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长句汉译方法探析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dou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翻译作为双语交际的媒介,是实现不同语言之间信息交流不可或缺的桥梁。长句作为日语中常见的语言现象,在汉译过程中往往不能直译,需要运用相应的翻译技巧做变通。本文通过例句分析,总结了日语长句形成的原因、包含的种类和实用的翻译技巧。
  关键词:日语 长句 翻译
  一、引言
  中日作为一衣带水的邻国,自隋唐起就交流不断,其中语言的交流最为频繁。特别是近年来,日本文学受到读者的广泛青睐,大量的日本文学作品被不断翻译成中文进入国内图书市场。日语翻译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其中,作为日语表达一大特点的长句就是译者翻译的一大难点。
  长句是日语表达的一大特色、日语文章中常常出现结构复杂且冗长的句子。长句不仅常见于新闻报道和论文等带有严谨的逻辑思维的文体中,也常被日本作家用来体现文学的语言魅力。这些语句,主、谓、宾被复杂化,语句的结构层次也呈现多样化,往往是句中套句,一个句子中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短句,甚至独立成段。在翻译这些长句时必须要有对应的翻译方式。本文以日本作家堀辰雄的小说《起风了》为语料,从长句形成的原因、类型和翻译方法三个方面对日语长句的汉译方法进行研究。
  二、日语长句的形成
  汉日语言虽然同属汉字文化圈,但两者是截然不同的语言类型。汉语属于孤立语,它有各自独立且具有完整意义的词语。日语属于黏着语,它通过用助词、助动词将独立的单词连接起来,完成语义表达日语通过附属词将独立词连接成句,而这种语言表达容易导致日语中长句的出现。
  由于日语中大量助词、助动词的使用,容易造成一下几种长短句:1.修饰定语过长;2.并列、中顿过多;3.句中句的存在;4.结构层次多。此外,日语助动词词尾变化丰富,主语也常常省略,谓语一般放在句子的末尾,这些都是导致日语语句结构复杂化的主要原因。例如:
  (1)それから私達はそうして手を組んだまま、一つの沢の前に立ち止まりながら、押し黙って、私達の足許に深く食いこんでいる小さな沢のずっと底の、下生の羊歯などの上まで、日の光が数知れず枝をさしかわしている低い灌木の隙間をようやくのことで潜り抜けながら、斑らに落ちていて、そんな木洩れ日がそこまで届くうちに殆んどあるかないか位になっている微風にちらちらと揺れ動いているのを、何か切ないような気持で見つめていた。
  译文:我们就这样牵手站在一个沼泽前,那洼小小的沼泽在你我脚边深深陷落,阳光费力地穿过无数枝桠,好容易才从交错丛生的灌木丛中钻出来,在沼泽底部生出的茂密的羊齿植物上投下斑驳光影。而阳光穿过那些繁枝茂叶后已经所剩无几,若隐若现的光点伴着微风簌簌摇曳。你我望着这光景,压抑着沉默,黯然神伤。
  在例(1)中,有三个并列动作:“站”“沉默”和“望着”。“望着”(「見つめていた」)作为整句的谓语,被放在了句子的末尾,在其前面的是状语“黯然神伤”(「何か切ないような気持で」),而语句的大部分则是对“望着”的宾语“风景”的描写。在这句日语长句中,谓语被放在了句末,不仅定语修饰长,而且并列中顿多,句中句的嵌套更使得语句的翻译变得困难,一句日语被翻译成了三句并不简短的句子。
  三、日语长句的类型
  在探索日语长句的翻译技巧之前,还要了解日语长句的类型。对长句类型有整体的把握,然后再分析句子结构,针对不同的长句类型,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
  (一)含有并列及中顿的长句
  这类句子的特点是句中含有表示并列或中顿的「し」「なり」「たり」「ながら」或用言连用,在语序上与汉语基本对应的句子。例如:
  (2)私達の乗った汽車が、何度となく山を攀じのぼったり、深い渓谷に沿って走ったり、又それから急に打ち展けた葡萄畑の多い台地を長いことかかって横切ったりしたのち、漸っと山岳地帯へと果てしのないような、執拗な登攀をつづけ出した頃には、空は一層低くなり、いままではただ一面に鎖ざしているように見えた真っ黒な雲が、いつの間にか離れ離れになって動き出し、それらが私達の目の上にまで圧しかぶさるようであった。
  译文:我们的火车不知翻过了多少座山峰,沿着深邃的溪谷蜿蜒而行,又突然横穿过净是葡萄田的广阔丘陵,才终于奔向山岳地带。当火车开始固执地攀登那似乎无穷无尽的山坡时,天空变得更低,刚才还被锁在天边的那片漆黑云朵,不知不觉竟挣脱了束缚,现在几乎压在我们的头顶。
  例(2)中共运用了三个「たり」,描述了火车的一系列动作,同时用「低くなり」、「動き出し」进行中顿,描述天空与云的姿态,从而对火车攀登山坡的环境进行说明。
  (二)有较长修饰节的长句
  日语中有「連体修飾語」和「連用修飾語」,前者相当于汉语中的定语,是修饰体词的一种句子成分;后者类似状语,修饰动作状态。其中连体修饰语十分常见,日语的一些单词、句节、连句节和整个句子都可以直接放在被修饰语之前作连体修饰语。连体修饰语修饰主语、宾语等成分,过长的修饰语使得句子主语及宾语复杂化,是对日语长句理解的一大“元凶”。
  在例(2)中,有许多地方使用了连体修饰语,如“火车”用“我们乘坐的”(「私達の乗った」)作为定语, “丘陵”前有“净是葡萄田”(「打ち展けた葡萄畑の多い」)修饰,火车的“攀登”用“似没有尽头的,固执地”(「果てしのないような、執拗な」)来形容,而最后更是用了一个句子“看起来像刚才还被锁在天边的,漆黑的”(「いままではただ一面に鎖ざしているように見えた真っ黒な」)来形容天边的“云朵”。
  (三)含有因果、转折、假设、递进等关系的长句
  这类句子往往是复句,有联合复句和偏正复句两种。联合复句由表示并列、选择、递进等关系的分句组成。偏正复句由表示转折、假设、因果、推论、取舍、让步等关系的分句组成。句中常伴有表示因果、转折、目的关系的助词,例如:「ので」「ため」「から」「が」「ものの」「でも」「には」「と」等。   (3)その上には全く人けが絶えていたので、私は構わずに歩き出しながら、病室を一つ一つ覗いて行って見ると、丁度四番目の病室のなかに、一人の患者の寝ているのが半開きになった窓から見えたので、私はいそいでそのまま引っ返して来た。
  译文:阳台上杳无人烟,我索性径直沿着阳台走了一趟,边走边窥视每间屋子。来到第四间病房前面的时候,正巧从半开的窗户外面见到一位躺着的病人,我见状匆忙踱了回来。
  在例(3)中,通过两个「ので」来表明我在走廊行走和匆忙回来的原因,用「と」表示在“边走边窥视病房”的时候突然看到了病人躺着的状态。汉语中需要两个句子才能表达的内容,在日语中由于使用了助词,就成为了一个长句。
  四、日语长句的翻译技巧
  日语长句通常结构复杂,包含多个层次,句子成分关系也较复杂,如果不运用翻译技巧很难将原文的语义完整地表达出来。翻译技巧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分译、倒译、顺译、增议、减议五种方式。但无论哪种方式,都必须在正确理解原文的基础上进行。
  在了解日语长句形成的原因后,如何分解语句是决定翻译好坏的关键。同汉语一样,日语语句也分为单句和复句。在日语中,句子被叫作“文”,“文”由“句节”(日语称「文節」)构成。“句节”是由独立词或独立词和附属词构成的语言单位,连在一起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节所组成的语言单位,就叫作复合句节,日语称「連文節」。句节构成单句,分句构成复句。因此在翻译长句时,我们要正确拆分分句,把握好连句节,弄清句子成分,然后再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翻译技巧。
  (一)主次分明
  有些长句的主语或主题与句末谓语遥相呼应,它们之间常插入一些从属成分,少则一层,多者三四层,而且多是外层包含内层,嵌套而成。与日语将谓语放在后面不同的是,汉语的语气重点经常出现在句子前部。翻译此类长句时,一般从谓语入手,由最外层往里层逐层深入。在每一层的剖解中,要遵循“先主后次”的原则,主次分明。
  在例(1)中,句子有多层嵌套。首先,最外层的是“我们牵手站在沼泽前,压抑着沉默望着这光景”。其次,光景的内容由「日の光が」和「木洩れ日が」拆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阳光在植物上投下光影”,一个是“阳光若隐若现随风摇曳”。再细分第一个部分,会发现“植物”是长在“沼泽底部的”,“沼泽”是“在你我脚边深深陷落的”,“投下的光影”是“斑驳的”。这些不同的修饰语,分别在各自范围内修饰各自的“主体”。译文中,一、三两句首先明确主语是“你我”,然后一句中的分句和二句都以“阳光”为主语,表明两个光景的内容。最后,相应的区分修饰语各自修饰的句子成分,并组合成句。可见,在长句翻译中,划分好各自所属的层次结构,明确修饰语所修饰的成分范围十分重要。
  (二)助词敏感
  作为日语长句“凶手”的助词,有意识地根据助词来分解语句能发挥重要作用。例如:
  (4)節子は、私の来ていることはもうとうに知っていたらしいが、私がそんな庭からはいって来ようとは思わなかったらしく、寝間着の上に明るい色の羽織をひっかけたまま、長椅子の上に横になりながら、細いリボンのついた、見かけたことのない婦人帽を手でおもちゃにしていた。
  译文:节子像是知道我已经来了,但没想到我会穿过院子走进来。她的睡衣外面披着一件颜色鲜艳的外套,躺在沙发上,手里把玩着一顶我从未见过的有细丝带的女款帽子。
  在例(4)中,出现了「は」「が」「まま」和「ながら」四个助词。其中「は」点明了主语,因此在拆分成两句汉语后主语都是节子(第二句用人称代词“她”)。「が」提示转折,汉语相应地译成“但”。「まま」和「ながら」则分别提示了两个动作状态,因此译者就能区别出并列的“披”“躺”和“把玩”三个动作,翻译也就迎刃而解了。
  (三)善用拆分
  所谓拆分,就是把较长的句子拆开来翻译,翻译学称之为“拆议”或“分议”。简单的拆分是按照原文标点翻译,循规蹈矩;另一种则是按照翻译需要拆分句子的成分点。例如:
  (5)そうして私達はいつか黙り合ったまま、熱過ぎるくらいの煖炉の傍で、窓硝子ごしに、小さな雲がちぎれちぎれになって飛ぶように過ぎる、風の強そうなしかし冬らしく明るい空を眺めていた。
  译文:于是我们不知不觉间沉默下来,在旺得过火的炉子旁边,透过玻璃窗看一片片碎云飞过天际。尽管今日朔风凛冽,但的确是个冬日的晴空。
  例(5)的译文由于“看”的东西较多,因此将其进行拆分,“一片片碎云飞过天际”保留在句中,“尽管今日朔风凛冽,但的确是个冬日的晴空”则独立成句。同样,在例(1)中,译者也将“光景”内容的第二部分拆出,自成一句。而例(2)则对火车的一系列动作拆分,前三个内容较少的动作保留在一句中,最后“攀登山坡”组成新的一句。
  (四)增议、减议及倒议
  日语长句,多是句节与句节之间的关联,过长的修饰语,加上并列、因果、转折、条件等关系句往往需要译者在翻译、拆分句节时,适当运用增议、减议、倒议等方法。
  例如:在拆分语句时,需要根据原文加上人称主语。例(1)中,译文的第三句,添加了“你我”,例(4)的第二句,用人称代词“她”提示主语。此外一些如连词等词的运用,也起着行文更加流畅的重要作用,例(1)中第二句用“而”自然衔接,补充了“光景内容”。
  例(3)中出现了两个「ので」表示原因,译者在翻译中都没有出现“因为”“由于”等词。第一处作者用“索性”二字巧妙表达了原因,第二处则干脆省略,用“见状”二字让人明白是前面一长串见到的东西让我“匆忙踱了回来”。而例(4)中,日语原文中也有二个「らしい」,表示“貌似”“好像”的意思,第一处时译者用了“像是”两字,而第二处时采取减议方法,将“但又像是没想到我会穿过院子走进来”简化为“但没想到我会穿过院子走进来”,避免了语句重复冗杂。
  五、结语
  翻译作为语言交流的利剑,最重要的就是准确地传递信息。但是在把握好信息的同时,如何更好地保留原作的语言风格,更流畅自然地表述则是我们对翻译的追求。在日本文学畅销国内的背景下,在翻译如长句那些有特色的日语表达时,更需要我们细致耐心,有技巧的进行“二次加工”。
  参考文献:
  [1]堀辰雄.堀辰雄全集(第1卷)[M].东京:筑摩书房,1977.
  [2]堀辰雄(著),烨伊(译).起风了·菜穗子[M].北京:新星出
  版社,2014.
  [3]孔丹.日语长句的汉译技巧——以《广播口译中同声传译和交替
  传译的比较》翻译实践为例[D].长春: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4]张正立.拆开调换化长——谈日语长句的汉译技巧[J].教学研
  究,1982,(1).
  [5]曾雪明.浅谈日语长句翻译技巧——以《大江健三郎论——森林
  思想和生存原理》为例[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杨荧 浙江宁波 宁波大学外语学院 315211)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以构式语法为理论基础,分析了《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若干词语,比如“归”“再”等释义的失当。通过这些词语释义的分析提醒语言学者特别是辞书编纂者在进行词语释义时应避免把应该是某个构式的语义错误地归到某个词语身上,并对辞书释义提出四点建议。  关键词:构式语法 词语释义 《现代汉语词典》  一、引言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以下简称《现汉》)中“爱”有以下几个义项:  ①(动)对人或事物
期刊
摘 要:“凸显”“凸现”“突显”“突现”四词发音、词义、用法相近,容易混淆。从大型语料库中可见其通用性差异;四词的理据性不相伯仲,系统性有强弱之分。通过语义解构,可以辨析四词的细微区别。“凸显”和“凸现”应为近义词;“突显”可推荐为“凸显”的异形词;“突现”和“凸现”为义项同义词。“突现”在语例中展示出新的义项是词语原有的两个义项互相作用的结果。大型词典在4个中词的立目和注释上还有值得商榷之处。 
期刊
摘 要:在现代汉语中,省略现象非常普遍和灵活。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老舍小说《离婚》和鲁迅杂文《伪自由书》为例,从谓词论元成分的省略及其省略方式的角度来分析语篇中的省略现象。通过对比两部作品中汉语省略使用,分析两者省略的条件和方式的异同,并试图发现不同文体的省略规律。  关键词:省略 谓词论元成分 语体风格 原则  一、引言  关于汉语中的省略问题,在过去的研究中,各学者根据不同的理论,从
期刊
摘 要:语法化指实词获得某些语法意义变成虚词或者已经虚化的词其语法意义进一步增强的过程。语用充实是语法化的重要机制之一,语法化的语用研究离不开对语境的讨论。语法化包含语义变迁和语法变异两个方面;语境作用下,二者先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语用充实。通过对汉语“被”字历时演变的考察,研究结果表明,语境中“被”字语义、语法意义的语用充实促使“被”字语法化产生。  关键词:语法化 语用充实 语义变迁 语法变异
期刊
摘 要: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发现辩论语体比演讲语体语速更快,书面化色彩更强;而演讲语体与辩论语体相比,词汇更加丰富。两类语体中名词与代词都呈现此消彼长的关系,辩论语体中,动词、副词、连词、语气词分布率高于演讲语体,数词、量词、介词分布率则低于演讲语体。演讲语体多用比喻、比拟、排比和反复等辞格,辩论语体则多用设问、反问等辞格。演讲语体和辩论语体所表现出的不同语言形式特征是由其各自特定的情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嘉兴方言中的谚语为例,从认知视角解读谚语生成与发展的特点。对不同的自然文化环境,人们会有不同的体验;这些不同的生活体验在谚语生成中就会表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体验性是谚语生成的基础,而隐喻则丰富了谚语的内涵与外延。  关键词:谚语 体验性 认知 隐喻  一、引言  谚语是一种民间广为流传的固定语句。它源于人们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反思和总结,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经验。因此,谚语的研究视角
期刊
摘 要:基于北京师范大学和北京邮电大学的本科生关于网络类成语的调查问卷,我们对网络类成语在北京学生中的认知和使用做了调查统计。从问卷反馈信息中对网络类成语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做进一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从语言学角度分析网络类成语和传统成语的区别。  关键词:网络类成语 问卷调查 传统成语 语言学  一、引言  网络词语已经不是一种新的语言现象了。从21世纪初互联网开始普及,各种网络词语就层出不穷地
期刊
摘 要:译者主体性是指译者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为译者的取向或译者具体的翻译策略和方法。本文以《道德经》的英译为例,探讨了中国典籍翻译中文化意象的转换以及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和影响因素。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 《道德经》 文化意象 道 自然  一、引言  老子是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其五千言的《道德经》一书共81章,前37章为卷上,后44章为卷下。《道德经》中包含着大量的文化词语和
期刊
摘 要:在大陆城市居住的外籍人士是城市形象传播的意见领袖,提高这部分人群对所居住城市的好感,通过自然的人际传播可以提高外籍人士对该城市的印象。大陆城市可以通过开通当地电视台外文节目或者为中文节目配备英外文字幕对本市外籍人士进行定向传播。字幕编译应该从翻译目的论角度进行跨文化传播。  关键词:翻译目的论 电视新闻英译 城市形象对外传播  一、研究背景  根据《宁波市加快推进城市国际化行动纲要》,宁波
期刊
摘 要:自2004年起,截至2014年12月7日,全球126个国家(地区)已建立475所孔子学院和851个孔子课堂。2007年,秘鲁第一所孔子学院成立以来,已经有四所孔子学院相继成立。然而,不同地域、不同国家的汉语教学也有所不同。我们要分析孔子学院各自的特点,因地制宜,使其获得更好地发展。本文将以秘鲁天主教大学孔子学院为例,分析秘鲁目前汉语教学的现状、孔子学院的相关情况,并指出目前孔子学院发展中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