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科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新课程改革后出现的一门新兴课程,教学方法运用的情况直接影响着小学科学课堂的教学效果,从而影响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情况。但在受“主科副科”的传统观念的影响之下,在一定程度上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的激发。
【关键词】小学科学
一、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高效率、快节奏、多元化的时代。这就要求与之相适应的教育策略,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只有多样化的因材施教、充满活力的教育,才能造就一批真正能站在世界科技前沿的学术带头人和尖子人才,才能保证未来社会中,智力劳动成为社会劳动的主流。只有用创造性人才,才能保证企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能够持续向前发展和保证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所以,在科学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未来发展的必然。
二、突出学生主体
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学生亲密的伙伴,在科学活动中对学生的表现应给予理解和尊重,要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教学内容的制定者、教学过程的设计者和教学效果的评价者,学生的学习过程始终按老师的思路走,扼杀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现代教学中,教师要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是知识的运用者,学习的探究者,而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在探究研讨活动中的表現,随时注意调整自己的角色,把握整个课堂的教学方向,努力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为全体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机会,让他们在快乐的探究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
三、探求新知,鼓励猜想
牛顿说:“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作不出伟大的发现。”教学中要抓住有关内容或有利时机,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或假设,要让学生从各个角度去思考。学生进行猜测后,要求学生说出自己是怎样想的或猜测的理由,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又使学生交流了提出假设的思维方法,相互之间受到启发,并使学生明白提出的假设不是凭空乱猜的。
如在《摆的研究》一课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在猜想“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时要求并激励他们作出科学的解释。学生有的根据“日常生活中坡度越陡,物体冲下来就越快”的规律推测:摆的角度越大,摆动的速度越快。有的认为摆线越短,摆动的速度越快,理由是:摆线越短,摆动的路线就短,用的时间就短,所以摆会快些。也有学生认为重的物体落得快一些,从而猜测:摆锤越重,摆得越快。整个猜测过程有理有据,充分展现了学生的思维过程。我及时对他们的表现给予了表扬和鼓励,肯定像他们这样的猜想是建立在一定的理性、逻辑和事实的基础上,属于科学猜想,是有价值的。然后又引导学生对刚才的猜想进一步分析、比较,筛选、修改,学生思维活跃,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进行激烈的争议、辩论。有学生根据科学家已证明“物体下落的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没有关系”的理由否定了“摆锤越重,摆得越快”这一猜想。学生不断地思考,激烈地争辩,迫不及待地想用实验来证实,表现出了强烈的探究欲望。
四、适时调控提问的等候时间;
有效的课堂提问,一方面要根据问题的难度适当控制提问的等候时间,也就是说,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应该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时间,以提高学生回答的准确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当然,对于等候多长时间为宜,研究发现,在科学课堂中,自提出问题到指定学生回答,至少应该等待3~5秒钟为宜。如果教师所提的问题是开放性的,那么留给学生的等待时间可以适当延长,例如,科学课中的猜想这个环节也应该留予充足的思考时间。
五、重视学生内在动机的激发与培养
动机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变量,激发与培养学生学习动机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但是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思想影响下,学生的学习多数是靠父母和老师的奖励与惩罚等外部动机强化,在学习过程中并没有更多系体验获得知识的快乐,也没有成就感可言,这样根本就不能培养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作为教师工作者,我们必须从学生的角色出发考虑,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内在动机才是进行持续性的有效学习的最佳途径。布鲁纳的发现学习就是将儿童的内在动机放在首位,让儿童从自己的探索发现中获取知识,构建学科体系。
六、在实验中亲历过程
心理学研究表明,对儿童来说,态度的形成需要实践的过程,技能的形成需要反复的模仿练习,而知识的获取主要通过感性经验的积累,小学生常常依靠动手操作认识和理解世界。因此,在科学实验课教学中,教师应提供充足的实验材料,让每位学生都有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学生在亲历实验过程中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反思实验过程,水到渠成地理解科学概念,这样获取的科学知识记得更深,记得更牢。
如在教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时,在学生做“使物体发出声音”实验时,我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组实验。学生分组实验时,有的当材料员,有的当实验员,有的当汇报员,有的当记录员,在小组长的组织下,分工有序地动手实验。汇报时,有的小组用拨动钢尺发现钢尺由于振动发出声音;有的小组用拨动橡皮筋使橡皮筋振动发出声音;有的小组用敲击音叉,把音叉放入水中,发现音叉振动发出声音;有的小组在鼓面上放一些黄豆或泡沫,通过敲击鼓面,鼓面振动发出了声音……这样教学,学生通过分工合作,都亲历实验过程,亲历感受制造声音,提升“物体由于振动产生声音”的科学概念的过程,课堂呈现智慧共享,思维共振,情感共鸣的动态生成场面,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猜想是科学探究中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因素,牛顿曾经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不可能有伟大的发现” 。一个有效的猜想必将引领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深入而高效地进行,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增添无限的动力,但学生猜想能力的提高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进行引导与训练。
参考文献
【1】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2】张红霞.小学科学教师科学素养有待提高[N].中国教育报,2010.
【3】刘德云.重视探究猜测的科学合理性[J].江苏教育,2006(22)
【关键词】小学科学
一、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高效率、快节奏、多元化的时代。这就要求与之相适应的教育策略,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只有多样化的因材施教、充满活力的教育,才能造就一批真正能站在世界科技前沿的学术带头人和尖子人才,才能保证未来社会中,智力劳动成为社会劳动的主流。只有用创造性人才,才能保证企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能够持续向前发展和保证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所以,在科学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未来发展的必然。
二、突出学生主体
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学生亲密的伙伴,在科学活动中对学生的表现应给予理解和尊重,要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教学内容的制定者、教学过程的设计者和教学效果的评价者,学生的学习过程始终按老师的思路走,扼杀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现代教学中,教师要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是知识的运用者,学习的探究者,而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在探究研讨活动中的表現,随时注意调整自己的角色,把握整个课堂的教学方向,努力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为全体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机会,让他们在快乐的探究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
三、探求新知,鼓励猜想
牛顿说:“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作不出伟大的发现。”教学中要抓住有关内容或有利时机,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或假设,要让学生从各个角度去思考。学生进行猜测后,要求学生说出自己是怎样想的或猜测的理由,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又使学生交流了提出假设的思维方法,相互之间受到启发,并使学生明白提出的假设不是凭空乱猜的。
如在《摆的研究》一课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在猜想“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时要求并激励他们作出科学的解释。学生有的根据“日常生活中坡度越陡,物体冲下来就越快”的规律推测:摆的角度越大,摆动的速度越快。有的认为摆线越短,摆动的速度越快,理由是:摆线越短,摆动的路线就短,用的时间就短,所以摆会快些。也有学生认为重的物体落得快一些,从而猜测:摆锤越重,摆得越快。整个猜测过程有理有据,充分展现了学生的思维过程。我及时对他们的表现给予了表扬和鼓励,肯定像他们这样的猜想是建立在一定的理性、逻辑和事实的基础上,属于科学猜想,是有价值的。然后又引导学生对刚才的猜想进一步分析、比较,筛选、修改,学生思维活跃,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进行激烈的争议、辩论。有学生根据科学家已证明“物体下落的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没有关系”的理由否定了“摆锤越重,摆得越快”这一猜想。学生不断地思考,激烈地争辩,迫不及待地想用实验来证实,表现出了强烈的探究欲望。
四、适时调控提问的等候时间;
有效的课堂提问,一方面要根据问题的难度适当控制提问的等候时间,也就是说,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应该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时间,以提高学生回答的准确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当然,对于等候多长时间为宜,研究发现,在科学课堂中,自提出问题到指定学生回答,至少应该等待3~5秒钟为宜。如果教师所提的问题是开放性的,那么留给学生的等待时间可以适当延长,例如,科学课中的猜想这个环节也应该留予充足的思考时间。
五、重视学生内在动机的激发与培养
动机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变量,激发与培养学生学习动机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但是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思想影响下,学生的学习多数是靠父母和老师的奖励与惩罚等外部动机强化,在学习过程中并没有更多系体验获得知识的快乐,也没有成就感可言,这样根本就不能培养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作为教师工作者,我们必须从学生的角色出发考虑,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内在动机才是进行持续性的有效学习的最佳途径。布鲁纳的发现学习就是将儿童的内在动机放在首位,让儿童从自己的探索发现中获取知识,构建学科体系。
六、在实验中亲历过程
心理学研究表明,对儿童来说,态度的形成需要实践的过程,技能的形成需要反复的模仿练习,而知识的获取主要通过感性经验的积累,小学生常常依靠动手操作认识和理解世界。因此,在科学实验课教学中,教师应提供充足的实验材料,让每位学生都有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学生在亲历实验过程中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反思实验过程,水到渠成地理解科学概念,这样获取的科学知识记得更深,记得更牢。
如在教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时,在学生做“使物体发出声音”实验时,我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组实验。学生分组实验时,有的当材料员,有的当实验员,有的当汇报员,有的当记录员,在小组长的组织下,分工有序地动手实验。汇报时,有的小组用拨动钢尺发现钢尺由于振动发出声音;有的小组用拨动橡皮筋使橡皮筋振动发出声音;有的小组用敲击音叉,把音叉放入水中,发现音叉振动发出声音;有的小组在鼓面上放一些黄豆或泡沫,通过敲击鼓面,鼓面振动发出了声音……这样教学,学生通过分工合作,都亲历实验过程,亲历感受制造声音,提升“物体由于振动产生声音”的科学概念的过程,课堂呈现智慧共享,思维共振,情感共鸣的动态生成场面,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猜想是科学探究中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因素,牛顿曾经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不可能有伟大的发现” 。一个有效的猜想必将引领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深入而高效地进行,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增添无限的动力,但学生猜想能力的提高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进行引导与训练。
参考文献
【1】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2】张红霞.小学科学教师科学素养有待提高[N].中国教育报,2010.
【3】刘德云.重视探究猜测的科学合理性[J].江苏教育,20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