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院脾胃病科中药饮片应用情况分析

来源 :亚太传统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haiwz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北京市昌平区中医医院脾胃病科中药饮片应用情况统计分析,以期为中医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脾胃病科2018年1月-2019年5月共计17个月的中药处方,对处方中中药饮片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调查的16 386张中药处方中,31~60岁为脾胃病高发人群,代茶饮(4.23%)和脐疗(15.31%)的辅助治疗方法占有一定比例;7剂处方最常见;>16味药处方有6 248张(38.13%);单剂处方费用>45元有8 594张(52.45%);涉及488个中药品种,其中茯苓使用率最高(42.05%),其次为陈皮、木香、紫苏梗、姜厚朴;涉及32种作用分类,清热解毒药(10.66%)、活血祛瘀药及理气药的使用频率居前3位;中药饮片销售量最高为茯苓(915.65kg),其次为白术、瓜蒌、陈皮、炒莱菔子;中药饮片销售金额最高为党参(15.90万元),其次为茯苓、白术、北柴胡、麸炒白术.结论:脾胃类疾病为临床常见及多发性疾病,北京市昌平区中医医院脾胃病科多选用健脾、燥湿、理气和消食类药物进行治疗,用药基本合理,符合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但需加强对同一作用的中药饮片管理,降低药品费用.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陶苏和教授门诊蒙药处方,探索并总结其治疗赫依病的组方配伍规律及特征.方法:应用数据挖掘方法及复杂网络分析方法,通过频数、关联分析数据及复杂网络的节点、社团分析,取得相应数据及基本结果,由陶苏和教授及继承人共同分析.结果:对389张处方诊断及药物分析后显示,陶苏和教授诊治的赫依性疾病中失眠为最常见病症.处方分析发现,沉香35味散、沉香8味散等药物为核心药物.其中,沉香35味散是陶苏和教授治疗赫依性疾病的主要药物,沉香35味散-珍宝丸是处方中关联性最强的药组.结论:陶苏和教授治疗赫依性疾病注重心脏、
吴门中医外科在中国医学史上地位重要,是外科全生派和心得派的发源地.其学术源头最早可追溯至宋代.清代是吴门医派中医外科的鼎盛时期,相继出现了全生派和心得派的两位代表人物,分别是王维德和高秉钧.清末民初,随着西医传入中国,中医外科的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但仍然有一些吴门中医外科名家活跃于临床,如曹沧州、章治康、陈焕云、许半龙等.新中国成立后,一批吴门医派中医外科名家如陈明善、王寿康、朱筱良等进入医院工作,进一步推动了中医外科事业的发展.
通过查阅相关古籍文献及现代书籍,从名称、形态、生长环境及地理分布、主治4个方面对《本草图经》中金星草进行考证.经考证,《本草图经》中关于金星草的文字记载及峡州金星草药图,是植物水龙骨科植物大果假瘤蕨Selliguea griffithiana(Hook.)Fraser-Jenk.,而施州金星草药图可能是金星蕨科植物渐尖毛蕨Cyclosorus acuminatus(Houtt.)Nakai.的植物形态.通过明确《本草图经》中记载的金星草原植物,为金星草的合理用药、资源开发、药效研究等提供依据.
吴茱萸是一种武陵山区民间和医药市场广泛应用的道地药材.在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民族医药调研中发现,在武陵山区吴茱萸不仅仅具有温中止痛的药效,还形成独具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的医疗文化和民俗文化,其中就有将吴茱萸作为婚嫁的嫁妆的习俗.对吴茱萸名字的由来、“嫁妆”民俗文化和有关文化等进行整理分析,挖掘其文化价值、药用价值、经济价值和教育意义,有利于人们对吴茱萸的传统习俗文化进一步认识和传承.
“脑-心-肾轴”是以中医整体观为基础,在中医藏象、经络学说的指导下,形成的具有调控人体精神、意识、思维、脏腑及肢体功能活动的轴系统理论.研究认为“脑-心-肾轴”功能失常,神机失用是老年性痴呆发生的主要病机.从脑、心、肾三者的经脉络属性及功能联系两方面来论述“脑-心-肾轴”形成的理论基础;并通过“脑-心-肾轴”系统来阐述老年性痴呆的发病机制,以期对该病的研究及治疗提供新思路.
“衰其太半而止”出 自于《黄帝内经·素问·六正纪元大论篇》,原意是论述治疗妇人妊娠有癥瘕积聚时使用攻逐消癥散积等药物治疗须秉持的原则,根据后世医家对“衰其太半而止”的理解,认为该治则亦可推广至处理临床各类疾病.基于原文含义提出,治疗过程中关键是把握正邪矛盾转移的时机,且根据后世临床实践,该理论的应用可体现在施治时中病即止、用药时权衡药性、治疗后平衡阴阳等方面.但该理论具体现实运用仍有难度,还应进一步研究分析.
葡萄膜炎是一种发病机制不明确的眼内炎症性疾病,由自身免疫失调、炎症反应和外伤感染等多种因素所致.目前治疗葡萄膜炎的药物以糖皮质激素、生物制剂、免疫抑制剂等为主,但长期用药存在严重停药反应和毒副作用.中药治疗葡萄膜炎表现出复发率低、疗效确切、副作用小等优势.以葡萄膜炎为切入点,对治疗葡萄膜炎的中药进行综述,以期为深入探究治疗葡萄膜炎中药的作用和机理提供科学依据.
槐角又名槐实,性苦、寒,归肝、大肠经,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凉血止血、清肝明 目的功效,药用开发价值较高,槐角的炮制最早在南北朝时期就有记载,除沿用至今的蜜炙和炭制,古代还出现过净制、切制、乳汁制、炒制、麸炒、胆汁制、煮制、黑豆制和清蒸等炮制方法.槐角中所含物质,化学成分复杂,主要有黄酮类、三萜皂苷、生物碱、磷脂、氨基酸以及多糖等,对人体的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内脏系统、生育系统等疾病以及辐射损伤等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具有抗癌、抗肿瘤、抗炎、保护血管、降血脂、抗胃溃疡、抗生育等药理作用.其中发挥药理作用
目的:分析中药丸剂个体化加工过程中常见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供同行借鉴.方法:结合作者自身工作经验、参考有关文献,分析中药丸剂个体化加工前处理、干燥、粉碎、制软材、制丸及成品干燥等各个环节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合理可行的应对策略.结果:中药丸剂加工各个环节均可不同程度影响成品质量.结论:从业人员应多学习、多实践,善于总结工作经验,同时加强质量监测,保证成品质量.
为了使肉桂更好地在工业、食品、医疗、美容等领域应用,对肉桂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通过查阅文献,可知肉桂中的主要活性部位为挥发油,挥发油中主要成分为桂皮醛;肉桂及其主要成分具有抗肿瘤、抗菌、抗炎、抗氧化、抗酪氨酸酶、降糖、降脂、降尿酸等多种药理作用,可治疗多种疾病,具有多种用途.该综述可为肉桂产品开发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