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朗读训练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来源 :教师博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orge_z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朗读是一项重要的言语能力。朗读有助于学生智力的提升,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要高度重视朗读能力的培养,把朗读能力视为学习语文的第一能力,用多种激励手段来激发学生兴趣。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加强朗读训练,可以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 朗读训练;必要性;问题;措施
  从农村大面积上看,小学阅读教学费时低效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其中重要的原因可能是:教学中阅读思维流程紊乱无序,课堂教学多为“读一段,问一段,讲一段”。这种空泛地读,烦琐地问,实质是思之无路、学之无法的教学。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学生读了好多课文,背得出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甚至讲得出写作特点,但就是读不懂文章的程序与方法,更谈不上养成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从教与学两个方面来抓,让学生通过整体有序地阅读,掌握读与思的“工艺流程”,使学生读之有序,思之有章、学之有法。
  一、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朗读的重视程度不够
  许多教师在教学改革的第一线进行了大胆的尝试、积极的探索、有效的引导,学生朗读水平有所提升。可是,一到期末考试,老师又会马上为了考试分数而暂停之前的这种有效训练,重新围绕“考试”而进行机械式强化训练,如此心存顾虑,放不开手脚,学生的朗读水平又如何能得到长远提高?
  2.朗读的时间不够充分
  语文课堂上老师讲得多,学生读得少,学生完全是跟着老师的节奏走。一堂课下来,老师讲得是“条条是道”,学生听得是“无精打采”。即使有点读书时间,也就那么几分钟,走走过场而已。
  3.朗读的目的性不够明确
  朗读训练质量不高的关键就是目的性不明确。读前没有预习和要求,读中没有指导,读后没有及时评价和肯定,学生就如盲人骑瞎马,是好是坏,一概不知。
  4.朗读的面不够广
  朗读训练,光盯着几个尖子生,不加强全员阅读,不培养层次阅读。不设计难易适中的各类阅读训练,使得阅读课枯燥、乏味。老师讲得没有激情,学生读得没有感情。
  5.朗读指导和评价匮乏
  朗读教学指导方法匮乏。有的教师虽有指导,但却不得要领,要么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要么忽略了表情达意。
  二、朗读训练的必要性
  1.朗读是重要的言语能力
  朗读是一种综合性的言语能力。言语能力可从不同的角度划分出多种能力:口头言语能力和书面言语能力;表达能力和接受能力;外部言语能力和内部言语能力。一般擅长朗读的人,都会自觉地运用“听”的言语接受能力去判断自己的朗读情况,通过言语中枢进行信息反馈,指导自己对“读”的表达。热爱朗读的人,他们大多都能写一点属于自己的东西。朗读在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言语活动中处于枢纽地位。它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高年级的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之间,起着公共的交通枢纽作用。
  2.朗读是促进智力提升的重要能力
  朗读是一项重要的言语能力,又是智力提升的重要途径之一,因为朗读能从言语方面反映人的智力。人的能力可以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两类。一般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注意力,其中以思维力为核心。朗读从表面上看,属于特殊能力。朗读时,要使用视觉、听觉、运动觉,通过中枢神经,进行多渠道的信息反馈,协调活动,不停歇地认读许多文字。汉字形体的变化细微而复杂,从这一方面讲,朗读体现了朗读者观察力的精细性、敏锐性。朗读要迅速再认、回忆过去,从这一方面讲,朗读又体现了朗读者记忆力的敏捷性、持久性、精确性、准备性。朗读还要生动感人,还得深入意境、创造角色,从这一方面讲,朗读又体现了朗读者想象力的主动性、丰富性、新颖性、清晰性。
  3.朗读是重要的学习能力
  朗读能发展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情感。好的朗读本身就是對课文极好地理解。在琅琅书声中,课文的优美意境、缜密思路、象征意义、传神描绘、观点主张,常能得到充分、酣畅的体现。好的朗读体现了对文章的真正理解,这表现了朗读者感知、记忆的正确,思维、想象的合理。学生朗读能力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深。因此,教师在各年级都应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逐步提高要求。在以课本学习为主的小学里,学生的朗读能力是极其重要的学习能力,影响到他们整个成绩的获得。若忽视朗读能力的训练,默读能力也不会好,致使整个阅读能力差,学习能力也就不强。据有关方面调查发现:不会阅读,阻碍了抽象思维的发展,我国成千上万的落后生、不及格生,他们之所以学习成绩差,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学会很好地朗读。
  三、朗读训练的具体方法
  在实践中,应采用以下方法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
  1.在课堂上指导训练
  教师结合课文内容,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培养朗读的基本能力和技巧。要求学生读得正确,发音标准,不读错字;把一个个字连成词或词组;把长句子中的各个成分读得完整;不随意改字、增字、减字,不颠倒,不跳行。要求学生读得清晰,不要读得太快,字要“咬”,不要“吃”,字字要落实。要把握好口齿的控制力度,尽量保持自己的本来音色。要把握好重音、音调及停顿。要求学生读得自然、生动,要透彻地理解课文内含,要深入细致地分析课文结构。相信老师们大概都有这样的感受,学生用抑扬顿挫的声音把文章读出来,给人的感觉似乎是在夸张地表演,显得生硬、造作,很难激发听众的兴趣。学生在读一些感情色彩较丰富的句子时,很难控制住自己的情绪,这样,不仅自己会笑,听者也会跟着一起笑。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朗诵者没有感化自己,只是用一种模式在读课文——没有自己的真情,读再感人的文章,也很难打动听众。
  2.采用表演等形式训练
  朗读的练习形式很多,如默读、领读、齐读、接龙读、分角色读,还有游戏朗读和表演朗读。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朗读训练,学生朗读兴致更高,学习劲头更浓。而在这些形式当中,学生对表演朗读兴趣最高。因为有感情地朗读和表演有一个共同点:能再现文章本意。让朗读和表演有机结合起来,把课文当作课本剧来表演,或者抽出一个片段来一边读一边演。这样边读边演形象多了,它犹如一支动听的乐曲伴着优美的舞蹈,更形象更有韵律,它充分体现了语言文字的形象美和韵律美,使文章更富有感染力。这样一边读一边演,学生兴致大增,读得更认真,演得更投入。学生读文章也是这样,他们把文字所描述的内容“拍”成了电影,内化成自己亲耳听到、亲眼看到、亲手摸到、亲身感受到的事情了。这样,尽管没有朗诵的痕迹,但产生的效果更好,同学们陶醉在文章所描绘的内容中,头脑中仿佛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3.利用早读课和课余加强训练
  老师带读或放录音带读。每天,早读二三十分钟,朗读的时间有了保障。学生跟读,边听边读,朗读的质量也有了保证。每篇课文,要求学生在家读两遍,找出不认得的字和不理解的词;早读课上再跟着老师或录音读上几遍;老师分析课文时,学生一边认真听老师讲解,一边按老师的要求朗读;课后再读几遍。这样的朗读训练比较扎实,长期坚持下来,朗读能力自然会提高。
  4.组织兴趣小组训练
  高度重视朗读能力的培养,把朗读能力视为学习语文的第一能力,用多种激励手段来激发学生兴趣。比如,经常表扬课堂上朗读能力强的学生和朗读方面有进步的学生。还可以让学生向家长作朗读汇报,让家长参与指导,来分享朗读的快乐。学生有了兴致,再把他们组织起来成立朗读兴趣小组。在兴趣小组的带动下,学生对朗读更有兴趣,上课争着朗读,水平也不断提升。
  朗读能开发学生智力,也能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一句话,加强朗读训练,可以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
  责任编辑 周正旺
其他文献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基础工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识字教学的效果不仅直接影响整体语文教学的速
【摘 要】 在新经济时代,我国有了新的教学目标,目前,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发挥主观能动性,拥有自觉学习和实践的能力。  【关键词】 初中;物理;实践;能力;培养  初中物理学科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学生学好物理就要注重其实践能力的培养,其实教学中常说的实践能力就是动手能力,自我获得知识的能力等。这就要求老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
一、绘本阅读对幼儿阅读的意义  作为“人生的第—书”,绘本已承担起帮助孩子阅读的重任。绘本类书籍特别强调视觉传达效果,版面大而精,插图不仅具有辅助文字传达功能,更有强调主题内容的表现,引发幼儿观赏及阅读的兴趣。  孩子对于图画的观察力往往超乎成人的想象,经典绘本中的图画能潜在地引起好奇心,激发想象,让孩子—遍又—遍的看,每一次都能感知到不同的喜悦。在反复阅读绘本故事的过程中,孩子能够形成与书对话的
我家门前有一个独特的小广场。  走进小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旁四季常青的树木和芬芳的花草,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广场前面放着一些运动器材,供晨起锻炼的人们使用。中间有块空地和尚未建好的舞台,每天晚上都有好多阿姨在这里跳广场舞。后面是一个篮球场,每天都有很多人在篮球场上挥洒汗水,体会打球的快乐。  早晨,保洁员早早地起来打扫卫生,老爷爷在树下悠闲地打太极拳,小朋友则沿着广场跑步。晚上,吃完晚饭的
[摘要]布,作为幼儿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物品,虽然常见但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可以为幼儿提供一个广阔的探索空间。而布艺更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能让幼儿产生丰富的联想,给幼儿以真的启迪、善的熏陶、美的享受。教学实践證明,开展幼儿园布艺特色教学活动是一种很有效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幼儿掌握布艺制作及创作的基本技能,培养幼儿耐心、细致的良好个性品质,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和能力,拓展幼儿的视野和创造意识、丰富其艺术
[摘 要] 物理是一门自然学科,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新课程改革也要求教师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出发点。在初中物理学习中,很多学生听得懂定理,记得住内容,就是不知道如何应用所学物理知识去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由此可见,初中物理需进行生活化教学,加强与生活实践的联系。学生在实践中深刻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才能提高物理学习成绩。   [关键词] 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实践  生活化教学其实是非常有效的教学
[摘要]“情绪”就像人的影子一样每天与人相随,我们在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时时刻刻都体验到它的存在给我们的心理和生理上带来的变化。而教师是整个学校活动中的灵魂人物,教师的情绪水平会对自己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情绪、情感、学习效果、甚至成长产生非常明显的影响。教师如果以喜悦、乐观、向上、愉快、生机勃勃、沉着冷静的这种积极情绪的精神优势去面对学生,这将会成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吸引学生,让学生愿意靠近你。无
微写作是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阅读、写作有机结合的一种训练方式。设计写话要张弛有度,因每篇课文的内容不同制定写话的形式,插图配情节、想象拓思维、填充补空白、续
[摘 要] 小学英语的核心素养,即通过英语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老师应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课前多法激趣、课中科学推进,同时注重课堂评价,始终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课堂教学的不同策略,让不同的学生都应“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把立德树人作为当下教育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将培养学生的良好素养作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   [关
[摘 要]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从阅读能力上体现语文素养。阅读是学习语文的起点,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为语文学科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对阅读建立积极正向的情感,内心产生对阅读的喜爱之情。同时,教師通过语文教材自身特点和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以此来开展语文教学活动。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