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悟之道——南宗禅学研究》读书笔记(上)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oljok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刘士梦(1991-),女,汉,安徽人,云南师范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学理论。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8-0-01
  谈至“禅”这一概念,它并非首源于中国本土而是由印度流传至中华大地上来的,这也是公认的起源,但禅宗却是滴滴亲亲的中国本土化的产物。宗密说:“禅是天竺之语,具云禅那,中华翻为思维修,亦名静虑,皆定慧之通称也。……悟之名慧,修之名定,定慧通称为禅那。”(《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一)表明印度禅是通过思维的学习或静思考虑,由此而产生智慧。由定发慧成为佛教徒学禅修习的主要实践方法。
  传言,当年佛祖灵山法会上,手拈一朵莲花示众人,众人皆不知其用意,唯佛祖之大弟子迦叶心领神会破颜而笑,佛祖即言:“唯迦叶知我法者。”遂传衣钵于迦叶,从迦叶传至菩提达摩共二十八代。至菩提达摩禅学以至瓶颈时期亟待突破,达摩遂将佛法带至中华大地,成为中华禅的初祖继之传法于慧可,慧可传法于僧璨,僧璨传法于道信,道信传法于弘忍,弘忍传法于惠能,此即禅宗在中华大地上的六代师法相传史。惠能之后结束了一代传一人的局面,传法脉系分头并进,遂成一股席卷中华大地的一股佛学思想大流。当然,灵山传法的传说总归是传说,难以令人信服是否真传至二十八代,此处不做深究评论,而至于是否是达摩将法传至中国,我们也不做探究,总有一个人讲禅法带至中华大地的,我们就将这个人定位达摩吧。达摩至三祖僧璨,可以说是法初传中国,对于“新东西”的引进,人们总是抱有好奇,可又不会全盘的接受,如果对这个“新东西”第一印象不好,甚至还会排斥,因此法初传至中国其发展状况可想而知,可用“不温不热”来形容。
  禅宗这个新引进的火苗,真正开始发光发热是开始于四祖道信。南北朝时期,社会矛盾激化,战争频发,压迫加剧,人民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儒家思想构建的社会顶梁面临崩塌,人们怀疑甚至不再相信儒家思想,而发展不温不热的佛学思想似乎看到了发展的契机,遂称热打铁,结合当时的道家思想及玄学思想,燃起“超然物外”、“心不被所役”、“自由放任”、“随遇而安”之火,让苦不堪言的民众看到光和希望,既而一拥而上,禅法顷刻间发展成燎原之势,一跃成为当时的精神支柱。禅发展至惠能有了质的飞跃,如果将禅宗发展史分一个发展阶段的话,以惠能为界,惠能之前称为南宗禅发展的前期历史而惠能之后才是南宗禅真正的发展时期。
  南宗禅发展前期
  1、道信的安心禅法。
  道信在修行实践方面提出两项基本要求,一是“得意忘言”,而是“行解相扶”,前者贯彻体现与后者之中。道信提出不仅要重视“现观”,“亲证”更要重视对关键要领“心”的掌握。认为心是诸佛的根本,因而转向内心用功才是最本质的要求。
  除了要了解心,还要了解心的体和用,道信提倡心的本質一开始就是清净的,就像透明的珠子没入水中一样,水清则可以看到珠子,水浊则看不见珠子,总之,珠子一直都在水中,无论水清亦或水浊心的本质不变,本心佛性不改。道信结合一切事物的本質都存在永久的变化,且都含有自在自得的本性来表明心体本清净,既而阐述一切事物的本质即为“心”。清净的心、空寂的心、无相的心都在说明心是最本质最高尚的以及其所包含的重要作用,人心及一切,心即是佛,“当知佛即是心,心外更无别佛也”。
  了解了心的体,还要了解心的用,心的作用在道信看来一是辨别真与妄,由人产生的意识活动表现出符合佛教要求的即为“念佛之心”,不符合即为“凡夫之心”。“凡夫之心”是人的妄念下的产物,妄念产生表明清净的佛心被蒙蔽,因而无法得显“真心”。二是直接表现出“念佛之心”的意识活动,也就是对佛的观想思念,在道信看来心、佛是空寂而又无相的,既而它认为“念佛之心”也是“没有缘念”的心。道信用般若性空观这根线将心、佛、相串联到一起,以此表明清净心体直接表现为没有缘念的空寂意识。
  了解心的体和用还要实事求是地运用到行动中,使内心处于清净的状态,保持空寂意识,这样的禅定修习的方法即道信所倡导的“守一不移”,保持内心清净状态,道信认为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修习获得:一是运用般若性空的观念调节意识内容,要求修习者修习过程中不断地保持身心空寂的观想。二是运用一套固定的形式调节身心状态,首先是要独自静坐,调身调息,使心神安定。其次是不断地自我控制意识活动,使注意力不断地保持在空观的意念之上。道信禅定修习的方法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他的禅观内容和调节身心的方法都有固定的规范形式,二是一个日积月累的渐修过程,三是不断靠人自控而努力修习的过程。
  2、弘忍的守心禅法
  弘忍承袭道信的观点,同样强调心的重要性。认为修道的基础是对心的了解。“身心本清净,自心不生不灭,自心是本师”是了解心的具体内容,弘忍“自信本清净”和道信的观点如出一辙,人的“妄念”虽然产生,可是“自心本清净”清净的心只是暂时的被蒙蔽了,而清净的本心依然存在在那里,所以可以透过“妄念”而看到清净的真心。“自心不生不灭”根据弘忍的观点来说是自心本来就是真实的,绝对存在的实体,并且众生皆有真心佛性。弘忍惠能通过强调心的重要作用来表明“心”是入道成佛的根本所在,既而进一步夸大了守住本心的重要意义。把守心说成是通过超脱成佛的主要途径。他所说的“守心”即为守住清净之心,保持心的本质状态,克服其产生的“妄念”弘忍在守住本心克服妄念上所主张的修习方法也是采取传统方法即静坐思虑,进行冥想悟道,不同之处在于他对心理调节方面的注重。弘忍虽师承道信,却也有独到的一面。一是他认为快速取得成佛的效应是来自于守心的方法,二是他认为守心是“无为无学”的修习。
其他文献
各区、县级市党委,市直局以上单位党委(党组):中国共产党广州市第八次代表大会是进入新世纪后我市召开的第一次党代会,是在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
基金项目:本研究为2016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以制艺为论赋的中国古代文赋研究》初期成果,项目编号:16WXB014。  摘 要:八股文作为我国古代一种源于传统,又影响深广的考试专用文体,其于古代人才选拔的意义非同小可。而从民族文体出发看,它是一种在内容与形式的双重意义上源于传统又整合传统的文体新样式。在历史使用过程中,人们称其为八股文,实是俗称和贬称,其文体正名应为制艺,因为作为一种传统论体样
移动云计算的发展将终端移动设备与云端的海量数据资源和服务平台关联在一起让人们更加接近互联网数据。更多的用户正选择将数据外包存储到云端,但云服务器未必是可信的,而且
信息网络安全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网络安全层面、系统安全层面、应用安全层面、物理安全层面、管理安全层面等各种因素。本论文根据PICC信息化建设与应用
摘 要:壮泰民族都有以屎壳郎作为主线的民间故事,两族的屎壳郎故事在故事角色、故事情节和故事所反映的文化内涵中因为两个民族间的渊源关系而具有相似性,同时又因现今两个民族分属不同国度和文化环境而具有独具一格的差异性。  关键词:壮泰;屎壳郎;民间故事;比较;相似性;相异性  作者简介:何丽蓬(1983-),女,广西田东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泰语教学、壮泰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
本文针对IEEE 802.16d和802.16e提供的安全机制中存在的缺陷,重点研究了无线环境下的身份认证问题。通过引入移动通信领域的一些新技术,如智能天线技术和“射频指纹”技术,提出
摘 要:西晋时期,由于时代的影响,文坛上出现了一种特殊抒情方式——“逆反式抒情”。诗人所作诗歌中的感情与其现实生活和性格不相符,通过诗歌展现诗人自己内心中的别样感情。傅玄是西晋时“逆反式抒情”的代表诗人,他的诗作中充分表现出了这一抒情方式。  关键词:逆反式抒情;傅玄;诗歌  作者简介:汪慧美(1995.12-),女,甘肃省张掖人,西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  [中图分类号]:I206 [
该文首先分析了GSM系统中的安全现状,对用户接入和增值业务中的身份认证问题作出剖析,并探讨了相应的解决方案.该文主要讨论以下方面的内容:1.在介绍GSM网络安全现状的基础上
宋代由于社会政治经济等原因,使得市民阶层不断发展壮大,城市人口逐渐增多,先秦以来实行的坊市制度被打破,商品经济也随着繁荣起来,歌楼酒馆等娱乐产业随即遍布城市之中。为
作者简介:盛佳(1993-),女,汉族,山东青岛人,青岛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方向。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8-0-01  《左传》作为先秦时期的一部文化典籍,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的叙事生动细微,塑造了形象鲜明的人物,运用了字约义丰的语言,是一部用于研究春秋时期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历史资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