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莲花纹作为传统装饰纹样被历代所传承,其装饰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它的演进和发展诠释了时代独特的工艺美术手法,审美趣味以及文化内涵等诸多方面。本文着重从装饰上分析和探究历代工艺美术中的莲花形象。
【关键词】:莲花纹;装饰风格;审美趣味
1.莲花的含义
1.1莲花的基本含义:
莲花,有荷、芙蓉、芙蕖等称谓。莲,出淤泥而不染,具有高雅圣洁的特性。
1.2莲花的寓意:
1.2.1莲花在佛教艺术中的象征意义:
莲花作为圣洁之物的代名词,是佛教的八宝之一,在佛教艺术中代表“净土”,有“纯洁” 、“吉祥” 、“平安”的寓意。
1.2.2莲花在民间艺术中的象征意义:
在民间艺术中莲花代表着人们对未来美好愿望的祈福。莲子象征多子多福,有生殖崇拜的寓意;由于莲花出淤泥而不染、圣洁的形象特征,常把莲花比作圣洁的女子或道德情操高尚的君子。在民间,莲花暗指女子,而藕暗指男子,莲与藕对应男女之意,象征美好的爱情。
2.传统莲花纹的来源及发展概况
莲花纹作为装饰纹样最早出现在新石器时代的器物上。商周时期,莲花纹样,多出现在青铜器器口部,较为简洁、抽象。汉代佛教传入,莲花纹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写实性较强,主要应用于石墓和建筑艺术中。魏晋南北朝时,社会动荡,佛教之风盛行,本土莲花纹吸收外来莲花纹特点,更加饱满。唐朝社会盛行开放之风,以丰硕饱满为审美取向,这一时期莲花纹线条饱满自信。宋代莲花纹转变为辅助纹饰,淡雅秀丽。元明清以后,莲花纹样精致繁缛,常见的形式有缠枝莲纹、把莲纹等,并作为固定装饰题材沿袭下来。
3.传统莲花纹在历代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审美特征
3.1先秦时期
先秦时期的莲花纹为中国原生莲花纹,主要出现在青铜器的器口部位,形式规整。商周时期的莲花纹样趋于概括、抽象。如西周晚期的青铜器“梁其壶”,盖钮处以镂空的莲瓣环绕装饰,瓣形简洁抽象,均匀分布。春秋时期常见的装饰手法为立体镂空莲瓣纹饰环绕于器物口部。如春秋晚期的“蔡侯莲瓣盖铜方壶”,盖处由绽开的镂空莲瓣围合环绕而成,造型饱满富有活力。
先秦时期莲花纹样的审美特征归纳为:莲花纹样装饰多出现于器口处,立体造型特征,呈均匀环绕分布;莲瓣形状规整,多出现于“壶”中,瓣数较少,常见的有四瓣、六瓣和八瓣; 莲花纹样的装饰风格由商周时期的简洁、抽象、质朴发展为饱满、活泼趋于写实。
3.2汉代及魏晋南北朝时期
3.2.1汉代
秦汉时期佛教传入,莲花纹得到进一步发展。这一时期莲花纹多出现于宫室和墓室建筑的装饰上,如莲花纹瓦当、莲花纹藻井、莲花纹画像石等。装饰风格趋于写实,简洁大方,规整质朴。山东武氏祠前室西间藻井中的莲花纹,花心凸起,花瓣呈绽开状,质朴大方;画像砖中的莲花纹加入鱼纹等或配合天象图案。如安丘汉墓画像石中的莲花纹,呈绽开状,花瓣上增加了鱼纹,形式规整、对称均衡。
汉代莲花纹样的审美特征归纳为:莲花纹多以单个完整的莲花形式出现,采用正面角度,盛开状,整体纹样讲究对称、均衡、统一;莲花纹样的中央位置不加任何装饰纹样;四周围绕的莲瓣多饰以鱼纹或羽人纹等或配合天象图案;莲花纹形式规整,构图基本保持在一个方形中,莲瓣数较少,多为四瓣或八瓣,瓣形呈桃形,根部纤细,瓣尾尖锐;装饰风格趋于写实,质朴、端正。
3.2.2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兴盛,莲花纹广泛应用于寺庙、石刻以及石窟艺术中。此时的莲花纹保留了本土原生莲花纹的基础上吸收了印度莲花纹样的特点,层次丰富,瓣形饱满。如北魏永宁寺的莲花纹瓦当,花瓣数量增多,且瓣形圆润,花的中心以写实的莲子或莲蓬装饰,严密规整,层次繁多。北魏龙门石窟莲花洞的穹窿顶,莲瓣层次丰富、严密,写实性强,气势恢宏。
魏晋南北朝时期莲花纹样的审美特征归纳为:保留了中国原生莲花的基本特点并与印度莲花的兼容合并,吸收了印度莲花瓣数多, 呈重叠状,严密规整、层次丰富的特点;莲花纹样的中心发展为比写实性的的莲蓬、莲子形式;
莲瓣瓣形以饱满状为主,不再局限于单一桃形,逐渐丰富多样;质朴、简洁的装饰特点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端庄、细密、写实性强。
3.3隋唐
隋唐时期社会盛行开放之风,以丰硕饱满为审美取向,这一时期莲花纹发展为宝相莲花,形式多样,不再拘泥于原生莲花的自然形态,并与多种纹样相结合,装饰风格更为活泼、富丽。莲花纹多出现在建筑、器物中。如唐代中期敦煌莫高窟的莲花纹穹顶,莲花整体呈绽开状,花形饱满圆润,加入了云头纹装饰,莲瓣层次更多,且层层纹饰各不相同,繁缛富丽,藻井用色讲究明暗对比,和谐统一的视觉效果。
唐代蓮花纹样的审美特征归纳为:莲花整体呈绽开状,莲瓣线条饱满、圆润,且层次在细节中追求变化,繁缛、富丽; 莲瓣从单一的形式转为多种花形融合、重叠的装饰手法,纹样不拘泥于特定模式,构图更加自由化,周边环绕了云头纹、团花造型等,形式繁多;莲花纹发展为宝相花纹样,多采用正面形式,以放射状为主,色彩统一、布局紧凑、繁缛富丽。
3.4宋代
宋代莲花纹样多用于瓷器、玉雕等于方面,由于绘画之风的引入以及理学的建立,莲花纹的写实性和线条感强,且形式各异,出现了缠枝、折枝莲纹等。其审美取向转为精细、秀丽。如北宋时期的刻花缠枝纹瓶,形式自由,线条灵动,并与其它纹饰相结合,写实性较强,素雅清秀。
宋代莲花纹样的审美特征归纳为: 形式上追求花鸟画的线条感和自由感,采用多花多枝的装饰手法,少以单一个体形式出现,保留花瓣层次感,对花瓣内部不做任何装饰,表现为简练概括的花形;出现了缠枝莲纹、折枝莲纹、束莲纹、莲池纹等形式,并与植物纹样相结合,枝蔓灵动、形式活泼、装饰感和线条感强;莲花纹发展为主题纹饰,转向繁琐、洗练、自由舒展、写实性强。
3.5元明清
元明清三代是莲花纹的发展和繁盛阶段,常见于瓷器、家具、染织品等诸多方面,多与动植物纹样结合出现,形式多样,绘画感、装饰感极强。由于西洋文化的影响,到清朝变得更加繁缛精致。如元代青花缠枝莲纹盘,构图饱满,细节中追求变化,并加入了牡丹和水波纹等,精细灵动中不失规整。
元明清时期莲花纹的审美特征归纳为:元以后缠枝莲纹、束莲纹、并蒂莲纹等得到了普遍使用,纹饰繁缛、精细,细节追求变化,布局整体讲究对称和均衡;常与花、鸟、水波纹等结合,赋予其新的文化内涵,枝蔓多呈曲线走势,线条灵动洒脱、相比前朝形式更加活泼,并形成固定的装饰题材;逐渐从规整、单一转为形态自由、舒展、繁缛的装饰风格,写实性和装饰性加强,并带有绘画气息。
4.结语
莲花纹这一工艺美术中最具时代性的纹样,它记录着时代特色,民族个性以及审美取向,在当代生活和设计中莲花纹也以它独特的现代化形式延续着,它的传承是传统纹饰在继承中的创造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蒋赏. 中国传统莲花纹饰—审美特征及设计思想【J】.西安美术学院.2008.03.01.
[2]袁承志. 风格与象征—魏晋南北朝莲花图像研究【J】.清华大学.2004.04.01.
[3]李思. 莲花纹样在家具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3.05.01.
【关键词】:莲花纹;装饰风格;审美趣味
1.莲花的含义
1.1莲花的基本含义:
莲花,有荷、芙蓉、芙蕖等称谓。莲,出淤泥而不染,具有高雅圣洁的特性。
1.2莲花的寓意:
1.2.1莲花在佛教艺术中的象征意义:
莲花作为圣洁之物的代名词,是佛教的八宝之一,在佛教艺术中代表“净土”,有“纯洁” 、“吉祥” 、“平安”的寓意。
1.2.2莲花在民间艺术中的象征意义:
在民间艺术中莲花代表着人们对未来美好愿望的祈福。莲子象征多子多福,有生殖崇拜的寓意;由于莲花出淤泥而不染、圣洁的形象特征,常把莲花比作圣洁的女子或道德情操高尚的君子。在民间,莲花暗指女子,而藕暗指男子,莲与藕对应男女之意,象征美好的爱情。
2.传统莲花纹的来源及发展概况
莲花纹作为装饰纹样最早出现在新石器时代的器物上。商周时期,莲花纹样,多出现在青铜器器口部,较为简洁、抽象。汉代佛教传入,莲花纹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写实性较强,主要应用于石墓和建筑艺术中。魏晋南北朝时,社会动荡,佛教之风盛行,本土莲花纹吸收外来莲花纹特点,更加饱满。唐朝社会盛行开放之风,以丰硕饱满为审美取向,这一时期莲花纹线条饱满自信。宋代莲花纹转变为辅助纹饰,淡雅秀丽。元明清以后,莲花纹样精致繁缛,常见的形式有缠枝莲纹、把莲纹等,并作为固定装饰题材沿袭下来。
3.传统莲花纹在历代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审美特征
3.1先秦时期
先秦时期的莲花纹为中国原生莲花纹,主要出现在青铜器的器口部位,形式规整。商周时期的莲花纹样趋于概括、抽象。如西周晚期的青铜器“梁其壶”,盖钮处以镂空的莲瓣环绕装饰,瓣形简洁抽象,均匀分布。春秋时期常见的装饰手法为立体镂空莲瓣纹饰环绕于器物口部。如春秋晚期的“蔡侯莲瓣盖铜方壶”,盖处由绽开的镂空莲瓣围合环绕而成,造型饱满富有活力。
先秦时期莲花纹样的审美特征归纳为:莲花纹样装饰多出现于器口处,立体造型特征,呈均匀环绕分布;莲瓣形状规整,多出现于“壶”中,瓣数较少,常见的有四瓣、六瓣和八瓣; 莲花纹样的装饰风格由商周时期的简洁、抽象、质朴发展为饱满、活泼趋于写实。
3.2汉代及魏晋南北朝时期
3.2.1汉代
秦汉时期佛教传入,莲花纹得到进一步发展。这一时期莲花纹多出现于宫室和墓室建筑的装饰上,如莲花纹瓦当、莲花纹藻井、莲花纹画像石等。装饰风格趋于写实,简洁大方,规整质朴。山东武氏祠前室西间藻井中的莲花纹,花心凸起,花瓣呈绽开状,质朴大方;画像砖中的莲花纹加入鱼纹等或配合天象图案。如安丘汉墓画像石中的莲花纹,呈绽开状,花瓣上增加了鱼纹,形式规整、对称均衡。
汉代莲花纹样的审美特征归纳为:莲花纹多以单个完整的莲花形式出现,采用正面角度,盛开状,整体纹样讲究对称、均衡、统一;莲花纹样的中央位置不加任何装饰纹样;四周围绕的莲瓣多饰以鱼纹或羽人纹等或配合天象图案;莲花纹形式规整,构图基本保持在一个方形中,莲瓣数较少,多为四瓣或八瓣,瓣形呈桃形,根部纤细,瓣尾尖锐;装饰风格趋于写实,质朴、端正。
3.2.2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兴盛,莲花纹广泛应用于寺庙、石刻以及石窟艺术中。此时的莲花纹保留了本土原生莲花纹的基础上吸收了印度莲花纹样的特点,层次丰富,瓣形饱满。如北魏永宁寺的莲花纹瓦当,花瓣数量增多,且瓣形圆润,花的中心以写实的莲子或莲蓬装饰,严密规整,层次繁多。北魏龙门石窟莲花洞的穹窿顶,莲瓣层次丰富、严密,写实性强,气势恢宏。
魏晋南北朝时期莲花纹样的审美特征归纳为:保留了中国原生莲花的基本特点并与印度莲花的兼容合并,吸收了印度莲花瓣数多, 呈重叠状,严密规整、层次丰富的特点;莲花纹样的中心发展为比写实性的的莲蓬、莲子形式;
莲瓣瓣形以饱满状为主,不再局限于单一桃形,逐渐丰富多样;质朴、简洁的装饰特点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端庄、细密、写实性强。
3.3隋唐
隋唐时期社会盛行开放之风,以丰硕饱满为审美取向,这一时期莲花纹发展为宝相莲花,形式多样,不再拘泥于原生莲花的自然形态,并与多种纹样相结合,装饰风格更为活泼、富丽。莲花纹多出现在建筑、器物中。如唐代中期敦煌莫高窟的莲花纹穹顶,莲花整体呈绽开状,花形饱满圆润,加入了云头纹装饰,莲瓣层次更多,且层层纹饰各不相同,繁缛富丽,藻井用色讲究明暗对比,和谐统一的视觉效果。
唐代蓮花纹样的审美特征归纳为:莲花整体呈绽开状,莲瓣线条饱满、圆润,且层次在细节中追求变化,繁缛、富丽; 莲瓣从单一的形式转为多种花形融合、重叠的装饰手法,纹样不拘泥于特定模式,构图更加自由化,周边环绕了云头纹、团花造型等,形式繁多;莲花纹发展为宝相花纹样,多采用正面形式,以放射状为主,色彩统一、布局紧凑、繁缛富丽。
3.4宋代
宋代莲花纹样多用于瓷器、玉雕等于方面,由于绘画之风的引入以及理学的建立,莲花纹的写实性和线条感强,且形式各异,出现了缠枝、折枝莲纹等。其审美取向转为精细、秀丽。如北宋时期的刻花缠枝纹瓶,形式自由,线条灵动,并与其它纹饰相结合,写实性较强,素雅清秀。
宋代莲花纹样的审美特征归纳为: 形式上追求花鸟画的线条感和自由感,采用多花多枝的装饰手法,少以单一个体形式出现,保留花瓣层次感,对花瓣内部不做任何装饰,表现为简练概括的花形;出现了缠枝莲纹、折枝莲纹、束莲纹、莲池纹等形式,并与植物纹样相结合,枝蔓灵动、形式活泼、装饰感和线条感强;莲花纹发展为主题纹饰,转向繁琐、洗练、自由舒展、写实性强。
3.5元明清
元明清三代是莲花纹的发展和繁盛阶段,常见于瓷器、家具、染织品等诸多方面,多与动植物纹样结合出现,形式多样,绘画感、装饰感极强。由于西洋文化的影响,到清朝变得更加繁缛精致。如元代青花缠枝莲纹盘,构图饱满,细节中追求变化,并加入了牡丹和水波纹等,精细灵动中不失规整。
元明清时期莲花纹的审美特征归纳为:元以后缠枝莲纹、束莲纹、并蒂莲纹等得到了普遍使用,纹饰繁缛、精细,细节追求变化,布局整体讲究对称和均衡;常与花、鸟、水波纹等结合,赋予其新的文化内涵,枝蔓多呈曲线走势,线条灵动洒脱、相比前朝形式更加活泼,并形成固定的装饰题材;逐渐从规整、单一转为形态自由、舒展、繁缛的装饰风格,写实性和装饰性加强,并带有绘画气息。
4.结语
莲花纹这一工艺美术中最具时代性的纹样,它记录着时代特色,民族个性以及审美取向,在当代生活和设计中莲花纹也以它独特的现代化形式延续着,它的传承是传统纹饰在继承中的创造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蒋赏. 中国传统莲花纹饰—审美特征及设计思想【J】.西安美术学院.2008.03.01.
[2]袁承志. 风格与象征—魏晋南北朝莲花图像研究【J】.清华大学.2004.04.01.
[3]李思. 莲花纹样在家具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3.05.01.