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陌上次第花开,草薰风暖,但见日日车如流水,开往春天,人都怕辜负了姹紫嫣红、十里春风。不得已困守城中的人,是否会从来自山上、来自原野的风里,嗅到春天的味道,因之心生惆怅?陆游的诗句“惟思买春困,熟睡过花时”(《乙丑元日》)倒合了我的心思:探春不得,索性借了“春困”的由头睡过去,免生恼恨。
这样满怀忧闷的“春困”当然并不美好。诗词中写到“春困”,也多与感伤、无聊的情绪有关,常用“厌厌”(懒倦)与“恹恹”(精神萎靡)来形容——青春与韶光都在无意义的困倦中耗去,怎能不让人叹惋?当然,也有令人心波荡漾且富有诗意的春困,《红楼梦》第二十六回《潇湘馆春困发幽情》里就有一段极妙的文字:“(宝玉)顺着脚一径来至一个院门前,只见凤尾森森,龙吟细细。举目望门上一看,只见匾上写着‘潇湘馆’三字。宝玉信步走入,只见湘帘垂地,悄无人声。走至窗前,觉得一缕幽香从碧纱窗中暗暗透出。宝玉便将脸贴在纱窗上,往里看时,耳内忽听得细细的长叹了一声道:‘“每日家情思睡昏昏。”’宝玉听了,不觉心内痒将起来,再看时,只见黛玉在床上伸懒腰。”幽窗之下,心思玲珑的美人正发春困,她气息如兰,轻声长叹,腰肢纤软:曹雪芹笔下的黛玉春困是一幅精艳工丽的仕女图,也是一阙闲雅媚好的小令。
宋代词人陈克有两首《菩萨蛮》也是描摹闺中女儿春困情态,温雅闲丽之韵不让曹公,只不过,陈克笔下女子没有黛玉读过《西厢记》的妙词、听过《牡丹亭》艳曲之后芳心微露的情思,他词中的春困更见女子娇憨情态。
《池塘淡淡浮鸂鶒》与《绿芜墙绕青苔院》未必写于同一个春天,但两首词皆有暮春景象,前一首写生困,后一首写春睡,情景相连,意蕴相近,像是在一个春日写就,仿佛词人嘴角噙笑,看着不谙世事的女孩午后困乏而睡去的样子,拈起笔来,以文字画出两幅“春睡仕女图”,这“画”中女子亦有宋画(如王诜《绣栊晓镜图》)中仕女的闲冶之态、闲静之意、闲雅之趣。
读《菩萨蛮·池塘淡淡浮鸂鶒》,像是浸在绿莹莹的幽静里,心地格外清净。正当清明时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红稀绿浓,草提起了腰,树木开始在蓝天上写青色的诗,叶尖的翠色正堪洗眼洗心。春水也清亮温润如玉,雨后池水涨满,清风吹起縠纹微皱,池塘上生出淡烟,池边春草也适时地造出些草色烟光,清池便像极了美人柔媚的眼,有些迷离,却更摇荡人心旌,春阳隔了树阴映照下来,曚昽日色和池上烟波更加旖旎,池塘中有一对鸂鶒,它们意态安闲而亲昵,仿佛是春天这个催生爱情的季节的温情的注脚。鸂鶒,多紫羽,似鸳鸯而大,这种水鸟形象本来过于华艳,幸好池塘烟水将它们的秾丽之色淡化为明丽,而一对浮于碧波之上的鸂鶒,是这单纯明净底色上一点儿巧妙的点缀。园内原本还有几株杏树,在过去的一个月里,杏树枝头先在一夜春风里缀满嫣红嫩苞,很快绽放为粉色柔云,不几日便让东风吹成满天花雪,而如今已然绿叶成阴了。不过也不必对此叹息,春天依然在肆意生长,在娇杏夭桃艳李纷纷开谢后,那垂杨一树成碧,像是从天上垂下的绿锦,柔滑光润,舒展开的叶子在春日阳光里闪亮,蓝天温柔静默,池边垂杨端庄秀丽,还把清影投在漾漾的波心里,池水绿得更轻盈了。
一般词作开篇便点明时间、地点,之后再渐次描摹景物,写人情态。而陈克此词却先呈现具体景物,我们随了词人的目光看过去,先注目于一汪碧水,一双紫色鸂鶒,心里如有焦躁也被柔波安抚了,有俗念也被池水洗净了。怀了宁静的喜悦,我们游目四望,雨水洗濯后的小园更显清新,杏树结子,垂杨妆成,人也不会怅叹春晚,只会流连爱赏。眼前这别致清新的风物,自与花须嫩、柳眼娇的二月不同,二月充满生命的欲望,世界躁动不安,几乎每天都有花开花落,人的情绪也一霎儿风一霎儿雨;三月,春天渐至尾声,万物有序,天地清明,阳光清澈,盈盈溢溢的绿摇曳在细柔轻快的风里,天地宁静,人心安稳,一切都如此妥帖。
久在安稳里,人会生出倦意。词的下阙写闺中女子的生活,着实让人想要“梦回宋时”。宋代清明节本应有旷野的气息,仕女们踏青,荡秋千,斗百草,衣裳也沾了草木的芬芳。《东京梦华录》有云:“举目则秋千巧笑,触处则蹴鞠疏狂。寻芳选胜,花絮时坠金樽;折翠簪红,蜂蝶暗随归骑。……缓入都门,斜阳御柳;醉归院落,明月梨花。”这些自然风流的游春图卷在宋代诗文中并不鲜见。而陈克却不写这节日的热闹,只写女儿们的“日常”:小园树影扶疏,绿窗静谧,日光浓酽,女儿们正青春,一片烂漫,她们还没有“懒起画蛾眉”的空虚寂寞,拈针穿线、描花绣朵是她们每天的“功课”,女儿们倒也不厌烦。几个凑在一起飞针走线,比比繡工,相互打趣,一片翠叶、一朵红花慢慢在手里显出圆满美丽的样子——这也是很有意思的。
女工做罢,白昼还长,她们便随意走走,只有一架酴醿正当盛时,酴醿开时,一春花事将了,园中众芳芜秽。《广群芳谱》上载:“(酴醿)及开时变白带浅碧,大朵千瓣,香微而清,盘作高架,二三月(农历)间烂漫可观……”酴醿满架芳馨,花色莹白,令人心折心醉。北宋时有“飞英会”,士大夫范镇在酴醾盛时宴饮宾客,花架下群英席坐,飞花堕入酒杯,持杯者就浮一大白,酴醿花下笑语喧哗,吟咏诗文,宾主尽欢。而在陈克的词里,酴醿因女儿们流连而更显清倩俏丽,酴醿架上琼瑶清莹,花影匝地,沁出一片清凉,清浅的花影映在女儿们的春衫上,风移影动,流转不定。酴醿并不浓郁的香味,像细密的春雨,沾染女儿们的鬓发衣裙,她们的温言软语也多了几分甜意。酴醿花外,梅在安静地结它们的果实,青梅犹小,圆润可爱。春昼长难消,女儿们围坐赌青梅为戏。只是很快困倦袭来,笑语渐悄,她们身体四肢绵软,直欲和暂息了鸣啭的鸟雀一样睡去。女儿们眼睑低垂,双颊生困,这便是娇憨可人的“春困”了。
时光在春天似乎特别迅疾,也不过午睡片刻功夫,春又深了几许,小园的绿又幽了几分。在陈克的《菩萨蛮·绿芜墙绕青苔院》里,我见到了更安闲、更幽寂的“春困”。
庭院深深,绿草蔓生,院墙围起来的四角天空,也因草色而增添幽静与凉意。院内少有人来,青苔洇染阶前墙脚,日光在茸茸苔上闪烁明灭,这几星亮色,反而衬得庭院更深幽。大约在午后,日过中天,庭院里浮动着浅淡的辉光,清晨明亮如琉璃的阳光减褪了一些亮度,整个院子笼在柔净的春光里。词的首句“绿芜墙绕青苔院”袭用白居易《陵园妾》成句,只是情味截然不同:白居易诗中因谗得罪、枯守陵园的宫女,在深井一样的寂寞里苦捱时日,春风吹开梨花皎洁如雪,宫女手把花枝,对花流泪,那绿芜深院是阳光照不到的地方,是埋葬她青春的地方;而陈克词中院落,是隔绝市廛扰攘的幽静居处,春庭寂寂,人正可得一枕安睡。 春寒还未消尽,院角窗前的芭蕉还没有完全舒展,却已有亭亭之姿;芭蕉颜色鲜明,如碧玉润泽,“芭蕉分绿与窗纱”,让人不由得猜想在绿窗后该有一个怎样的如花女子;蕉心犹卷,像绿蜡高举,恰似少女不曾吐露的嬌怯芳心,模样惹人怜爱。想来庭院中还是有余花的,而陈克只写绿芜、青苔、芭蕉,这些高低错落、质感不同的绿,让女子所居庭院更加清幽雅致。春风如酒,让人有些微醺之意,眼饧身软,整个庭院也都昏昏然睡意朦胧。在幽悄静谧中,原本藏于叶底花间的蝴蝶飞上台阶,姿态翩然,宛如飞动的花。大约因室内熏香脉脉,幽香透了帘子流到院子,招引着蝴蝶趁庭中廊下无人寻香而来。帘幕安然垂下,任晴日烘照着,并无人卷帘放一庭春光入室,那自然是帘后有人小睡。
到底是春天,庭院虽静,却绝不枯寂,除了草、苔、芭蕉染就暮春颜色、蝴蝶觅香外,还有紫燕、杨花给院落平添生趣与妩媚。帘栊依依,精巧的玉钩之上燕语呢喃,燕子似通人情,只细语商量,不扰人好梦,这嘀呖燕声只会让一室愈发幽妙。窗外杨花飘飞,点点杨花像是霰雪,轻盈细密,这空灵的杨花让人想起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里的名句“困酣娇眼,欲开还闭”,可不是么,杨花飞时,春困正浓。杨花在细细风里欲飞还堕,飞花扑在绣帘上,铺在台阶上,又被风挟着,坠落在装饰华美的井栏上,井栏鲜艳的朱碧青绿也因蒙上一层薄薄的杨花而显得淡雅了些,杨花依着井壁转动,似有缠绵之意。陈克写燕子之声、杨花之态,皆纤细轻柔。像这般在静寂中敏锐地捕捉微物之美,非有闲适自如之心者不能为此。
其实,风里还有簸钱声。燕语近,簸钱声远,因其略远,听得不很分明。无论这“簸钱声”是风吹榆钱的沙沙声,还是闺中少女作簸钱之戏的声响,都隔了帘子,绿窗下因春困而睡去的少女并不会惊醒,不过有了这些微声响,女子的睡意很浅,浅到她似乎也在梦里和女伴们簸钱嬉戏。午睡不是夜间浓睡,不会沉酣,陈克用这一“轻”字,道出春困小眠的韵味。说来这句“绿窗春睡轻”也是模仿晏几道的“绿窗春睡浓”(《更漏子》)。晏几道词中女子春睡深浓非因春困,只因不消愁的宿醉,因离恨,因春愁,睡眠于她是一种逃避;陈克笔下的女子“睡轻”并非因心神不宁,不过闲来无事,春困袭来便就此安卧窗下,午睡是她春日里无须刻意求取的享受。
陈克两首《菩萨蛮》由春困写到春睡,并无暮春之时惜春叹春的伤感,只有闲雅自在,闺中女儿们性情温婉可爱,她们的生活简单真纯,细节处亦绮丽。唐圭璋《唐宋词简释》评曰:“此词写暮春景色,极见承平气象。”不见生涯忧苦,连婉约词里惯见的浓情蜜意、离愁别恨也无,陈克只是单纯地写出女子在春困里过春天的安闲美好的时刻。
陈克一生不是只有让人称羡的“天地安危两不知”(王安石)的平安喜乐,他也历经“渡江天马南来”(辛弃疾)的时代巨变,也曾写过“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岁华销尽客心惊。疏髯浑似雪,衰涕欲生冰”(《临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这般痛感世变、感慨深沉的词作,也曾发出“檐雨为谁凝咽,林花似我飘零”(《临江仙·枕帐依依残梦》)如此的悲凉之声,也曾吟出“谁人惨惨把忧端。蛮歌犯星起,重觉在天边。秋色巧摧愁鬓,夜寒偏着诗肩。”(《临江仙·老屋风悲脱叶》)这样的孤苦之语。这两首《菩萨蛮》大概作于词人早年,有“花间”意趣,词人“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追求一点无用”,生活闲逸随性,写一点无伤大雅的男欢女爱、闺中情景。花间词风风流妩媚,陈克传世词作中多数亦有此风,故此,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云:“陈子高词温雅闲丽,暗会温、韦之旨。” 薛砺若在《宋词通论》里也说陈克词“虽列在《花间》及《珠玉集》中,亦为最上之作”。不过细细品咂,陈克词风与温、韦有别:温庭筠词作着色秾艳华丽,词中女子没有鲜明性格,但情致缠绵浓郁;韦庄出语清丽,情感外放,情态又多疏狂;而陈克词并无温词中“香腮云鬓”这样的感官描写,人物情感也不会是“画屏金鹧鸪”的浮华空洞,他的词有活泼泼的生命意态与生活情趣,他的词作也没有韦庄“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那样的风流自赏,情感也不是“翠屏金屈曲,醉入花丛宿。此度见花枝,白头誓不归”的浮浪放纵,陈克之词“格韵绝高”(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陈克词中的人物是沉静的,女子的意态“婉丽”,情感是节制而温婉的,有“闲雅”之趣。
春昼长,春天却很短,春困还未消解,很快就见榴花似火。在短暂又美丽的春天里,在匆忙奔波的空隙间,读陈克这两首不讲求人生意义、只享受安闲自在的《菩萨蛮》,也像是在春困里过春天。
这样满怀忧闷的“春困”当然并不美好。诗词中写到“春困”,也多与感伤、无聊的情绪有关,常用“厌厌”(懒倦)与“恹恹”(精神萎靡)来形容——青春与韶光都在无意义的困倦中耗去,怎能不让人叹惋?当然,也有令人心波荡漾且富有诗意的春困,《红楼梦》第二十六回《潇湘馆春困发幽情》里就有一段极妙的文字:“(宝玉)顺着脚一径来至一个院门前,只见凤尾森森,龙吟细细。举目望门上一看,只见匾上写着‘潇湘馆’三字。宝玉信步走入,只见湘帘垂地,悄无人声。走至窗前,觉得一缕幽香从碧纱窗中暗暗透出。宝玉便将脸贴在纱窗上,往里看时,耳内忽听得细细的长叹了一声道:‘“每日家情思睡昏昏。”’宝玉听了,不觉心内痒将起来,再看时,只见黛玉在床上伸懒腰。”幽窗之下,心思玲珑的美人正发春困,她气息如兰,轻声长叹,腰肢纤软:曹雪芹笔下的黛玉春困是一幅精艳工丽的仕女图,也是一阙闲雅媚好的小令。
宋代词人陈克有两首《菩萨蛮》也是描摹闺中女儿春困情态,温雅闲丽之韵不让曹公,只不过,陈克笔下女子没有黛玉读过《西厢记》的妙词、听过《牡丹亭》艳曲之后芳心微露的情思,他词中的春困更见女子娇憨情态。
《池塘淡淡浮鸂鶒》与《绿芜墙绕青苔院》未必写于同一个春天,但两首词皆有暮春景象,前一首写生困,后一首写春睡,情景相连,意蕴相近,像是在一个春日写就,仿佛词人嘴角噙笑,看着不谙世事的女孩午后困乏而睡去的样子,拈起笔来,以文字画出两幅“春睡仕女图”,这“画”中女子亦有宋画(如王诜《绣栊晓镜图》)中仕女的闲冶之态、闲静之意、闲雅之趣。
读《菩萨蛮·池塘淡淡浮鸂鶒》,像是浸在绿莹莹的幽静里,心地格外清净。正当清明时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红稀绿浓,草提起了腰,树木开始在蓝天上写青色的诗,叶尖的翠色正堪洗眼洗心。春水也清亮温润如玉,雨后池水涨满,清风吹起縠纹微皱,池塘上生出淡烟,池边春草也适时地造出些草色烟光,清池便像极了美人柔媚的眼,有些迷离,却更摇荡人心旌,春阳隔了树阴映照下来,曚昽日色和池上烟波更加旖旎,池塘中有一对鸂鶒,它们意态安闲而亲昵,仿佛是春天这个催生爱情的季节的温情的注脚。鸂鶒,多紫羽,似鸳鸯而大,这种水鸟形象本来过于华艳,幸好池塘烟水将它们的秾丽之色淡化为明丽,而一对浮于碧波之上的鸂鶒,是这单纯明净底色上一点儿巧妙的点缀。园内原本还有几株杏树,在过去的一个月里,杏树枝头先在一夜春风里缀满嫣红嫩苞,很快绽放为粉色柔云,不几日便让东风吹成满天花雪,而如今已然绿叶成阴了。不过也不必对此叹息,春天依然在肆意生长,在娇杏夭桃艳李纷纷开谢后,那垂杨一树成碧,像是从天上垂下的绿锦,柔滑光润,舒展开的叶子在春日阳光里闪亮,蓝天温柔静默,池边垂杨端庄秀丽,还把清影投在漾漾的波心里,池水绿得更轻盈了。
一般词作开篇便点明时间、地点,之后再渐次描摹景物,写人情态。而陈克此词却先呈现具体景物,我们随了词人的目光看过去,先注目于一汪碧水,一双紫色鸂鶒,心里如有焦躁也被柔波安抚了,有俗念也被池水洗净了。怀了宁静的喜悦,我们游目四望,雨水洗濯后的小园更显清新,杏树结子,垂杨妆成,人也不会怅叹春晚,只会流连爱赏。眼前这别致清新的风物,自与花须嫩、柳眼娇的二月不同,二月充满生命的欲望,世界躁动不安,几乎每天都有花开花落,人的情绪也一霎儿风一霎儿雨;三月,春天渐至尾声,万物有序,天地清明,阳光清澈,盈盈溢溢的绿摇曳在细柔轻快的风里,天地宁静,人心安稳,一切都如此妥帖。
久在安稳里,人会生出倦意。词的下阙写闺中女子的生活,着实让人想要“梦回宋时”。宋代清明节本应有旷野的气息,仕女们踏青,荡秋千,斗百草,衣裳也沾了草木的芬芳。《东京梦华录》有云:“举目则秋千巧笑,触处则蹴鞠疏狂。寻芳选胜,花絮时坠金樽;折翠簪红,蜂蝶暗随归骑。……缓入都门,斜阳御柳;醉归院落,明月梨花。”这些自然风流的游春图卷在宋代诗文中并不鲜见。而陈克却不写这节日的热闹,只写女儿们的“日常”:小园树影扶疏,绿窗静谧,日光浓酽,女儿们正青春,一片烂漫,她们还没有“懒起画蛾眉”的空虚寂寞,拈针穿线、描花绣朵是她们每天的“功课”,女儿们倒也不厌烦。几个凑在一起飞针走线,比比繡工,相互打趣,一片翠叶、一朵红花慢慢在手里显出圆满美丽的样子——这也是很有意思的。
女工做罢,白昼还长,她们便随意走走,只有一架酴醿正当盛时,酴醿开时,一春花事将了,园中众芳芜秽。《广群芳谱》上载:“(酴醿)及开时变白带浅碧,大朵千瓣,香微而清,盘作高架,二三月(农历)间烂漫可观……”酴醿满架芳馨,花色莹白,令人心折心醉。北宋时有“飞英会”,士大夫范镇在酴醾盛时宴饮宾客,花架下群英席坐,飞花堕入酒杯,持杯者就浮一大白,酴醿花下笑语喧哗,吟咏诗文,宾主尽欢。而在陈克的词里,酴醿因女儿们流连而更显清倩俏丽,酴醿架上琼瑶清莹,花影匝地,沁出一片清凉,清浅的花影映在女儿们的春衫上,风移影动,流转不定。酴醿并不浓郁的香味,像细密的春雨,沾染女儿们的鬓发衣裙,她们的温言软语也多了几分甜意。酴醿花外,梅在安静地结它们的果实,青梅犹小,圆润可爱。春昼长难消,女儿们围坐赌青梅为戏。只是很快困倦袭来,笑语渐悄,她们身体四肢绵软,直欲和暂息了鸣啭的鸟雀一样睡去。女儿们眼睑低垂,双颊生困,这便是娇憨可人的“春困”了。
时光在春天似乎特别迅疾,也不过午睡片刻功夫,春又深了几许,小园的绿又幽了几分。在陈克的《菩萨蛮·绿芜墙绕青苔院》里,我见到了更安闲、更幽寂的“春困”。
庭院深深,绿草蔓生,院墙围起来的四角天空,也因草色而增添幽静与凉意。院内少有人来,青苔洇染阶前墙脚,日光在茸茸苔上闪烁明灭,这几星亮色,反而衬得庭院更深幽。大约在午后,日过中天,庭院里浮动着浅淡的辉光,清晨明亮如琉璃的阳光减褪了一些亮度,整个院子笼在柔净的春光里。词的首句“绿芜墙绕青苔院”袭用白居易《陵园妾》成句,只是情味截然不同:白居易诗中因谗得罪、枯守陵园的宫女,在深井一样的寂寞里苦捱时日,春风吹开梨花皎洁如雪,宫女手把花枝,对花流泪,那绿芜深院是阳光照不到的地方,是埋葬她青春的地方;而陈克词中院落,是隔绝市廛扰攘的幽静居处,春庭寂寂,人正可得一枕安睡。 春寒还未消尽,院角窗前的芭蕉还没有完全舒展,却已有亭亭之姿;芭蕉颜色鲜明,如碧玉润泽,“芭蕉分绿与窗纱”,让人不由得猜想在绿窗后该有一个怎样的如花女子;蕉心犹卷,像绿蜡高举,恰似少女不曾吐露的嬌怯芳心,模样惹人怜爱。想来庭院中还是有余花的,而陈克只写绿芜、青苔、芭蕉,这些高低错落、质感不同的绿,让女子所居庭院更加清幽雅致。春风如酒,让人有些微醺之意,眼饧身软,整个庭院也都昏昏然睡意朦胧。在幽悄静谧中,原本藏于叶底花间的蝴蝶飞上台阶,姿态翩然,宛如飞动的花。大约因室内熏香脉脉,幽香透了帘子流到院子,招引着蝴蝶趁庭中廊下无人寻香而来。帘幕安然垂下,任晴日烘照着,并无人卷帘放一庭春光入室,那自然是帘后有人小睡。
到底是春天,庭院虽静,却绝不枯寂,除了草、苔、芭蕉染就暮春颜色、蝴蝶觅香外,还有紫燕、杨花给院落平添生趣与妩媚。帘栊依依,精巧的玉钩之上燕语呢喃,燕子似通人情,只细语商量,不扰人好梦,这嘀呖燕声只会让一室愈发幽妙。窗外杨花飘飞,点点杨花像是霰雪,轻盈细密,这空灵的杨花让人想起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里的名句“困酣娇眼,欲开还闭”,可不是么,杨花飞时,春困正浓。杨花在细细风里欲飞还堕,飞花扑在绣帘上,铺在台阶上,又被风挟着,坠落在装饰华美的井栏上,井栏鲜艳的朱碧青绿也因蒙上一层薄薄的杨花而显得淡雅了些,杨花依着井壁转动,似有缠绵之意。陈克写燕子之声、杨花之态,皆纤细轻柔。像这般在静寂中敏锐地捕捉微物之美,非有闲适自如之心者不能为此。
其实,风里还有簸钱声。燕语近,簸钱声远,因其略远,听得不很分明。无论这“簸钱声”是风吹榆钱的沙沙声,还是闺中少女作簸钱之戏的声响,都隔了帘子,绿窗下因春困而睡去的少女并不会惊醒,不过有了这些微声响,女子的睡意很浅,浅到她似乎也在梦里和女伴们簸钱嬉戏。午睡不是夜间浓睡,不会沉酣,陈克用这一“轻”字,道出春困小眠的韵味。说来这句“绿窗春睡轻”也是模仿晏几道的“绿窗春睡浓”(《更漏子》)。晏几道词中女子春睡深浓非因春困,只因不消愁的宿醉,因离恨,因春愁,睡眠于她是一种逃避;陈克笔下的女子“睡轻”并非因心神不宁,不过闲来无事,春困袭来便就此安卧窗下,午睡是她春日里无须刻意求取的享受。
陈克两首《菩萨蛮》由春困写到春睡,并无暮春之时惜春叹春的伤感,只有闲雅自在,闺中女儿们性情温婉可爱,她们的生活简单真纯,细节处亦绮丽。唐圭璋《唐宋词简释》评曰:“此词写暮春景色,极见承平气象。”不见生涯忧苦,连婉约词里惯见的浓情蜜意、离愁别恨也无,陈克只是单纯地写出女子在春困里过春天的安闲美好的时刻。
陈克一生不是只有让人称羡的“天地安危两不知”(王安石)的平安喜乐,他也历经“渡江天马南来”(辛弃疾)的时代巨变,也曾写过“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岁华销尽客心惊。疏髯浑似雪,衰涕欲生冰”(《临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这般痛感世变、感慨深沉的词作,也曾发出“檐雨为谁凝咽,林花似我飘零”(《临江仙·枕帐依依残梦》)如此的悲凉之声,也曾吟出“谁人惨惨把忧端。蛮歌犯星起,重觉在天边。秋色巧摧愁鬓,夜寒偏着诗肩。”(《临江仙·老屋风悲脱叶》)这样的孤苦之语。这两首《菩萨蛮》大概作于词人早年,有“花间”意趣,词人“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追求一点无用”,生活闲逸随性,写一点无伤大雅的男欢女爱、闺中情景。花间词风风流妩媚,陈克传世词作中多数亦有此风,故此,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云:“陈子高词温雅闲丽,暗会温、韦之旨。” 薛砺若在《宋词通论》里也说陈克词“虽列在《花间》及《珠玉集》中,亦为最上之作”。不过细细品咂,陈克词风与温、韦有别:温庭筠词作着色秾艳华丽,词中女子没有鲜明性格,但情致缠绵浓郁;韦庄出语清丽,情感外放,情态又多疏狂;而陈克词并无温词中“香腮云鬓”这样的感官描写,人物情感也不会是“画屏金鹧鸪”的浮华空洞,他的词有活泼泼的生命意态与生活情趣,他的词作也没有韦庄“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那样的风流自赏,情感也不是“翠屏金屈曲,醉入花丛宿。此度见花枝,白头誓不归”的浮浪放纵,陈克之词“格韵绝高”(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陈克词中的人物是沉静的,女子的意态“婉丽”,情感是节制而温婉的,有“闲雅”之趣。
春昼长,春天却很短,春困还未消解,很快就见榴花似火。在短暂又美丽的春天里,在匆忙奔波的空隙间,读陈克这两首不讲求人生意义、只享受安闲自在的《菩萨蛮》,也像是在春困里过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