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刘家和;杨联陞;中美学术交流
1986年3月至5月,刘师家和先生应美中学术交流委员会的邀请,作为高级学者赴美访问。其时正值中美建交和中国大陆改革开放之后不久,国内学者逐渐走出国门,与海外学术界开始接触交流。刘先生先后访问了美国国家科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匹兹堡大学、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高等院校和学术机构。刘先生于当年4月下旬抵达哈佛大学访问,受到了哈佛大学一些美籍华裔教授和学者的接待。那段时间我正在北京师范大学拜投刘先生门下攻读硕士学位,但是刘先生回国后,却很少谈及这次赴美访问的具体情况。他只提到已故杨联陞先生(当时已退休在家)曾专程赴哈佛校园与他讨论学术,长达数小时之久。杨先生是美籍华裔学者和西方汉学界公认的第一流学者,著名学者倪德卫(David s.Nivison)、余英时等教授皆为杨先生在哈佛大学的受业弟子。他毕生致力于中国文化在海外的传播,余英时先生称许他是“中国文化的海外媒介”。
几年前,我偶然读到葛兆光先生《重读杨联陞日记》一文,浏览之余未见提及刘家和先生在哈佛大学与杨先生的会晤。杨先生是否在日记其他地方记录了他与刘先生的会晤呢?出于好奇,我请哈佛燕京图书馆中文研究馆员马小鹤先生代为查询杨联陞先生日记有关部分。马小鹤兄很快复印了杨先生日记1986年4月部分并扫描传给我。在逐日阅读日记时,我惊喜地发现杨先生曾在4天的日记里言及刘先生,于是产生了把杨先生日记涉及刘先生的段落注释发表的念头。杨先生的日记是记录在他的日历本上,不拘书写格式。我先将每则记录加上日期,再附以手稿释文,做出整理标点,加上杨先生日记的影印图片,并对日记中涉及的人物、事件及著作略作注释,以为读者提供一些背景资料。日记里个别字迹难以辨认,如有误读之处,尚希方家指正。
日记片段一:
1986年4月24日,星期四
师大刘家和,历史教授。
张光直来电:今日会师大刘君(两周史)。说HJAS有西岸人投稿,以贞人之贞为命,以《左传》为证。《周易》之贞为正,似无问题。明日可取此稿,帮同评阅(张推测陕西有人想发秦始皇陵,夏鼐已死,未必有人能阻止。张可能正编集死葬专号,新材料确是不少)。
日记片段二:
1986年4月25日,星期五
中午遇刘家和(不及六十岁),文史皆精,留“公刘”、经史文各一篇(训诂佳)。送来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史]札记》、孙毓棠《抗戈集》,各一册(本已包寄)。
日记片段三:
1986年4月28日,星期一
早起略迟,近十时半到校,留“筮”稿与张光直。(今午张遇刘家和。)
李丽苹转来与刘曾复通信各一封(论聚)。
上午到校借高亨书(有《左》、《国》之《周易》),八字难解。
在书库遇张亨。
遇口口,告知5/16、17可上午参加(16晚来,未约是日来;饭店不去,谢相邀)。
日记片段四:
1986年4月29日,星期二
早,宛炒素菜面(不用葱)两包,为刘家和(其光)来Office。
十一时谈到三时,(破音字等,同志,友),最后写私塾所作回文七律(卒业)。
刘君明日即南行矣。
以上所录杨先生的日记片段,虽寥寥数语,然亦吉光片羽,看似简略,却显现出他对刘先生学术造诣的推崇钦佩。就不受政治干扰的学术成就而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成学的中国大陆学人与同时期的海外华裔学人是难以比肩的。即使早一代在海外成学归国的中国学人,也难于幸免长期的政治干扰。周一良先生论及1940年代哈佛大学中国留学生的“三杰”(杨联陧、吴于廑、任华)时说:“回国者因为时移世易,发挥的作用就很不一样……未回国者,‘独在异乡为异客’,反而施展才能,作出贡献。”其中原因,众所周知。尽管杨先生“是个自负博学的人”,但他通过自己的接触交往,体会到刘先生中国传统学问的博雅精深,显然迥出侪辈之上,实属极少数的例外。
由于从杨先生日记所载仅略知梗概,于是我趁2015年春节回北京探亲之便,前往刘师家和先生府上拜访,就杨先生1986年4月间日记,请刘先生回忆当年与杨先生学术交往的细节,以与杨先生的日记互相照应和补足。虽然事隔近三十年,刘先生仍然清楚地记得他和杨先生谈话的内容,可见那次与杨先生的会面在他心中留下的印象之深以及他对杨先生的情谊之重。从刘先生的追忆中,我不仅深感刘先生的博闻强记,而且更景仰刘先生对于前辈学者及其著作观点表现出的敬重态度和温雅风度。
以下我根据刘先生2015年2月对这次见面的追忆以补充杨先生日记的记录,未尝不可以说是用“考古”的方式发掘出这段往事。日记与回忆两者详略轻重,各有互补,对于刘先生充满感情的回忆,限于篇幅,无法详及。且笔者记录难免有所疏漏,如有不当之处,则应由笔者负责。
刘先生首先谈到在访美前,曾向北京大学周一良先生了解美国的汉学界情况。谈话间,周先生得知刘先生将访问哈佛大学。几天后,周先生又乘公共汽车到刘先生的家里,委托刘先生捎带他本人的《魏晋南北朝史札记》和孙毓棠先生的遗著给在哈佛大学的老同学和挚友杨联陞先生。刘先生到达哈佛大学后,即向接待他的张光直先生打听如何把周先生的书带给杨先生,故有杨先生4月24日日记所云“张光直来电”。 我又问刘先生有关杨先生4月25日日记所载:“中午遇刘家和。”刘先生说,这天中午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馆长吴文津设午宴招待他,请杨联陞作陪。这次午餐聚会是杨先生初识刘先生,杨先生严守中国传统诗礼传家的风范,十分讲究礼数。他问刘先生是否有表字,刘先生说他取“其光”为字,源自《老子》“和其光”(《老子》第4章:“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这一句与《老子》第56章相同:“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在其后的交谈中,出于尊重,杨先生皆以表字称呼刘先生。席问,刘先生向杨先生赠送《说
1986年3月至5月,刘师家和先生应美中学术交流委员会的邀请,作为高级学者赴美访问。其时正值中美建交和中国大陆改革开放之后不久,国内学者逐渐走出国门,与海外学术界开始接触交流。刘先生先后访问了美国国家科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匹兹堡大学、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高等院校和学术机构。刘先生于当年4月下旬抵达哈佛大学访问,受到了哈佛大学一些美籍华裔教授和学者的接待。那段时间我正在北京师范大学拜投刘先生门下攻读硕士学位,但是刘先生回国后,却很少谈及这次赴美访问的具体情况。他只提到已故杨联陞先生(当时已退休在家)曾专程赴哈佛校园与他讨论学术,长达数小时之久。杨先生是美籍华裔学者和西方汉学界公认的第一流学者,著名学者倪德卫(David s.Nivison)、余英时等教授皆为杨先生在哈佛大学的受业弟子。他毕生致力于中国文化在海外的传播,余英时先生称许他是“中国文化的海外媒介”。
几年前,我偶然读到葛兆光先生《重读杨联陞日记》一文,浏览之余未见提及刘家和先生在哈佛大学与杨先生的会晤。杨先生是否在日记其他地方记录了他与刘先生的会晤呢?出于好奇,我请哈佛燕京图书馆中文研究馆员马小鹤先生代为查询杨联陞先生日记有关部分。马小鹤兄很快复印了杨先生日记1986年4月部分并扫描传给我。在逐日阅读日记时,我惊喜地发现杨先生曾在4天的日记里言及刘先生,于是产生了把杨先生日记涉及刘先生的段落注释发表的念头。杨先生的日记是记录在他的日历本上,不拘书写格式。我先将每则记录加上日期,再附以手稿释文,做出整理标点,加上杨先生日记的影印图片,并对日记中涉及的人物、事件及著作略作注释,以为读者提供一些背景资料。日记里个别字迹难以辨认,如有误读之处,尚希方家指正。
日记片段一:
1986年4月24日,星期四
师大刘家和,历史教授。
张光直来电:今日会师大刘君(两周史)。说HJAS有西岸人投稿,以贞人之贞为命,以《左传》为证。《周易》之贞为正,似无问题。明日可取此稿,帮同评阅(张推测陕西有人想发秦始皇陵,夏鼐已死,未必有人能阻止。张可能正编集死葬专号,新材料确是不少)。
日记片段二:
1986年4月25日,星期五
中午遇刘家和(不及六十岁),文史皆精,留“公刘”、经史文各一篇(训诂佳)。送来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史]札记》、孙毓棠《抗戈集》,各一册(本已包寄)。
日记片段三:
1986年4月28日,星期一
早起略迟,近十时半到校,留“筮”稿与张光直。(今午张遇刘家和。)
李丽苹转来与刘曾复通信各一封(论聚)。
上午到校借高亨书(有《左》、《国》之《周易》),八字难解。
在书库遇张亨。
遇口口,告知5/16、17可上午参加(16晚来,未约是日来;饭店不去,谢相邀)。
日记片段四:
1986年4月29日,星期二
早,宛炒素菜面(不用葱)两包,为刘家和(其光)来Office。
十一时谈到三时,(破音字等,同志,友),最后写私塾所作回文七律(卒业)。
刘君明日即南行矣。
以上所录杨先生的日记片段,虽寥寥数语,然亦吉光片羽,看似简略,却显现出他对刘先生学术造诣的推崇钦佩。就不受政治干扰的学术成就而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成学的中国大陆学人与同时期的海外华裔学人是难以比肩的。即使早一代在海外成学归国的中国学人,也难于幸免长期的政治干扰。周一良先生论及1940年代哈佛大学中国留学生的“三杰”(杨联陧、吴于廑、任华)时说:“回国者因为时移世易,发挥的作用就很不一样……未回国者,‘独在异乡为异客’,反而施展才能,作出贡献。”其中原因,众所周知。尽管杨先生“是个自负博学的人”,但他通过自己的接触交往,体会到刘先生中国传统学问的博雅精深,显然迥出侪辈之上,实属极少数的例外。
由于从杨先生日记所载仅略知梗概,于是我趁2015年春节回北京探亲之便,前往刘师家和先生府上拜访,就杨先生1986年4月间日记,请刘先生回忆当年与杨先生学术交往的细节,以与杨先生的日记互相照应和补足。虽然事隔近三十年,刘先生仍然清楚地记得他和杨先生谈话的内容,可见那次与杨先生的会面在他心中留下的印象之深以及他对杨先生的情谊之重。从刘先生的追忆中,我不仅深感刘先生的博闻强记,而且更景仰刘先生对于前辈学者及其著作观点表现出的敬重态度和温雅风度。
以下我根据刘先生2015年2月对这次见面的追忆以补充杨先生日记的记录,未尝不可以说是用“考古”的方式发掘出这段往事。日记与回忆两者详略轻重,各有互补,对于刘先生充满感情的回忆,限于篇幅,无法详及。且笔者记录难免有所疏漏,如有不当之处,则应由笔者负责。
刘先生首先谈到在访美前,曾向北京大学周一良先生了解美国的汉学界情况。谈话间,周先生得知刘先生将访问哈佛大学。几天后,周先生又乘公共汽车到刘先生的家里,委托刘先生捎带他本人的《魏晋南北朝史札记》和孙毓棠先生的遗著给在哈佛大学的老同学和挚友杨联陞先生。刘先生到达哈佛大学后,即向接待他的张光直先生打听如何把周先生的书带给杨先生,故有杨先生4月24日日记所云“张光直来电”。 我又问刘先生有关杨先生4月25日日记所载:“中午遇刘家和。”刘先生说,这天中午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馆长吴文津设午宴招待他,请杨联陞作陪。这次午餐聚会是杨先生初识刘先生,杨先生严守中国传统诗礼传家的风范,十分讲究礼数。他问刘先生是否有表字,刘先生说他取“其光”为字,源自《老子》“和其光”(《老子》第4章:“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这一句与《老子》第56章相同:“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在其后的交谈中,出于尊重,杨先生皆以表字称呼刘先生。席问,刘先生向杨先生赠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