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4月在山东胶州听了三节课,前两节由本地老师执教,第三节由来自北京的吴正宪老师执教。时间过去很久了,但吴老师对这三节课不一般的对话与追问,仍然常常在我脑海里闪现,打动着我的心。当历经时间的沉淀,再回头感悟,我赫然发觉,吴老师的三次追问,分明就是给出了一名数学教师专业成长所应该修炼的层次。
一、逼近数学知识本质的追问
第一节课是一位年轻的孙姓教师执教四年级《用字母表示数》,依次探究字母可以表示特定的数;字母可以表示变化的数;含有字母的式子可以表示数量关系;含有字母的式子可以表示计算公式,然后是多种练习。
其中,游戏环节设计了一个拍手歌:“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老师问:“这个儿歌能数完吗?不能。谁来想办法解决?”一生:“a只青蛙b张嘴,c只眼睛d条腿。”二生:“a只青蛙a张嘴,b只眼睛c条腿。”三生:“a只青蛙a张嘴,2a只眼睛4a条腿。”
最后,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字母应用,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字母更多的应用。
这种市公开课的设计集中了教研团队骨干教师们的智慧,应该是挺完美的,孙老师虽然年轻但上得从容有序,整节课听下来,让人觉得蛮舒服的,表面上看似乎没什么大毛病可挑。听完课我以为是照例的程序:学生退场—教师谈设计思路—专家学者评课。但是吴老师却在学生退场前上台了,我惊讶而饶有兴趣地观察着她要做什么。
吴老师依次提出了两个问题与学生们对话。一问全体学生:“13就是13呗,为什么要用字母表示?……一万就一万呗,为什么要用字母表示数?”
数名学生发言,有的说简便,有的说不那么麻烦。步步追问,学生更加明白“用字母表示数”是实际生活的需要,数学真的是与生活紧密联系的,这才是用字母表示数的实际意义。
二问在“青蛙儿歌”中作答的第一个学生:“你是怎么想的呢?”
女生解释,吴老师随机板书字母和数字,并时时与女生思维互动,紧紧抓住女孩的思维,适时做女孩的思维翻译者、拓展者和点拨加深者。“现在我的这个a表示数字1啊,我的b表示1,我的c表示2了啊,我的d表示数字4啊……”
“……人家小男孩的呢?……对,只要说一次数字a表示什么数,后面的就不用费口舌了……代入算就得了……”
“……哈哈,你发现了,人家不说了,我还得说呀……”
“两种想法哪儿不一样?”
女生也真是个思维敏捷的孩子,她说:“我的看起来简单,算起来麻烦;他的看起来麻烦,算起来简便。”
“孩子们,你的事儿你知道,我的事儿我知道,可是数学是需要大家共同交流的学问,怎么才能让所有人看明白呢……”
“……你的式子表示出了数量,但没有表达出它们的关系……人家的式子把关系表示出来了……”
吴老师和孩子们的对话,清楚地明白,含有字母的式子如何更好地而不是随随便便地去表示数量关系。课后,我翻阅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发现吴老师所追问的两个问题,所扣的其实正是本节课的两个教学重点,即“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及“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如果说孙老师的课层次清晰,“形”已备,唯“神”欠缺,那么吴老师与孩子们的对话,恰是追问了“用字母表示数”这一数学知识点的本质意义,抓住了知识点的“魂”,从而引人反思如何使《用字母表示数》一课具有“形神兼备”的数学魅力。
吴老师的追问,何尝不是在启示台下的教师们如何做足“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与价值?如何在今后的备课中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并在课堂上抓住学生思维进行步步深入的教学?
二、非数学知识的提问,折射数学教育教学的需要
第二节是五年级《公因数和公倍数的练习》,由一位参加工作十多年的纪姓教师执教,纪老师在课堂上智慧地装糊涂,智慧地“煽风点火”,把若干思考与表现的空间让给学生。课毕,我以为吴老师又会就课的内容追问学生,但是吴老师却问了孩子们一个非数学的问题,“这位男老师教你们多久了?哦,教一年了,对他感受如何?说说吧?”
“纪老师很幽默。”“纪老师布置作业少。”“纪老师总是面带微
笑。”……
一生问:“可以说缺点吗?”
吴老师征询纪老师意见:“纪老师可以么?(一旁的纪老师微笑点头)呵呵,你们老师说可以!你们老师很民主!”
“纪老师上课说话像催眠曲。”
“哦,这催眠曲是什么意思?……哦,我明白了,你的意思是说话慢,让你们有足够时间去思考……哦,你的意思是说话也不要太慢,容易让人睡觉……”
“纪老师上课爱加些动作,引起我们的注意。”
“不过吧,纪老师加的动作有时候也分散我们的注意力。”
“纪老师不要老穿西服,虽然好看,但是老穿就不好了。”他们的纪老师笑问:“现在我可以脱下西服吗?”于是他脱下外衣,露出里面的白衬衫。
“我想知道,你们到底喜欢什么样的数学教师?”……吴老师和孩子们对话时,始终充满慈爱与赞赏。最后,吴老师向这些真诚乐思的孩子们敬了个庄重的礼。
呵呵,听听孩子们的话吧。台下的我边微笑,边记录下这些孩子的心声。这些对话看起来是谈论一位教师的上课特点,实际上更是说给台下的所有老师们听的。吴老师的提问,看来与数学无关,可是孩子们的话分明折射了数学教育教学的需要,“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如果第一节课的追问是与备课有关,是启示教师如何就上出“知识传授方面的好课”做足工夫。那么第二节的追问,就是上升到修炼教师的教学风格,使“知识上的好课”具有吸引学生、令学生热爱的个性魅力。
三、数学教育为哪般
第三节课是吴老师亲自执教的三年级《有趣的搭配》一课。整节课太精彩而让人感动,我甚至不舍得放过任何一句对话。原来数学课堂还可以达到这样的境界! 课末,吴老师问学生们:“说说这节课,你想说什么?”
“时间过得太快了,钟表没出问题吧?”“吴老师上课很幽默。”“吴老师您很会讲课!”——“谢谢你的鼓励。也是你们会听课呀。”“老师讲课讲得生动有趣,所以我们才会听懂。”——“我会努力,朝着你说的这个方向。”“吴老师让我们懂得数学要开动脑筋去思考。”“有同学不懂,您吧,一讲他就明白了。”“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我懂得了要学会欣赏别人。”——“和你握手,是啊,我们要学会欣赏别人才会有更大的进步。”“我懂得有困难不退缩……”“您有耐心,我们不明白的时候,您就等着我们想。”——“你真是我的知音,是啊,我喜欢你们,所以我等着,我一直在期待着啊。”
……
短短一节课,远道而来的吴老师就赢得了孩子们的心。面对课堂上师生思想的自然流淌,师生之间真诚和谐的场景,亲眼目睹吴老师“人课合一”的课堂境界,台下的许多老师包括这班学生的班主任都感动得热泪盈眶。
这是一节数学课,但传达到在座师生内心的,却超越了数学课本身。孩子们所谈的既有知识与方法上的收获,更有情感上的体验、思想上的读懂、道德上的尊重。听课者感受到更多的是知识探索过程中师生生命个体间的尊重、理解、善待、读懂和期待。这样的数学课真正从数学教学的层次上升到数学教育的境界。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我们天天在备课时写,可是真的要落实在日常教学中,是多么的任重而道远。学“术”可能相对容易,悟“道”并行“道”才是实际上的“任重道远”之处。“老师们,数学教育为哪般啊?”吴正宪老师在专题讲座中的这句追问,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当整个教育群体都悟明白的时候,我们的数学教育将呈现出多么美好的景象!
如今再次梳理这三节课,我意外发现很有趣、很值得回味的一点就是执教的三位教师,孙老师、纪老师、吴老师,年龄上基本可分为青中老三个阶段,执教的境界又呈现了三种不同的层次,这仿佛代表了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与年龄有一定关系,而又无必然因果关系,其根本制约还在于自身的“悟道”与“行道”水平。而吴老师对三节课的追问,分明暗藏了数学教师在数学教育上所应该追求的由浅入深的境界。吴老师的追问原来是“此中有真意”,我仿佛得到“武功秘籍”的学武人,为寻到了数学专业成长的“法宝”而喜悦,并忍不住和所有渴求成长的年轻教师们分享。
一、逼近数学知识本质的追问
第一节课是一位年轻的孙姓教师执教四年级《用字母表示数》,依次探究字母可以表示特定的数;字母可以表示变化的数;含有字母的式子可以表示数量关系;含有字母的式子可以表示计算公式,然后是多种练习。
其中,游戏环节设计了一个拍手歌:“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老师问:“这个儿歌能数完吗?不能。谁来想办法解决?”一生:“a只青蛙b张嘴,c只眼睛d条腿。”二生:“a只青蛙a张嘴,b只眼睛c条腿。”三生:“a只青蛙a张嘴,2a只眼睛4a条腿。”
最后,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字母应用,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字母更多的应用。
这种市公开课的设计集中了教研团队骨干教师们的智慧,应该是挺完美的,孙老师虽然年轻但上得从容有序,整节课听下来,让人觉得蛮舒服的,表面上看似乎没什么大毛病可挑。听完课我以为是照例的程序:学生退场—教师谈设计思路—专家学者评课。但是吴老师却在学生退场前上台了,我惊讶而饶有兴趣地观察着她要做什么。
吴老师依次提出了两个问题与学生们对话。一问全体学生:“13就是13呗,为什么要用字母表示?……一万就一万呗,为什么要用字母表示数?”
数名学生发言,有的说简便,有的说不那么麻烦。步步追问,学生更加明白“用字母表示数”是实际生活的需要,数学真的是与生活紧密联系的,这才是用字母表示数的实际意义。
二问在“青蛙儿歌”中作答的第一个学生:“你是怎么想的呢?”
女生解释,吴老师随机板书字母和数字,并时时与女生思维互动,紧紧抓住女孩的思维,适时做女孩的思维翻译者、拓展者和点拨加深者。“现在我的这个a表示数字1啊,我的b表示1,我的c表示2了啊,我的d表示数字4啊……”
“……人家小男孩的呢?……对,只要说一次数字a表示什么数,后面的就不用费口舌了……代入算就得了……”
“……哈哈,你发现了,人家不说了,我还得说呀……”
“两种想法哪儿不一样?”
女生也真是个思维敏捷的孩子,她说:“我的看起来简单,算起来麻烦;他的看起来麻烦,算起来简便。”
“孩子们,你的事儿你知道,我的事儿我知道,可是数学是需要大家共同交流的学问,怎么才能让所有人看明白呢……”
“……你的式子表示出了数量,但没有表达出它们的关系……人家的式子把关系表示出来了……”
吴老师和孩子们的对话,清楚地明白,含有字母的式子如何更好地而不是随随便便地去表示数量关系。课后,我翻阅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发现吴老师所追问的两个问题,所扣的其实正是本节课的两个教学重点,即“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及“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如果说孙老师的课层次清晰,“形”已备,唯“神”欠缺,那么吴老师与孩子们的对话,恰是追问了“用字母表示数”这一数学知识点的本质意义,抓住了知识点的“魂”,从而引人反思如何使《用字母表示数》一课具有“形神兼备”的数学魅力。
吴老师的追问,何尝不是在启示台下的教师们如何做足“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与价值?如何在今后的备课中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并在课堂上抓住学生思维进行步步深入的教学?
二、非数学知识的提问,折射数学教育教学的需要
第二节是五年级《公因数和公倍数的练习》,由一位参加工作十多年的纪姓教师执教,纪老师在课堂上智慧地装糊涂,智慧地“煽风点火”,把若干思考与表现的空间让给学生。课毕,我以为吴老师又会就课的内容追问学生,但是吴老师却问了孩子们一个非数学的问题,“这位男老师教你们多久了?哦,教一年了,对他感受如何?说说吧?”
“纪老师很幽默。”“纪老师布置作业少。”“纪老师总是面带微
笑。”……
一生问:“可以说缺点吗?”
吴老师征询纪老师意见:“纪老师可以么?(一旁的纪老师微笑点头)呵呵,你们老师说可以!你们老师很民主!”
“纪老师上课说话像催眠曲。”
“哦,这催眠曲是什么意思?……哦,我明白了,你的意思是说话慢,让你们有足够时间去思考……哦,你的意思是说话也不要太慢,容易让人睡觉……”
“纪老师上课爱加些动作,引起我们的注意。”
“不过吧,纪老师加的动作有时候也分散我们的注意力。”
“纪老师不要老穿西服,虽然好看,但是老穿就不好了。”他们的纪老师笑问:“现在我可以脱下西服吗?”于是他脱下外衣,露出里面的白衬衫。
“我想知道,你们到底喜欢什么样的数学教师?”……吴老师和孩子们对话时,始终充满慈爱与赞赏。最后,吴老师向这些真诚乐思的孩子们敬了个庄重的礼。
呵呵,听听孩子们的话吧。台下的我边微笑,边记录下这些孩子的心声。这些对话看起来是谈论一位教师的上课特点,实际上更是说给台下的所有老师们听的。吴老师的提问,看来与数学无关,可是孩子们的话分明折射了数学教育教学的需要,“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如果第一节课的追问是与备课有关,是启示教师如何就上出“知识传授方面的好课”做足工夫。那么第二节的追问,就是上升到修炼教师的教学风格,使“知识上的好课”具有吸引学生、令学生热爱的个性魅力。
三、数学教育为哪般
第三节课是吴老师亲自执教的三年级《有趣的搭配》一课。整节课太精彩而让人感动,我甚至不舍得放过任何一句对话。原来数学课堂还可以达到这样的境界! 课末,吴老师问学生们:“说说这节课,你想说什么?”
“时间过得太快了,钟表没出问题吧?”“吴老师上课很幽默。”“吴老师您很会讲课!”——“谢谢你的鼓励。也是你们会听课呀。”“老师讲课讲得生动有趣,所以我们才会听懂。”——“我会努力,朝着你说的这个方向。”“吴老师让我们懂得数学要开动脑筋去思考。”“有同学不懂,您吧,一讲他就明白了。”“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我懂得了要学会欣赏别人。”——“和你握手,是啊,我们要学会欣赏别人才会有更大的进步。”“我懂得有困难不退缩……”“您有耐心,我们不明白的时候,您就等着我们想。”——“你真是我的知音,是啊,我喜欢你们,所以我等着,我一直在期待着啊。”
……
短短一节课,远道而来的吴老师就赢得了孩子们的心。面对课堂上师生思想的自然流淌,师生之间真诚和谐的场景,亲眼目睹吴老师“人课合一”的课堂境界,台下的许多老师包括这班学生的班主任都感动得热泪盈眶。
这是一节数学课,但传达到在座师生内心的,却超越了数学课本身。孩子们所谈的既有知识与方法上的收获,更有情感上的体验、思想上的读懂、道德上的尊重。听课者感受到更多的是知识探索过程中师生生命个体间的尊重、理解、善待、读懂和期待。这样的数学课真正从数学教学的层次上升到数学教育的境界。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我们天天在备课时写,可是真的要落实在日常教学中,是多么的任重而道远。学“术”可能相对容易,悟“道”并行“道”才是实际上的“任重道远”之处。“老师们,数学教育为哪般啊?”吴正宪老师在专题讲座中的这句追问,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当整个教育群体都悟明白的时候,我们的数学教育将呈现出多么美好的景象!
如今再次梳理这三节课,我意外发现很有趣、很值得回味的一点就是执教的三位教师,孙老师、纪老师、吴老师,年龄上基本可分为青中老三个阶段,执教的境界又呈现了三种不同的层次,这仿佛代表了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与年龄有一定关系,而又无必然因果关系,其根本制约还在于自身的“悟道”与“行道”水平。而吴老师对三节课的追问,分明暗藏了数学教师在数学教育上所应该追求的由浅入深的境界。吴老师的追问原来是“此中有真意”,我仿佛得到“武功秘籍”的学武人,为寻到了数学专业成长的“法宝”而喜悦,并忍不住和所有渴求成长的年轻教师们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