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的基本特质

来源 :人生与伴侣·极品课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x789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评判一堂课是不是“高效课堂”,应从以下六个“度”考量,即效度、广度、密度、深度、自觉度、适切度。
  一、效度,就是对准教学目标的程度
  就一堂课而言,对课堂上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搜集和整理信息能力、分析综合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美丑的鉴赏能力等方面的训练,必须围绕着课堂的教学目标,否则课堂就低效,甚至无效。这里要避免两个问题,一是不能漫无目标,二是不能定歪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主要包括人类自下而上发展所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等等,这种目标是可以确定并具体化的;过程与方法目标主要包括应答性的学习环境和交往、体验,基本的学习方式和具体的学习方式,这种目标也是可以确定并具体化的。以上两类目标是显性目标,因而,可以量化、具体化。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学习兴趣、学习责任和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统一、人类价值和自然价值的统一等等,这类目标是隐性目标,不可能在一节课中完成达成而需长期努力才能实现,同时,它必须镶嵌、渗透在前两类目标之中。
  二、广度,这是就课堂上学生参与面
  高效课堂必须是多数学生最好是所有学生参与的课堂。有些课堂,只是几个性格外向思维活跃的优秀学生配合老师,其他学生只是被动地跟着课堂的节奏疲于奔命或者干脆木然地坐在教室里,这样的课看上去热热闹闹,互动频繁,实际是是低效,因为大多数学生无所得。有些课堂,在小组讨论中经常出现少数学生侃侃而谈,其他人无所事事,甚至说说闲话,这样的课堂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合作探究的精神,甚至那一部分侃侃而谈的学生合作探究还很成功,但依然是低效,因为它广度不够。
  有时宁愿开始课堂教学内容密度安排低一点,也要保证课堂上每个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都能去思考、讨论、解决、应用,且都能够有兴趣地参与其中,参与的广度要为百分之百,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也就是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成為学习活动的主人公,让他们都有话说,都有事做。
  三、密度,是说容量恰当
  课堂效率是与时间挂钩的,离开了时间无所谓效率高低。通常,这可以用两个方式计算,要么是同种知识或能力用多少时间获得,要么是相同的时间里学生获得了多少知识和能力。课堂密度就是看一堂课在额定的时间里学生习得了多少。高密度要有一定的信息或题量,但更重要的是看学生的思维量训练量。课堂上陈述性知识的信息量过多,必然会削弱学生的思维量和训练量,这样的课不能算“高效课堂”,部分的学生思维的权利被剥夺了,他们的思维密度必然很低。
  当然,这里的“高密度”是辩证的。一堂课,其信息量、训练量要达到一定的浓度。信息量、训练量过少,学生在认知、能力上均达不到一定的量,没能发挥课堂45分钟的应有效率,当然低效;但是信息量、训练量过大,学生不消化,课堂也会低效甚至无效。这里的“度”的把握也是非常重要的。
  四、深度,主要是指学生思维深入的程度
  “深度”的一种情况是,不仅要明确获得多少,还要明确学到什么程度,只有这样教学才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一堂新授课上,对于一个新的智能点,学生从思维层面上一般会经历听懂——掌握——迁移——探究(创新)这四个阶段。如果学生还没有听懂,那当然属于低效课甚至无效课;当时听懂了,过后不记得或不理解,这叫没有掌握。但是仅仅使学生“听懂”了甚至“掌握”了也不能算“有深度”。我们认为,学生对新授内容达到能“迁移”甚至“探究”的层面才是高效课堂。“听懂”了不一定“掌握”,“掌握”了固然很好,但如果仅限于训练到的题目本身,离开了这个题目就不一定能解决,还有一定的差距,只有达到举一反三的程度,才真正训练出了能力。高效课堂就是要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防止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只浮在表面上。这就是高效课堂所要求的“深度”。
  五、自觉度,是说课堂上学生自主参与的程度
  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如果说合作和探究是诸多学习方式里的一种,不一定在每堂课上出现,不是高效课堂的必备条件,“自主”则是高效课堂的必备条件。
  建构主义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外界刺激的过程。学生以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的知识信息进行加工、理解,由此建构起新知识的意义,同时原有的知识经验又因为新知识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所以学习过程不是对新信息的直接吸收和积累,而是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这种作用中,包括了主体对知识客体的选择、分析、批判和创造。
  六、适切度,是课堂上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模式的适当程度
  模式没有好差之分,只有是否适合之别,其原则概括起来是“四个适合”,即适合教师、适合学生、适合内容、适合情境。
  适合教师。就教师来说,什么样的模式是适合的呢?跟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者志趣相投、理念相应、能力相当,那么这个模式就比较切全自己的实际。适合学生。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的学生有差异,高龄学段学生与低龄学段学生有差异,因此要根据班级学生的学情来选择相应的模式。可以从学生的整体的学习态度、习惯、方法以及学生的文化背景等方面综合考虑采用教学模式。适合内容。模式作为教学活动框架、程序有自己规定性的结构。这种结构对相应的内容特别有效,但不一定适用其它内容。因此要量体裁衣,针对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模式。适合情境。不同的情境需要不同的模式,要选用跟教学情境关联度高、契合性好的模式。这样教学模式跟实际的课堂教学才会相得益彰,而不会模式、教学两张皮。
  (作者单位:江苏省沭阳县庙头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美术是人类最古老的文化形式之一。甚至在人类没有掌握文字之前就已经创造出各式各样的美术作品,看看原始的图腾、瑰丽的红山文化,神秘的青铜艺术,远古的岩画、浪漫的彩陶,无不体现出人类最原始的审美意识的萌芽。我们高中美术教学大纲也明确提出中学美术教学的目的, “在教学中要着重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爱国主义情感,陶冶高尚的情操。并要求逐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 、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
期刊
在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应采取怎样的策略呢?根据我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巧选关联,合理编组  群文阅读教学给了教师选择材料、组合材料、呈现材料更大的自由空间。恰当地选择一组文章,往往是组织群文阅读教学成败的关键。 群文阅读改变了传统教学的以本为本的单篇教学,但对阅读材料的选择,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前,我们应该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结合学生认知水平、能力训练重点等特
期刊
在中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了解中国精神,宣传中国精神,发扬中国精神的读书活动”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物理教学的一些具体内容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实例,充分发挥教材的德育功能,教学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最基本,最经常,最有效的途径,这是因为,一方面学校各项工作必须遵循知识和提高思想相统一的规律,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意挖掘教材的思想品德,道德,品质等教育因素,做到既教书,有育人。  
期刊
一、游戏教学法  1、 定义和特点  教师以游戏的形式来组织教学,将学习目标贯彻于游戏活动中,通过游戏来达到活跃课堂气氛,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方法。游戏是人类的天性,虽然高中的学生身心都已接近成熟,但对游戏依然偏爱。利用游戏教学法,不但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知识技能,还能让学生获得游戏竞技的满足感,增强学习信心。游戏教学是融合了游戏和教学的新型教学模式,否定了传统教学“刻板”的课堂,转入到“活泼”
期刊
当前,数学教学中存在着样一种现象:教师教得很辛苦,苦得不知道尽头在哪里;学生学得很痛苦,苦得不知道学习的乐趣是什么。怎样才能让这种想象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我认为:需要我们广大数学教师认真研究教学策略,更新观念,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了探索自主、高效、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笔者结合自身十几年的教学实践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  一、充分了解学生,加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  研究学生、了解学生是数学课堂
期刊
进入初三,学生要增学一门新的基础自然科学——化学。怎样才能学好化学这门功课呢?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只要起好步,以后学习起来就比较顺利。为此,笔者在此谈几点自己指导初三学生学习化学的做法,仅供同行们参考、补充和指正。  一、明确学习化学的目的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是中学阶段的一门必修课,它是古往今来无数中外化学家的化学科学研究和实践的成就,它编入了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反应
期刊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理念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同时要求教师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课堂教学。语文课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多种渠道激发学生学会学习。  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乐趣中学习  “兴趣是最
期刊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信息由三个方面组成:55%的体语+38%的声调+7%的言词。由此观之,教师如果能在教学中较好地运用体态语,对提高课堂教学将有很大的帮助。什么是教师的体态语言呢?所谓体态语言,是指人在交往过程中,用来传递信息、表达感情、表示态度的非语言的特定身体态势,就语言教学而言,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手势、目光、动作、表情等来表达某种意思,活跃课堂气氛,传递教学信息的一种无声语言形式。体态
期刊
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数学作为儿童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课已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种新的课程理念也直接影响着数学教学的价值取向。课程改革对学优生来讲,是给了他们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和发展能力的空间;但对学困生而言,他们却在获得发展自由度的同时无所适从。  自主学习,顾名思义就是学生依靠自己的努力,自觉、主
期刊
在单纯传授知识的旧教学观指导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一直遵循着固定的模式,即“以导入形式对旧知识的复习提问──教师讲授为主的新知识学习──以巩固新知识为目的的大量练习”。这种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的直接经验,限制了学生探究未知的能动性,不利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变“课前铺垫”为“创设情境”  以往的课堂教学大都先安排复习铺垫这一环节。复习内容均为与本节新知识密切相关的旧知识,其作用是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