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区域协同发展促进区域产业升级是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本文通过将产品空间理论与区域经济学相结合,对区域协同发展产业升级提出了新的理论解释和研究模型。
关键词:产品空间;区域协同发展;产业升级
1、概述
中国经过改革开放以来四十余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中国经济发展也面临诸多问题,其中一个突出问题是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各地区的社会经济、地理位置和自然禀赋差异极大,导致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中国东部沿海的核心城市已经比肩世界最发达的地区,而西部尤其是老少边穷地区还有连片贫困区,其经济总量、人民生活水平、经济活力、产业结构等具有明显的差距。即使是位于同一地区的不同省市区县,也存在着明显的经济梯度。
例如长三角地区的上海市经济水平最高,产业结构中金融、外贸、商业等高端服务业的第三产业占全市生产总值约七成,造船、电子信息、汽车、石化、钢铁、生物医药等高端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占全市生产总值约三成;与上海相邻的杭州是全国互联网及其相关产业的核心之一,另一侧的苏州其工业总产值一度超过上海位居全国第一;而长三角中位于安徽省的銅陵、池州等地区的GDP则普遍不及上海市的5%。这种现象在珠三角地区、京津冀地区等区域也普遍存在。
因此,在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大趋势下,中国经济发展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是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减少地区发展差异、合理进行区域内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将成为今后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
2、产品空间理论
Hausmann和Klinger提出了产品空间与比较优势演化理论(HK模型)并引起了产业经济研究领域的巨大反响,基于产品空间理论的产业升级微观研究成为产业升级研究领域内的热点。
产品空间理论解决的是“鸡和蛋”的问题。例如某地的主要产业是烧砖,如果当地人改行制瓦会比较容易,但是如果改行做衣服则要困难的多。也就是说,没有裁缝就不会有制衣业,而裁缝也不会存在于没有制衣业的地方,这就是“鸡生蛋、蛋生鸡”的循环关系,也就是产业与产品的关系。因为有技术窍门、管理经验等隐性知识的存在,即便泥瓦匠获得了衣服图样和针线剪刀也无法很快投入服装生产。正是隐性知识使得不同的产品生产之间产生了“距离”的差异。在这个例子中,“砖—瓦”这两种产品之间的距离就要比“砖—衣服”更近。
产品空间被用来描述不同国家或者地区的生产结构,在由产品作为节点的网络中,用节点间的距离表示相应产品之间的距离。每个国家或地区都代表其所能生产产品的一系列节点。对世界主要产品建立的产品空间网络显示,网络的中心比较稠密,从一个节点到另一个节点只需要很短的路径,机电、化工等产品处于核心地带;而网络边缘则比较稀疏,从边缘节点到中心节点则需要很长的距离,农林牧矿就处在相对边缘的位置。这表明如果某国家或地区能够制造出口复杂的工业机械,那么它也有能力去制造其他的化工、电子产品;而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国家或地区,想要去生产计算机或汽车等高端工业产品则极其困难。
人类社会的产品空间是固定的,能生产出何种产品是由人类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所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够生产一种产品,那么就能在人类产品空间网络上“点亮”一个节点。实证研究表明发达国家所拥有的节点数量更多且处于核心区,发展中国家拥有的节点则较少且大部分处于边缘。这实际上是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的差异表现。产业升级可以认为是一国或地区的产品空间逐步增加节点数量并逐渐增加网络中心稠密程度的动态演化过程。
3、产品空间理论在区域经济学上的应用
区域经济学对于区域协同发展和产业升级的研究已经有数十年历史,但是研究始终无法摆脱研究视角锁定在地理或者行政区划这一问题。将视角局限在地理区划上,不利于从多方面认识和分析经济这一复杂系统。本文将产业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中新兴的产品空间理论与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思路相结合,为区域产业升级的研究加入产品空间这一维度,力图对区域经济复杂系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实际上是将该区域产品空间网络内的节点逐步向网络中心“移动”。之所以称之为节点“移动”而不是“增加”,是因为通常情况下地区的空间承载能力、资源供给、政策支持和导向力度等与国家存在加大差距,不太可能在保持原有产业的基础上无限制的增加新的产业。这在产品网络中就是边缘节点逐渐消失而中心节点逐渐被点亮,表现为节点的“移动”。这种情况在很多小国中也普遍出现,只有中、美、英、法、德、日等大型经济体才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节点数量明显增多的情况。
大多数地区产业升级的最终目标都是要占据价值链高点,因此区域产业升级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实现产业升级目标的途径。从产品空间角度来讲,地区产业升级的路径就是如何将目前的节点沿着固定的网络连接移动到网络的核心区域。产品节点的移动,在微观上讲是生产该产品的企业转而生产其他产品。节点间距离越短,企业转产成功率越高,产业升级的成功率也就越高。但同时,经历的节点越多,总路程约长,需要的时间也越多,从而失败的概率也就越大。因此,区域产业升级实际上是在产品空间网络上寻找到一条由边缘到中心的最佳路径。
4、结论
本文的区域协同发展含义是区域内部各子区域之间的协同发展,例如被列入国家战略的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我国区域内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协同不够,例如京津冀区域一直被诟病的京津“吸血”河北造成“环京津贫困带”的问题。从产品空间理论的角度来看,区域协同发展实际上是将子区域各自的产品空间网络叠加起来形成整个区域的产品空间网络,这样一来,传统理论上各自区域之间的产业重叠就不再是冲突,而是对同一个节点的加强,并且合并带来的产品网络的扩大,相当于缩短了从边缘到中心的距离,使得产业升级的成功率更高。
参考文献:
[1]Hidalgo C A, Klinger B, Barabasi A, et al. The Product Space Conditions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s [J]. Science, 2007, 317(5837).
[2]邓向荣,曹红.产业升级路径选择:遵循抑或偏离比较优势——基于产品空间结构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 2016(02).
[3]伏玉林,胡尊芳.产品空间视角下制造业结构转变研究——以江浙沪为例[J].工业技术经济, 2017, 36(01).
[4]Mealy P, Farmer J D, Teytelboym A, et al. Interpreting economic complexity[J]. Science Advances, 2019, 5(01).
基金项目:
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基于产品空间理论的京津冀产业协同中天津制造业升级路径研究”(TJYJ18-013)
作者简介:张亮,1979年10月出生,男,河北泊头人,天津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区域经济和复杂系统
关键词:产品空间;区域协同发展;产业升级
1、概述
中国经过改革开放以来四十余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中国经济发展也面临诸多问题,其中一个突出问题是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各地区的社会经济、地理位置和自然禀赋差异极大,导致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中国东部沿海的核心城市已经比肩世界最发达的地区,而西部尤其是老少边穷地区还有连片贫困区,其经济总量、人民生活水平、经济活力、产业结构等具有明显的差距。即使是位于同一地区的不同省市区县,也存在着明显的经济梯度。
例如长三角地区的上海市经济水平最高,产业结构中金融、外贸、商业等高端服务业的第三产业占全市生产总值约七成,造船、电子信息、汽车、石化、钢铁、生物医药等高端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占全市生产总值约三成;与上海相邻的杭州是全国互联网及其相关产业的核心之一,另一侧的苏州其工业总产值一度超过上海位居全国第一;而长三角中位于安徽省的銅陵、池州等地区的GDP则普遍不及上海市的5%。这种现象在珠三角地区、京津冀地区等区域也普遍存在。
因此,在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大趋势下,中国经济发展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是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减少地区发展差异、合理进行区域内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将成为今后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
2、产品空间理论
Hausmann和Klinger提出了产品空间与比较优势演化理论(HK模型)并引起了产业经济研究领域的巨大反响,基于产品空间理论的产业升级微观研究成为产业升级研究领域内的热点。
产品空间理论解决的是“鸡和蛋”的问题。例如某地的主要产业是烧砖,如果当地人改行制瓦会比较容易,但是如果改行做衣服则要困难的多。也就是说,没有裁缝就不会有制衣业,而裁缝也不会存在于没有制衣业的地方,这就是“鸡生蛋、蛋生鸡”的循环关系,也就是产业与产品的关系。因为有技术窍门、管理经验等隐性知识的存在,即便泥瓦匠获得了衣服图样和针线剪刀也无法很快投入服装生产。正是隐性知识使得不同的产品生产之间产生了“距离”的差异。在这个例子中,“砖—瓦”这两种产品之间的距离就要比“砖—衣服”更近。
产品空间被用来描述不同国家或者地区的生产结构,在由产品作为节点的网络中,用节点间的距离表示相应产品之间的距离。每个国家或地区都代表其所能生产产品的一系列节点。对世界主要产品建立的产品空间网络显示,网络的中心比较稠密,从一个节点到另一个节点只需要很短的路径,机电、化工等产品处于核心地带;而网络边缘则比较稀疏,从边缘节点到中心节点则需要很长的距离,农林牧矿就处在相对边缘的位置。这表明如果某国家或地区能够制造出口复杂的工业机械,那么它也有能力去制造其他的化工、电子产品;而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国家或地区,想要去生产计算机或汽车等高端工业产品则极其困难。
人类社会的产品空间是固定的,能生产出何种产品是由人类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所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够生产一种产品,那么就能在人类产品空间网络上“点亮”一个节点。实证研究表明发达国家所拥有的节点数量更多且处于核心区,发展中国家拥有的节点则较少且大部分处于边缘。这实际上是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的差异表现。产业升级可以认为是一国或地区的产品空间逐步增加节点数量并逐渐增加网络中心稠密程度的动态演化过程。
3、产品空间理论在区域经济学上的应用
区域经济学对于区域协同发展和产业升级的研究已经有数十年历史,但是研究始终无法摆脱研究视角锁定在地理或者行政区划这一问题。将视角局限在地理区划上,不利于从多方面认识和分析经济这一复杂系统。本文将产业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中新兴的产品空间理论与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思路相结合,为区域产业升级的研究加入产品空间这一维度,力图对区域经济复杂系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实际上是将该区域产品空间网络内的节点逐步向网络中心“移动”。之所以称之为节点“移动”而不是“增加”,是因为通常情况下地区的空间承载能力、资源供给、政策支持和导向力度等与国家存在加大差距,不太可能在保持原有产业的基础上无限制的增加新的产业。这在产品网络中就是边缘节点逐渐消失而中心节点逐渐被点亮,表现为节点的“移动”。这种情况在很多小国中也普遍出现,只有中、美、英、法、德、日等大型经济体才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节点数量明显增多的情况。
大多数地区产业升级的最终目标都是要占据价值链高点,因此区域产业升级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实现产业升级目标的途径。从产品空间角度来讲,地区产业升级的路径就是如何将目前的节点沿着固定的网络连接移动到网络的核心区域。产品节点的移动,在微观上讲是生产该产品的企业转而生产其他产品。节点间距离越短,企业转产成功率越高,产业升级的成功率也就越高。但同时,经历的节点越多,总路程约长,需要的时间也越多,从而失败的概率也就越大。因此,区域产业升级实际上是在产品空间网络上寻找到一条由边缘到中心的最佳路径。
4、结论
本文的区域协同发展含义是区域内部各子区域之间的协同发展,例如被列入国家战略的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我国区域内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协同不够,例如京津冀区域一直被诟病的京津“吸血”河北造成“环京津贫困带”的问题。从产品空间理论的角度来看,区域协同发展实际上是将子区域各自的产品空间网络叠加起来形成整个区域的产品空间网络,这样一来,传统理论上各自区域之间的产业重叠就不再是冲突,而是对同一个节点的加强,并且合并带来的产品网络的扩大,相当于缩短了从边缘到中心的距离,使得产业升级的成功率更高。
参考文献:
[1]Hidalgo C A, Klinger B, Barabasi A, et al. The Product Space Conditions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s [J]. Science, 2007, 317(5837).
[2]邓向荣,曹红.产业升级路径选择:遵循抑或偏离比较优势——基于产品空间结构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 2016(02).
[3]伏玉林,胡尊芳.产品空间视角下制造业结构转变研究——以江浙沪为例[J].工业技术经济, 2017, 36(01).
[4]Mealy P, Farmer J D, Teytelboym A, et al. Interpreting economic complexity[J]. Science Advances, 2019, 5(01).
基金项目:
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基于产品空间理论的京津冀产业协同中天津制造业升级路径研究”(TJYJ18-013)
作者简介:张亮,1979年10月出生,男,河北泊头人,天津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区域经济和复杂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