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师的学校

来源 :雷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idaruanjiande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李古道小学以及学校唯一的老师胡满叶的事迹,我早有耳闻,但是真的来到学校所在地,还是惊讶于当地的落后与艰苦。
  那是一个坐落在一座山岭顶端的小村庄,村子很小,约有四五百村民。一条道路将村庄一分为二。由于临近矿区,道路西边的部分民房陷落倒塌,就像刚刚经历过地震。但是村里的村民对此却习以为常,三五个人聚在路边聊着天,有说有笑。
  1
  这是一个大大的院子,关着的铁门没有上锁。我扶着铁环,轻轻敲打着门框。一位四十多岁的女士跑了出来,她便是胡满叶,李古道小学唯一的老师。
  胡满叶1972年出生在河南省鹤壁市的石林镇。1992年,20岁的胡满叶从鹤壁师范学校毕业,被分配到离家只有三里地的寺望台中心小学校教书,后又调到温家沟中心学校。站在明亮的教室里教书育人,出身农家的胡满叶很是满足。
  2002年,鹤壁市山城区教师资源整合,拥有10年教龄的胡满叶被分配到一个叫李古道的山村学校。
  胡满叶一路走一路看,瞬间心就凉了半截:说是学校,其实就是路边一个平房,没有大门和围墙,路面还坑坑洼洼的。两个年级14名学生,挤在一间3米宽、4米长的教室里,一面涂满墨汁的水泥墙就是“黑板”。走进教室,胡满叶看到了用热情却脏兮兮的笑脸迎接着她的孩子们。
  村长有些尴尬地解释说,孩子们之前都洗过脸,无奈这里只有一个男老师,教书可以,管这么小的孩子,有难度。
  这是一个建在山顶上的村庄,在农村长大的胡满叶一看就知道,这里存不住水,村民们只能靠天吃饭。她心里立马做出了离开的决定,但面前却挥不去孩子们的笑脸。
  2
  虽然犹豫着,胡满叶还是决定留了下来。
  两个年级、两位老师,村民们有些喜出望外。但没过多久,那位男教师调走了,村民们再次陷入失望。胡满叶说,照顾孩子们她比那位男教师在行,但以后要是遇到门锁坏了、桌凳散了、早上煤炉熄火了,就都要她自己动手解决了。她感到压力很大,但她又不忍心离开,尤其是在和李古道小学的学生、村里的村民亲密接触后。
  那年隆冬的一天下午,胡满叶正在上课,突然看到窗外好像有个小孩脑袋的影子。由于玻璃不很透明,她推测是一个路过的孩子在好奇地观望。但那个影子停留的时间太长了,期间还一上一下,似乎是在努力踮着脚尖。
  下了课,她打开门,看到一个3岁左右的小男孩站在那里。“你是谁家的孩子?”胡满叶问他,孩子低头不语,只是双手不住搓着衣角。
  “他叫李龙,是咱们村的,他爸妈出去打工了,家里穷,奶奶不让他上学。”班里一个孩子说。
  胡满叶赶紧让李龙进来取暖、听课,放学后又把他送回家。她请求李龙奶奶,让孩子去她那里上学,说100元学费由她来付。李龙奶奶看起来健康状况极差,她依旧不同意:“我们家连书本费也付不起。”胡满叶感到很心酸:“你不用操心了,把孩子交给我吧!”
  于是,李龙在胡满叶的帮助下开始到学校上学了。
  胡满叶对孩子们的付出让村民非常感动,大家也尽自己所能为胡满叶提供帮助。
  胡满叶的家在距离李古道十几里外的市区,她要每天骑车到学校上班。隆冬时节,胡满叶每天早晨到学校时,几乎都会碰到炉火熄灭的情况。她不会生火,又不好意思去打扰为躲避寒冷而睡懒觉的村民们,因此,常常被烟熏得两眼泪汪汪。
  3
  2009年暑假期间,鹤壁市教委决定把李古道小学合并到村南或村北方向的任意一所中心学校,这引起村民们的强烈反对。他们找到胡满叶,纷纷向她诉说心里的担忧:“两所中心学校,最近的一所,即使抄近路走小道,直线距离也要三、四里,秋天庄稼长那么高,我们都不放心哪。”为了留住她,留住这所学校,村委会征询胡满叶个人的意见:“就看你了,你只要说一声愿意留下,我们集体去找教委商议。”胡满叶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
  市教委被李古道村民和胡满叶所感动,划拨款项让他们翻修李古道小学。村委会经过讨论,把办公的一处300平方米的大院划给了学校。
  300多平方米的校园,被胡满叶打理得异常干净和整洁。我学着胡满叶的样子,从市区骑电动车赶往学校。期间,一个必经的路段路面崎岖,尘土飞扬,使我一度萌生打道回府的念头。我不知道如此干净利落的胡满叶,是如何一天两趟穿梭在那段尘土之中,却又如此的淡定。
  胡满叶一身兼多职,语文、数学、品德生活、音体美,六门课堂堂不落;校园生活规规矩矩,井井有条。我在胡满叶上课的间隙,间歇地对她的事迹进行采访,于是便有幸在中午时分“蹭”到她的一顿午饭——一碗蒜薹炒鸡蛋的捞面。
  4
  2011年10月,胡满叶起床时有些头晕,试了几分钟才站起来。到了学校,胡满叶提着心劲上了两节课,扶着墙回到办公室,往桌子上一趴就起不来了。那时候,学校还没有装上铁门,一位路过的村民把她送到了诊所。这一次,她一病就是半年,但都是利用休息日前往医院治疗,从没有耽误过孩子们的课程。
  有一天,胡满叶在和村民聊天的时候,心中充满顾忌地说:“我就怕生病了,这十几个孩子怎么办?”村民们纷纷说:“让孩子们回家呗。”她担心这样做不合适,村民们又说:“吃五谷杂粮,谁还没个头疼脑热!”“说都不用说,孩子们回家来,就知道老师病了。”“放心吧,乡亲们朴实着哩,没人会嚼舌头根子。”
  乡亲们越是理解,胡满叶越是不忍心撇开孩子们。从2002年调到李古道小学,十几年过去了,她从来也没有因为家事请过一天假。
  但也正因为如此,她没有时间聆听外校优秀教师讲优质课,而是一直延续着黑板、粉笔的老式教学法。好在她对工作精益求精,对学生认真负责:她集中两个年级学生在一个教室上课,确保每个学生在校期间不离视线。她利用复式教学法为两个年级学生上六门课,她教过的学生在升往高年级的时候,都成为老师们争抢的生源。
  在李古道小学教学的十几年间,她有一半时间吃住在学校。每到夜晚,学校和教室,会成为全村最明亮、最生机勃勃的地方。
  如今的胡满叶,不仅是鹤壁市的优秀教师和道德模范,而且她写的教学论文也多次在省市区获奖,并在2015年入选“中国好人榜”。我问她是否打算一直在李古道这个只有一个老师的小学校做下去?她说:“你来的路上已经看到了,李古道的房子有很多都塌陷了。不知道这个村子能撑多久,它撑多久,我就坚持多久吧。”
  责任编辑 马玥
其他文献
近期,四川女大学生“动车不让座”之事迅速走红,“让与不让”一时成了舆情热点。“该不该让座”没有标准答案,让是美德、不是义务。笔者认为,作为一名华夏儿女,理应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者。  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光辉灿烂、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这些美德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道德根基和精神动力,是中华儿女的安身之法、立命之宝,是不能割断的民族命脉。  让座对于我
期刊
动车上有座女孩该不该让座给患病老人一事,因老人女儿一句“年轻人应该多学学”和座位主人“坐自己位置错了吗”的回复,而引发争执,一时成为舆论热点。从网上网下的各种观点看,争论主要集中在个人权利行使和社会责任履行上,其实质是法律和道德的博弈。作为一名律师,笔者认为在让与不让上既要遵守法律又要崇尚道德。  先说一说有座女孩,她持有的带有区间、时间、座次的车票相当于她与铁路部门签订的合同,具有法律效力。铁路
期刊
天气开始燥热,人们的情绪也随之变得焦躁。有关道德的舆情热点一个接一个——人们总是用道德或不道德来评点。  从小到大我们所受的教育,就是做好事、不做坏事,过马路扶老人、坐车让座、捡钱交警察。当我们有了孩子,也同样这样教育引导他们。在这样的传承下,一代又一代的人把做好事、不做坏事,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做好事、不做坏事,是道德常识。可是,常识就一定会被人们遵守吗?答案是否定的,常识不一定会达成去为的
期刊
让座与否的话题,你吵过来,我辩过去,大家如同炒陈年剩饭一样地坐而论道,如何推动社会的进步?  一切进步的取得,都基于身体力行地努力。  我们学习雷锋,就是要做有道德的人,凡事要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谦让。多一些包容和让步,社会就会多一些笑容、多一些和谐。  在你微笑的那一刻,或许我也在微笑;在你起身让座的那一刻,或许我也在起身。社会正是因这些平凡而温暖的小事,变得更加和谐美好。雷锋始终在做自己认
期刊
近日,一则女大学生在动车上是否应该为老人让座的新闻吸引了媒体的关注,这是一个道德范畴的话题,与法律无关。  面对病弱的老人,这位女大学生拒绝了老人女儿恳请让老人跟她挤挤坐的请求。面对指责,女大学生委屈地抱怨:“坐自己的位置难道错了吗?”  乘客买票就座天经地义,但是,面对病弱老人的求助,她在有能力提供帮助的情况下,选择了冷漠和拒绝,无疑反映了一种道德的缺失。  作为一个成年人,这位女大学生似乎没有
期刊
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智则中国智。“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我们将目光投向了青少年儿童。在编辑这期稿件时,我们被这些身影深深地感动了:  一个人撑起一所学校的山村教师胡满叶;  驱车千里为太阳村送爱心的“雷锋车队”;  聚焦国防教育的中国雷锋青少年军校;  践行学雷锋从娃娃抓起的厦门秀德幼儿园;  用实践培养孩子们的爱国情怀的能动英语夏令营……  遍洒在祖国大地上的爱,汇聚成一股潺潺的涓涓暖流,浇
期刊
“解放军同志,真是对不住啊!”近日,山西省繁峙县一位村民来到某军械仓库哨所,紧紧握住连长包晓的手不愿松开。老汉名叫柴三小,家住十几公里外的禅堂村,辗转前来,非要当面给官兵们道个歉。  原来,几天前的傍晚,哨兵赵世家、杨欢正在库区巡逻,隐约听到几声牛叫。“天都快黑了,还有人放牛?”二人来到现场,发现一头老牛不知为何蜷缩在地上,全身泥泞,时不时还打哆嗦,张嘴叫个不停。  两人随即脱下外套蒙住老牛的眼睛
期刊
2015年6月12日,一个刚刚下过暴雨的下午,我们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颠簸,终于从辽宁省抚顺市赶到铁岭市铁岭县横道河子镇,见到了镇党委副书记王德礼同志。这是一位书生型的基层党建干部,我们一见面,没有几句寒暄,话题很快就进入了雷锋。紧接着,我们又一起到了下石碑村。  王德礼说:“1962年2月26日到1963年8月15日的170多天时间里,雷锋同志一直在我们横道河子镇下石碑山村执行战备施工运输任务。雷锋
期刊
孔子,生平简介省略。相信大家都认识,不认识的自行面壁。  讲规矩:过庭之训  某年某月某一天,天气晴朗,微风。孔子他儿子孔鲤小步走过院子,突然天空飘来俩字“站住”,孔鲤定睛一看,原来是父亲大人。孔子问他学过诗没有?孔鲤回答说还没有。孔子就教育儿子说,不学习诗是无法同人交谈的。(只会“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走开)。于是,孔鲤就退回去认真地学诗。隔了一段时间,孔鲤从院里路过时又被孔子叫住了,问他学习礼
期刊
阳春三月,笔者来到乳山市夏村镇炉上村,见到了这位“隐捐”助学19年的伤残退伍军人马勇。  今年39岁的马勇,自小跟着父母过着苦日子。18岁那年,他圆了自己的军营梦,成为济南军区某部一名新兵。在一次执行公务中,马勇的眼睛受了重伤,虽然经过及时抢治,但视力仅存0.4。1998年,马勇带着优秀士兵证章和三等乙级伤残证转业回乡,先是在一家工厂上班,后来到一所中学做保安。在工作中,他发现学校的一位孤儿每顿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