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岁食事

来源 :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wangmoso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段雨辰

  高二刚分到新班,我仍经常沉浸在旧的关系网络中,在一种“举目无亲”的悲凉中无法自拔,幸运和快乐都微乎其微,更多是一种手忙脚乱的不知所措感。熬过了一周,失魂落魄地站在学校对面的小店买炸鸡排,又想起英语课上做的有关“emotional eating”(情绪化进食)的阅读理解,我一口气叹出了声。店主问我要什么味道的炸鸡?我小声说要甘梅和黑胡椒味。店主又问起我后面排队的同学,一个熟悉的女孩子声音对店主说:“和她一样。”
  我一扭头,看见我的同桌正灿烂地向我微笑,冲我摆着手。我也冲她微微一笑,像上课时扭头和她对视一样。
  食物是打破人们交往壁垒的渠道,十六七岁,胃口健硕又很容易饿的年纪,“我好饿”大概是每天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所以大家每次都会带很多吃的来学校,但最后几乎还是全部分掉了,没人真正在乎自己最后留下了多少。分享的过程确实带给人一种巨大的满足感,大家一起拿起小圆饼干,像模像样地碰在一起说“干杯”,然后塞到嘴巴里。这种活动偶尔也在上课的时候进行,老师一转过身去开始板书,大家鼓鼓的腮帮子就开始嚅动,有时候塞进嘴里的是巧克力饼干,一笑,牙齿都是黑的。
  我在教室后面的小花盆里种了几颗绿豆,在它们长出了短短的小苗后,每次我去浇水,都有人问我:“能吃吗?”“能吃了吗?”
  真应该把那些真挚可爱又天真烂漫的面容画下来。
  我的前桌崇拜一个日本漫画家,她常把那个画家的书带来给我们看,全都是关于食物的,很治愈心灵,看完后心情立马可以变好。她说自己是一个感性的人,最容易被食物中的人情所感动。
  其实不光是她如此,图书架上,那些对食物描写有格外兴致的作者显然是更受欢迎的,所以他们的文集——但凡有一部分是关于吃的内容的章节,总是磨损得要快些,而这些对食物有着丰满热情的作家们,似乎整个人也因此而变得可爱了起来。
  比如读《雅舍谈吃》,看到尽兴处会满心欢喜,招呼前后左右的人,一起分享一种透过文字的心理饥饿感。
  “看这看这!”有人指着被标记的段落,三四个脑袋凑到一起完成一次兴致盎然又庄严肃穆的默读,想象中的味觉唤醒味蕾,然后在不言中,仿佛能听见响亮的吞咽口水的声音。食物带来的分享交流的欲望逐渐接近饱和点。
  哗——,开始了!谁开始带头分享自己尝到过的某种食物的体验,或分享一种看法或见解。
  “我原来去广西玩的时候吃过这个!”
  “羊肉太膻了。”“我觉得还好啊!”
  “好想吃拔丝红薯……”“我也想……”
  但谈论最多的永远是那些似乎已经失传的手艺,紫薯焖肉、金华火腿烧墨鱼片……我们努力想象不同的食材通过不同的组合做法所呈现的口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汪曾祺对这种失传总是遗憾怅惘,可我好羡慕他。食物是有时效性的,它们最后变成了一小部分人的独家记忆。它的全部信息也像被压在玻璃夹片的标本一样变成薄薄的念想。
  所有的食物都会过期,可是在吃到它们的时候,你可以假装安慰自己是给了它们永恒。
  我刚刚开始留心食物华美外表的陷阱。“刚刚开始”意味着在这件事上的意志力和执行力还很薄弱。对食物,尤其是对高糖高脂油炸的垃圾食品,总是欲拒还羞,可是一想到金黄薄脆的薯片塞到嘴里炸裂的咀嚼声和脂肪颗粒在舌头上喷薄的感觉,想到一抿嘴就几乎化掉的半熟芝士的奶香气息在口腔里荡气回肠的感觉,我就几乎意乱情迷。这群小妖精!有时候吃完确实会有些内疚的罪恶感,可我还是能理直气壮地插着腰来安慰自己说:“我妈说了,人活一张嘴嘛!”
  吃是一件快乐且任性的事情,代表着一种率真和孩子气,可好像也只有在某一年龄段才能真正肆无忌惮地食你所想,食你所爱。一些明星被讽刺卖“吃货人设”,也是如此。
  “多大的人了,你不管理自己吗?明明在努力保持身材,还要所有人都以为这是天生吃不胖的瘦人体质,这不是拉仇恨吗?”
  可事实上,人类对食物的热忱确实是无限高涨的,只是随着认识的提升和对自己愈发严格的要求,才知道有些放肆、有些不修边幅是不对的,是对你不利的。于是开始学会在控制中经营自己,压抑——至少是暂时压抑口腹之欲。
  我姐姐应该就属于那种超自律人群,规律的作息时间,清晰的课程安排和严格的饮食限制。奶茶店开在健身房楼下,她从来都是目不斜视地穿行过去,直到有一次她走了进去,那是在她完成了把体脂率降到了15%以下的目标的时候给自己以小小奖励。她吭哧了很久,终于在犹豫中小声点了一杯乌龙奶盖,不加奶盖。我和店员都愣在那里,面面相觑。
  那天晚上她和我说,她看我在认真挑选奶茶中要加入的两三种配料的时候,简直要羡慕死我了。
  “那是完完全全的小朋友口味啊!”
  “我大学毕业后几乎就没再喝过奶茶了,实在控制不住,偶尔喝一次,都只要半糖的。”
  有所遗失必然有所馈赠,我没有告诉她的是,比起我对她的佩服,有一些事几乎不值一提。
  我小时候挑食,不吃的食物能列出一张长长的清单,那时候对食物的鉴赏很单纯,不会去考虑它的营养价值、昂贵价格和深藏背后的人文底蕴。只要好吃,就深得我心。
  原来去舅妈家吃饭,把煮进羊肉汤里的香菜一点一点挑出来,她问:“雨辰不吃香菜啊?”我怕伤了主人招待的热心,解释自己不太饿。过了一会儿,她烧了紫菜蛋花汤端给我,把手在围裙上抹干,冲我笑:“我做姑娘的时候,这些东西也是不吃的。”这就是食物背后巨大温暖的人情。
  后来,渐渐能从葱、姜、蒜甚至韭菜的微妙口感中发掘出乐趣,妈妈一边炒菜一边和我感慨:“香料这种东西真是不可思议。”
  长大后,那些不吃的东西确实就变少了,出于很多原因,但我更多地把它归源于“第二味觉”的发育,带给了我体验食物口感的无限可能性,尽量多地去尝试,就不能太过于执着于自己原来的喜恶。
  “好险好险,差一点就錯过了如此的美味。”
  少年在饮食中交际、挖掘、体谅、怀念,这大概是某种历程的缩影,比如我的热爱、选择与权衡。我还有好胃口,还可以在回家的前一天给妈妈打电话,告诉她明天中午我想吃板栗鸡块。我还有成长的能力和食物支撑下的努力方向,这就让我的对一切食物的热爱都有了可以被原谅的理由。
其他文献
Q:作为人大附中高一的学生,你怎么评价自己学校的写作氛围?  A:很多人说写作是孤独的。我倒是喜欢那句“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我这个年纪,伙伴间的写作是彼此之间有一个约定,有一个可视的平台。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写作氛围。  对我而言,良好的课堂写作氛围有利于调动我和同学的写作兴趣。我的母校“人大附中”一直以“立德树人,为国育才”为己任,以“崇德、博学、创新、求实”为校训,并不断地为同学们创造最适合的学习
期刊
韩小蕙 光明日报社原领衔编辑。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南开大学文学院兼职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出版《韩小蕙散文代表作》等三十部作品集。主编出版历年《中国散文精选》等六十四部散文合集。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优秀个人、新闻界最高荣誉韬奋新闻奖等。曾获首届中国女性文学奖,首届中华文学选刊奖,首届郭沫若、冰心散文奖,以及老舍散文奖、北京文学奖、上海文学奖等。有作品被译往美、韩、
期刊
何之为承当?于我而言,是一个人的自觉、责任与担当;是一个人自我素养道德责任的体现。如果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承担,则是檢验一个人责任感的唯一标准。  早在春秋战国,圣贤孔子云:“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一个人要想在奔腾的时代中有自己的立足之地,要先树立自己的形象;一个人要想发达显贵,就必通达于常人。究竟如何树立形象?如何通达?拥有强大的承担和社会责任感抑或是最好的途径。  拥有承担,
期刊
送走了最后一位顾客,不到十点,老孔的河豚馆就打烊了。  关了门,熄了前厅的灯,他照例就着锅中剩下的河豚汁拌饭吃。老孔吃了几口,便停了下来,细细品着河豚那鲜味儿,丝毫不比十年前差,倒更有一份老道娴熟。可想到今天一天也只有两桌客人,老孔的眉头不禁皱了起来,难道大伙的口味变得这么快?  饭后,他照例到街边散步,正巧碰着隔壁老周在院子里吃夜宵。老周先看见他,半开玩笑道:“孔师傅大驾光临,有失远迎啊!”这老
期刊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积极进取、敢于拼搏,虽生在农村,不甘于在穷乡僻壤度过一生,仍怀揣梦想,更加勤奋。求学,成长,奋斗,成熟,一花一世界,一草一人生,他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是在平凡的世界中,以梦为马,不负韶华的青年人。  孙少平是那个时代青年才俊的先锋。他代表着年轻时的孙少安,代表着年轻时的田福军,更代表着世世代代像他一样怀揣梦想的年轻人。尽管孙少平出生在一个烂包光景的
期刊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是香山居士献给绿阴庇护下的西湖长堤的爱的恋歌。这曲心灵的恋歌,从大唐一直传唱至今。每当读到这句诗时,家乡的那条魂牵梦萦的林荫大道,便使我的心湖泛起阵阵涟漪。  小时候住在南方的一个市委大院中,出门后要走将近五百米路程才能到达外面的大街。可能是为了给这座平凡的小城增加些许浪漫气息,这条大路两旁都被种上了法国梧桐。白色中带着苍黄的粗壮的树干,擎着伸展向上的繁茂的枝干,
期刊
很多时候,当我们发现自己身处陌生环境时,心里未免会有些许紧张。与之相对的,则是一种即将重温旧地的喜悦。在这份情中,少不了的便是暖暖的温馨回忆。伴着这份情,思绪也缓缓飘向远方。  宝岛之恋,我始终怀揣在心……  印象中的台湾,是美的化身。  记得前年去台湾的时候,所见所闻对我来说都是新奇的,仿佛触及的是一个崭新的世界。到了台湾,才发现她并非我想象的“西方化”,可以说,台湾保留了中华民族最淳朴的风土人
期刊
01  祖母的观音像,记忆中,我是见过几次的。  不太大的白瓷观音像,被供奉在一个小小的神龛中,拿一披红绸盖着,摆放在偏房东屋,一旁设香,仅此而已。去东屋,要经过一排架起在长杆上的汤菜,汤菜绿绿的,顺杆爬很高,用来摊鸡蛋饼子,最为好吃,结紫色的种子,一挤有浓浓的紫汁,可以用来染指甲。  穿过这排汤菜就是东屋,这里是我小时候常待的地方。东屋不住人,只放棉被和杂物,夏天还会堆放着一筐一筐的黑皮西瓜,墙
期刊
秋風飒飒,吹黄了树叶,吹落了果实。仿佛应和着他的心情,天空开始飘雨,他慢慢地意识到:父亲真的过世了。  “儿子,什么时候回来啊?我给你们种了好多蔬菜,都没有打过药水,既新鲜又健康,你们住在城里有钱也买不到……”  多少次了,父亲每月总是催着他回乡里拿些他自己种的粮食。城里又不是没有,他想。  有一次父亲兴致勃勃地寄了一袋头藤玉米到他单位,迎着同事们惊诧的目光,他涨红着脸把玉米拖走了。  “以后别给
期刊
昨天是小弟开学之日,我去送他。他欢快地奔跑,充满对新生活的向往。看着他慢慢转身背对我,不再招手,我的心中竟充满了一种无法言说的惆怅:在离别中,又一个轮回要开始了。  这人间的离别,原不止于一转身的洒脱。  二零一三年八月,爷爷因病离世。我站在他的屋门口,看着他闭上眼睛,我沒哭;我看着周遭的大人哭天抢地,跪倒一片,姑姑甚至去扒开他的眼皮,一边大哭一边喊:“爸,爸!你别睡,你别骗闺女了,你装的!”我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