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昆曲中笙的演奏师之创新

来源 :参花(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50888992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笙虽然在昆曲乐队中不是主导乐器,但其作用不可小觑。尤其是演奏笙的乐师既要能够懂得笙乐器的特点,又要深谙昆曲的特点,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笙的作用,将笙乐和谐地展现在昆曲表演之中。
  关键词:昆曲 笙 演奏师 创新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代社会,要想保持昆曲与笙乐的旺盛生命力,现代笙乐艺人应当是主力军,应当坚守一份匠人精神。所谓匠人,就是将自己从事的工作看作一份事业甚至是信仰,而所谓“匠人精神”,强调的就是一种职业理念、職业道德和职业品质相统一的综合素质。
  敬业是演奏者的基本素质,要对于手中的乐器要了如指掌,包括笙的构造、材质和演奏方法等。只有勤奋刻苦的练习才能奠定坚实的演奏技艺,而演奏技艺就是乐师立身的根本。人们常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其实幕后的乐师也同样是十年磨一剑, 辛苦不寻常。当然,掌握戏曲艺术的传统表演程式、学习方式,尤其是昆曲区别于其他剧种的表演形式与唱腔特点,这些都是乐师的分内之事。
  精益即要求演奏者在掌握一系列基本功、勤奋进取之外,还要有一种求精求益的艺术追求。昆曲能成为如今这样一种高雅艺术,离不开无数文人墨客和文艺工作者的艺术追求。昆曲艺术就像是中国古代的瓷瓶,每一个环节都经过无数打磨,达到完美的境界。想要在昆曲笙伴奏的道路上取得广泛而长足的进步,就需要乐师在练习、演奏过程中常观察、常体悟、常反思、常积累,形成独立分析乐器与演奏的能力,总结不足,思考对策,大胆地用新方法去分析、处理乐曲的演奏,从而更好地表达乐曲背后的情感精神和主题主旨。
  专注要求演奏者有一个笃定的态度,可以心无旁骛地完成任务。放眼当下的演艺行业,由于纷繁的资本市场主导,从业人员会呈现比较浮躁、功利的状态。市场利益的牵动、吸引与艺术纯粹的本质是互相矛盾的,伟大的艺术家要在两者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甚至需要某些利益才能达到很高的艺术境界。蒲松龄曾言“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此话说的就是专注到极致的状态。因此,专注的笙演奏者应该保持一份对艺术的坚守和执著,对一丝一毫的细节都认真对待,对层出不穷的问题都耐心解决,对变化万千的诱惑都坚定拒绝。“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便是告诉后世人,只有专注到一定程度、一定境界才会有所成就。
  创新要求乐师在从事艺术工作时注重艺术创造。艺术创造的关键就是不熄的钻研热情,创造、探索的动力一向源于不竭的热情。有了热情就不乏动力,有了动力就能够多参与、多接触、多交流。要想在昆曲中的笙演奏上有所创新,就要多与其他乐师交流,与演员交流,与观众交流,听取他们的建议以启迪思考。当然,演奏者也不能自困于一种乐器、一种戏曲、一种艺术形式之中,而要丰富对不同领域、不同方向的艺术形式的接触和学习。20世纪50年代,胡天泉老师创作的笙曲《凤凰展翅》成为第一首笙独奏曲,很大程度上推进了当代中国笙艺术的发展。这首独奏笙曲中融合了山西民间曲调的元素,为作品添加了独特的地方色彩。艺术是相通的,其中包含的共同的哲学思想适用于任何民族、任何形式的艺术。除此之外,还要结合生活经验,不断提高自身艺术修养、生成自己的美学感悟,从而对昆曲中的笙演奏不断进行改造和创新。
  为昆曲音乐伴奏的乐师在发展和传播昆曲艺术与笙艺术的道路上,需要过硬的专业技能和基础素养。在遵循先辈经验的同时,还要灵活运用技巧,避免思维僵化,在生活与艺术中不断发掘创新的灵感。只有这样,作为我国传统艺术的笙艺术与昆曲艺术才能延续下去。在日异月殊的今天,一种艺术如果跟不上时代的脚步,失去了人们的兴趣与关注,就会逐渐无人问津。如今人们看到许多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艺术,在感到惊叹的同时也不乏惋惜之情。在这个碎片化、快节奏的信息化时代,传统戏曲正在逐渐远离人们的生活,广大的群众基础逐渐被话剧、电影等艺术形式蚕食,传播度也不复从前。昆曲与笙都是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传统文化,要想再现辉煌,焕发新的生机,就需要想方设法将自己沉浸在这种魅力之中,让更多普通人感受到昆曲和笙乐的艺术魅力。作为延续和发展传统艺术的生力军,以昆曲的主笙乐师为代表的传统文艺工作者,一方面想要创新传统艺术,使传统文化、艺术焕发生机,一方面又容易陷入固步自封、因循守旧的状态。因为人们总是以一种固定的标准、一种固有的眼光、一种特有的心理去对待传统文化,很少有人敢于跨出舒适区,对传统文化进行真正的创新,多数人最终还是选择墨守成规。我们所谓的传统其实从来没有一个确定的标准。只有跨越这一障碍,传统文化才能有新的生机,进化成当代的新文化,当代的新文化在未来的某一天也会成为传统文化。
  (作者简介:张亮,男,江苏省昆剧院演奏员,研究方向:戏曲伴奏理论与表演)(责任编辑 刘冬杨)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审美能力也随之提高,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要求设计者更多地将美与产品相结合,同时来满足消费者和市场的需求。产品的外包装起着宣传产品的作用,所以精美的外包装能够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使消费者产生购买欲望,从而实现产品的价值。由此可见,在设计中将美与产品结合起来也是很重要的,本文就现代平面设计中设计美学原理进行探讨。  关键词:现代平面设计 设计美学 原
摘要:艺术设计是艺术、科学和技术的融合,集成性和跨学科性是它的本质特征。艺术设计能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不同的影响和变化,为人们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由于生成机制、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差异,代表着东方文化的中国和代表着西方文化的欧洲国家,都对艺术设计的传承形成了不同的模式。本文对艺术设计发展史进行梳理,分析中国的文化传承模式。  关键词:中国 艺术设计 文化传承  一、中国艺术设计史的发展脉络  追溯艺术
摘要:在话剧舞台上,只有掌握好台词语言,才能向观众展示出完整准确的人物形象。所以,演员必须进行表演语言的训练。  关键词:戏剧表演 节奏 情感表达效果  表演艺术最讲究的一点就是节奏。在戏剧的台词中,节奏是最需要琢磨的一点,只有处理好节奏才能完整地演绎戏剧的情感。  一、戏剧表演的特点和要求  在戏剧表演之中,台词语言要求表演者能准确地传达人物感情,与观众面对面地产生交流,语言要通俗易懂。要想完全
目的:研究反复高热惊厥对发育期大鼠脑内解偶联蛋白(UCP4)表达的影响,以探讨UCP4在高热惊厥脑损伤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21日龄S-D大鼠72只,随机分成高热惊厥组(FS,n=24)、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可控核聚变被认为能给人类带来无穷无尽的清洁能源,虽然在该领域投资无数,但科学家取得的进展仍然非常有限.然而,科学家依旧认为,持续巨额投资必将带来巨大
摘要:昆曲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是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珍品,其主要通过音乐的形式向人们充分展示其深刻的内涵,让人们产生共鸣。本文就依托于吴文化传统,对昆曲新美学观念进行深入研究,让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喜欢昆曲。  关键词:昆曲 美学 吴文化  昆曲是一门集歌唱、舞蹈及动作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很强的表演艺术形式,历史悠久,有着“中国戏曲之母”的美誉。在中国音乐、戏剧以及文学等发展史上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昆曲
摘要:中国古代建筑由于其建筑材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环境一直在发生变化,所以在对古代建筑进行研究时往往缺乏实证性的材料,在探究古代建筑和中国文化、历史环境关系的过程中也出现不少困难。但是在我国传统的山水画中却依稀可以看到古代建筑形态,因为山水画具有写实性以及保存性,所以对研究古代建筑形态及其所适应的环境具有很大的帮助。本文将从传统山水画的视觉角度,以传统山水画中的建筑形态为研究对象,进而简要谈谈古代建
我国的木雕种类繁多,其中浙江东阳木雕、广东金漆木雕、温州黄杨木雕、福建龙眼木雕被称为“四大名雕”。木雕可分为工艺木雕和艺术木雕。工艺木雕是指有悠久历史和强烈民族
摘要:钢琴是世界上公认的乐器之王,在世界音乐史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钢琴曲是世界上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乐曲种类之一。在钢琴演奏中,演奏者能够通过演奏技巧以及演奏情感的变化,达到不同的演奏效果,其中就包括交响乐的演奏效果。交响性是钢琴演奏中十分重要的艺术效果,在交响化思维的引导下,钢琴家创作出了很多优秀的钢琴交响乐曲,使钢琴演奏的表现力和震撼力大大增加。本文就针对钢琴演奏中交响化思维的应用进行分析。 
摘要:舞蹈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一直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观众能否感受到舞蹈所蕴含的情感,与舞蹈演员的舞蹈功底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本文旨在探讨提升舞蹈演员舞技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舞蹈 表演 舞技  舞蹈作为一种肢体艺术,其中所蕴含的情感都是要通过舞蹈演员来进行表现的,因此,舞蹈演员的舞技精湛与否就显得极其重要。为使舞技得到显著提升,舞蹈演员不仅要在平时进行刻苦训练,还应当不断提升舞台掌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