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依据高层管理团队激励的行为理论,确立高层管理团队激励的原则,从团队任务关联度和企业文化导向两个维度确定高层管理团队激励的选择方式,并提出高层管理团队激励机制。
关键词:高层管理团队;管理;激励
一、高层管理团队激励的行为理论
21世纪初期。管理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就从不同的角度研究激励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激励理论。激励行为理论研究了人的动机形成和行为目标的选择,认为个人欲望取决于当时的心理状态和社会环境因素,以及个人对当时环境的认知。当一个人受到某种刺激以后。就会引起反应而产生某种行为。人类行为的基本模式是S-O-R模式。这里的S表示刺激。O表示人的内在因素,R表示反应。以人类S-O-R的基本行为模式为理论依据。构建TMT激励的行为理论框架模型,如图1所示。
见图1,TMT目标行为的起因源于TMT目标和成员需求的调和,这种需求根源于外部的刺激。正如在《人类动机理论》中马斯洛指出:“所有人的行为都是围绕着某种需要,指向一定目标进行的,期望得到满足的需要是激发其积极性的起点,是引导行为动机的初始动因”。高层管理团队激励设置需要兼顾团队整体激励与个人激励,既考虑TMT目标的整体激励,又要兼顾实现成员需求的个体激励,并且要在总体激励水平上正确划分二者的激励比例。TMT目标行为经历了认知评价。认知评价实现了外在激励向内在激励的转化过程,它包括价值预期和效能预期。价值预期主要表现TMT对激励产生的效价、个体的兴趣取向及对任务重要性的主观感受及评价:效能预期主要体现为对TMT目标行为的可能性评价,包括对TMT自身能力以及环境复杂性、不确定性的主观判断。TMT目标行为成为TMT需求调和的反馈信息和团队激励调整的依据,从而形成一种螺旋式的动态循环。因此。模型阐述的行为激励机理为TMT获得源源不断的行为动力提供了理论指导和依据。
二、高层管理团队激励的原则
1、目标一致性原则。目标设置是高层管理团队激励的关键,设置目标既要服从于组织战略,又要体现TMT整体目标和TMT成员的个体需求。通过TMT激励调和TMT整体目标和TMT成员的个体需求的不协调性,实现TMT整体目标和TMT成员的个体目标的一致性,以保证TMT资源和知识的共享,信息的充分交流。
2、多样性原则。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TMT成员处于需要层次的顶端,表现为自我实现的个性需求;从心理学角度看,TMT成员属于个体成熟度较高。追求个性化的群体。TMT成员的个性化、多样性需求,要求TMT激励必须遵循因人而异的多样化原则。
3、动态性原则。组织战略随着外部环境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高层管理团队作为组织的最高领导者亦必然做出相应目标和行为改变;而随着TMT成员所处环境、个人经历和年龄的变化,TMT成员的个体需要也是动态的。为适应组织战略、TMT目标和TMT成员的个体需要变化,TMT激励应遵循因时而异的动态性原则。
三、高层管理团队激励的方式选择
TMT的整体激励有利于TMT成员合作,易于形成TMT集体智慧,但会抑制个体能动性和创造性发挥;个体激励能够有效地调动团队成员的工作积极性,激发团队成员创新行为,但不利于TMT协作。由此可见。如何进行TMT整体激励和个体激励成为TMT激励首要解决的问题。
TMT整体激励和个体激励的选择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TMT任务关联度和企业文化导向对TMT激励方式的选择有较大的影响。企业文化导向大体划分为集体主义文化导向和个人主义文化导向。集体主义文化为主导思想的企业,强调团队合作精神,重视团队集体智慧。TMT成员合作意识强,愿意承担TMT的责任和风险;相反,个人主义文化为主导的企业。倡导团队成员的个人贡献。强调个体差别,重视TMT成员的个体工作业绩。任务关联度反映TMT成员工作任务的相关性程度。工作可分性强。工作相对独立,则TMT的任务关联度低;相反,TMT成员工作关系密切,任何一方的工作没能实现,而另一方的工作也无法实现。则TMT的任务关联度高。根据以上两个维度来选择TMT激励方式。如图2所示。
见图2,从团队任务关联度和企业文化导向两个维度将TMT激励方式划分成四个典型区域。即整体激励、个体激励、激励组合I和激励组合Ⅱ。当TMT处于集体主义导向文化和任务关联度高的情况下。团队成员合作意识强。愿意承担团队整体的责任和风险,且团队工作任务的完成不可分割,此时选择TMT的整体激励为佳;相反,当TMT处于个人主义导向文化和任务关联度低时,团队成员崇尚个体能力差异,且团队成员工作任务具有一定的独立性。采取TMT的个体激励更为有利:当TMT处于个体主义导向文化和任务关联度高的情况下,为保证团队任务的顺利,实现。应选择TMT的激励组合I,即整体激励为主,个体激励为辅:当TMT处于集体主义导向文化和任务关联度低时。在团队任务完成相关性不大的情况下。选择TMT的激励组合Ⅱ更有利,即以个体激励为主。整体激励为辅。
四、高层管理团队激励机制
1、TMT利益互惠激励。TMT成员的基本需要是为了获得经济利益,利益的合理分配决定了合作成败的关键。因此,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应该坚持企业、TMT和TMT成员的双赢或多赢原则。设立符合三方利益的制度。通过利益分享和风险共担等互惠机制的设计,促使TMT成员对合作进行投入和兑现承诺。同时从合作中获得收益。如通过双方的合作契约,兑现TMT成员的剩余支配权;依据激励与风险分担的最优替代,TMT成员自身的知识、经验和技能,组织状况和行业特点,确立TMT成员报酬结构。
2、TMT监督约束激励。阿尔钦和德姆塞茨(Alchain&Demsetz,1972)提出团队生产理论,认为“团队生产”方式中。每一个成员的真实贡献不可能精确度量,这就给偷懒者提供了机会。通过设立监督者,制定保护性合同或契约来阻止TMT成员机会主义行为,使成员清楚自己的行为预期,从而根除投机心理,从制度上给以充分的保证。如经营控制权激励使TMT享有职位特权和职位消费,在团队授权时,要建立相应的TMT行为规范,保证权利与责任对等:声誉一方面使TMT获得社会的认可,进而获得成就感和心理上的满足:另一方面声誉意味着未来的货币收入。可以借助于声誉激励机制规范和约束TMT成员行为:建立TMT绩效考核制度,将TMT与组织目标联系起来。同时衡量团队和个人两方面的绩效。个人绩效可以通过考查个人对团队的贡献(行为与过程,结果角度)衡量,团队层次的绩效通过团队整体性的沟通、决策制定、顾客满意度和运作周期等体现。
3、TMT沟通激励。激励TMT协作行为的根本是建立 TMT成员间的彼此信任关系,而信任危机多半是由于TMT成员间沟通不畅引起的。改善TMT沟通渠道和沟通方式,制定成员互动的方法和步骤,建立正式的TMT成员“交流平台”。引导TMT成员进行积极的交流和沟通:建立TMT成员的培训制度。帮助成员树立正确的沟通理念。培养主动沟通意识,提高团队成员的沟通技巧;鼓励非正式接触。提高行为和策略的透明度,创设促进沟通的氛围,促进TMT成员建立社交纽带关系。从而消除建立信任感的障碍。另外,授予一定的决策权力范围,可增进团队成员的可信任度,有利于TMT建立沟通关系。
4、TMT学习激励。TMT学习不是凭空产生,而是受制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TMT学习离不开经济利益上的互惠,互惠是TMT成员信息交流和知识传递的根本,是制定TMT学习制度的依据,是激励TMT学习的有效保障。
TMT学习网络是团队学习过程中。TMT成员通过一系列关系网络构成的共同利益群体,由类似于神经网络的复合网络来实现知识的传输。从而形成一个连接不同部门的、不同领域知识的TMT学习网络。TMT成员在进入网络之前可能会有不同的利益目标、价值取向和心智模式,但是。在进入网络后TMT成员基于共同愿景和共同的利益目标会形成共同认知。有利于TMT知识共享水平和学习效果。TMT要积极主动地创设激励团队成员学习的“场”,建立共同愿景和共同的利益目标,引导TMT成员进行学习交流和知识共享,促进团队成员持续地学习,不断超越自我。一般情况下,网络成员间联系越广泛。知识流动性越好;TMT成员拥有的知识资源越丰富,异质性越大,学习效果越好。
参考文献:
1、刘江花,陈加洲,个体激励与团队激励的选择决策模式,管理现代,2005,(3):20-22
2、黄斌,团队中的互助合作与激励有效性,商业研究,2006,(8):84-87
3、张朝孝,蒲勇健,团队合作与激励结构的关系及博弈模型研究,管理工程学报,2004,(4):12-15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8sk3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801023)。
作者简介:田金信,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赵士德,黄山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薛小龙,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教授、博士。
收稿日期:2009—10—02。
关键词:高层管理团队;管理;激励
一、高层管理团队激励的行为理论
21世纪初期。管理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就从不同的角度研究激励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激励理论。激励行为理论研究了人的动机形成和行为目标的选择,认为个人欲望取决于当时的心理状态和社会环境因素,以及个人对当时环境的认知。当一个人受到某种刺激以后。就会引起反应而产生某种行为。人类行为的基本模式是S-O-R模式。这里的S表示刺激。O表示人的内在因素,R表示反应。以人类S-O-R的基本行为模式为理论依据。构建TMT激励的行为理论框架模型,如图1所示。
见图1,TMT目标行为的起因源于TMT目标和成员需求的调和,这种需求根源于外部的刺激。正如在《人类动机理论》中马斯洛指出:“所有人的行为都是围绕着某种需要,指向一定目标进行的,期望得到满足的需要是激发其积极性的起点,是引导行为动机的初始动因”。高层管理团队激励设置需要兼顾团队整体激励与个人激励,既考虑TMT目标的整体激励,又要兼顾实现成员需求的个体激励,并且要在总体激励水平上正确划分二者的激励比例。TMT目标行为经历了认知评价。认知评价实现了外在激励向内在激励的转化过程,它包括价值预期和效能预期。价值预期主要表现TMT对激励产生的效价、个体的兴趣取向及对任务重要性的主观感受及评价:效能预期主要体现为对TMT目标行为的可能性评价,包括对TMT自身能力以及环境复杂性、不确定性的主观判断。TMT目标行为成为TMT需求调和的反馈信息和团队激励调整的依据,从而形成一种螺旋式的动态循环。因此。模型阐述的行为激励机理为TMT获得源源不断的行为动力提供了理论指导和依据。
二、高层管理团队激励的原则
1、目标一致性原则。目标设置是高层管理团队激励的关键,设置目标既要服从于组织战略,又要体现TMT整体目标和TMT成员的个体需求。通过TMT激励调和TMT整体目标和TMT成员的个体需求的不协调性,实现TMT整体目标和TMT成员的个体目标的一致性,以保证TMT资源和知识的共享,信息的充分交流。
2、多样性原则。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TMT成员处于需要层次的顶端,表现为自我实现的个性需求;从心理学角度看,TMT成员属于个体成熟度较高。追求个性化的群体。TMT成员的个性化、多样性需求,要求TMT激励必须遵循因人而异的多样化原则。
3、动态性原则。组织战略随着外部环境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高层管理团队作为组织的最高领导者亦必然做出相应目标和行为改变;而随着TMT成员所处环境、个人经历和年龄的变化,TMT成员的个体需要也是动态的。为适应组织战略、TMT目标和TMT成员的个体需要变化,TMT激励应遵循因时而异的动态性原则。
三、高层管理团队激励的方式选择
TMT的整体激励有利于TMT成员合作,易于形成TMT集体智慧,但会抑制个体能动性和创造性发挥;个体激励能够有效地调动团队成员的工作积极性,激发团队成员创新行为,但不利于TMT协作。由此可见。如何进行TMT整体激励和个体激励成为TMT激励首要解决的问题。
TMT整体激励和个体激励的选择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TMT任务关联度和企业文化导向对TMT激励方式的选择有较大的影响。企业文化导向大体划分为集体主义文化导向和个人主义文化导向。集体主义文化为主导思想的企业,强调团队合作精神,重视团队集体智慧。TMT成员合作意识强,愿意承担TMT的责任和风险;相反,个人主义文化为主导的企业。倡导团队成员的个人贡献。强调个体差别,重视TMT成员的个体工作业绩。任务关联度反映TMT成员工作任务的相关性程度。工作可分性强。工作相对独立,则TMT的任务关联度低;相反,TMT成员工作关系密切,任何一方的工作没能实现,而另一方的工作也无法实现。则TMT的任务关联度高。根据以上两个维度来选择TMT激励方式。如图2所示。
见图2,从团队任务关联度和企业文化导向两个维度将TMT激励方式划分成四个典型区域。即整体激励、个体激励、激励组合I和激励组合Ⅱ。当TMT处于集体主义导向文化和任务关联度高的情况下。团队成员合作意识强。愿意承担团队整体的责任和风险,且团队工作任务的完成不可分割,此时选择TMT的整体激励为佳;相反,当TMT处于个人主义导向文化和任务关联度低时,团队成员崇尚个体能力差异,且团队成员工作任务具有一定的独立性。采取TMT的个体激励更为有利:当TMT处于个体主义导向文化和任务关联度高的情况下,为保证团队任务的顺利,实现。应选择TMT的激励组合I,即整体激励为主,个体激励为辅:当TMT处于集体主义导向文化和任务关联度低时。在团队任务完成相关性不大的情况下。选择TMT的激励组合Ⅱ更有利,即以个体激励为主。整体激励为辅。
四、高层管理团队激励机制
1、TMT利益互惠激励。TMT成员的基本需要是为了获得经济利益,利益的合理分配决定了合作成败的关键。因此,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应该坚持企业、TMT和TMT成员的双赢或多赢原则。设立符合三方利益的制度。通过利益分享和风险共担等互惠机制的设计,促使TMT成员对合作进行投入和兑现承诺。同时从合作中获得收益。如通过双方的合作契约,兑现TMT成员的剩余支配权;依据激励与风险分担的最优替代,TMT成员自身的知识、经验和技能,组织状况和行业特点,确立TMT成员报酬结构。
2、TMT监督约束激励。阿尔钦和德姆塞茨(Alchain&Demsetz,1972)提出团队生产理论,认为“团队生产”方式中。每一个成员的真实贡献不可能精确度量,这就给偷懒者提供了机会。通过设立监督者,制定保护性合同或契约来阻止TMT成员机会主义行为,使成员清楚自己的行为预期,从而根除投机心理,从制度上给以充分的保证。如经营控制权激励使TMT享有职位特权和职位消费,在团队授权时,要建立相应的TMT行为规范,保证权利与责任对等:声誉一方面使TMT获得社会的认可,进而获得成就感和心理上的满足:另一方面声誉意味着未来的货币收入。可以借助于声誉激励机制规范和约束TMT成员行为:建立TMT绩效考核制度,将TMT与组织目标联系起来。同时衡量团队和个人两方面的绩效。个人绩效可以通过考查个人对团队的贡献(行为与过程,结果角度)衡量,团队层次的绩效通过团队整体性的沟通、决策制定、顾客满意度和运作周期等体现。
3、TMT沟通激励。激励TMT协作行为的根本是建立 TMT成员间的彼此信任关系,而信任危机多半是由于TMT成员间沟通不畅引起的。改善TMT沟通渠道和沟通方式,制定成员互动的方法和步骤,建立正式的TMT成员“交流平台”。引导TMT成员进行积极的交流和沟通:建立TMT成员的培训制度。帮助成员树立正确的沟通理念。培养主动沟通意识,提高团队成员的沟通技巧;鼓励非正式接触。提高行为和策略的透明度,创设促进沟通的氛围,促进TMT成员建立社交纽带关系。从而消除建立信任感的障碍。另外,授予一定的决策权力范围,可增进团队成员的可信任度,有利于TMT建立沟通关系。
4、TMT学习激励。TMT学习不是凭空产生,而是受制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TMT学习离不开经济利益上的互惠,互惠是TMT成员信息交流和知识传递的根本,是制定TMT学习制度的依据,是激励TMT学习的有效保障。
TMT学习网络是团队学习过程中。TMT成员通过一系列关系网络构成的共同利益群体,由类似于神经网络的复合网络来实现知识的传输。从而形成一个连接不同部门的、不同领域知识的TMT学习网络。TMT成员在进入网络之前可能会有不同的利益目标、价值取向和心智模式,但是。在进入网络后TMT成员基于共同愿景和共同的利益目标会形成共同认知。有利于TMT知识共享水平和学习效果。TMT要积极主动地创设激励团队成员学习的“场”,建立共同愿景和共同的利益目标,引导TMT成员进行学习交流和知识共享,促进团队成员持续地学习,不断超越自我。一般情况下,网络成员间联系越广泛。知识流动性越好;TMT成员拥有的知识资源越丰富,异质性越大,学习效果越好。
参考文献:
1、刘江花,陈加洲,个体激励与团队激励的选择决策模式,管理现代,2005,(3):20-22
2、黄斌,团队中的互助合作与激励有效性,商业研究,2006,(8):84-87
3、张朝孝,蒲勇健,团队合作与激励结构的关系及博弈模型研究,管理工程学报,2004,(4):12-15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8sk3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801023)。
作者简介:田金信,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赵士德,黄山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薛小龙,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教授、博士。
收稿日期:2009—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