缩影。而最令他惊喜的是,这幅绝美图景中点缀着人工的痕迹,却没有一点斧凿的迹象,叫人流连忘返。不难看出,这是“他”的双重意识在小说中第一次共同的平铺外化,“他”就此产生一种捏合、调和自己意识并塑出新的伦理秩序的意念。“他”无暇再与去东京瞎逛的妻子争吵,开始在“他”的视域中将自然与人工进行交合,共同筑起一幅美妙无比的图景。此时,农人的劳作、茅屋顶、苗木都预示着人类对自然的征服和控制,而与都市化混乱的伦理秩序不同的是,这种征服和控制所带来的秩序却是如此和谐。于是,“他”与自然、都市与乡间、欲望与理智、内省与抵抗统统化为乌有,“他”的自我救赎又一次成功了。然而,这只是基于“他”凭空建构的一场虚幻的神游,当“他”面对现实时,发现自己的恐惧、孤寂、烦闷、暴躁正在进一步加深。“他”想起自己从小就是一个孤寂的孩子,想到母亲因患丹毒而变得恐怖的脸;“他”无缘无故地呵斥为自己采花的妻子,由她的睡姿联想到杀人,甚至亲手摧毁了那支让“他”体味过胜利的“蔷薇”……这就是说,除了“他”凝视的那座山丘,一切都在将“他”缓缓推回混乱秩序中生活,而这种推动的力度之大已经抵消了“他”获得的“征服”快感。这场意象式的救赎根本沒能使“他”脱离困境,唯一的结果就是使“他”彻底丧失了“求取新生”的期望。“他”明白自己摆脱不了现实,更驾驭不了现实,便只能在虚幻中找寻自我,而这个过程最终归于虚妄。小说在此开始着力描述“他”出现的各式各样的幻视、幻影、幻听、幻觉。佐藤为“他”设定的这种“疑病症”更像“他”的抉择的继续——一种无奈的抉择。最终,“他”选择了放弃自我,逃离现实,永久地龟缩进那个颓废的精神世界之中。“他”病了,蔷薇也病了……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生存的本源关系。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共处的伦理秩序是伦理社会的基础,然而这一伦理秩序一直在被肆意破坏。蕾切尔·卡逊曾说:“人类在地球上出现后,即凭借改造大自然的能力迅速将原来统一的自然界一分为二,建构出人类世界和非人的自然世界。人类将非人的自然视为被征服和控制的对象,并对后者发动了逼其就范的战争,并就此形成难以割合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田园》非常清晰地勾勒出在被破坏的伦理秩序下,人类失去自我、失去方向、失去一切的颓废图景,书写出作者对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伦理诠释:当人类不遵循最基本的伦理秩序,原初善良的伦理意识被欲念所左右时,势必陷入困境中而难以自拔,最终走向崩溃。
一、救赎:归去来兮
“窒息”是《田园》主人公“他”对大都市最直接的感觉:“他”的情绪像风一样难以捕捉,像海一样敏感,随时会发出“空虚呀,极端空虚,一切都是空虚的”的呻吟,而这正是小说所要表现的人与自然之间伦理秩序混乱的结果。
大正时期,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人们不得不离开原有的农耕世界,进入混凝土建构的大都市,去面对紧张的生活和逼仄、浑浊的生存空间。于是,丛林法则不断得到强化,人的内心充满自私、暴戾、狡诈、空虚、颓废、犹疑和迷茫,由此萌发群体性精神危机。这使重新回归“田园”式的自然世界成了“他”最为迫切的希望:“噢!我多么想好好沉睡一下啊……噢!沉沉地入睡,我到底有几年没享受沉睡的滋味了?……我第一件事就是要追求这个,快去能实现这个目标的地方,走!赶紧去!”佐藤以这样的独白道出了“他”强烈的伦理意识:极度厌恶人类通过征服和控制自然获得的战利品——充满弱肉强食气息的大都市,希望重新遵循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正常伦理秩序。之后,“他”沉浸在一种逃离都市的喜悦中:来到武藏野的乡间,这里有绵连起伏的山丘,晴朗干净的天空,葱郁茂密的树林,端庄沉稳的茅屋,缱绻温存的渠水,快活的蜻蜓、云雀……“他”感到自己的心中涌现出孩子样轻松的情绪。这种美好迅速使“他”有了变化。通过小说中妻子的独白可知,“他”曾是个暴躁、孤寂的男人,经常无视并打骂妻子。然而,面对被渠水、翠竹、野花环绕的新家,“他”居然能和缓地、主动地征求妻子的意见了:“这所房子的进出口,景致很不错呢,是不是?”看见自己的狗摇着尾巴在树荫下无拘无束地伸展身子、天真无邪地看着“他”时,进一步和妻子交流:“嗳,法拉迪和莱奥也表示赞同呢。”妻子感受到“他”的这些变化后,在呼唤猫儿、狗儿时都高兴地用上了像小姑娘唱牧歌时的情调和嗓音。
日本近代文学作品中的“自然”富含多重意义,除了山川草木,肉体感受、他者感情等“抽象性的、理念性的”概念,都可视为自然的类属(大久保乔树:《森罗变容:近代日本文学和自然》)。佐藤利用“他”从多维“自然”元素中获得的“喜悦”为读者勾勒出一个新人和新世界:“他”不再和妻子剑拔弩张,开始懂得关爱外界的人和事,更为重要的是“他”不再强调住在哪儿,而是唠叨着“家”怎么样。显然,“他”在此体味到了都市中曾失去的安全感。而这种感觉正是“他”脱离原有的混乱秩序,回归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伦理秩序的结果,更可视为“他”对一度深陷于都市、濒于绝望的自己实施的一次伦理救赎。
二、危机:重蹈覆辙
走进乡间,体味伦理意识的满足,是“他”喜悦的根源,但此时的“他”却没有真正踏进庭院——“他”的新家。换言之,“他”的喜悦与真正的生存空间并无关联。事实上,从进入庭院开始,“他”的喜悦即开始一点点消失了。
庭院内相当荒芜,而且有着太多都市和人工的印记:这是老财主为都市来的年轻女人建造的居所,她却与人私奔了。备受打击的老财主从此埋头于园艺,打造出一个四季鲜花盛开的庭院,可他很快就死了,花草也被花匠洗劫了,只剩下在草木野蛮生长下显现出的纷杂茂盛:“树木为使自己获得更多阳光,不管其他枝丫的死活,尽力舒展着身躯,相互缠绕、抵牾,……那比拇指还粗的蔓条突兀地窜出,像捆扎俘虏的绳子,一圈圈缠绕着大树向上爬,发疯般的触须伸向空中。杂草也在原来种植菊花的软土上根深蒂固地蔓生,……向四面八方延伸。”这就是“他”进入“家”后映入眼帘的情景。“他”忽然升起了对自然的愤怒:财主精心布局和抚爱的花草经过大自然残酷的蹂躏,实在目不忍睹。留下来的花木、院子,既没有充满自然生命力的野趣,也不具备人工雕琢的玲珑形态,而是胡乱糅合的怪物。这种气氛与其说丑陋,倒不如说有一种不可名状的凄凉感。这一刻,“他”的意识惯性又趋向了原有的那个混乱秩序,忽然有了“恐惧”的感觉。这种恐惧并非全然针对自然界的暴力杰作,更来自在这种暴力混乱中隐含的不绝如缕的人为造成的“雅意”。换言之,“他”發现新家依然有着他极度厌恶的人与自然的对决和弱肉强食的残酷,而“他”却对人的控制力更加向往。“他”根本无法控制这种欲望的进发,更无法摈弃潜意识中对都市空间的留恋。如果说曾经的逃离是“他”在回应原初伦理意识的呼唤,那么此刻的回头则是在触摸现实伦理意识对“他”的诱惑。“他”不仅正面临逃亡失败的结果,更对自己的能力、判断产生了质疑,这才是令“他”真正感到害怕的原因。“他”为此感到焦躁,感到令人透不过气的严峻气氛。此刻,“他”的伦理意识已具有双重性,接受与排斥、认同与否定、期待与恐惧、现实与理想、自然与人工等对立元素纠葛在一起,为其构筑起更为混乱的伦理困境:“他”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对生存环境进行选择,“他”却无法切割自己在原初和现实伦理秩序之间的犹疑。实际上,庭院的人工印记非常明确地昭示出这里依然是都市混乱伦理秩序的属地,“他”自然也就会以惯性的、非理性意志控制的意识来应对这一秩序。因为这种秩序早已使其享受过“征服”所带来的精神和物质两重层面上的快感,“他”不能允许“征服”对象的失控。而面对强大的“反自然”内心意识,“他”的那份恐惧无非是没落的理性意志对非理性意志消极、无力的抵御罢了。于是,在必须选择时,“他”直觉性地选择了“转身”,但“他”的理性意志尚存,因此没有立刻返回都市的勇气。这两种意识上的相互抵触,使“他”只能选择一种“意象式的转身”,以获取心理上的抚慰。 于是“他”看上了几棵被大树夺去阳光,像蔓草样可怜的蔷薇。“他”审视着蔷薇,俨然看到了自己——一个憔悴、可悲的,正在与大自然对峙的影像,多么典型的弱肉强食的场景!然而,“他”却未能占据控制者的地位。这不正是“他”“转身”的良机吗?于是,他集结工具,与树木搏斗,锯断树枝、剪去枝叶、扫掉蛛网……而这场搏斗几天后,“他”更加欣喜地看到了自然的败落:那条任“他”切割、拉扯的藤蔓枯萎了,被赶来的“花匠”宰割成上好的柴火,最后那蔷薇竟也真的开花了……“他”选择的“意象转身”令“他”实现了欲望:“反正哪,开始就是由人辟造的院子,直到最后也离不开人的……自己的意志——人的意志是可以左右自然界的力量……”
从出逃至返回,“他”对原有秩序的厌恶和期望并存,而这正是“他”的精神枷锁。“他”所面对的混乱不仅来自都市、自然这些外部事件,更多的是来自内心的多重欲求。“他”希冀重新拥有安详、平静、无争斗的生活秩序,却又本能地不愿放弃人的控制欲和占有欲。正是内心这种矛盾的困境,让“他”既成为自然的一部分(把庭院、蔷薇视为自己),又不由自主地与自然对峙。胜原晴希说:“让照不到阳光的蔷薇开花,这一连串行为,牵扯到了自然与人工二元对立的问题,而需要我们思考的是,‘他’缘何变得对这件事如此认真?最根本的原因应该就是他在以蔷薇占卜自己的未来……”对占卜的开启往往源于人感到了迷茫。此时,“他”正处于高度的迷茫之中,内心真实的希冀与现实自我的欲望混淆的结果就是“他”之于自然的主体性正渐渐消失。而此次“意象转身”与其说是“他”再一次返回原有秩序,毋宁说“他”由此陷入了对自身处境更加迷失的深潭。这也是他不得不将让蔷薇重见天日视为“强者”的象征,进而确证在这个混乱的世界中真实存在的原因。
三、困境:本真幻灭
这场意象转身后,“他”受非理性意志左右的意识得到了满足。“他”也察觉到,这个新家实质上是都市生活的延伸。因此,“他”必须不断地维持前述的快感才能抵御这双重伦理意识交织给“他”带来的恐惧。然而,“他”发现这个与都市并体的乡间再也找不到让“他”展现“自我能力”并得到快感的对象了,这里的一切都演绎着与都市生活一样的烦闷和无聊。这就是“他”此次转身的结果:既赋予了“他”欲念的满足,又接续了“他”对实质的厌恶,一切又回到原点。“啊,一切都腐朽吧,要腐朽的话就腐朽吧,随意地腐朽吧,去腐朽吧,去腐朽吧……”这一连串的呻吟令人感到“他”在这种抉择轮回中已痛苦得无法自拔,当下任何一种抉择都会让“他”面临绝望并走向崩溃。自此,《田园》非常明确地昭示出“他”所面临的新的伦理困境:“他”根本无法正确应对人与自然之间已经混乱的伦理秩序,在追寻与自然和谐共处之时,感到了自然对“他”的压迫,当“他”重返人类为中心的世界,却又体味着秩序混乱带给他的痛楚。这本质上是人的现实性与理想化所形成的矛盾导致的人与自我之间伦理关系发生崩塌的悲剧。“他”自我的本色就此消失,但理性意志尚存,因此并没有完全陷入伤感主义,而依旧希望新生,于是开始了又一轮的自我救赎。
与第一次“转身”相符,“他”的救赎依然离不开意识的世界。这次,“他”相中的是一座与“他”心境极为贴切的,介于现实与梦境之间的小山丘。这座像极了女人躯体的山丘在“他”眼中俨然就是最初的乡间缩影。而最令他惊喜的是,这幅绝美图景中点缀着人工的痕迹,却没有一点斧凿的迹象,叫人流连忘返。不难看出,这是“他”的双重意识在小说中第一次共同的平铺外化,“他”就此产生一种捏合、调和自己意识并塑出新的伦理秩序的意念。“他”无暇再与去东京瞎逛的妻子争吵,开始在“他”的视域中将自然与人工进行交合,共同筑起一幅美妙无比的图景。此时,农人的劳作、茅屋顶、苗木都预示着人类对自然的征服和控制,而与都市化混乱的伦理秩序不同的是,这种征服和控制所带来的秩序却是如此和谐。于是,“他”与自然、都市与乡间、欲望与理智、内省与抵抗统统化为乌有,“他”的自我救赎又一次成功了。然而,这只是基于“他”凭空建构的一场虚幻的神游,当“他”面对现实时,发现自己的恐惧、孤寂、烦闷、暴躁正在进一步加深。“他”想起自己从小就是一个孤寂的孩子,想到母亲因患丹毒而变得恐怖的脸;“他”无缘无故地呵斥为自己采花的妻子,由她的睡姿联想到杀人,甚至亲手摧毁了那支让“他”体味过胜利的“蔷薇”……这就是说,除了“他”凝视的那座山丘,一切都在将“他”缓缓推回混乱秩序中生活,而这种推动的力度之大已经抵消了“他”获得的“征服”快感。这场意象式的救赎根本沒能使“他”脱离困境,唯一的结果就是使“他”彻底丧失了“求取新生”的期望。“他”明白自己摆脱不了现实,更驾驭不了现实,便只能在虚幻中找寻自我,而这个过程最终归于虚妄。小说在此开始着力描述“他”出现的各式各样的幻视、幻影、幻听、幻觉。佐藤为“他”设定的这种“疑病症”更像“他”的抉择的继续——一种无奈的抉择。最终,“他”选择了放弃自我,逃离现实,永久地龟缩进那个颓废的精神世界之中。“他”病了,蔷薇也病了……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生存的本源关系。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共处的伦理秩序是伦理社会的基础,然而这一伦理秩序一直在被肆意破坏。蕾切尔·卡逊曾说:“人类在地球上出现后,即凭借改造大自然的能力迅速将原来统一的自然界一分为二,建构出人类世界和非人的自然世界。人类将非人的自然视为被征服和控制的对象,并对后者发动了逼其就范的战争,并就此形成难以割合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田园》非常清晰地勾勒出在被破坏的伦理秩序下,人类失去自我、失去方向、失去一切的颓废图景,书写出作者对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伦理诠释:当人类不遵循最基本的伦理秩序,原初善良的伦理意识被欲念所左右时,势必陷入困境中而难以自拔,最终走向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