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游学,亦游亦学

来源 :老年博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wyx7707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世界人口平均寿命的提高,养老需求呈现日益多样化的趋势。在传统养老产业的基础上,一些新兴养老产业也风生水起。对老年教育来讲,老年游学是一种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越来越受到老年人的关注。
  中国古话说得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很多欧美老人渴望在退休后到自己向往已久的地方旅游,同时学一学自己想搞明白的东西。边旅游边学习,称得上是最积极的度假方式之一。
  老年游学营的创始人是社会活动家马蒂·诺尔顿。1975年,他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大学首次举办老年游学营。40多年来,老年游学营已推广到近50个国家。这是一个独立的非营利性组织,主要目的是为55岁以上的老人提供短期的专业课程,借旅游之机学习,同时结识朋友。每一期老年游学营都有不同的主题,举办地点也不同。一般是上午上课,下午实地参观,晚上则是与主题相关的表演或娱乐节目,可谓寓教于乐。游学营不考试,也不需要交作业,课程既具有学院水准,又深入浅出。
  学会一门或几门外语是许多人的梦想。很多欧美老人将学法语作为首选,法国的昂蒂布国际中心最受老年人欢迎。这个机构接收外国短期学生,教授者都是以法语为母语的老师,适合没有法语基础的人学习。老年班主要是小班教学,一个班最多12个学生。学校还会安排老人住在当地居民家里,接受全天候的法语熏陶。因为地处风光旖旎的海边,老人学习之余,还能观光并品尝美食。
  在中国,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就有这样的活动。“游学”二字见于《史记·春申君列传》:“游学博闻,盖谓其因游学所以能博闻也。”中国历史上首先提出游学概念的是先秦的诸子百家,古代游学的标志性人物则是先秦时的孔子,可以说孔子开了中国游学风气之先。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周游各諸侯国长达14年之久,一生足迹遍及卫、陈、鲁、宋、郑、蔡、楚诸国。
  古人游学并非只是为了游山玩水,而是通过游学游历天下、拜访名家、丰富阅历,进而学习知识、实践知识。今天中国老年人的游学以老年大学为主要载体,通过亦游亦学、学游结合的方式,寓学于游,满足老年人对旅游和学习的需求。老人参加老年游学活动时,常先到当地的老年大学参加有关历史、建筑或自然资源等的讲座,再参观景点。目前,中国老年游学主要包括配套课程的教学游、展示老年风采的展演游和境外文化交流游等方式。
  游学对老年人好处颇多:
  第一,游学能拓展老年人的知识面,促使其形成创造性思维;
  第二,老年人通过游学能增强自信心,结识新朋友,在人际沟通、团队合作方面得到锻炼;
  第三,游学让老年人走出家门,走向大自然,体质得到增强,心情豁然开朗;
  第四,游学可以打造学友们的“快乐大本营”,让老人们真正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快乐;
  第五,老年游学营活动中常贯穿有相关的公益主题,能培养学友的社会责任感。
  老人们带着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走出国门,与异域文化交流碰撞,还可以促进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让世人看到一个老有所养、老有所学的中国。中国老人“走出去”,外国老人“引进来”,也是开展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作家村上春树曾说:“人变老,不是从第一道皱纹、第一根白发开始,而是从放弃自己那一刻开始。只有对自己不放弃的人,才能活成不怕老、不会老的人。”老年游学营融合了文化学习和旅游度假,满足了老年人的品质生活需求。对老年人而言,这是最好的康养方式之一,让他们“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其他文献
我相信人不但有外在的眼睛,而且有內在的眼睛。外在的眼睛看见现象,内在的眼睛看见意义。被外在的眼睛看见的,成为大脑的贮存;被内在的眼睛看见的,成为心灵的财富。  许多时候,我们内在的眼睛是闭着的。于是,我们看见利益,却看不见真理;看见万物,却看不见美。我们的日子是满的,生命却是空的;头脑是满的,心却是空的。  外在的眼睛不使用,就会退化;常练习,才能敏锐。内在的眼睛也是如此。对我来说,写作便是一种训
期刊
不知你有没有注意到,我们常见的快餐店,不管是麦当劳、肯德基,还是必胜客、汉堡王,它们的招牌或者标志上大都少不了红色的元素。这是为什么呢?难道仅仅是一种巧合吗?  色彩是企业与顾客建立联系的重要手段之一。就算你是个已经很久不吃快餐的健康饮食主义者,当那些包含鲜亮的红色的招牌和标志出现在你面前时,你仍然无法对它们视若无睹。  人类的眼睛可以識别出上千万种不同的颜色,其中红色是最特别的。事实上,自远古以
期刊
关中人爱吃面,面食的种类恐怕数以百计。就说一种不为人熟知的“北牌劙面”吧,我和几个朋友常常为了吃一碗正宗的北牌劙面驱车几十公里去北部山区的那个小镇。镇上的面馆不大,装修也很简单,门口支几口大锅,里面除了几张桌子,就是一张大案板。身材壮硕的妇女撸起袖子利索地擀面,擀到足够薄时,一手扶着擀面杖向前推,一手提一把大刀劙。“劙”就是切,像犁地一样劙出粗细均匀的面条。入大锅下熟后,臊子鲜香、红油浮面、汤味酸
期刊
托尔斯泰“死”而“复活”  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发表后,各种宴请、采访、会见、签名包围着他,使他极为苦恼。  当时,托尔斯泰正在准备写长篇小说《复活》。一天,托尔斯泰把佣人叫到跟前,对他说:“从今天起,我‘死’了。不过,我就在房间里,别忘了给我送饭。”  从此,他把自己锁在房间里,集中精神写作。每当有人来拜访托尔斯泰时,佣人便显出十分悲痛的样子对客人说:“先生死了,死
期刊
蓝牙标志  公元10世纪的丹麦国王哈洛德·布美塔特骁勇善战,统一了包括今天的挪威、瑞典和丹麦在内的广大北欧地区,对整个欧洲的历史进程有着重要影响。传说这位国王特别喜欢吃蓝莓,以致有一颗牙齿被永久性地染成了蓝色,因此人们都叫他“哈洛德·蓝牙”国王。  1995年,在瑞典爱立信的主导下,芬兰诺基亚、日本东芝以及美国的IBM和英特尔等公司计划成立一个行业协会,共同开发一种短距离无线连接技术。在给这项技术
期刊
《舌尖上的中国》中有这样一段优美的解说:“(临安)雷笋季节结束,属于山里人的美食故事才刚刚开始。残枝败叶下,泥土裂开一条细缝,笋头将出未出,这就是非常稀有的‘黄泥拱’。一座山头或许只能找到三四棵,但它的肉质比任何春笋都更为细密爽脆,甚至有类似梨子的口感。更为奇妙的是,黄泥拱出土后品质随时间迅速退化,从收获到加工,时间必须以分钟计算。”  在临安吃到的时令鲜笋的味道,也许比在别的地方吃到的都好,那么
期刊
泰国是一个“调料在舌尖上跳舞”的国家。泰国人善用调料,爱用各种香料。走在泰国的街头巷尾,总会有一股股混合的香味冲入鼻端。细细分辨,大抵是香茅草、青柠檬、罗勒、暹罗姜,还夹杂着丝丝缕缕泰椒的辣与鱼露的咸鲜。这几样都是泰餐中不可或缺的调味料。泰国美食的精髓可以说就是利用各种食材、调味料,使酸甜咸辣苦完美地融合,不让甜压过了咸,也不让辣掩住了酸。  泰国物产丰富,地理环境多样,不同地方的饮食口味也略有不
期刊
画花卉的人,多半不喜欢花圃里大量种植的花,因为那些花虽然开得饱满而鲜艳,却总是欠缺那份勁拔与含蓄的美。略被虫食的叶片、有几分残破的花瓣、盘错孤挺的枝干,才是画家们特别钟爱的。  力是一种美,而生命的过程正是一种力的表现。唯有艰苦地冲出地面,受尽风霜雨露的打击而获得成长的,才越能散发出自然生命的美。  人生不也是这样吗?
期刊
当全球很多国家在为“垃圾围城”头疼不已时,瑞典却不仅实现了高达99%的垃圾回收利用率,甚至出现了需要进口垃圾的“怪象”。在减少环境污染和利用可再生资源的问题上,垃圾分类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基础工程。那么,在垃圾的分类、回收和处理上,瑞典都有哪些“绝技”呢?  枯枝落叶都要统一回收处理  从踏入瑞典的那一刻起,垃圾分类便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相比日本,这个国家在垃圾分类的精细化程度上有过
期刊
为什么银行卡密码是6位数字?  第一,根据数学的组合理论,如果密码为6位,一共能构成90多万种密码,足以满足人们对不同密码的需要。  第二,人对数字的瞬间记忆大部分以6位数字为限,超过6位的数字记忆起来就会比较困难。人们会将6位数字自觉转化为3+3或者2+2+2的形式,例如886644,能够简单地记为886-644,或者88-66-44。  第三,平时人们记录日期时大多喜欢用6位数记忆法。例如19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