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诗人李晓波印象

来源 :星星·散文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mingas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晓波初识于十多年前一次深入矿山采风的活动上,当时那位清瘦的青年并未给我留下特别的印象。直到2014年,编辑华蓥市文联、作协的官方刊物《华蓥山》当年第二期的时候,读到晓波的一组煤炭诗,被他的才华“惊艳”到。当期“首席诗人”栏目推出了《李晓波煤炭诗选》8首。2017年12月,华蓥市第二届作代会召开,晓波当选为作协副主席,才开始与晓波熟稔。
  晓波是矿山的儿子,是前赴后继的“煤三代”,更是货真价实的矿工。晓波的祖父是矿工,父亲是矿工,1982年,父亲死于矿难,处理完父亲的后事后,年仅9岁的晓波农转非进入煤矿,成为煤矿的一员。然后在矿山学习、长大,直到成为一名矿工。在井下的十多年,他默默挖掘煤炭的同时,也在默默挖掘煤炭诗。晓波创作的煤炭诗至少在600首以上,他视煤炭为“精灵”,计划出版诗集的书名就是《精灵之舞》。
  晓波是一位优秀的矿工,更是一位优秀的诗人。在矿山,一般会被安排下井做采煤工,晓波做了十多年的采煤工。同样,如果你不是一位优秀的采煤工,要改行到地面工作,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晓波做到了。也许正是他那十多年的采煤工生涯,才养育了他的煤炭诗。
  “我在轻轻扬起刨头的同时/深深深入了它们/与它们做水乳交融的朋友/……/我喜欢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喜欢在地心和煤融为一体的平常生活……”(李晓波《与煤融为一体》)晓波对煤炭是深情的,晓波的煤炭诗是深情的。一个矿工,用诗的語言,诠释了煤炭,诠释了矿工,赞美劳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晓波无疑是最好的例证。
  当年《华蓥山》杂志推出《李晓波煤炭诗选》后,引起当地文坛一阵“骚动”,原来煤炭诗可以写得这么美!我曾戏言:“晓波的血一定是煤炭的颜色,他的煤炭诗来自于他的骨头和血液,流出来的是乌金,所以闪闪发光!”
  晓波不仅会写诗,而且会工作,会生活。就诗人而言,生活不仅仅有诗和远方,必须还要有眼前的苟且。在这一点上,晓波比我们做得好。他目前从事宣传工作,脖子上经常挂着一个相机,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新时代的新闻工作者。不过,晓波的新闻稿也是写得很好的。一次,本地一家银行想在国家级的金融日报上发一篇稿子,办公室的几个小青年怎么写都上不了。行长给我说:“还是用下你们作家的资源吧,帮我们写篇稿子,让单位一个老黄牛的事迹上一下大报。”我把晓波请来,座谈了一个小时。几天后,一篇长长的人物通讯就轻而易举发在了那家大报上,超出了那家银行领导和员工的预期。
  晓波喜热闹,好朋友。每次文友小聚,只有一端上杯子,“李晓波方式”就会出现,“好个李晓波,屁话你最多,就是酒不喝。”这是饭局上最流行的一句话。到最后,往往是那个“屁话最多”的人醉。
  李晓波是一个大家喜欢的诗人!
其他文献
树上结满红苹果  在十月的阳光里,一树的小苹果温暖地红着。  临风微笑,楚楚动人,携手并肩地窃窃私语。说着我听不懂的藏话,有些卷舌音,好听的韵味,让稀松平常的农事成就不寻常的秋意。  我知道苹果的成长,从小小的花蕾开始,随后挂果,淡淡地青澀。正值青春的青涩,渴望受到青睐的青涩。  然后,与一束阳光一同生长,与一些温暖的细节一天天地红透。  苹果红得一半含羞,一半率真。  我看见苹果向秋天吐露爱意,
期刊
通火车啦  “呜——”  一列绿皮火车,嘶吼着,从屏山夕照里疾驶而过。  正在啃草的牤牛抬起了头,正在掐架的两只公羊停止了争斗。  列队的杨树挺直了腰杆,劳作的父亲眯缝着眼,像是喝上了酒。  放学的孩子欢呼着,雀跃着,像出窝的燕子。奔跑的脚步与火车长长的影子时而分开,时而复合。  “哐嘁哐嘁……”广袤的平原,在火车的疾驰下,第一次模糊了空旷和辽阔。  “哐嘁哐嘁……”伴随着铿锵声,母亲在厨房里忙着
期刊
小洋楼,拔地而起  茅草屋已成为古迹,土坯墻长出的陈年旧事,十里八乡,再也难觅踪影。  清一色砖瓦房,亮着一盏盏红灯笼。  这边是堂兄的,粉墙黛瓦,翘着高高的马头,平地刮起一股徽派风。  徽风皖韵,伴着江南翠竹。窗前菊吐蕊,屋后梅飘香。春来一树桃花,彤云掩映;夏则雨打芭蕉,流淌着淅沥沥的旋律。  本家爷爷,盖起一座大庭院。庭院深深,摁门铃,小门洞开,大门洞开,最后是庭院电动铁门洞开,方可见其大驾,
期刊
窖酿茅台  这是幸福的时光,星星与茅台结缘约定的佳期降临。  天空明净,日子丰润。赤水河正安详地流去远方。流水潺潺一种无以言喻的愉悦顷刻蔓延心田。时光仿佛倒流,雀跃的心事,缱绻的情愫,都被酱香弥漫。  我们都是胸怀美好的人,绝不错过任何一场盛事,天人合一,遵守秩序:采曲、投料、蒸煮、发酵、密封、窖藏,慢慢脱去柔韌,化成剔透的酒酿。  举起手中的酒杯,让我们一同饮尽这尘世的欢歌。眉目流转,唇齿间,饮
期刊
1  十一月的雨,你从彼地来到此地,踌躇着,你带来了什么消息?  那远如星云的薄雾正透过窗户触到我,我站在异地,一个叫茅台的地方。  一片叶子,落在赤水河畔。  我们谛听它细微的呼吸,并等待一种遥远的气味,从远处窜入鼻孔,那巨大的、难以言喻的喜悦,像聚集的红云。  马蹄状的,云的欢愉,抵达我们,年轻的孩子正将快乐划向遥远的天边,嘴唇在浅色的云彩下游曳。  整个下午我们游荡在赤水河畔,时间在十一月的
期刊
酱 香  这是一种独特的气质。  一颗星区别星群的殊异之处。  一种酒因酱香获得了区别另一种酒的“身份证”。  如果说提到香奈儿,就想到了埃菲尔铁塔和凯旋门,那么提到酱香,就想到醇厚甘甜的茅台。  酱香,或许不能仅仅凭借嗅觉,而要依赖那善感的舌尖来分辨。  一种醉人的酒香。  我想起了里尔克的秋日,“把最后的甘甜酿入美酒”。  我愿在酱香中沉醉不知归路。在赤水河畔,我们恢复赤子之心  当我亲临,它
期刊
在赤水河畔  一排诗人化作一个个逗点,徘徊在沉睡的赤水河畔。  我们拿起相机的响鼓敲醒它,又用历史的记忆为它戴上酒坛样的发箍。  在连接两岸的桥上,我们都摇晃着各自真诚而友爱的心思,共同拉起真正的友谊之手,填补河岸两侧荒芜的空白。  我们置于自然的酒坛之中,化作酒的身体,静止的摇摆于周遭的风景所化作的巨大的酒壁。  整个镇都弥漫着酒的气味,仿佛我们的大脑扩大为整个镇,塞满了酒的味道,装载着部分的众
期刊
滨 江  一座临江的城市,沿着湘江,修建了一条滨江大道,她就像湘江的一段往昔的恋情,犹远犹尽。  曾经看过一个朋友的一组工笔画,画的是一组卵石,一组湘江河道里的卵石。我在读那些单个或多个卵石的时候,似乎总觉得画面上萦绕着湘江一缕缕前世的清音和今生的叹息。  白天的滨江,时尚而又喧嚣,呈现出现代城市江畔应有的华丽和人气。黄昏以后的滨江,一切才归于宁静,归于红尘底部被暮色和晨曦过滤后的大纯大美,归于一
期刊
有时候,我躺在床上,看顶棚上的羊皮吸顶灯。看得久了,视角会发生变化,仿佛自己浮于空中俯视此灯,进而生出许多想象来——  若这羊皮灯是座极有规模的建筑,那么生活在这巨大建筑里的人,就成就了一个故事丛生枯了又荣的家族。  若这羊皮灯是个小镇的规划图,那么这小镇就在藏地甘南,名叫桑多镇。生活在这小镇的人,虽身份、民族各异,但都叫桑多人。  很多时候,这个家族或者这个小镇,就悬在我头顶,发光,发热,甚至发
期刊
煤的自白  时间真是一个好东西,我最后还是在裂变中忘了自己,长成了现在这般模样。乌黑、或者灰黑,是我的颜色;块状、或者粉状,是我的身形;褐煤、长焰煤、不粘煤、弱粘煤、1/2中粘煤、气煤、气肥煤、1/3焦煤、肥煤、焦煤、瘦煤、贫瘦煤、贫煤和无烟煤是我的名字,就像我曾经叫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一样。但无论什么颜色、什么形状、什么名称,都无法改变我内心的火焰与山河。  我持守着内心的山河,我身上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