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提问

来源 :现代教育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mu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有效课堂教学成为广大教师追求的共同目标,为实现这个目标,教师们积极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和谐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而在教学过程的诸多环节中,课堂提问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最有效方式。
  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提问存在问题策略研究
  
  《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教学提出了全新的理念:“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提问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手段。提问在课堂上表现为师生之间的对话,是一种教学信息的双向交流活动,是教师在教学中所做的比较高的水平的智力动作。然而,在实践中不少教师尚未掌握必要的有效提问策略,在选择与使用时常常会出现偏差,并因而影响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本文拟在分析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基础上,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提出有效提问的策略。
  1.数学课堂提问行为现状分析
  
  课堂提问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几乎在每堂数学课中都有所采用。它常常是教师通过最初的提问引导出学生最初的反应和回答,再通过相应的对话和交流,引出教师希望得到的答案,并对学生的回答予以分析和评价。课堂提问的作用在于:首先,可以激发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利用已获得的信息,主动地开展联想,积极思维。其次,可以获得教与学的反馈信息,通过师生之间对话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然而,很多数学教师对数学课堂提问的策略和原则缺乏研究和探索,使课堂提问流于形式,表面上看似有问有答,实际上提问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学习潜能的挖掘和开发作用不大。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1. 粗效提问,实效不高。教师往往随意提问,甚至流水式提问而导致“满堂问”,且所提的大多是低思维度的问题,学生常可用“是”或“不是”、“对”或“不对”回答,这种看似活跃的课堂气氛,实质上是在为教师的教或板书“填补空档”服务,教学实效不高。2. 教师提问多,学生提问少,比例严重失调,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为此,分析数学教学的特点,从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出发,教师亟待对自身的课堂提问的原则和方法加以改进。
  2.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2.1课堂提问要明确目标
  设计课堂提问必须要围绕教学目标来选择恰当的提问方式,优化提问思路和过程,以及提问技巧等。
  譬如,四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例2,以“家里来了客人”这一素材为背景:让学生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即:统筹安排。用全面具体的思想,合理选择、快捷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达到这一教学目标。教材在情景图下给出了沏茶时要做的各种工序,以及每件事情所需要的时间,然后呈现同学们热烈讨论的场景--怎样才能使客人尽快地喝茶呢?于是,教师设计以下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思考探究,设计讨论。(教材中给出:烧水-8分钟;洗水壶-1分钟;洗茶杯-2分钟;接水-1分钟;找茶叶-1分钟;沏茶-1分钟。)大家都知道,必须先洗水壶,接水。 1.最先干什么事情?哪些事情还可以同时做?2.等待水烧开的同时还能做点什么?3.如果你是小明,你怎样安排?需要多长时间?和同学们讨论,看看谁的方案比较合理。通过课堂提问,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索、去合作、去探究、去发现。最后让学生比较,同学们设计的方案,所用的时间,是否合理,教师引导学生从各个小组、个人设计中,选择最佳方案向全班学生展示。这样设计以上问题,能及时、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究兴趣,提高学生合理地、快捷地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以及数学能力培养,让学生养成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合理利用、合理安排时间,克服盲目性,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一教学目标。
  
  2.2课堂提问要符合学生实情
  
  我们教师备课,不仅要备教材、备教法,而且要备学生、备学法。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必须深入实际,了解所教学生的基础知识、接受能力、思维习惯,以及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等。只有真正了解了学生,才能有针对性地提问,恰当地把握问题的难易度,使得提问更加有效。
  比如,笔者在执教三年级数学第五册“可能性”一课时,针对可能性有大有小这一知识点,想在课堂教学中加入一些生活中常用的成语,这些成语能够巧妙地体现可能性的大小。本以为很简单的成语,很多学生竟然没有听说过,更别说联系数学内容了。下课后,笔者及时反思,找来一部分学生了解他们对成语的认识和掌握情况。最后,根据学生的情况,调整了要提问的成语内容。再上课时,学生很顺利地解释了成语的内容,同时紧密联系到了课上所学的内容。课下,不少学生都对这一环节印象深刻,追着老师想要再说说。
  2.3导入时提出问题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也是如此。新课导入虽仅几句话,仅占几分钟,但它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渗透主题和带入情境。而以设计问题作为新课导入的形式更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启动学生思维的机器,激起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形成学习动机,并为学习新知识作好铺垫,从而为有效的课堂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设计简洁、恰当而富有趣味性、启发性的导入问题,能一下子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笔者在教授“最小公倍数”时,设计了这样的导入问题:暑假到了,云云想让爸爸和妈妈一起带她到公园游玩。爸妈虽在同一家公司上班,可休息日却不同。爸爸连续上3天休息一天,妈妈连续上5天休息一天。云云的爸妈从7月1日起同时上班,请你帮她选一选,7月份最早哪天她可以和爸妈一起去玩?(出示7月份日历)有趣而富有思考性的问题,一下子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孩子们很快投入到问题的探究中去了。
  
  2.4课堂提问留足探索空间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问题的设置要具有启发性,问题的呈现要有利于展开观察、实验、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探索与交流。探索是数学的生命,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因此教师在课堂上所提的问题,要能引发学生探索的欲望,让学生有足够的探索空间。
  譬如,在教学《加法》时,笔者出示题目:买一辆玩具火车44元,一辆玩具轿车25元,一辆玩具公共汽车38元,要求学生解决两个问题:1.买一辆玩具火车和一辆玩具轿车共多少元?2. 买一辆玩具火车和一辆玩具公共汽车共多少元?学生根据要求列式解答1.44+25=69(元) 2.44+38=82(元)继而笔者提出问题:两个问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相同的地方?问题看似很简单,但里面留有很大的探索空间。有的学生说:都有44,都是两位数加法,口算时的思路44+25=69可以分解为40+20=60,4+5=9,60+9=69;44+38=82可以分解为40+30=70,4+8=12,70+12=82;不同的地方在哪里呢?这是许多同学冥思苦想的问题。经过提问、讨论、组内交流、再次讨论、交流发现:44+25=69的个位上的4+5的结果仍然是一位数,44+38=82的个位上的4+8的结果变成两位数。这就是不同之处。这个规律的发现,对于下一层次更深入地探究两位数的加法法则奠定很好的基础。
  
  课堂提问既是一门科学,同时也是一门艺术,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需要教学工作者根据所处实际环境不断总结和改进。数学课堂提问是数学教学中一个复杂面,数学教师要将课堂提问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熔为一炉,在新课标的引导下,联系实际,优化提问内容,把握提问时机,讲究提问技巧,不断提高自己提问的能力,同时也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大胆创新,努力提高数学课堂提问质量,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在我们农村,中小学“应试教育”观念根深蒂固,要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课改,应着眼于改变教师原有的教育教学条件下形成的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方式;改变以往偏重知识的传授,轻能力培养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形成主动探索的新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形成体现新课改下的教学方式,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在实行课改的今天,我们如何从传统的教育模式中走出来,真正的实施素质教育?结合自己
期刊
开放式语言教学是指在英语课堂教学延展拓宽前提下的新的教学方式,它以学生发展为本,构建全方位英语“大课堂教学体系”,创设学校和课堂内外丰富的英语教学环境,改变陈旧单一的英语教学模式,着眼于学生的具体感知和体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英语交际。  1.师生关系开放策略  人都有创造语言的能力。就象我们小时候在学习母语的时候,都会说出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句子。我们的小学生学英语当然也不能例外,因此
期刊
20011年广东高考的语法填空与前几年一样,和完形填空一同列入“语言知识及应用”的考查项目。语法考查是国外一直使用的完形填空题,难度略高于提供选项的完形填空题,真正体现了“突出语篇、强调应用、注重实际”的高考精神,有利考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英语水平,同时,也对我国各省市的英语高考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下面,笔者浅谈一下语法填空题的命题特点和做题策略,希望对各位教师的教学有所裨益。  从2011年
期刊
【摘要】在现阶段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有效教学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在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就什么是思想品德有效教学课堂和怎样构建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思想品德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情感感       素质教育索然提了很多年,但很多学校的办学依然只是为升学服务,变成了单纯的传授书本知识。课堂上相当普遍地采用以教师为中心和以“讲条条、背条条”为基本方式的畸形化的应考型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教师照本宣科
期刊
面对新的时代、新的学生、未来的需求,回顾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感到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素质教育的实施,成为课程改革的瓶颈。要想很好地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从课堂教学入手,正确分析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两个方面分析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更新教育观念、明确教育目标,提高教师素
期刊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法(以下简称“小语教”)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要求学生能把所学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把理论知识转化为能力。由于种种原因,当前小语文教教学效果与师生期望、课程自身的作用和未来小学教师职业的要求存在很大差距,没能很好地体现课程设置的价值。“试教法”采用角色转换原理,在教师具体指导下,让学生扮演教师走上讲台,变学为“教”,从“教”中学,“教”为了学,“教”学结合。它有助于改变小语教
期刊
21世纪是高科技的时代,同时也是人类的精神文明向前推进的时代。把现代中学生培养成为21世纪的合格人才与公民,不仅具有高科技的知识,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能适应未来社会高科技快速的发展。  1.中学生人际关系现状“透视”  中学生渐渐脱离了小学那种以家庭关系为主的人际交往形式。他们在学校学习生活中有了更强的自主性,也就出现了更多的“问题”和“心事”。而强烈的成人感使他们不愿再把父母作为唯一的倾
期刊
1.实验目的  验证蜡烛熄灭形成的白烟具有可燃性。  2.实验仪器及试剂  蜡烛火柴酒精燈。  3.实验仪器装置图  (1)用灯帽盖灭蜡烛。  (2)用火柴点白烟。  (3)白烟燃烧引燃蜡烛。  4.实验操作部分  用灯帽盖灭正在燃烧的蜡烛,可看到有白烟冒出,用火柴点燃白烟,白烟燃烧,引燃蜡烛,从而证明白烟具有可燃性。  5.装置改进的意义  传统的方法是用嘴吹灭蜡烛,蜡烛熄灭时,石蜡蒸气也随气流
期刊
【摘要】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而课堂教学效果如何,除教师本身的素质外,则取决于教学设计的优劣,即看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过程中教与  学的双边活动的构思和安排是否达到最优化。  【关键词】课堂教学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优化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而课堂教学效果如何,除教师本身的素质外,则取决于教学设计的优劣,即看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过程中教与学
期刊
科学素质教育是在教育过程中实现的,如何进行科学素质教育是科学素质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应该从课程、教材、教法等多方面思考进行科学素质教育的方法。  目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民族科学素质的竞争,因为社会成员的科学素质是科学技术赖以发展的基础。科学素质的核心是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对自然与社会的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因此,在生物教学中,既要重视生物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教学,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